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进来。”,冉强暂时停止了对那人的感叹,一个布衣儒生能有胆子直接叩门求见,想来也不是一般的人。他起了好奇,想要看看这是个什么样的人,这让他想起了历史上郦食其求见刘邦的事情来。
跟随亲卫进来的是一个年轻儒生,微微的拱了拱手:“草民见过大王。”,就站在了那里。任凭堂内的人上下打量他。
有些圆的脸庞看起来胖乎乎的,两道眉角向下弯,两只细眼随着眉毛也向下弯去,一副自然的笑脸。高约七尺,身体有些丰腴。头上戴了一顶布巾,一身的白色粗布短衣,随便的披在身上。猛然看去,恰似一个落魄子弟。
“你有何事求见孤家?”,冉强一边在心里暗暗的劝告自己莫以衣貌取人,一边问道。
儒生一脸的笑呵呵,旁若无人的抓了抓头巾才道:“大王祸事不远了,我是特地来帮助大王的。”
冉胤在旁边不由得皱起了眉,对这人说这样的大话感到不屑,看他的样子也不象是多么有才能的人,莫不是想要用话来欺诈父王,以便能得到些赏赐?
“此话怎么讲?”,冉强吃了一惊。
年轻儒生瞅了瞅旁边有张坐席,先不答话,自己径直走了过去盘膝坐下,这才拱拱手依旧是那副天生的笑呵呵圆脸:“大王没听说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话吗?”
冉胤对这年轻儒生的无礼举止越的不满了,别说父王如今威震中原,据有四州之地,何人见了敢不恭恭敬敬。就算是去普通人家作客,也不该这般大大咧咧,径直无礼的寻找坐席来坐。他看了看冉强,却没有现父王脸上有恼怒的神色,不仅有些奇怪了。
冉强抬高了声音:“来人!”,看的旁边的冉胤高兴起来,心想:这种无礼的人早就该叉出去,没有让人打上几十军棍已经算是宽厚了。“给这位先生上茶。”,冉强吩咐应声进来的亲卫的话,出乎了冉胤的意料。见亲卫应诺下去了,这才带笑问道:“不知先生尊姓大名,家居何处?”
年轻儒生扯了扯快有些开了的上衣,天气已经寒冷,他这样的穿法,若不是堂内有火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过来的。“呵呵,大王弃军国大事于不顾,只问我姓和名,实在令人不解啊。”,他乐呵呵的脸上,却丝毫不见不解的神色。
冉强还没答话,旁边早已难以忍耐的冉胤皱眉出言道:“你好大的胆子,父王岂是你能驳问的?”,只是儒生没有被吓住,再次扯了扯上衣,满脸的不解的转向堂门:“怎么茶还没上来呢?”
脾气本来较善的冉胤,在军中锻炼了多时,已经不再象以前那样小心翼翼,什么时候受过这等怠慢,不由得气恼起来,刚要说话,却被冉强打断了:“先生所说的黄雀之事,孤已经明白了。此事孤必会和先生祥谈。不过先生让孤想起了一个人。”
这下连那儒生也似乎有些好奇起来:“不知道大王说的是哪一个人?”
“先生可曾听说过北海王猛这个人?此人不拘小节,乃举世奇才。贩卖畚箕为业,后也曾多处游学。此前曾隐居华阴,仿效蜀汉诸葛孔明故事,以待时机。”,冉强看着儒生,正色问道。
儒生弯弯的眼里露出了惊讶,即便如此,他天生长成的脸,看起来整个脸还是笑的:“大王是如何识得王猛的?”
我如何能不知道王猛这种五胡乱华时的出名人物,冉强心里笑了笑,却反问道:“看起来先生似乎和王猛是十分熟悉啊。”
年轻儒生沉默了下,然后晃了晃头看着冉强,满脸的不解:“看来大王早已知晓我的来历,真是奇怪啊,奇怪啊,大王如何对我的事情如此清楚。不瞒大王,我就是王猛。”
“果然是景略!”,冉强内心大喜,表面却没有表露出来,真挚的道:“孤欲得景略之心很久了,不瞒景略说,前些日孤还曾派人前去华阴寻找相请景略,只是景略那时已经不在华阴了。不知景略可愿意留在孤这里,多多指教孤家否?”,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话说的正是这种事情。
王猛似乎还有些无奈的样子,自嘲似的笑了笑:“我本以为凭借才学,能为大王建一功。既然大王早已知晓猛的来历,想必猛刚刚的说的疑虑,大王早已经有所安排了。”
冉强觉得自己运气极好,虽然十分想问问王猛怎么忽然到了枣强,但还是先忍了下来:“景略所说的黄雀,想必是忧虑氐人和荆州桓温私下盟约,趁孤征伐襄国时,从西、南两面合击中原吧?”
