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林在何楚一出村塾院子,就把他从人群里捞了出来。等走远些,才放下他,拿过他怀里抱着的书籍,“过几天,村塾休假,咱爷俩儿去县里书屋。”还是得去看看书屋里的书和柳先生给的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这学东西就怕出问题。
何楚也点头认可。他和老爹一个想法,在柳先生那里买读书用的物什,也不过是柳先生提了,他又在那里读书,买就买了。他这几天回家把那几本书记下来,白天在村塾想办法多学学。回头去书屋比对一下。
不过走了几步,何楚想到老刘氏,“不如带上娘一起去吧,咱们在县里逛逛。”他娘岁数说老其实算不上,但是也确实不小了。他长这么大,就没去过县城。平日里,一步不落地跟着他的老娘,生怕他挨了其他几房人的欺负,也是没那时间去。
何大林以前都是去县里办事情,办完带了老刘氏需要的东西就回家,还真没带老刘氏一起去看过县城。“那行,到家就和你娘说。”他和老刘氏都算好了,给小五读书读到十五岁。要是能读出个功名,就支持小五继续读书,只是只能用分家时公中的钱。他和老刘氏的私房钱就给小五娶妻。要是读不出什么,就把小五送去当账房,自己挣娶妻钱。家里剩下的钱和他和老刘氏的私房钱,到时候就看着给小五。
老刘氏在家已经做好饭菜,等爷俩个进了门,老刘氏就关上院门。一家三口就在厨房里的桌子上,吃午饭。
何楚一坐下就把爷俩在回家路上说的,和老刘氏说了一遍。然后,等何大林拿起碗筷吃饭后,才动筷子。
老刘氏自然是同意了,她有好些年没去县城里了。这次一家人一起去,家里又有牛,套个板车就是牛车,也不费事儿。
夫妻俩看何楚不怎么夹肉吃,都忍不住夹了一块子鸡腿肉放进何楚碗里。然后,三个人都不禁笑了起来。
何楚分别夹了一筷子肉给爹娘,“家里母鸡不是都抱窝了吗?娘特意留了好些个鸡蛋在鸡窝,家里这些不下蛋的母鸡和多出的公鸡,可不得吃了。”他不知废了多少口舌,才让老刘氏打消了卖鸡的念头。他最近开始抽条了,也是平时注重养生,才在第一时间发现。后来每一天进食,都有定量进补。
何楚开始蹿个头儿,老刘氏是家里第二个知道的,不过也是今儿早上何楚换衣服的时候才发觉。何楚的衣服都是老刘氏做得,每年新衣服都正正好大那么点儿。她看何楚换衣服,就看到何楚衣服穿的恰好,没了空余。
本来以为何楚只是饭量大了点的老刘氏,立即就答应了何楚不卖鸡和鸡蛋。孩子长个子的时候,家里又有鸡,哪还能还往外卖。
上午何楚在村塾读书,老刘氏就从箱笼里摸出一匹棉布,麻利地裁剪出两套衣服所需要的布块,然后分成两件外衣和两条裤子的布块,剩下的布全都用来制作里衣。
当何楚午睡醒来,老刘氏都制成了一整套衣服。等何楚傍晚被接回家,他发现自己从头到脚都可以换新了。
原来老刘氏,除了帮何楚做出两套衣服。还用之前何楚穿小了的里衣,做出了两双新鞋子。
何楚在心里对着老刘氏赞叹不已,老刘氏是他两世以来见过的,最优秀的内宅主人。不仅心性好,能帮主外的爱侣打理内宅,就连女工也如此优越。
隔天,何楚就换上了宽松的新衣,鞋子还是原来那两双中的一双。衣服是穿宽松的舒服,而鞋子却是大小刚刚好才舒适。
何楚一不在家,老刘氏又闲着,就跟着何大林一起看人挖井。现在何家分了家,何家五房老的老,小的小。何大林一分家就去请人来挖井,这不,终于测出来,开始挖井。
在何楚休假的前一天下午,何大林配合着请来的师傅给自家的水井加了一道工序,然后封了井。就这么一道工序加上材料,何大林就得给请来的师傅二十贯(二十两银子)。只是这钱花的何大林安心,花了这钱,他就能封上井口,从一侧摇一摇,请来的师傅打造的手柄,井水就能从那个管口就出来。这样就用不着担心小儿子哪天失足掉进井里。
傍晚,接了何楚回家,何大林就兴冲冲地教何楚使用这水井。
何楚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轻易就能摇出水的水井,在心里感叹,这个大陆的人可真聪明啊,居然能够造出这么方便的物什。想到这里,何楚开始期待科举路上的风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想必科举的士子当中,也有许许多多的聪明人吧?
