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开基匪易守基难,
十八年劳马足间。
有子何须传太弟,
误依母命送江山。
却说赵匡胤回到开封,宋朝的战争机器再一次隆隆开动。征讨北汉,刻不容缓,谁都得承认,北汉已经不堪一击,只要去打,就一定能拿下。
公元976年8月,赵匡胤命令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为河东道行营马步军督部署;宣徽北院使潘美为都监;虎捷右厢都指挥使杨光义为都虞侯,骁将郭进为河东忻、代等州行营马步军都监。五路齐发直指太原。这一次宋朝以百战之精兵,趁新平江南之威势,要一战成功,灭此朝食。刘继元除了集结少得可怜的部队进城防守之外,马上向契丹求援。
但契丹不比从前,它已经和宋朝互通使臣,互祝正旦,经常礼尚往来了。刘继元乞求新继位的契丹皇帝耶律贤认清形势,别被赵匡胤的和平假象骗倒,唇亡齿寒,看在多年的“叔侄”分上,再拉他一把。
耶律贤终于做出反应。派南院宰相耶律沙,冀王塔尔率重兵前来援救北汉。
一切迹象都表明,一场规模空前的血战已经无可避免。如果宋、辽两军正面交锋,鹿死谁手殊为难料,最终结局很可能直接改变历史的进程。
但就在这个时候,宋朝国内突然传来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数万将士一瞬间都僵硬了,他们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消息会是真的吗?
那位英明神武,从不生病,一个多月前还生龙活虎地送他们出征的皇帝,竟然死了!
赵匡胤死了!在官修的宋史上,关于赵匡胤之死,只有两句简单的记载。一句是“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另一句是“受命于杜太后,传位于太宗”。
官修宋史语焉不详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宋太宗以后的北宋皇帝都是由太宗子孙继承,这些人既不愿说清事实,又不好胡编历史,最妙的办法就是绕过去。
如此简单,只有结果,没有经过,更没有原因。
有位名叫文莹的和尚在《续湘山野录》写道:当宋太祖与太宗两位皇帝还是平民的时候,和一个道士相识在关河,该道士姓名无定,一会儿叫“混沌”,一会儿叫“真无”。那时赵匡胤兄弟很穷,而这个道士只要伸手探囊,随时都能拿出金子来。他曾经准确地预测出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日期,所以赵匡胤对他非常迷信。可惜的是,赵匡胤当上皇帝,此人就不见了。直到他临死那一年,这人才突然出现,赵匡胤大喜,直接问他——我一直找你,想问一件事。我还能活多久?
道士回答:今年10月20日夜里,如果天气晴好,你还可以再活十二年;如果阴,“则当速措置”。也就是说,如果阴天,赵匡胤就将必死。说完此人就再次消失了。
赵匡胤牢牢记着这些话,到了这一夜,他独自登上皇宫里的太清阁四面遥望,只见天气晴朗,星斗明灿,他很高兴。不料突然间阴霾四起,天地陡变,大雪夹着冰雹从天而降……赵匡胤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来自己的弟弟开封府尹赵光义。两人进入寝宫,把所有的太监宫女以及侍卫人等都斥退,开始喝酒。
守在殿外的宦官和宫女远远看见殿内烛火摇晃不定,赵光义的人影突然离席起身,摆手后退,似在躲避和谢绝什么。不久,便听见宋太祖手持柱斧戳地,“嚓嚓”斧声清晰可闻,同时大声喊道:“好为之,好为之。”兄弟二人饮酒至深夜。赵光义告辞兄长出去后,宋太祖才解衣就寝。
结果到了次日凌晨,宋朝的开创者赵匡胤果然驾崩,年仅五十岁。
如果上面的说法成立,无论赵光义有没有谋害赵匡胤,赵匡胤当晚都是必死无疑的!但贵为一国之主,临死前只招弟弟一人喝酒,显然不合情理。如果是真的传位,应该多叫几个见证人才是,至少也要召宰相、皇后等人交代一下吧?
