随着吴绍霆遇刺案如同传染病似的席卷北方,这位年轻的将军再次成为全国上下瞩目的人物,一种冥冥之中的剑拔弩张笼罩在刚刚太平不久局势上,继宋教仁案之后又一场惊天阴谋的政治谋杀很快被闹得沸沸腾腾起来。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北洋政府内部派系还是地方各个势力,在获悉此事之后无一不是震动和紧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广东战争不是已经达成和解,袁世凯究竟要唱哪一出?
袁世凯应该不会那么傻大帽,在这个时候动手除掉吴绍霆,简直是狂胆弥天了?
若是说另有其人,究竟是什么人要杀吴绍霆?
一时间种种猜测纷争不息,虽然谁也不敢轻易下定论,但这次行刺案带来的波动效应已经让各方势力坐不稳。表面上所有人都不发表言论,拿出一副观望和等待真相的态度,可私底下的串谋和小动作早已是愈演愈烈。
仅仅才过四、五天时间,南方诸省甚至开始讨论是否借着这个口实大干一场。陆荣廷、李纯、刘显世、刘存厚、唐继尧,甚至新官上任的汤乡茗,就在这几天里,他们相互直接的电报联络已经超过一年合计的数量,彼此之间先是试探,随后直接切入正题。他们都有大干一场的**,但这一场绝对不是针对北洋政府,而是重新划分南方诸省的势力分配。
不过在事实尚无定论之前,他们依然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在等待着机会的到来,或者其他人率先煽风点火。
没过多久,民间的舆论先一步起了声浪,虽然很多人不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可吴绍霆在北京遇刺,而且还是总统府附近,这怎么能不让人有所遐想?无论是有心机的,还是纯粹胡诌乱弹的,一时间添油加醋,让这件事炒的轰轰烈烈,而矛头虽然没有明示,可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都与北洋政府脱不了干系。
虽然民间声势的暴动,北洋政府前不久刚刚经营出来出兵北伐平定蒙古的气势,顿时全部被掩盖了过去。有人甚至在推测,会不会北伐蒙古的事只是虚晃一招,目的就是诱使吴绍霆北上进京,然后加以暗害!
到了六月中旬,国内舆论的苗头越来越不妙,新华门内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压力倍增。
怀仁堂后殿大书房,袁世凯纠结着脸色阅读手里的电报,这是今天一早刚送来各省情况的汇报,表面上看来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没有任何大的动作。可他心里很清楚,有动作那才是顺理成章,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一点反应没有?
放下电报之后,他一边伸手解开自己礼服的领扣,以便让自己的呼吸更舒畅一些,一边准备开口训话。可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侍从官高唱了一声:“外交总长陆大人到!”
大书房内的所有人目光全部转移到门口,陆宗舆满头大汗的大步迈了进来,往日他还会十分讲究的拿着一根手杖,可是今日别说手杖不见了,就连头发都让汗水弄得凌乱起来。
袁世凯豁的从座位上站起身来,直勾勾的盯着陆宗舆问了道:“东交民巷那边是什么态度?洋人们都说什么了?”
陆宗舆一边掏出手巾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长叹了一口气,十分凝重的说道:“情况不妙啊,英国人和俄国人只说了冠冕堂皇的话,让咱们赶紧把凶徒绳之于法。芮恩施uluelreih)没见到人,听说昨天晚上喝醉了,到现在还没起来。法国佬说不干涉这件咱们国家内部的政治事件;但是德国公使法宾斯态度很强硬,他说这件事太可耻了,如果大总统您不能给出一个交代,只怕……”
他没有把话说完,而袁世凯也没有问下去。虽然袁世凯对洋人威胁自己很是不痛快,可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些细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相处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很显然这次事件已经闹得很严重,就连洋人们都不希望继续扩大影响,甚至惟恐避之不及。
这时,一旁的段祺瑞忽然向陆宗舆问了道:“日本人是什么态度?”
