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牢守将莫不凡见识萧逸来到,自然不敢阻拦,恭恭敬敬等将萧逸请了进去。
这时,董岳海正在董小宛的牢房之中,陪着董小宛说话。
董小宛的牢房很是干净,四周还挂了一圈幔布,将董小宛的私人空间与外隔绝起来。
萧逸来到,董岳海和董小宛立即向他施礼。
“老臣见过赵王殿下。”
“宛儿见过赵王殿下。”
萧逸微微一叹:“老师何须多礼,宛儿你也免礼吧。”
“宛儿的事,孤王在路上就听说了,让你受委屈了。”
董小宛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下来,轻轻摇了摇头:“相比于赵王殿下的委屈,宛儿的这点委屈又算什么呢。”
萧逸点了点头,问道:“宛儿,孤王此来探监,就是想确认一点,你真的宁死不愿进宫为贵妃吗?”
听了萧逸这话,董小宛立即就跪了下来:“宛儿宁死不愿进宫为妃,请赵王殿下成全。”
董岳海微微皱眉:“殿下与陛下之间已经很不愉快了,万不可再为宛儿之事与陛下继续反目,请殿下明鉴。”
萧逸淡淡一笑:“看来,孤王回长安的作为,老师都已经知道了。”
董岳海呵呵一笑,掩饰一下自己的尴尬:“老臣也是刚刚得知一二。”
一问一答,两人的心里都明若观火。
为何董岳海会来天牢,其实就是过来等萧逸的。
董岳海料定,萧逸在处理好萧知之事后,接下来必然会来找他,所以,董岳海就提前出府,来到了天牢。
萧逸暗暗摇头,老师真是老奸巨猾,这一手以退为进倒也确实漂亮。
萧逸问道:“老师以为,孤王这样做,是否妥当?”
董岳海微微一叹:“殿下这般做法,虽然是有伤风化,却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毕竟,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与陛下发生直接的冲突。”
“至于四皇子,殿下杀了他,虽说会有弑弟之嫌,但殿下先对长安百姓一个交代,倒也能将此事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旦,在接下来的大战中,大夏国能屹立不败,此事的影响基本上也就没了。”
董小宛好奇问道:“赵王殿下做了什么?”
“这……”萧逸登时一阵语结,轻轻摇了摇头,“就是自证清白而已。”
自证清白?
董小宛登时想起那个传言,俏脸不由红了一个通透。
但是,董小宛又起了深深的好奇,萧逸是如何自证清白的?
因为刚才听董岳海说,萧逸此番回来,并没有跟萧天行见面,如何能自证清白呢?
不过呢,这问题太羞人了,董小宛没法问出口。
董岳海问:“殿下准备如何救宛儿出去?”
萧逸淡淡一笑:“很简单,孤王直接将宛儿带出去即可。”
“不过呢,为了让这事能够闭环,孤王会给父皇上一道奏折。”
董岳海明白了,点了点头:“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于是,萧逸就跟莫不凡打了一声招呼,带着董岳海和董小宛离开了天牢。
萧逸跟着去了董府,在董府写了一道奏折,派人送到皇宫。
为表示感谢,董岳海留萧逸在府中喝酒。
却说奏折很快就到了皇宫,到了太极殿,到了萧天行的手中。
“可恶……”萧天行看完奏折之后,立即就勃然大怒。
这是一道请萧天行收回成命的奏折,理由就是大夏国的律令,任何婚嫁迎娶,皆不可用强,必须双方你情我愿。
在世家门阀统治大夏国的时候,这道律令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
世家门阀,豪门权贵,仗势欺人,何止是强娶,更是有逼良为娼的情况。
甚至于,萧逸的前任还强抢了柳如玉呢。
只不过,因为柳如玉的心思转变,这件事情已经被萧逸给洗白了。
现在呢,萧逸拿大夏国的这道律令规劝萧天行,让萧天行如何不恼。
可是,恼归恼,萧天行还真不敢继续下去,毕竟这大夏国的律令是经由他的手出台的。
便是皇帝,律令上也没说是可以有这个特权的。
这就是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萧天行甚至于可以想象,一旦此事传到另外几个被点名的美人耳中,恐怕会有人去求萧逸,不愿意进宫了。
将萧逸的奏折撕了一个粉碎,萧天行叹道:“只希望,能有一两个愿意进宫的吧。”
作为一名皇帝,后宫竟然没有一个绝色,绝对是一件很悲惨的事情。
这一道奏折被萧天行撕烂,意味着董小宛的事情就告一段落了。
但是,萧天行与萧逸之间的矛盾,也终于无法化解。
萧天行准备造反夺权的苗头,也自此种下。
接下来的几天,长安城又恢复了风平浪静。
萧逸基本上不过问政务,这让萧天行多多少少又找回了一些尊严和自信。
除了在府中继续写《龙汉大劫》和《红楼梦》之外,萧逸又搞了一本《故事会》。
《故事会》嘛,就是一个又一个的短小故事。
萧逸将《故事会》的发行周期,定为了一月一刊,跟后世一样。
这段时间,萧逸已经弄出了两本《故事会》,而在《故事会》的最后面,萧逸开始连载了第一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
萧逸相信,这本书的出现,会在整个东洲大陆掀起一阵武侠热。
这一天,是一个比较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这一天,是《太子周刊》第十九期售卖的日子。
这一天,也是《龙汉大劫》第二部售卖的日子。
这一天,也是《故事会》第一期售卖的日子。
这一天,也是《只愿今生,不求来世》第二部售卖的日子。
这一天,也是《黑暗与光明》售卖的日子。
值得说明一下,《黑暗与光明》是黎秀珺的处女作,更是大夏国的第一部传统文学小说。
这部书,黎秀珺是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又进行了一些夸大和展开,总共字数是五十二万。
黑暗,自然是黎秀珺跟着萧离的时候。
光明,自然就是黎秀珺转投萧逸之后。
按照萧逸教给她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黎秀珺的这本书写得是相当成功。
萧逸回到长安,看了这本《黑暗和光明》,几乎没有怎么改动,就下令让老李头进行排版印刷。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