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的蓝色海水一波一波的被船头撞碎,但似乎又身不由己从远处再次起了冲击,无穷无尽,有种不把船头撞碎绝不罢休的气势。远远望去,看不到尽头,人惊叹的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
一面大旗被高高的挑在高空,整个旗面用红色铺底,上面绣了一条金色的五爪龙,张牙舞爪昂向着天空,在海风的吹拂下,呼呼作响。这是冉强特意下令制作的,并下令,自此以后,主旗禁挂字号旗,全以红底金龙旗替代。没有人明白他的心思,因为没有人知道,对于他来说,这面旗代表着一个含义:龙的传人。
呈纵队排列的船队,每艘相隔二十多丈,劈着浪花向东行驶着。整支船队共五艘,前后的四艘都是千石大船,只有中间的那艘是长二十八丈、宽十丈的四千石主船,这艘船尖头方尾,五杆桅,庞大的身躯,在现在绝对是巨船。每艘船上都高高挑挂着一面龙旗,在风帆的拥护下,在空中飞扬。五艘船有三艘是崭新的船体,这是太史元刚刚建造完成的新船。
冉强此时就坐在主船的前甲板上,身边随侍的是右卫将军王基、奋武将军周成、宣威将军高崇、征虏将军吕护等人,他们甚至不明白魏王为什么非要带上他们检阅水军,要知道他们是步军或骑军将领。海上的颠簸甚至已经让有几个将领控制不住的跑到船边弯腰呕吐起来。冉强当然不会告诉他们,带上他们,是因为他们在历史上投降了东晋或鲜卑燕国。
赵广精神抖擞的按刀肃立甲板上,周围护卫他的是几个曾经的黑面水寨的弟兄。他是在七月份就从淮水被调到了东港,接收了翰林院学士太史元建造完成的其中五艘大船,并在海上一直训练。如今的水军比起他在淮水时的旧部,装备更好,全是精美的皮甲配厚背腰刀、圆盾、臂张弩、床弩、弓,船上更是安装了投石机,当然,因为它们投掷的不再是石块,而是工部的人说的霹雳弹,弟兄们都把投石机叫做了[霹雳车]。
在大海里行船,还是和淮水有很大的不同的,仅仅是海浪和海风,就让赵广体会到了水的广阔和霸道。虽然其中招募的水军有很多是自小在海边长大的渔夫子弟,但对于驾驶这么大的船,依旧吃足了苦头,直到翰林院院士马训大人为每艘船上装上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才让水手们感到了在海里的享受。
“尾舵右偏十五角……”,旗手扯着嗓子,在海风和海浪夹杂成一起的声音中,拖着长音大声吼叫着,他现在的任务就是盯着前面的船,向舵手传着修正的命令。虽然手里的旗帜同时做着同样命令的动作,但他还是情不自禁的喊了出来。
尾舵舵手急忙开始转动手边的绞盘,转动尾舵。他喜欢这个据说是由翰林院院士马训大人和翰林院学士赵爽大人一起造出来的东西,比起以前他驾驶的船,他感觉轻松的太多,甚至于他对这两位大人从心里崇敬起来。
九月的海风已经有些寒意了,西北风吹的人脸疼,不过对于哆嗦着随侍在冉强身旁的卞奎来说,这样的海风,早已经习以为常了,作为东安胡家海上经营商号的管事,坐海船早已经不知道坐了多少遍了。他哆嗦的原因是,他不知道魏王下面会怎么处置他,东家胡常和其他参与此事的人已经被砍头,家产抄没,家人被编为户民,只有他,却留的了一条性命。他更不知道魏王把他带到海上是作什么?若说是做生意,实在不太象。
“卞奎,这里离百济还有多远?”,冉强放下了手中的纸卷,一个在众人眼里很奇怪的东西。没办法,没有望远镜,对于不习惯海面的他来说,只好找了张纸,卷成了筒锥状,以便缩小视野范围把眼光集中起来。
卞奎近五十岁,身形瘦小,由于经常跑海上,在海风下,脸上的皮肤显得有些干黑,为了海上生活方便,八字形的胡须打理的很短,不过,两双因为海风的吹拂而习惯了眯着双眼,到显的十分精神,没有通常五十来岁老头的萎缩。