陆宗舆正想提及这最后一丝还算不错的消息,他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日置义公使的态度较之其他公使的态度算得上最好了,他说无论发生什么事,日本一定会力挺大总统阁下的立场。”说完,他脸色稍微恢复了几分镇定,自以为这个消息多多少少能缓解一下目前紧张的气氛。
然而陆宗舆失算了,袁世凯冷冷的哼了一声,脸上的愁容一点都没有消散。
“日本人也只会嘴巴上说说,总之一句话,这件事已经闹的很麻烦了,洋人们的态度不言自明,他们是很不喜欢这件事的。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究竟是什么人要栽赃陷害,他奶奶的就算要动手最起码也要挑远一点才是。”他发福的脸上涨红了一片,这是典型的生气模样。他早就知道吴绍霆是一个麻烦的人物,可偏偏没料到麻烦这么快就惹到自己头上,真是十足的晦气。
“大总统,眼下我们还是要尽快缉拿凶手归案,以澄清我们北洋政府的嫌疑。警察总局已经有线索了,他们从案发现场找到不少目击证人,大致已经可以勾勒出凶徒的模样,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杨士琦劝慰的说道。
“他奶奶个腿,这句话你昨天刚说过,他妈的就是没任何进展。”袁世凯大骂了道。
“大总统,缉拿凶徒是要紧事,但当务之急我们也应该做好周全的准备才是。”段祺瑞沉了沉气之后,试探性的发言道。
“周全的准备?你还打算准备什么?芝泉,你别告诉我你的意思是让我陈兵湖北,各省警戒?这都什么时候了,这种馊主意也想得出来,事情还未水落石出,咱们北洋则已经开始着手其他防备,这不是欲盖弥雅、不打自招吗?”袁世凯气呼呼的说道。
“可是大总统,要是有人趁机作乱,吃亏的可是咱们呀。”段祺瑞语重心长的说道。
“咱们现在已经吃大亏了!其他废话都不要多说,都好几天了,怎么着也要给我想出办法来,要是抓不到人,这件事打死也不能沾在我们北洋身上!”袁世凯大声的说道。
大书房顿时失去了言语,在场的诸人一个个只能哎声叹息。
袁世凯看到这一幕,心头愈发生气,堂堂的北洋政府竟然陷入如此尴尬难解的境地,难道北洋派会栽倒在一句流言蜚语上面?
正在这时,寻思许久的张一鏖勉强上前一步,尝试着的说道:“大总统,依目前的局势来看,解铃还需系铃人才是!”
众人的目光落在了张一鏖身上。袁世凯皱了皱眉头,脸色虽然依然不好看,可一股戾气总算有所消弱,他很快就明白了张一鏖的意思,喃喃的问道:“你是说,要想解决这件事还得靠吴绍霆出面?”
张一鏖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段祺瑞立刻反对道:“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现在连吴绍霆他自己都拿不准是谁要暗害他,如今他急急忙忙要离开北京返回广东,可见他心底里也是在怀疑咱们。要他出面替咱们解围,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杨士琦连连点了点头,附和的说道:“段总长此言极是,咱们现在的麻烦就在吴绍霆身上,吴绍霆岂能轻易就站出来替我们做解释?”
袁世凯一脸凝重,一言不发,仿佛在坐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张一鏖再次说道:“大总统,吴将军虽然对这件事有怀疑,但我相信吴将军绝不是分不清青红皂白的人。在这个时候只要大总统愿意表露诚心,吴将军绝不会不领情的!更何况若吴将军在这个时候咬定大总统是嫌疑人,对他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袁世凯微微的点了点头,他从张一鏖的话中听出了重点内容,既然自己没打算要吴绍霆的命,而吴绍霆如果坚持认为是自己所为,反过来对其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看,事情未必没有转机。
段祺瑞看到袁世凯动心,心情十分不痛快,立刻说道:“大总统,吴绍霆这人绝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他都已经安排好三天后的火车去上海,咱们要想请他出来解围,那可不是诚心诚意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给他实质上的利益。”
袁世凯眼睛微微一眯,仿佛在自言自语似的说道:“他还有心思从这件事上捞好处?他的命差点就丢在这里了!”
张一鏖说道:“大总统,不妨让我去试一试,到底是一次机会,说不定就成了。”
袁世凯沉默了一会儿,试探一下确实有必要,而且试探对自己又没有损失。他点了点头,决定的说道:“行,你明天就先去一趟……不,你还是下午就去,越早办妥我心里越早踏实一些,这件事拖不得。”
段祺瑞本来还想继续劝说,但心里有一种很不满的情绪在作祟,既然大总统认为吴绍霆可以帮上忙,索性就让大总统真正见识到吴绍霆的奸诈之处,等到吴绍霆趁着这个机会勒索北洋政府时再回头来看看谁说的对。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广东战争不是已经达成和解,袁世凯究竟要唱哪一出?
