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皇祖父所言,世人皆说朝廷擅杀,但却不知道杀的都是一些无知狂妄或者贪墨之徒,以至于造成今日的误解。为什么世人会如此说法,为什么皇祖父为了天下人,却是遭人误解。皇上可能是不在乎身外名利,可是作为孙儿,却不能不为皇上证明,让天下万民都知道皇祖父的苦心。”
几句话说下来,朱元璋的脸上已经是变了几遍,年迈的他已经不在乎许多后果,但是孙儿的这一番言论却是可能打动了他的心扉,千古一帝谁不想做?又有谁甘心落个桀纣之君的名誉。
“朕一心为天下黎民百姓,但是天下人却认为朕嗜杀功臣,只看见朕杀的那么多功臣元勋,却没有看见朕杀的那么多贪官污吏,为什么,朕难道真的错了?难道他们没有看到那些所谓的功臣贪赃枉法,没有看到那些所谓的功臣鱼肉百姓吗?”
心里这样想着,但是脸上却未表露,只是淡淡的问道:“允炆你想说什么?”
看见朱元璋的脸色渐渐平静,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有了一些效果。朱允炆的心里踏实了很多。也是暗自鄙夷朱元璋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理。
当下把他在现代所学的法律程序削皮去筋、挑拣一些不会触及逆鳞的说了一些。比如说公审、辩护、取证和陪审团等等。反正也不管朱元璋听懂听不懂。主要的就是吸引其的注意力,他知道,叶昇的案子并不重要,已经是十几年前的案子了。朱元璋只是抱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心理来看待这个事情。不过也算是一种信号,一种新一轮清洗功臣的信号。他在逼迫像是蓝玉等其他武将做出反应。
在几个月的御书房伴驾中,他已经不止一次的看出朱元璋毫不掩饰的杀意,剑锋所指就是在胡惟庸案和郭桓案中的漏网之鱼。他要让人人自危,他要让大家都畏惧,他要把武将们逼上绝路。那么这些人为了自保也许就会露出破绽。
反正他要杀人,他要杀在自己驾崩后,一切能威胁到朱家大明江山的人。不过是寻找一个理由而已。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朱元璋在心里还是十分珍惜自己的名誉,而朱允炆就是利用这一点,挑拣了一个朱元璋并没有十分放在心上的人下手。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现在他的目的达到了。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听完了孙儿所讲,心里不由暗自叹息孙儿的妇人之仁,哪有谋反案还要公开审理的呢?那不是自曝家丑吗?反贼还可以请人辩护,还要锦衣卫找出具体证据让反贼辩驳。谋反乃是逆天大罪,落到谁头上都是抄家灭族。谁会承认?陪审团也不就是三堂会审?但是陪审团认为没有罪,大理寺不得强行通过有罪的决议,那还审什么?朕的官员每天都有国家大事要忙碌,天天陪审?那他们倒是愿意,可是朕的俸禄不是白了吗?
摇着头,正想把其中利害慢慢的说出来,顺便驳回孙儿的要求。但是转眼看到允炆那充满期望的眼神。一向强硬的心忽然又软了下来。允炆长的可真像标儿啊,都是挺直的鼻梁,如剑的双眉,似水的眼睛,还有厚厚的嘴唇、白皙的皮肤,朱元璋仿佛又看见小时的朱标。
标儿这么大的时候,朕还在南征北伐,一年难得见几回,每当遇见,标儿就会为自己捶打酸痛的腰身,会默默为自己整理好地图和文书。会无声的站在自己的身后,然后用一种崇拜的眼神看着自己。
朱元璋的眼神有些迷离起来,好像又看见是朱标站在自己的面前,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却变成:“一个臣子,要饶就饶了,那还用那么麻烦,允炆,既然你有意要维护叶昇,那朕就给你这个人情,你去传旨吧,也让他们叶家知道是谁救了他们,以后必会对你忠心不二。”
要是换成别人,就算是以前的太子在侧,要是和朱允炆一般的说法,那必定是一顿臭骂,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朱元璋对于这个孙儿有着特别的好感,也许是“隔代亲”的缘故,也许是太子刚刚病逝,朱元璋念及骨肉亲情。
而叶昇,功劳在大明开国元勋中可能连末席也坐不上。因为是当初张士诚部降将的缘故,所以在官场上也没有什么人脉。不属于任何派系,也不属于任何门阀。所以朱元璋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播下种子,想收获个西瓜,但是却得到一粒葡萄,令他有些感到安慰的是,集权也有集权的好处,在朱允炆亲自传旨下,叶昇一案没有经过再次审理就落下帷幕。叶昇保爵去职,暂时留于京师。未得皇上御旨,不得擅离。
一向手下从不留情的皇上,竟然为了太孙而赦免了叶昇,这给太子早逝。许多正在观望的大臣们一个信号,也为许多清流名臣坚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坚定了信心,东宫门前,一下子热闹起来。
经过多重推荐,两个士子直接找上门来,景清,陕西真宁人,戴德彝,奉化人。两个人皆是洪武二十三年落第的士子。在京师国子监中求学等待下次的秋闱。
二人年轻气盛,都认为叶昇获救之事,乃是朝廷仁政的预兆,听到东宫招纳伴读之人,便慕名而来,请求侍奉于东宫书案。
作为已经知道二人是谁的朱允炆已经将其二人要到身边,作为侍读之人,将他们打上太孙殿下的烙痕,对于他们的欣赏已经到了不加掩饰的地步。
因为,后世中建文帝失踪后,这两个都是殉节之臣,简直可以说是建文帝的死士,现在朱允炆初回大明,怎么不求贤若渴呢。
几句话说下来,朱元璋的脸上已经是变了几遍,年迈的他已经不在乎许多后果,但是孙儿的这一番言论却是可能打动了他的心扉,千古一帝谁不想做?又有谁甘心落个桀纣之君的名誉。
“朕一心为天下黎民百姓,但是天下人却认为朕嗜杀功臣,只看见朕杀的那么多功臣元勋,却没有看见朕杀的那么多贪官污吏,为什么,朕难道真的错了?难道他们没有看到那些所谓的功臣贪赃枉法,没有看到那些所谓的功臣鱼肉百姓吗?”