或说太祖生一背疽,苦痛的了不得,光义入视,突见有一女鬼用手捶背,赵光义执着柱斧向鬼劈去,不意鬼竟闪避,那斧反落在疽上,疽破肉裂,太祖忍痛不住,遂致晕厥,一命呜呼。
女鬼一说肯定是无稽之谈。兄弟俩晚上饮酒,又屏退左右侍从,而“赵光义的人影突然离席起身,摆手后退,似在躲避什么”。手持柱斧戳地,大喊“好为之,好为之”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联系前文,赵匡胤决定把皇都从开封迁到洛阳,群臣莫敢谏,而赵光义当众拒绝,并杨言“在德不在险”。赵匡胤总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叫嚣“在险不在德”吧?单独召弟弟喝酒,无非是想达成某种协议,比如迁都或立太子之类,让弟弟不要跟他作对。赵光义当然不同意。赵匡胤被毒死也就不难理解了。
赵光义是下毒高手,据史书记载,后蜀国主孟昶、南唐国主李煜、吴越国君钱俶都是在投降北宋后,被宋太宗赵光义下毒毒死的。
而《资治通鉴》的总编撰、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则在离赵匡胤死后只有几十年的《涑水记闻》中,道破了这宗千古疑案的玄机:
原来赵大发现赵二在酒杯中投下某种粉末状不明药物后,忙责问什么东西,赵二连忙叩头请罪。赵大越想越气,拿着玉斧敲击桌子。其实赵大已经喝了毒酒,发现赵二投毒时已经是第二杯了。
赵匡胤死时已是半夜,宋皇后马上让宦官、内侍都知王继恩前往通知赵匡胤的儿子、秦王赵德芳迅速入宫。可是王继恩却直接去开封府找晋王赵光义,在开封府门口,擅长医术的晋王医官程德元在此静候多时,随即程德元引着王继恩进了开封府。当时赵光义还有些“犹豫不敢行”
当天赵光义回晋王府后,都四更了,还一直没睡,他在等待什么呢?或者他心里害怕,睡不着觉?最可疑的是那个程徳玄,半夜三更大雪天的,一个人坐在晋王府的门口干什么呢?
王继恩和程德玄一同进入开封府,去见赵光义,听说兄长暴亡,赵光义故作惊异状,犹豫着不肯前往皇宫,提出要和家人商议。如此紧要的大事,又是危急关头,和家人商量什么呢?家人又不能参与朝政。很明显,赵光义在作秀,他边说边走进内室。
这时候王继恩急了,他说了一句话:“事久将为他人有矣!”
王继恩的言下之意是,当时,赵匡胤有两个儿子都已成年,其中,赵德昭已经26岁,赵德芳已经18岁,并且,赵匡胤除了赵光义,还有一个弟弟赵廷美,都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在此情况下,赵光义随即带着宦官王继恩、医官程德元等人冒着大雪,迅速赶到皇宫门口。到了皇宫门口,王继恩让赵光义稍等一下,让他先进去通报;但心急如焚的程德元却说:“现在就要直接闯进去,还等什么?”(原文:便应直前,何待之有?)说完就与赵光义一同闯入殿内。
宋皇后得知王继恩回来了,开口问:“德芳来了吗?”