应和着自家老爹的话,充分满足了慈父心,然后何楚才回到自己房间。坐到桌前,开始练字。他这些天,除了在蒙学外班正常上课,还在先生吩咐描红时。一心二用听了蒙学内班,蒙学上班的课。只觉得柳先生可真是个能人,蒙学和识字班一共四个班,他一个人安排得顺顺当当。
每天四个班早上入学,傍晚散学的时间都是一致的。他先去识字班,上课,提问,抽背,抽写。在这个时间段,其他三个蒙学班都在晨读。
为了不像类似于何山六岁时(这几年不止一个何山)那样被柳先生送回家,所有调皮捣蛋的蒙童都不敢惹柳先生生气。
等给蒙学外班上课时,识字班被罚抄的罚抄,完成课业的完成课业。嗯?柳先生教书这几年,估计也没少送那些来识字班识字的少年回家。一个个挨打了,罚抄都麻溜得很。
蒙学内班和蒙学上班的蒙童,学的快的,就放下晨读书,开始温书。学的慢的,喝口自家带来的水,继续苦读。
然后是中场休息,这个时间段,柳先生就四个班来回折腾。到哪个班,那个班上的学子,要是对学业有疑问,就可以向柳先生询问了。柳先生也趁着这个时间,给每个班查缺补漏。
接着就是给蒙学内班上课,刚好中场休息的时候经过了一波学海战术,识字班忙着记忆柳先生增加的新字,还有学会写新字。
蒙学外班背书没过的,就得罚抄。背书过了的那都是好学的,不是自觉温习新知识,就是觉得字不好在练字。
蒙学上班之前没有温书的,也开始温书了。不然等下背书背不出来,不仅柳先生打手心,回家后估计还有男女混合双打等着。已经把学过的知识都温习过的,经过柳先生刚才的解答问题。又得再看一遍。
最后给蒙学上班上课的这个时间段,其他班都在抓紧学。眼看着柳先生给蒙学上班,上完课布置课业,就是午间散学前的巡查时间。那些之前溜号,装着学习的学子,学得最起劲。之前本身就在学习的学子,那也不敢放松,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等下午入学到散学,除了会在上课时更新知识,其他流程基本不变。
在村塾这些天,何楚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柳先生的了不起。旁人看着他安排得满满当当,可他还有余力,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喝喝茶,可以在一天四次巡查过程中吃个点心,行走时从来都是不慌不忙。
而且在这个大多数人都是普普通通智力的村塾里,也只有这样的办法,才能确保学子能够学到东西。
躲在窗外看着何楚练字的老刘氏,可不晓得她眼里勤奋好学的幼子,心里就和跑马没两样。
看了半天,老刘氏心疼了:那么大点儿的一个小人儿,每天一写字就写个没完。
老刘氏心疼了,那最快想到的就是让何大林去逮个鸡杀。然后,何楚晚上到了厨房就看到,饭桌上摆着一盘炒鸡肉,一盘炒鸡蛋,一盘油汪汪的炒青菜,还有一盘腊肉炒咸菜。自己坐的那个凳子前放了一大碗鸡汤,看了眼就知道一只鸡,半只炒了在盘子里,另外半只就在那个大汤碗里。老刘氏和何大林面前却各是一碗米饭。
何楚面色不改,坐好,将鸡汤里的鸡肉分成三份,各夹了一份给何大林和老刘氏。然后喝上一口鸡汤,“娘这鸡汤炖得好,下次还这么炖吧。”
老刘氏爽快答应,也不推辞分给她的鸡肉,“娘知道了。你在长个儿,就得多喝汤。”明天去县里可以买些干菇,这东西炒肉香。她小五还是吃炒肉吃得多些。
何大林则是怔怔地看了眼碗里的大块鸡肉,然后默默咬下一大口。边吃边说,“你读书费眼睛,明天去县里,咱们买些芝麻种。也不多种,够吃就行。”
他就知道,他的儿子不可能都是白养的。他分出去的东西什么时候收回来过?也就小五,知道心疼爹娘。平日里贴心的举动就不多说了。像今天这样,分食好东西,那都是常有的。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到老。他的小五就是个好孩子。他吃!怎么不吃?他还要养好身体,看着他的小五成家立业呢。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