心里这样想着,但是脸上却未表露,只是淡淡的问道:“允炆你想说什么?”
看见朱元璋的脸色渐渐平静,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有了一些效果。朱允炆的心里踏实了很多。也是暗自鄙夷朱元璋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理。
当下把他在现代所学的法律程序削皮去筋、挑拣一些不会触及逆鳞的说了一些。比如说公审、辩护、取证和陪审团等等。反正也不管朱元璋听懂听不懂。主要的就是吸引其的注意力,他知道,叶昇的案子并不重要,已经是十几年前的案子了。朱元璋只是抱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心理来看待这个事情。不过也算是一种信号,一种新一轮清洗功臣的信号。他在逼迫像是蓝玉等其他武将做出反应。
在几个月的御书房伴驾中,他已经不止一次的看出朱元璋毫不掩饰的杀意,剑锋所指就是在胡惟庸案和郭桓案中的漏网之鱼。他要让人人自危,他要让大家都畏惧,他要把武将们逼上绝路。那么这些人为了自保也许就会露出破绽。
反正他要杀人,他要杀在自己驾崩后,一切能威胁到朱家大明江山的人。不过是寻找一个理由而已。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朱元璋在心里还是十分珍惜自己的名誉,而朱允炆就是利用这一点,挑拣了一个朱元璋并没有十分放在心上的人下手。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现在他的目的达到了。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听完了孙儿所讲,心里不由暗自叹息孙儿的妇人之仁,哪有谋反案还要公开审理的呢?那不是自曝家丑吗?反贼还可以请人辩护,还要锦衣卫找出具体证据让反贼辩驳。谋反乃是逆天大罪,落到谁头上都是抄家灭族。谁会承认?陪审团也不就是三堂会审?但是陪审团认为没有罪,大理寺不得强行通过有罪的决议,那还审什么?朕的官员每天都有国家大事要忙碌,天天陪审?那他们倒是愿意,可是朕的俸禄不是白了吗?
摇着头,正想把其中利害慢慢的说出来,顺便驳回孙儿的要求。但是转眼看到允炆那充满期望的眼神。一向强硬的心忽然又软了下来。允炆长的可真像标儿啊,都是挺直的鼻梁,如剑的双眉,似水的眼睛,还有厚厚的嘴唇、白皙的皮肤,朱元璋仿佛又看见小时的朱标。
标儿这么大的时候,朕还在南征北伐,一年难得见几回,每当遇见,标儿就会为自己捶打酸痛的腰身,会默默为自己整理好地图和文书。会无声的站在自己的身后,然后用一种崇拜的眼神看着自己。
朱元璋的眼神有些迷离起来,好像又看见是朱标站在自己的面前,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却变成:“一个臣子,要饶就饶了,那还用那么麻烦,允炆,既然你有意要维护叶昇,那朕就给你这个人情,你去传旨吧,也让他们叶家知道是谁救了他们,以后必会对你忠心不二。”
要是换成别人,就算是以前的太子在侧,要是和朱允炆一般的说法,那必定是一顿臭骂,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朱元璋对于这个孙儿有着特别的好感,也许是“隔代亲”的缘故,也许是太子刚刚病逝,朱元璋念及骨肉亲情。
而叶昇,功劳在大明开国元勋中可能连末席也坐不上。因为是当初张士诚部降将的缘故,所以在官场上也没有什么人脉。不属于任何派系,也不属于任何门阀。所以朱元璋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播下种子,想收获个西瓜,但是却得到一粒葡萄,令他有些感到安慰的是,集权也有集权的好处,在朱允炆亲自传旨下,叶昇一案没有经过再次审理就落下帷幕。叶昇保爵去职,暂时留于京师。未得皇上御旨,不得擅离。
一向手下从不留情的皇上,竟然为了太孙而赦免了叶昇,这给太子早逝。许多正在观望的大臣们一个信号,也为许多清流名臣坚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坚定了信心,东宫门前,一下子热闹起来。
经过多重推荐,两个士子直接找上门来,景清,陕西真宁人,戴德彝,奉化人。两个人皆是洪武二十三年落第的士子。在京师国子监中求学等待下次的秋闱。
二人年轻气盛,都认为叶昇获救之事,乃是朝廷仁政的预兆,听到东宫招纳伴读之人,便慕名而来,请求侍奉于东宫书案。
作为已经知道二人是谁的朱允炆已经将其二人要到身边,作为侍读之人,将他们打上太孙殿下的烙痕,对于他们的欣赏已经到了不加掩饰的地步。
因为,后世中建文帝失踪后,这两个都是殉节之臣,简直可以说是建文帝的死士,现在朱允炆初回大明,怎么不求贤若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