王继恩回禀:“晋王到了。”
宋皇后乃朝中老将之女,她入宫时不过十七岁。为了让宋皇后的地位更加稳固,宋太祖特意把两个儿子都叫来,让宋皇后挑一个抚养,其实也就是让宋皇后认一个孩子当养子。如此一来,宋皇后以后即便没有生育孩子,也可以有一个依靠。
当时宋太祖长子早死,二子赵德昭比宋皇后还大一岁,并且赵德昭乃是宋太祖原配所生的孩子,身份高贵。
因此,宋皇后自然选择赵德芳当养子。一晃八九年过去,宋皇后始终没有生育子嗣,她与赵德芳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应该说,宋后是知道一些太祖死亡的状况的,也肯定对赵光义充满怀疑的,她只是不知道王继恩已经早就被赵光义收买,成了赵光义的人。所以当她知道来的人并不是赵德芳,而是赵光义的时候,她一下就明白,赵光义太强大太可怕了,她要是不低头求饶,可能结果就是死路一条。
有王继恩做内应,赵光义就可以宣称他是得了兄长遗诏入宫。宋皇后当时如果反抗,保不齐就会血溅五步,宋皇后于是对着赵光义说了一句话:“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
官家,是宋朝人对皇帝的称呼。赵光义对此回答了一句:“共保富贵,无忧也!”
司马光是个史学高手,不方便直说的事,他在《涑水记闻》中委婉地进行了表述。
赵光义既然已经买通宦官王继恩,为何又要程德玄在府门外等候呢?因为程德玄精通医术,赵光义毒杀赵匡胤离开宫中时,赵匡胤即便毒性已发作,但还没有咽气。因此,赵光义必须保证万无一失,一旦赵匡胤不死,他还可以带上程德玄前去,以医治为名再次下手。
皇帝死了,总该开个追悼会吧,再者宋太祖是突然死亡的,总要调查一下吧,只是赵光义这些都不做,迅速把大哥放进棺材。
天亮,晋王在太祖灵柩前受遗诏继位毕,让近臣都站起来看太祖遗容,只见他脸色玉石一样白,就像刚洗完澡一样。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赵光义让人近前看太祖的遗容,他是不是想表明,太祖的死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不过,赵光义欲盖弥彰,太祖死后尸体的颜色“玉色莹然如出汤沐”,这样的体色变化就是中毒的表现,而且这种毒还非同一般。
所以赵光义不是用暴力杀害了他的兄长,而是在他的酒中下毒。这种可能性是最大的。而且赵光义原本就是下毒的高手,后蜀国主孟昶就是被赵光义毒死的。更有名的是赵光义毒死南唐后主李煜后,他使用的“牵机药“也变得非常有名。太祖立国后为化解矛盾,不杀亡国之君。这个想法到了赵光义那里却变得完全没用了。
那么赵光义为什么要害死亲哥哥赵匡胤呢?
开宝年间,宋太祖为赵德芳做主,迎娶河南府尹、彰德节度使焦继勋的女儿。
开宝末年,宋太祖两次提议迁都,想要将都城从开封迁移到河南洛阳。开封府尹赵光义强烈反对!
赵光义为何反对?只因开封府乃是他的地盘,他在开封经营十多年,京城的军队基本被他掌控。若是宋太祖迁都洛阳,那么,他多年的经营便会付之流水。
一旦顺利迁都,赵德芳的力量必然极大,很有可能顺利登基。按照宋太祖的打算,先搁置迁都争议,把北汉拿下来再说。
站在赵光义的立场,眼见得赵匡胤的声威震古烁今,如果北伐成功,他的功业将直追千古一帝李世民,那时候无论赵光义怎样广施恩惠,都不会有人陪他蹚浑水了。而且德昭与德芳,他们一个二十五岁,一个十七岁,早已成年;尤其是德昭,正宗的太子,而且连皇孙都生出来了,赵匡胤已经开始把他们往前台推。赵光义再不动手,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赵匡胤表面上十分谦让,想方设法让朝政的变化变得平和些,所以他决定迁都,从开封迁到洛阳。一句“在德不在险”,又让他无法坚持迁都。可是赵匡胤会一直迁就下去吗?如果他撕破面皮,赵光义根本没有机会还击!因为赵匡胤真正掌握着当时的国政大权!