“回大王,好像好像还有、还有……”,卞奎支吾了一句,极力的眺望着大海,可惜大海茫茫无边,没有参照物,即便是他这样久在海上奔波的人来说,同样无法确认距离。他急的把船航行的时间计算了下,以便来推测还剩多长时间才能到百济,然后再用时间推算距离。
“传知容上来!”,冉强已经没有耐心等待卞奎的计算了,他带上卞奎本来主要就不是为了让他计算距离,他想到了曾随船跑过几趟交易粮食的百济人知容。
“子初,船到百济需要几时?”,等候知容的空隙,冉强把头转向了一直侍立在旁边的太史元,作为海船的建造者,为了确保魏王的安全,太史元特地赶来随侍。
“回大王,顺风时约需一天的时间,其他风向就不定了。”,太史元没有听出来魏王问的是现在,老老实实的回答到。几个月不见,太史元脸已经变的黑了不少,让中年的他,竟然看起来老了几岁。
看着坐在椅子中的魏王,随侍在两边的众将都心里疑惑不定,直到现在他们也不知道魏王亲自带着他们上到海船是为了什么,传令的王府亲卫只传令说,大王要在东港整军,令他们随行。虽然他们万分奇怪大王巡视水军,让他们这些步骑军将领随行作什么,但却没人敢怠慢。只是,大王询问何时到百济作什么?
“拜见大王。”,上来的知容,十分准确的跪下了拜伏在地,经过了大半年的生活,知容的中原话已经说的十分流利,并多次作为向导乘坐海船来往于东港和百济之间,交换粮食、金子、帛绢,连穿戴也已经完全象是一个中原士子了,甚至于有时候在他心里把自己完全当作了中原人,站在昔日的同族人面前,头都昂了起来。
冉强抬手示意知容起来,可是没等他把问题重复出来,一阵清脆的尖锐的略微带点凄厉的声音,从前面的船上传了过来,熟悉这个声音的知容脸色出现了慌张:前面出现不明来意的船只!
冉强对这个声音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他要求工部专为水军打制的警报号,对于海上,牛角略微显得沉闷,在海风和海浪下,穿透力不够强。只有第一次坐船随侍的众将,显得有些茫然不解,不知道生了什么事情……——
鲜花和票票
?.
ppa{netete;}
一面大旗被高高的挑在高空,整个旗面用红色铺底,上面绣了一条金色的五爪龙,张牙舞爪昂向着天空,在海风的吹拂下,呼呼作响。这是冉强特意下令制作的,并下令,自此以后,主旗禁挂字号旗,全以红底金龙旗替代。没有人明白他的心思,因为没有人知道,对于他来说,这面旗代表着一个含义:龙的传人。
呈纵队排列的船队,每艘相隔二十多丈,劈着浪花向东行驶着。整支船队共五艘,前后的四艘都是千石大船,只有中间的那艘是长二十八丈、宽十丈的四千石主船,这艘船尖头方尾,五杆桅,庞大的身躯,在现在绝对是巨船。每艘船上都高高挑挂着一面龙旗,在风帆的拥护下,在空中飞扬。五艘船有三艘是崭新的船体,这是太史元刚刚建造完成的新船。
冉强此时就坐在主船的前甲板上,身边随侍的是右卫将军王基、奋武将军周成、宣威将军高崇、征虏将军吕护等人,他们甚至不明白魏王为什么非要带上他们检阅水军,要知道他们是步军或骑军将领。海上的颠簸甚至已经让有几个将领控制不住的跑到船边弯腰呕吐起来。冉强当然不会告诉他们,带上他们,是因为他们在历史上投降了东晋或鲜卑燕国。
赵广精神抖擞的按刀肃立甲板上,周围护卫他的是几个曾经的黑面水寨的弟兄。他是在七月份就从淮水被调到了东港,接收了翰林院学士太史元建造完成的其中五艘大船,并在海上一直训练。如今的水军比起他在淮水时的旧部,装备更好,全是精美的皮甲配厚背腰刀、圆盾、臂张弩、床弩、弓,船上更是安装了投石机,当然,因为它们投掷的不再是石块,而是工部的人说的霹雳弹,弟兄们都把投石机叫做了[霹雳车]。
在大海里行船,还是和淮水有很大的不同的,仅仅是海浪和海风,就让赵广体会到了水的广阔和霸道。虽然其中招募的水军有很多是自小在海边长大的渔夫子弟,但对于驾驶这么大的船,依旧吃足了苦头,直到翰林院院士马训大人为每艘船上装上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才让水手们感到了在海里的享受。
