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音独自在书房里待了一会儿,将画看得差不多便出了房门,院子里还有几个各司其职的小丫鬟,惯常在宋婉身边的都随她出府了。
这些小丫鬟们已经得了宋婉的吩咐,因此见明音一出来便问她要不要去院子里歇着,明音点头后没有多话直接带起了路。
住的院子是她上一次来时住的那个,里面的布置还是跟之前一样,就连院子里的小丫鬟都没有变化。
“明娘子!”
翠屏见到她很是开心,她一边引着明音往她住的屋子去,一边说着话,显得很兴奋。
“您上次送我的那几条帕子,我几个小姐妹收了都喜欢得不得了呢!”
“是嘛,”明音跟着笑了起来,“喜欢就好,你不是升了二等吗?怎的还一个人在这院子里呢?”
翠屏露出一个羞赧的笑意,“小姐本要将我调至她院子里伺候,是我自己提出继续打理这个院子的。”
这倒是稀奇,明音看过的许多小说里,丫鬟们为了更好的待遇和主子的看重,总是千方百计地在主子面前露脸,还是头一回听说不想去主子院子里的。
遇到这样的事,明音自然感到好奇又新奇,“这是为何?”
“我说出来明娘子可别笑话我。”
翠屏低着头,看了明音一眼,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见明音摇了摇头,这才小声道:“我平日里贪玩,唯恐因私误了小姐院子里的事,倒不如守着一座院子呢。”
这话让明音翻译一下,大概就是,不想努力了,找个清闲工作养老。
没想到翠屏年纪轻轻就实现了明音的梦想,她冲着翠屏露出一个温和的笑,笑里带着翠屏看不明白的来自社畜的心酸。
“挺好的。”
得到了明音的肯定,翠屏跟着笑了笑,心里却很意外明音的表现,要知道她当初刚同小姐说要继续在这个院子里的时候,交好的小姐妹们都觉得她错过了一个上进的好机会,明娘子果然是个好人啊,翠屏喜滋滋地想着。
明音不知道自己在翠屏心里已经跟好人挂了钩,她在之前绣图的那个小间消磨了一下午的时间,差不多将初稿定了下来。
第二日宋婉没有行程,明音早起无事可做,牛车回村的时间更是早得很,她便干脆带着昨日画的图去宋婉那儿坐会儿。
“这么快便画好图了?”
明音选的时间不算早,因此宋婉已经吃过了早食,此时正好在小书房写字。
得知明音已经起好了草图,当即放下手里的毛笔,拿过了明音的图想要一观,明音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宋婉已经展开了明音随意折了几下的图纸。
“你对这图还真是一点也不心疼,都折出痕迹来了。”
宋婉略带不满地给了明音一个眼神,接收到的明音无辜地笑了一下,不过是份草图,还要供起来不成?
满心期待明音作品的宋婉在展开图纸之后,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她指着那张图,不可置信地看向明音道:“这,这是什么?”
“草图嘛。”
明音十分理直气壮。
这凌乱的线条,没有五官的脸,还有其他奇奇怪怪的线都是什么啊?
宋婉认真盯着图看了半天,亏她早晨刚听到明音画好图的消息时高兴了许久,现在一看哪有半点美女的样子?
“你不会打算就这么绣吧?”
宋婉没有质疑明音绣技的意思,只是第一次看到明音的画技,瞬间觉得明音的绣技更厉害了。
不知道她为什么一脸不敢置信的样子,明音不明所以地点了点头,她是绣图又不是画画,画出个基本轮廓不就好了,把位置定下来绣起来事半功倍,省得因为比例不对还得返工。
见她实在费解,明音解释了一句,宋婉的脸色这才正常了些。
“我娘虽然请了女红先生专门教导我们,但我实在手拙,怎么也学不出个好来。”
“这倒不算什么,”明音安慰了一句,“对你来说不过是一个打发时间的手艺,不会便罢了,尽可以做别的。”
以宋婉这样的身份条件,哪还用得着她自己学好女红,请人做又快又省事。
宋婉虽是说着自己不擅长的东西,但显然也并不把这个放在心上,因此一带而过,转而提起了明音等会儿回去的事。
“我给你准备了些东西,你等会儿便一道带回去吧。”
旁边的丫鬟去隔壁屋子拿了个鼓鼓囊囊的包裹过来,明音见状十分好奇,这得装了什么东西才有这么一大堆。
“劳婉婉破费了,”明音接过包袱,虽然好奇但还是没有直接打开包裹查看,“看来我下次得送你一件大礼才行。”
这话带着几分玩笑的意味,但明音心里的确有这样的想法,一直以来她都受到宋婉的照顾,怎么说都得给她绣一幅大大的图才说得过去。
两人玩笑了几句,明音将自己画的草图详细说了一遍,在宋婉的帮助下改了几处小问题,诸如人物的衣着之类的,宋婉见识得比较多。
毕竟明音虽然打算绣的是普通条件的美人,但也不想将人绣得灰扑扑的,再加上有环境的衬托,很容易将人的注意力转移到鲜亮的景色上去,主次颠倒不说,观感也会差很多。
问题改得差不多,明音看了看外边的天,感觉天色不早后便打算回去了。
宋婉早便让人套了马车在外等候,将人送到府门外,明音上了马车之后探头挥了挥手,“我先回去了,你也进去吧。”
“下次再见。”
……
赶早坐上了回村的牛车,明音过来时那位赶车的大伯还在吃馒头,一看便是才到镇上没多久,两人见面打过招呼,明音找了个靠里的位置坐下,拿了刚才宋婉给的糕点当午饭。
等她吃的差不多,又歇了一会儿,牛车才启程往回走,大伯的牛车如往常一般慢悠悠地回了村,乍一回村明音便感觉有些不同寻常。
无他,往常牛车到村里已经快天黑了,村民们都三三两两扛着锄头,提着工具往家里走,今天却大不一样。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