于是那个和善淳朴,教育良好的弟弟决定先下手为强,以终结哥哥生命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美梦。
至此,赵光义抢在侄子赵德芳之前登基为帝。所谓“斧声烛影”之谜,就是赵光义精心策划的一桩谋杀案。
顺利上位后,赵光义马上对夺位的功臣进行了封赏,随后,宦官王继恩被封为剑南西川招安使;程德元则从一个普通的医官,被封为刺史,至太平兴国六年(981),程德元已“攀附至近列,上颇信任之,众多趋其门”,尽管程德元贪赃枉法,经常被人举报,但赵光义对此却不管不问,内在门道也发人深思。
10月21日之后,赵匡胤冰冷的尸体躺在棺柩里,被孤零零地安置在皇宫的一个角落,第二年的春天,他才被运往洛阳,葬入由他本人选定的陵墓里。
他死时,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当他落葬入土为安时,他的故乡洛阳已经春满人间,柳絮纷飞了。后人有诗叹曰:
耿耿陈桥见帝星,
宏开宋运际光明。
干戈指处狼烟灭,
士马驱来宇宙清。
雪夜访求谋国士,
杯酒消释建封臣。
专征一念安天下,
四海黎民仰太平。
五代时期天下极为混乱,宋太祖从行伍起家,登上皇帝的宝座,推究他取得国家的根源,比晋、汉、周又难道有什么独一无二的条件吗?等到他发号施令,著名的藩镇大将,俯首听命,四方诸侯列国,依次削平,这不是人力容易做到的。建隆以来,解除藩镇兵权,用重法绳治贪官污吏,以堵塞混乱的根源;上自州郡长吏、下到令录、幕职官,亲自接见问对;专力农业,振兴学校,慎重刑罚、减轻赋敛,给全国休养生息,终于获得太平;治定功成之后,制礼作乐。太祖在位十七年时间,而把宋朝三百多年的基业,传给了子孙,世代有了常典法则。即使从三代以下,考评声教文明、典章制度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代和汉、唐相比,也没有什么可以逊让之处。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开基匪易守基难,
十八年劳马足间。
有子何须传太弟,
误依母命送江山。
却说赵匡胤回到开封,宋朝的战争机器再一次隆隆开动。征讨北汉,刻不容缓,谁都得承认,北汉已经不堪一击,只要去打,就一定能拿下。
公元976年8月,赵匡胤命令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为河东道行营马步军督部署;宣徽北院使潘美为都监;虎捷右厢都指挥使杨光义为都虞侯,骁将郭进为河东忻、代等州行营马步军都监。五路齐发直指太原。这一次宋朝以百战之精兵,趁新平江南之威势,要一战成功,灭此朝食。刘继元除了集结少得可怜的部队进城防守之外,马上向契丹求援。
但契丹不比从前,它已经和宋朝互通使臣,互祝正旦,经常礼尚往来了。刘继元乞求新继位的契丹皇帝耶律贤认清形势,别被赵匡胤的和平假象骗倒,唇亡齿寒,看在多年的“叔侄”分上,再拉他一把。
耶律贤终于做出反应。派南院宰相耶律沙,冀王塔尔率重兵前来援救北汉。
一切迹象都表明,一场规模空前的血战已经无可避免。如果宋、辽两军正面交锋,鹿死谁手殊为难料,最终结局很可能直接改变历史的进程。
但就在这个时候,宋朝国内突然传来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数万将士一瞬间都僵硬了,他们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消息会是真的吗?
那位英明神武,从不生病,一个多月前还生龙活虎地送他们出征的皇帝,竟然死了!
