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李云差点被人抱养不提。单说寒假中,老爷子传授了孩子们知识,孩子们给老爷子带来了欢乐。爷孙们的感情日趋深厚。就在他们以为寒假过完,要依依惜别时,一件好事悄然降临。
农历正月十三这日,家里来了几位干部模样的客人。经村里魏支书介绍,这几位是县委组织部的同志。
当中一位中等身材、体型微胖,带着眼镜,被人唤作唐部长的中年男子,疾步走上前来,与祝秀兰握手,并饱含歉意地说道:“老同志,实在对不起,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您受委屈了!”
见祝秀兰心中疑惑,后面一位秘书模样的年轻人赶快递上一份信和一张公函。
打开信来瞧,寄信人为她的一位朋友周秀荣。前些年,祝秀兰曾经帮周秀荣抚养过孩子。
周秀荣和岳爱国夫妻二人感恩,前世这个时候,还曾邀请他们举家搬到她所在的城市,被奶奶婉拒了。
这一世,大概是李云重生的蝴蝶效应,潘秀荣竟然来到他们所在的城市任职,她爱人岳爱国也调到了l市所属的j军区。
潘领导一来,就派人去收集能够证明恩人祝秀兰老革命身份的证据,以落实她的待遇问题。
经过不断走访,并到w县档案室,调取了相关文字和映像资料;还远赴首都,找到了当日介绍祝秀兰入党的赵女士取证,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查到的资料表明,193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祝秀兰救了外出执行任务受伤的赵女士。当年祝秀兰19岁,赵女士22岁,两人投缘,相见恨晚,义结金兰。
由赵女士牵线,祝秀兰参加了革命,入了党,作为联络员,帮助送了不少重要消息。建国后,她作为村里第一个党员,一直担任妇女干部,直到1958年,她随潘领导去了部队,不再工作。尽管没有继续工作,但从入党到现在,祝秀兰一直坚持交着党费。
在潘领导将资料递上去几个月后,终于获得了上级批示,按政策为祝秀兰办理了离休手续,并补发了她这些年的工资八千元。
信里,除了叙述事情的原委外,还讲述了他们一家人这些年的经历,和全家人对祝秀兰的思念。当然,说的最多的就是是对祝秀兰的感激和愧疚。
不仅如此,在了解了李家的现状后,潘领导还以祝秀兰年龄大了需要照顾为由,出面帮忙把李云和蔡小菊,以及朱老爷子的户口从w村转到了李仲书单位附近的l市南郊n村。
再看公函,就正式多了,公事公办的写着:经组织多方调查,证明祝秀兰同志曾于1930年参加革命,曾为我党做出一定贡献,根据相关规定,兹确定其离休干部身份,并补发工资八千元。
看完信件和公函,祝秀兰表达了自己的感谢,“感谢组织上对我工作的肯定,感谢唐部长和几位组织部干部百忙中,为我的事抽出时间专门跑一趟。为了表示谢意,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吃顿便饭”。
几位干部连忙推辞,那位秘书适时递上汇款单和县组织部出具的领款人证明和县委组织部慰问祝秀兰的礼品。
唐部长再三询问,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被祝秀兰婉言谢绝后,特意留下他办公室的电话,这才告辞,带众人离去。
待到晚饭时,祝秀兰将事情原原本本讲出。这么一来,不仅解决了李云父母长期两地分居的问题;解决了上一世全家人居住困难的问题;家里多了奶奶每月的离休工资,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孩子们干爷爷朱老爷子和他们一起居住,也方便了孩子们的练武学习。这个好消息喜欢了一家人。
李仲书和蔡小菊作为大人还收敛些,只是对望一眼、相视而笑。几个孩子早已忍不住围着李云,叽叽喳喳地询问,“妹妹,你和妈妈终于可以和我们一起住了,开心不?”李慧更是扳着指头计算,要把妹妹介绍给她哪些朋友,还乐滋滋地计划要教会李云玩捉迷藏、丢沙包、跳皮筋、抓石子……
李云的喜悦还要多一层,因为有了离休干部的身份,生病住院医疗费全额报销,每月又可以领到离休工资,再也不用担心老人家会像前世一样,在患了胃癌之后,因为家里无力承担手术费,而被迫选择保守治疗,饱经病魔折磨之后,最终癌细胞扩散,抱憾离开人世。以至于后来,李家人每每想起此事,都泪湿眼眶。
朱老爷子心中倒是有些犹豫,他寻思自己近六十的人了,这要是到外地定居,不知道还是否能活着回来。
李云劝慰他,“爷爷,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市区离这儿又不远。想家了,趁我爸他们单位的车回来看看就是。”老爷子想想也是,随即释然。
第二天,祝秀兰到村支部找到魏支书,开出了户口转移证明。又在朱松年老爷子的陪同下,到镇里取了汇款。忙完了,便和蔡小菊商量哪些东西需要带到新家,哪些留在这里,好提前收拾。
全家人经过商量决定:李云和妈妈蔡小菊暂时留在老家;祝秀兰带李娇等人回去上学;李仲书继续跑车;老爷子拿着户口迁移单,前往l市南郊n村,去办理相关手续,并负责用两千五百元买材料找人帮忙盖房子、置办家具。
众人走后,李云和蔡小菊一面学习,一面收拾要带走的东西。因为户口已转出,蔡小菊不需要再参加生产队劳动,每天的闲暇时间便多了起来。投入学习的时间多了,蔡小菊的进步速度也随之增快。
李云惊讶地发现,原来她妈妈蔡小菊也是一枚被埋没的潜在学霸啊。看来她打造学霸之家的计划里不光要有他们兄弟姐妹,还得加上李仲书和蔡小菊两人,这可真是个意外收获。
她私下里帮助蔡小菊列出了一份学习目录、制定了学习计划。
等到一个多月后,李仲书来接她们娘俩的时候,李云已经完成了一套三本《上下五千年》和《唐诗三百首》的抄录;蔡小菊识字量已超过八百字,能够借助字典读一些简单的报纸、杂志,当真令李仲书刮目相看。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