袁世凯应该不会那么傻大帽,在这个时候动手除掉吴绍霆,简直是狂胆弥天了?
若是说另有其人,究竟是什么人要杀吴绍霆?
一时间种种猜测纷争不息,虽然谁也不敢轻易下定论,但这次行刺案带来的波动效应已经让各方势力坐不稳。表面上所有人都不发表言论,拿出一副观望和等待真相的态度,可私底下的串谋和小动作早已是愈演愈烈。
仅仅才过四、五天时间,南方诸省甚至开始讨论是否借着这个口实大干一场。陆荣廷、李纯、刘显世、刘存厚、唐继尧,甚至新官上任的汤乡茗,就在这几天里,他们相互直接的电报联络已经超过一年合计的数量,彼此之间先是试探,随后直接切入正题。他们都有大干一场的**,但这一场绝对不是针对北洋政府,而是重新划分南方诸省的势力分配。
不过在事实尚无定论之前,他们依然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在等待着机会的到来,或者其他人率先煽风点火。
没过多久,民间的舆论先一步起了声浪,虽然很多人不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可吴绍霆在北京遇刺,而且还是总统府附近,这怎么能不让人有所遐想?无论是有心机的,还是纯粹胡诌乱弹的,一时间添油加醋,让这件事炒的轰轰烈烈,而矛头虽然没有明示,可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都与北洋政府脱不了干系。
虽然民间声势的暴动,北洋政府前不久刚刚经营出来出兵北伐平定蒙古的气势,顿时全部被掩盖了过去。有人甚至在推测,会不会北伐蒙古的事只是虚晃一招,目的就是诱使吴绍霆北上进京,然后加以暗害!
到了六月中旬,国内舆论的苗头越来越不妙,新华门内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压力倍增。
怀仁堂后殿大书房,袁世凯纠结着脸色阅读手里的电报,这是今天一早刚送来各省情况的汇报,表面上看来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没有任何大的动作。可他心里很清楚,有动作那才是顺理成章,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一点反应没有?
放下电报之后,他一边伸手解开自己礼服的领扣,以便让自己的呼吸更舒畅一些,一边准备开口训话。可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侍从官高唱了一声:“外交总长陆大人到!”
大书房内的所有人目光全部转移到门口,陆宗舆满头大汗的大步迈了进来,往日他还会十分讲究的拿着一根手杖,可是今日别说手杖不见了,就连头发都让汗水弄得凌乱起来。
袁世凯豁的从座位上站起身来,直勾勾的盯着陆宗舆问了道:“东交民巷那边是什么态度?洋人们都说什么了?”
陆宗舆一边掏出手巾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长叹了一口气,十分凝重的说道:“情况不妙啊,英国人和俄国人只说了冠冕堂皇的话,让咱们赶紧把凶徒绳之于法。芮恩施uluelreih)没见到人,听说昨天晚上喝醉了,到现在还没起来。法国佬说不干涉这件咱们国家内部的政治事件;但是德国公使法宾斯态度很强硬,他说这件事太可耻了,如果大总统您不能给出一个交代,只怕……”
他没有把话说完,而袁世凯也没有问下去。虽然袁世凯对洋人威胁自己很是不痛快,可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些细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相处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很显然这次事件已经闹得很严重,就连洋人们都不希望继续扩大影响,甚至惟恐避之不及。
这时,一旁的段祺瑞忽然向陆宗舆问了道:“日本人是什么态度?”