赵匡胤死了!在官修的宋史上,关于赵匡胤之死,只有两句简单的记载。一句是“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另一句是“受命于杜太后,传位于太宗”。
官修宋史语焉不详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宋太宗以后的北宋皇帝都是由太宗子孙继承,这些人既不愿说清事实,又不好胡编历史,最妙的办法就是绕过去。
如此简单,只有结果,没有经过,更没有原因。
有位名叫文莹的和尚在《续湘山野录》写道:当宋太祖与太宗两位皇帝还是平民的时候,和一个道士相识在关河,该道士姓名无定,一会儿叫“混沌”,一会儿叫“真无”。那时赵匡胤兄弟很穷,而这个道士只要伸手探囊,随时都能拿出金子来。他曾经准确地预测出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日期,所以赵匡胤对他非常迷信。可惜的是,赵匡胤当上皇帝,此人就不见了。直到他临死那一年,这人才突然出现,赵匡胤大喜,直接问他——我一直找你,想问一件事。我还能活多久?
道士回答:今年10月20日夜里,如果天气晴好,你还可以再活十二年;如果阴,“则当速措置”。也就是说,如果阴天,赵匡胤就将必死。说完此人就再次消失了。
赵匡胤牢牢记着这些话,到了这一夜,他独自登上皇宫里的太清阁四面遥望,只见天气晴朗,星斗明灿,他很高兴。不料突然间阴霾四起,天地陡变,大雪夹着冰雹从天而降……赵匡胤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来自己的弟弟开封府尹赵光义。两人进入寝宫,把所有的太监宫女以及侍卫人等都斥退,开始喝酒。
守在殿外的宦官和宫女远远看见殿内烛火摇晃不定,赵光义的人影突然离席起身,摆手后退,似在躲避和谢绝什么。不久,便听见宋太祖手持柱斧戳地,“嚓嚓”斧声清晰可闻,同时大声喊道:“好为之,好为之。”兄弟二人饮酒至深夜。赵光义告辞兄长出去后,宋太祖才解衣就寝。
结果到了次日凌晨,宋朝的开创者赵匡胤果然驾崩,年仅五十岁。
如果上面的说法成立,无论赵光义有没有谋害赵匡胤,赵匡胤当晚都是必死无疑的!但贵为一国之主,临死前只招弟弟一人喝酒,显然不合情理。如果是真的传位,应该多叫几个见证人才是,至少也要召宰相、皇后等人交代一下吧?
或说太祖生一背疽,苦痛的了不得,光义入视,突见有一女鬼用手捶背,赵光义执着柱斧向鬼劈去,不意鬼竟闪避,那斧反落在疽上,疽破肉裂,太祖忍痛不住,遂致晕厥,一命呜呼。
女鬼一说肯定是无稽之谈。兄弟俩晚上饮酒,又屏退左右侍从,而“赵光义的人影突然离席起身,摆手后退,似在躲避什么”。手持柱斧戳地,大喊“好为之,好为之”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联系前文,赵匡胤决定把皇都从开封迁到洛阳,群臣莫敢谏,而赵光义当众拒绝,并杨言“在德不在险”。赵匡胤总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叫嚣“在险不在德”吧?单独召弟弟喝酒,无非是想达成某种协议,比如迁都或立太子之类,让弟弟不要跟他作对。赵光义当然不同意。赵匡胤被毒死也就不难理解了。
赵光义是下毒高手,据史书记载,后蜀国主孟昶、南唐国主李煜、吴越国君钱俶都是在投降北宋后,被宋太宗赵光义下毒毒死的。
而《资治通鉴》的总编撰、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则在离赵匡胤死后只有几十年的《涑水记闻》中,道破了这宗千古疑案的玄机:
原来赵大发现赵二在酒杯中投下某种粉末状不明药物后,忙责问什么东西,赵二连忙叩头请罪。赵大越想越气,拿着玉斧敲击桌子。其实赵大已经喝了毒酒,发现赵二投毒时已经是第二杯了。
赵匡胤死时已是半夜,宋皇后马上让宦官、内侍都知王继恩前往通知赵匡胤的儿子、秦王赵德芳迅速入宫。可是王继恩却直接去开封府找晋王赵光义,在开封府门口,擅长医术的晋王医官程德元在此静候多时,随即程德元引着王继恩进了开封府。当时赵光义还有些“犹豫不敢行”
当天赵光义回晋王府后,都四更了,还一直没睡,他在等待什么呢?或者他心里害怕,睡不着觉?最可疑的是那个程徳玄,半夜三更大雪天的,一个人坐在晋王府的门口干什么呢?