“不错,猛所说的正是此事。”,一谈到正事,王猛似乎不再粗俗无礼,难得的正经起来,“荆州桓温乃是当世俊才,做事一向深谋远虑,颇有远见。氐人苻健也非庸才。此二人看的出若是大王一旦一统河北、中原,他们哪里还能坐的稳,吃的香呢。私下相交势不可免,只要大王西南有所疏忽,他们二人必定联合出兵向侵。”
“天下英雄所见略同,景略所说与三师想的一样。孤已令洛阳张温严加提防。孤另还特派了参军张乾镇守南阳,防备荆州之兵。”,冉强点了点头。
“大王说的三师可是如今任邺城内阁大学士的岳山岳三师?”,王猛满脸的笑呵呵,不谈正事了,顿时就变的随意起来,见冉强点头而笑,先拿起亲卫送上的茶喝了一口,这才正色道:“猛久闻岳大学士大名,一直想要倾心相交,听大王这么说起来,果然名不虚传,猛若到邺城一定前去拜望。”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跟随亲卫进来的是一个年轻儒生,微微的拱了拱手:“草民见过大王。”,就站在了那里。任凭堂内的人上下打量他。
有些圆的脸庞看起来胖乎乎的,两道眉角向下弯,两只细眼随着眉毛也向下弯去,一副自然的笑脸。高约七尺,身体有些丰腴。头上戴了一顶布巾,一身的白色粗布短衣,随便的披在身上。猛然看去,恰似一个落魄子弟。
“你有何事求见孤家?”,冉强一边在心里暗暗的劝告自己莫以衣貌取人,一边问道。
儒生一脸的笑呵呵,旁若无人的抓了抓头巾才道:“大王祸事不远了,我是特地来帮助大王的。”
冉胤在旁边不由得皱起了眉,对这人说这样的大话感到不屑,看他的样子也不象是多么有才能的人,莫不是想要用话来欺诈父王,以便能得到些赏赐?
“此话怎么讲?”,冉强吃了一惊。
年轻儒生瞅了瞅旁边有张坐席,先不答话,自己径直走了过去盘膝坐下,这才拱拱手依旧是那副天生的笑呵呵圆脸:“大王没听说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话吗?”
冉胤对这年轻儒生的无礼举止越的不满了,别说父王如今威震中原,据有四州之地,何人见了敢不恭恭敬敬。就算是去普通人家作客,也不该这般大大咧咧,径直无礼的寻找坐席来坐。他看了看冉强,却没有现父王脸上有恼怒的神色,不仅有些奇怪了。
冉强抬高了声音:“来人!”,看的旁边的冉胤高兴起来,心想:这种无礼的人早就该叉出去,没有让人打上几十军棍已经算是宽厚了。“给这位先生上茶。”,冉强吩咐应声进来的亲卫的话,出乎了冉胤的意料。见亲卫应诺下去了,这才带笑问道:“不知先生尊姓大名,家居何处?”
年轻儒生扯了扯快有些开了的上衣,天气已经寒冷,他这样的穿法,若不是堂内有火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过来的。“呵呵,大王弃军国大事于不顾,只问我姓和名,实在令人不解啊。”,他乐呵呵的脸上,却丝毫不见不解的神色。
冉强还没答话,旁边早已难以忍耐的冉胤皱眉出言道:“你好大的胆子,父王岂是你能驳问的?”,只是儒生没有被吓住,再次扯了扯上衣,满脸的不解的转向堂门:“怎么茶还没上来呢?”
脾气本来较善的冉胤,在军中锻炼了多时,已经不再象以前那样小心翼翼,什么时候受过这等怠慢,不由得气恼起来,刚要说话,却被冉强打断了:“先生所说的黄雀之事,孤已经明白了。此事孤必会和先生祥谈。不过先生让孤想起了一个人。”
这下连那儒生也似乎有些好奇起来:“不知道大王说的是哪一个人?”
“先生可曾听说过北海王猛这个人?此人不拘小节,乃举世奇才。贩卖畚箕为业,后也曾多处游学。此前曾隐居华阴,仿效蜀汉诸葛孔明故事,以待时机。”,冉强看着儒生,正色问道。
儒生弯弯的眼里露出了惊讶,即便如此,他天生长成的脸,看起来整个脸还是笑的:“大王是如何识得王猛的?”
我如何能不知道王猛这种五胡乱华时的出名人物,冉强心里笑了笑,却反问道:“看起来先生似乎和王猛是十分熟悉啊。”
年轻儒生沉默了下,然后晃了晃头看着冉强,满脸的不解:“看来大王早已知晓我的来历,真是奇怪啊,奇怪啊,大王如何对我的事情如此清楚。不瞒大王,我就是王猛。”
“果然是景略!”,冉强内心大喜,表面却没有表露出来,真挚的道:“孤欲得景略之心很久了,不瞒景略说,前些日孤还曾派人前去华阴寻找相请景略,只是景略那时已经不在华阴了。不知景略可愿意留在孤这里,多多指教孤家否?”,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话说的正是这种事情。
王猛似乎还有些无奈的样子,自嘲似的笑了笑:“我本以为凭借才学,能为大王建一功。既然大王早已知晓猛的来历,想必猛刚刚的说的疑虑,大王早已经有所安排了。”
冉强觉得自己运气极好,虽然十分想问问王猛怎么忽然到了枣强,但还是先忍了下来:“景略所说的黄雀,想必是忧虑氐人和荆州桓温私下盟约,趁孤征伐襄国时,从西、南两面合击中原吧?”
“不错,猛所说的正是此事。”,一谈到正事,王猛似乎不再粗俗无礼,难得的正经起来,“荆州桓温乃是当世俊才,做事一向深谋远虑,颇有远见。氐人苻健也非庸才。此二人看的出若是大王一旦一统河北、中原,他们哪里还能坐的稳,吃的香呢。私下相交势不可免,只要大王西南有所疏忽,他们二人必定联合出兵向侵。”
“天下英雄所见略同,景略所说与三师想的一样。孤已令洛阳张温严加提防。孤另还特派了参军张乾镇守南阳,防备荆州之兵。”,冉强点了点头。
“大王说的三师可是如今任邺城内阁大学士的岳山岳三师?”,王猛满脸的笑呵呵,不谈正事了,顿时就变的随意起来,见冉强点头而笑,先拿起亲卫送上的茶喝了一口,这才正色道:“猛久闻岳大学士大名,一直想要倾心相交,听大王这么说起来,果然名不虚传,猛若到邺城一定前去拜望。”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