陆宗舆正想提及这最后一丝还算不错的消息,他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日置义公使的态度较之其他公使的态度算得上最好了,他说无论发生什么事,日本一定会力挺大总统阁下的立场。”说完,他脸色稍微恢复了几分镇定,自以为这个消息多多少少能缓解一下目前紧张的气氛。
然而陆宗舆失算了,袁世凯冷冷的哼了一声,脸上的愁容一点都没有消散。
“日本人也只会嘴巴上说说,总之一句话,这件事已经闹的很麻烦了,洋人们的态度不言自明,他们是很不喜欢这件事的。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究竟是什么人要栽赃陷害,他奶奶的就算要动手最起码也要挑远一点才是。”他发福的脸上涨红了一片,这是典型的生气模样。他早就知道吴绍霆是一个麻烦的人物,可偏偏没料到麻烦这么快就惹到自己头上,真是十足的晦气。
“大总统,眼下我们还是要尽快缉拿凶手归案,以澄清我们北洋政府的嫌疑。警察总局已经有线索了,他们从案发现场找到不少目击证人,大致已经可以勾勒出凶徒的模样,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杨士琦劝慰的说道。
“他奶奶个腿,这句话你昨天刚说过,他妈的就是没任何进展。”袁世凯大骂了道。
“大总统,缉拿凶徒是要紧事,但当务之急我们也应该做好周全的准备才是。”段祺瑞沉了沉气之后,试探性的发言道。
“周全的准备?你还打算准备什么?芝泉,你别告诉我你的意思是让我陈兵湖北,各省警戒?这都什么时候了,这种馊主意也想得出来,事情还未水落石出,咱们北洋则已经开始着手其他防备,这不是欲盖弥雅、不打自招吗?”袁世凯气呼呼的说道。
“可是大总统,要是有人趁机作乱,吃亏的可是咱们呀。”段祺瑞语重心长的说道。
“咱们现在已经吃大亏了!其他废话都不要多说,都好几天了,怎么着也要给我想出办法来,要是抓不到人,这件事打死也不能沾在我们北洋身上!”袁世凯大声的说道。
大书房顿时失去了言语,在场的诸人一个个只能哎声叹息。
袁世凯看到这一幕,心头愈发生气,堂堂的北洋政府竟然陷入如此尴尬难解的境地,难道北洋派会栽倒在一句流言蜚语上面?
正在这时,寻思许久的张一鏖勉强上前一步,尝试着的说道:“大总统,依目前的局势来看,解铃还需系铃人才是!”
众人的目光落在了张一鏖身上。袁世凯皱了皱眉头,脸色虽然依然不好看,可一股戾气总算有所消弱,他很快就明白了张一鏖的意思,喃喃的问道:“你是说,要想解决这件事还得靠吴绍霆出面?”
张一鏖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段祺瑞立刻反对道:“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现在连吴绍霆他自己都拿不准是谁要暗害他,如今他急急忙忙要离开北京返回广东,可见他心底里也是在怀疑咱们。要他出面替咱们解围,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杨士琦连连点了点头,附和的说道:“段总长此言极是,咱们现在的麻烦就在吴绍霆身上,吴绍霆岂能轻易就站出来替我们做解释?”
袁世凯一脸凝重,一言不发,仿佛在坐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张一鏖再次说道:“大总统,吴将军虽然对这件事有怀疑,但我相信吴将军绝不是分不清青红皂白的人。在这个时候只要大总统愿意表露诚心,吴将军绝不会不领情的!更何况若吴将军在这个时候咬定大总统是嫌疑人,对他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袁世凯微微的点了点头,他从张一鏖的话中听出了重点内容,既然自己没打算要吴绍霆的命,而吴绍霆如果坚持认为是自己所为,反过来对其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看,事情未必没有转机。
段祺瑞看到袁世凯动心,心情十分不痛快,立刻说道:“大总统,吴绍霆这人绝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他都已经安排好三天后的火车去上海,咱们要想请他出来解围,那可不是诚心诚意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给他实质上的利益。”
袁世凯眼睛微微一眯,仿佛在自言自语似的说道:“他还有心思从这件事上捞好处?他的命差点就丢在这里了!”
张一鏖说道:“大总统,不妨让我去试一试,到底是一次机会,说不定就成了。”
袁世凯沉默了一会儿,试探一下确实有必要,而且试探对自己又没有损失。他点了点头,决定的说道:“行,你明天就先去一趟……不,你还是下午就去,越早办妥我心里越早踏实一些,这件事拖不得。”
段祺瑞本来还想继续劝说,但心里有一种很不满的情绪在作祟,既然大总统认为吴绍霆可以帮上忙,索性就让大总统真正见识到吴绍霆的奸诈之处,等到吴绍霆趁着这个机会勒索北洋政府时再回头来看看谁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