王继恩和程德玄一同进入开封府,去见赵光义,听说兄长暴亡,赵光义故作惊异状,犹豫着不肯前往皇宫,提出要和家人商议。如此紧要的大事,又是危急关头,和家人商量什么呢?家人又不能参与朝政。很明显,赵光义在作秀,他边说边走进内室。
这时候王继恩急了,他说了一句话:“事久将为他人有矣!”
王继恩的言下之意是,当时,赵匡胤有两个儿子都已成年,其中,赵德昭已经26岁,赵德芳已经18岁,并且,赵匡胤除了赵光义,还有一个弟弟赵廷美,都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在此情况下,赵光义随即带着宦官王继恩、医官程德元等人冒着大雪,迅速赶到皇宫门口。到了皇宫门口,王继恩让赵光义稍等一下,让他先进去通报;但心急如焚的程德元却说:“现在就要直接闯进去,还等什么?”(原文:便应直前,何待之有?)说完就与赵光义一同闯入殿内。
宋皇后得知王继恩回来了,开口问:“德芳来了吗?”
王继恩回禀:“晋王到了。”
宋皇后乃朝中老将之女,她入宫时不过十七岁。为了让宋皇后的地位更加稳固,宋太祖特意把两个儿子都叫来,让宋皇后挑一个抚养,其实也就是让宋皇后认一个孩子当养子。如此一来,宋皇后以后即便没有生育孩子,也可以有一个依靠。
当时宋太祖长子早死,二子赵德昭比宋皇后还大一岁,并且赵德昭乃是宋太祖原配所生的孩子,身份高贵。
因此,宋皇后自然选择赵德芳当养子。一晃八九年过去,宋皇后始终没有生育子嗣,她与赵德芳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应该说,宋后是知道一些太祖死亡的状况的,也肯定对赵光义充满怀疑的,她只是不知道王继恩已经早就被赵光义收买,成了赵光义的人。所以当她知道来的人并不是赵德芳,而是赵光义的时候,她一下就明白,赵光义太强大太可怕了,她要是不低头求饶,可能结果就是死路一条。
有王继恩做内应,赵光义就可以宣称他是得了兄长遗诏入宫。宋皇后当时如果反抗,保不齐就会血溅五步,宋皇后于是对着赵光义说了一句话:“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
官家,是宋朝人对皇帝的称呼。赵光义对此回答了一句:“共保富贵,无忧也!”
司马光是个史学高手,不方便直说的事,他在《涑水记闻》中委婉地进行了表述。
赵光义既然已经买通宦官王继恩,为何又要程德玄在府门外等候呢?因为程德玄精通医术,赵光义毒杀赵匡胤离开宫中时,赵匡胤即便毒性已发作,但还没有咽气。因此,赵光义必须保证万无一失,一旦赵匡胤不死,他还可以带上程德玄前去,以医治为名再次下手。
皇帝死了,总该开个追悼会吧,再者宋太祖是突然死亡的,总要调查一下吧,只是赵光义这些都不做,迅速把大哥放进棺材。
天亮,晋王在太祖灵柩前受遗诏继位毕,让近臣都站起来看太祖遗容,只见他脸色玉石一样白,就像刚洗完澡一样。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赵光义让人近前看太祖的遗容,他是不是想表明,太祖的死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不过,赵光义欲盖弥彰,太祖死后尸体的颜色“玉色莹然如出汤沐”,这样的体色变化就是中毒的表现,而且这种毒还非同一般。
所以赵光义不是用暴力杀害了他的兄长,而是在他的酒中下毒。这种可能性是最大的。而且赵光义原本就是下毒的高手,后蜀国主孟昶就是被赵光义毒死的。更有名的是赵光义毒死南唐后主李煜后,他使用的“牵机药“也变得非常有名。太祖立国后为化解矛盾,不杀亡国之君。这个想法到了赵光义那里却变得完全没用了。
那么赵光义为什么要害死亲哥哥赵匡胤呢?
