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马车里,唐氏怀里抱着老伯爷生前最喜欢的端砚,指腹描摹着上面的竹纹,脑海中浮现老伯爷提笔沾墨写公文,她挽着他胳膊撒娇的情形。



    泪水不知什么时候模糊了双眼。



    虽然打定主意不帮文远伯府,可看着这些东西,想起老伯爷,唐氏就心中愧疚。



    她紧紧的抱着端砚,泣不成声。



    东乡侯骑马走在前头。



    他几次转身看向马车,心底叹息连连。



    江妈妈和唐氏一起的,但她没有坐马车,在马车外步行。



    远处,一妇人带着一年约十五六岁的少年站在角落里。



    看到江妈妈,妇人快步往前走。



    走了几步之后,发现少年还站在那里,又赶紧回去抓他。



    “江妈妈,”妇人声音颤抖的呼唤。



    江妈妈寻声望去,只见一年约三十二三岁的妇人朝她走过来。



    面容有几分熟悉,但她实在想不起来喊她之人是谁了。



    妇人带着少年走过来,江妈妈看着她道,“你是?”



    “是我啊,”妇人激动道。



    江妈妈有点懵。



    她是真想不起来这人是谁了。



    不过妇人稍稍一提醒,她就记得了,“你是翠儿?”



    妇人连连点头。



    江妈妈看着她,再看向她身侧有几分神似她的少年。



    江妈妈连声敲车窗,“夫人,是翠姨娘。”



    唐氏一时间没能想起来翠姨娘是谁。



    她擦干眼泪,掀开车帘就看到了妇人和少年。



    少年眉宇间有几分熟悉。



    似乎神似她二哥?



    而翠姨娘当年正是她二哥房里的人。



    那这少年……



    “快请他们上车,”唐氏吩咐道。



    江妈妈知道唐氏在想什么。



    她扶翠姨娘上马车,少年自己上去的。



    马车里摆了东西,再进来两个人就显得拥挤了。



    妇人和少年就挨着马车门,唐氏问道,“这孩子是……。”



    妇人看向少年道,“良儿,快给你姑姑请安。”



    少年一脸疑惑。



    但妇人催他,他只好照做。



    唐氏倒没有怀疑他的身份,因为他神情和二哥太过相似了,至少有七八分像。



    唐氏询问妇人,到底怎么回事。



    妇人鼻子泛酸。



    老文远伯膝下只有一嫡女,也就是唐氏。



    唐氏生母过世后,他没再续弦,膝下只有两个庶子。



    长子是文远伯。



    老伯爷被冤枉致死,唐氏进京替父伸冤,朝廷把爵位还给文远伯府,唐氏虽然更想二哥继承爵位,但他是庶次子,长幼有序。



    再者把爵位还给文远伯府的时候,朝廷已经定下由长子继承,唐氏只是妹妹,她没有权利左右爵位继承人。



    就这样,爵位落到了文远伯的手中。



    文远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连唐氏的主意他都打,不惜卖妹求荣,让他把一半的家产分给庶弟,他岂会甘心?



    文远伯继承爵位后,以要留在京都打点事宜,腾不出空为由,让二弟夫妻回老宅变卖田产,拿了钱回京再买田买地。



    二少爷不愿意去,但架不住二少奶奶要去,二少奶奶是二少爷在老宅那边娶的,思乡心切。



    只是他们夫妻没能回去,半道上被人暗杀了。



    翠姨娘他们留在伯府,没有跟去,才逃过一劫。



    死训传来,文远伯府又办了一场丧事,这事,唐氏是知道的。



    文远伯在堂前哭的是哭天抢地,后悔不应该让他们去老宅,不然他们就不会死了。



    二房膝下无子,夫妻双双毙命,自然不用分财产,那些伺候的丫鬟婆子好打发,留下来伺候或卖了都行。



    只有翠姨娘这样的通房丫鬟不好处置,毕竟是二少爷的人。



    文远伯夫人是要卖的了,当时唐氏还在府里,她不同意卖掉翠姨娘她们。



    毕竟是伺候过她二哥的人,怎么能轻易卖掉?