“尾舵右偏十五角……”,旗手扯着嗓子,在海风和海浪夹杂成一起的声音中,拖着长音大声吼叫着,他现在的任务就是盯着前面的船,向舵手传着修正的命令。虽然手里的旗帜同时做着同样命令的动作,但他还是情不自禁的喊了出来。
尾舵舵手急忙开始转动手边的绞盘,转动尾舵。他喜欢这个据说是由翰林院院士马训大人和翰林院学士赵爽大人一起造出来的东西,比起以前他驾驶的船,他感觉轻松的太多,甚至于他对这两位大人从心里崇敬起来。
九月的海风已经有些寒意了,西北风吹的人脸疼,不过对于哆嗦着随侍在冉强身旁的卞奎来说,这样的海风,早已经习以为常了,作为东安胡家海上经营商号的管事,坐海船早已经不知道坐了多少遍了。他哆嗦的原因是,他不知道魏王下面会怎么处置他,东家胡常和其他参与此事的人已经被砍头,家产抄没,家人被编为户民,只有他,却留的了一条性命。他更不知道魏王把他带到海上是作什么?若说是做生意,实在不太象。
“卞奎,这里离百济还有多远?”,冉强放下了手中的纸卷,一个在众人眼里很奇怪的东西。没办法,没有望远镜,对于不习惯海面的他来说,只好找了张纸,卷成了筒锥状,以便缩小视野范围把眼光集中起来。
卞奎近五十岁,身形瘦小,由于经常跑海上,在海风下,脸上的皮肤显得有些干黑,为了海上生活方便,八字形的胡须打理的很短,不过,两双因为海风的吹拂而习惯了眯着双眼,到显的十分精神,没有通常五十来岁老头的萎缩。
“回大王,好像好像还有、还有……”,卞奎支吾了一句,极力的眺望着大海,可惜大海茫茫无边,没有参照物,即便是他这样久在海上奔波的人来说,同样无法确认距离。他急的把船航行的时间计算了下,以便来推测还剩多长时间才能到百济,然后再用时间推算距离。
“传知容上来!”,冉强已经没有耐心等待卞奎的计算了,他带上卞奎本来主要就不是为了让他计算距离,他想到了曾随船跑过几趟交易粮食的百济人知容。
“子初,船到百济需要几时?”,等候知容的空隙,冉强把头转向了一直侍立在旁边的太史元,作为海船的建造者,为了确保魏王的安全,太史元特地赶来随侍。
“回大王,顺风时约需一天的时间,其他风向就不定了。”,太史元没有听出来魏王问的是现在,老老实实的回答到。几个月不见,太史元脸已经变的黑了不少,让中年的他,竟然看起来老了几岁。
看着坐在椅子中的魏王,随侍在两边的众将都心里疑惑不定,直到现在他们也不知道魏王亲自带着他们上到海船是为了什么,传令的王府亲卫只传令说,大王要在东港整军,令他们随行。虽然他们万分奇怪大王巡视水军,让他们这些步骑军将领随行作什么,但却没人敢怠慢。只是,大王询问何时到百济作什么?
“拜见大王。”,上来的知容,十分准确的跪下了拜伏在地,经过了大半年的生活,知容的中原话已经说的十分流利,并多次作为向导乘坐海船来往于东港和百济之间,交换粮食、金子、帛绢,连穿戴也已经完全象是一个中原士子了,甚至于有时候在他心里把自己完全当作了中原人,站在昔日的同族人面前,头都昂了起来。
冉强抬手示意知容起来,可是没等他把问题重复出来,一阵清脆的尖锐的略微带点凄厉的声音,从前面的船上传了过来,熟悉这个声音的知容脸色出现了慌张:前面出现不明来意的船只!
冉强对这个声音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他要求工部专为水军打制的警报号,对于海上,牛角略微显得沉闷,在海风和海浪下,穿透力不够强。只有第一次坐船随侍的众将,显得有些茫然不解,不知道生了什么事情……——
鲜花和票票
?.
ppa{net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