开宝年间,宋太祖为赵德芳做主,迎娶河南府尹、彰德节度使焦继勋的女儿。
开宝末年,宋太祖两次提议迁都,想要将都城从开封迁移到河南洛阳。开封府尹赵光义强烈反对!
赵光义为何反对?只因开封府乃是他的地盘,他在开封经营十多年,京城的军队基本被他掌控。若是宋太祖迁都洛阳,那么,他多年的经营便会付之流水。
一旦顺利迁都,赵德芳的力量必然极大,很有可能顺利登基。按照宋太祖的打算,先搁置迁都争议,把北汉拿下来再说。
站在赵光义的立场,眼见得赵匡胤的声威震古烁今,如果北伐成功,他的功业将直追千古一帝李世民,那时候无论赵光义怎样广施恩惠,都不会有人陪他蹚浑水了。而且德昭与德芳,他们一个二十五岁,一个十七岁,早已成年;尤其是德昭,正宗的太子,而且连皇孙都生出来了,赵匡胤已经开始把他们往前台推。赵光义再不动手,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赵匡胤表面上十分谦让,想方设法让朝政的变化变得平和些,所以他决定迁都,从开封迁到洛阳。一句“在德不在险”,又让他无法坚持迁都。可是赵匡胤会一直迁就下去吗?如果他撕破面皮,赵光义根本没有机会还击!因为赵匡胤真正掌握着当时的国政大权!
于是那个和善淳朴,教育良好的弟弟决定先下手为强,以终结哥哥生命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美梦。
至此,赵光义抢在侄子赵德芳之前登基为帝。所谓“斧声烛影”之谜,就是赵光义精心策划的一桩谋杀案。
顺利上位后,赵光义马上对夺位的功臣进行了封赏,随后,宦官王继恩被封为剑南西川招安使;程德元则从一个普通的医官,被封为刺史,至太平兴国六年(981),程德元已“攀附至近列,上颇信任之,众多趋其门”,尽管程德元贪赃枉法,经常被人举报,但赵光义对此却不管不问,内在门道也发人深思。
10月21日之后,赵匡胤冰冷的尸体躺在棺柩里,被孤零零地安置在皇宫的一个角落,第二年的春天,他才被运往洛阳,葬入由他本人选定的陵墓里。
他死时,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当他落葬入土为安时,他的故乡洛阳已经春满人间,柳絮纷飞了。后人有诗叹曰:
耿耿陈桥见帝星,
宏开宋运际光明。
干戈指处狼烟灭,
士马驱来宇宙清。
雪夜访求谋国士,
杯酒消释建封臣。
专征一念安天下,
四海黎民仰太平。
五代时期天下极为混乱,宋太祖从行伍起家,登上皇帝的宝座,推究他取得国家的根源,比晋、汉、周又难道有什么独一无二的条件吗?等到他发号施令,著名的藩镇大将,俯首听命,四方诸侯列国,依次削平,这不是人力容易做到的。建隆以来,解除藩镇兵权,用重法绳治贪官污吏,以堵塞混乱的根源;上自州郡长吏、下到令录、幕职官,亲自接见问对;专力农业,振兴学校,慎重刑罚、减轻赋敛,给全国休养生息,终于获得太平;治定功成之后,制礼作乐。太祖在位十七年时间,而把宋朝三百多年的基业,传给了子孙,世代有了常典法则。即使从三代以下,考评声教文明、典章制度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代和汉、唐相比,也没有什么可以逊让之处。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