    就算伯府不养她们,也该善待她们。



    在唐氏的据理力争下,翠姨娘得了个二进的院子和一百两银子,带着平常使唤的婆子和小丫鬟出了府。



    住进院子没几天,就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婆子和丫鬟是高兴坏了。



    翠姨娘腹中的胎儿是二少爷的骨肉啊,就是因为二房没有子嗣,本该属于二房的一半家产才归了长房。



    不论这孩子是男是女,往后跟着翠姨娘都不愁吃喝了。



    她们高兴,但翠姨娘不高兴。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文远伯和文远伯夫人的为人了,若是叫她们知道她有了身孕,不只是孩子,只怕连着她都会没命。



    她本就是穷苦人家出生,因为乖巧听话才被二少奶奶挑中伺候二少爷。



    有住的地方,还有一百两银子以及这么多年积攒的钱财,养活自己和孩子不成问题。



    怕时间久了瞒不住,翠姨娘偷偷把二进院子卖了,带了钱和丫鬟婆子离京了。



    这事唐氏知道。



    翠姨娘逃走后,文远伯夫人知道后是狠狠的呛了唐氏几句。



    她给院子给钱是让翠姨娘安心待着给二少爷守身如玉的。



    她倒好,把院子卖了带着钱跑了。



    还不知道拿着伯府的钱和哪个男人鬼混。



    她觉得自己是好心善待二少爷的枕边人,可她的好心只会更侮辱他!



    唐氏不知内情,也觉得翠姨娘辜负了她的好意。



    如今知道当年离京的缘由,她道,“当年离开是对的。”



    翠姨娘鼻子泛酸。



    她何尝想离开,她不是没想过找唐氏帮忙。



    比起文远伯,唐氏和二少爷的关系更亲厚些。



    只是当时唐氏自身难保,她连自己都保不住了,何况是护着她?



    内宅里,想要弄死个人太容易了。



    这么多年,她都没再回京过,直到前些日子无意间听人说起东乡侯。



    东乡侯重建飞虎军,威名赫赫。



    别人谈起他,难免会顺带聊起先崇国公世子和苏锦,再捎带上唐氏一句。



    东乡侯府一家子都不是简单人物。



    当年的文远伯府大姑娘进京替父伸冤,何等的孝顺,何等的聪慧?



    他们夫妻养大的孩子,怎么会差?



    妇人才知道唐氏还活着,还成了东乡侯夫人。



    那时候她就想带着孩子回京了。



    只是一直不敢来,直到前些天听说了文远伯贪墨入狱的消息。



    妇人这才下决心带孩子进京。



    一路上闲聊,直到马车在东乡侯府前停下。



    少年从马车上跳下,把他娘扶下来。



    唐氏朝他伸了手,少年看了东乡侯一眼,才敢扶唐氏。



    江妈妈笑道,“翠姨娘把孩子教养的很好。”



    东乡侯捏着少年的肩膀道,“可惜我没能早知道老伯爷膝下还有这么个孙儿。”



    要是知道,文远伯的坟头上的草都枯萎几个春秋了。



    唐氏也惋惜不已。



    如今文远伯府已经被查封,若是早来一天,她都能帮他们母子要一半的伯府家产。



    现在已经充公了,再提这事已经迟了。



    唐氏陪翠姨娘聊了半天,还留他们母子吃了午饭。



    等他们走后,唐氏望着东乡侯。



    东乡侯笑道,“这回夫人不用担心了,这孩子我瞧着还不错,好好培养,将来未尝不能凭着战功再封文远伯。”



    “只是时间要久一些。”



    “要多久啊?”苏小少爷问道。



    “至少二十年。”



    “……。”



    苏小少爷嘟了嘟嘴。



    二十年,在他爹嘴里就跟二十天似的,说的那么轻松。



    唐氏却是松了口气。



    “二十年,是久了些,但我相信安家列祖列宗等的起。”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章节目录

欢喜记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木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七百九十五章惋惜-对你满是欢喜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欢喜记事,笔趣阁并收藏欢喜记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