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调查清楚了?”

    “回和中堂话,据宫里的太监说,那柳舟是因为帮皇上解决了失眠之症,这才被封了赏的。”那人说完犹豫了一下,又道:“和中堂,皇上就因为这个封赏柳舟,怕是太过儿戏了吧?”

    和珅冷冷一笑:“一点都不儿戏,想在朝中混,政绩是无用的,只有能讨皇上欢心才最重要,圣宠才最重要。”

    和珅是深深明白这一点的,所以这些年来,他才能够居庙堂之高,虽然弹劾他的人不计其数,可他仍旧能够安稳如初。

    客厅沉默了少许,那人又突然问道:“和中堂,这事我们该怎么办?”

    和珅端起一杯茶看了一眼那人:“去将钱米给叫来。”

    -----------------------------------------------

    柳舟升了工部侍郎,在工部已是仅次于工部尚书的人,他离权力中心又近了一步,而就在他这番欣喜的时候,一场危机也如期而至了。

    次日早朝,当一应事情谈完,太监刚准备喊无事退朝的时候,一名都察院的官员突然站了出来,举出昨天皇上封赏柳舟有些突兀,难以服众。

    那名官员站出来之后,朝中又有一些官员站出来跟着附和,和珅虽未出列,可他们和珅一党的几个人却也是跟着站了出来的。

    和珅这个人心很狠,他要打压,就狠狠的打压,压的让一个人再也出不过气来。

    乾隆皇帝听后很是生气,可却又无可奈何,他又何尝不知道因为柳舟帮自己解决了失眠之症就升他为工部侍郎是不妥的。

    朝堂的官员,是要给朝廷办事的,而不是整日只想着取悦自己,乾隆皇帝一代明君,岂会不明白这点,虽然偶尔任性一点,封了几个自己喜欢的官员,可如今朝中大臣纷纷反对,自己如果置之不理,难民要被史官诟病,说他乾隆任人不贤之类的。

    可圣旨已下,朝令夕改的事情他乾隆也是做不出来的。

    就在朝中乱作一团,情势有些难以遏制的时候,刘墉突然站了出来:“万岁,微臣有话讲。”

    刘墉在朝中地位并不亚于和珅,他这么一开口,谁人还敢再嚷嚷?

    乾隆皇帝心中暗喜,随即说道:“讲!”

    刘墉颔首,道:“回皇上,柳大人帮万岁治愈了失眠之症,的确该赏,只是就此便升任他为工部侍郎,确也不妥,不过若那柳大人真是有本事的,人尽其才,倒也不无不可。”

    刘墉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乾隆皇帝还没拿捏准刘墉此话何意,于是问道:“刘爱卿到底想说什么?”

    “圣上,刚才朝堂议事,民间私造铜币成风,朝廷因此损失不少,柳大人之前隶属虞衡清吏司,是责掌管此事的,想要让众多大臣认同柳舟,很简单,将此事交由柳舟去办,他若是能办好,我等臣子自然无话可说。”

    刘墉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顿时又议论开来,如今民间私造铜币的确成风,很多百姓手里的铜钱,多半不是朝廷督造的,而是民间私造铜币的工厂造的,虽说他们那些也是铜,也其中多半以次充好,糊弄百姓,再者,若是不加遏制,谁手里有铜就等于有了钱,这怎么能行?

    这样很容易扰乱市场,最重要的,这样会导致朝廷收入减少。

    历朝历代,这种事情都有发生,而且极其难以遏制,乾隆皇帝对此事也颇为头疼,乾隆十二年的时候,曾经处置过一件类似的事情,当时屠杀了很多违法分子,可安静了一段时间,他们就又死灰复燃,在利益面前,很多人都是看不到危险和生死的。

    当年的事情,杀的人太多了,乾隆一向以仁治国,因此那件事情后,常常被人诟病,这次的事情,乾隆要是再举起屠刀,只怕要在大清境内掀起不少风波了。

    这事难办,乾隆皇帝不知柳舟是否能够办好,可不交给他来办,又极其容易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一番思索后,乾隆皇帝微微颔首:“刘爱卿所言极是,如此便责令柳舟协同刑部和大理寺查办此案吧。”

    刘墉见皇上应允,立马高呼万岁。

    对于此事,刘墉是很兴奋的,因为他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其实相对而言,刘墉对于柳舟并无好感,因为从柳舟进京的这段时间里,柳舟所做的事情并不成称之为清官,只能说是能臣。

    不过虽无好感,刘墉却也不想打击他,毕竟治世能臣不多,若柳舟真能办事,何不就此利用呢?

    当刘墉得知柳舟是通过给皇上送了一张床而成为工部侍郎之后,他便有了这个决定。

    而当刘墉达到自己目的的时候,和珅也很高兴,他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将柳舟送给皇上床而升官的消息是他让钱米散播出去的,而目的很简单,要都察院的那些御史来弹劾。

    都察院的御史主要职责就是弹劾,如果皇上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他们就必须弹劾,若是不弹劾,就很容易落入把柄,如果都察院不弹劾,和珅就弹劾刘墉,弹劾都察院,弹劾他们不尽职。

    对和珅来说,他的这个计谋是先立于不败之地的,弄不成刘墉就弄柳舟,弄不了柳舟就弄刘墉。

    而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是弄住了柳舟。

    柳舟进京以来这么长时间,第一次遇到了大的危机。

    ---------------------------------------------------

    一连两天,柳舟收到了两道圣旨,第一道圣旨带来的喜悦还未退尽,第二道圣旨便来了,来的时候,让人觉得有一丝苦涩。

    柳舟在工部待的时间也不短了,自然很清楚民间私造铜钱的事情,也知道这件事情的危害,可要他来查办此事,倒当真是有点为难他了的。

    可圣旨下来了,柳舟又不能不办,最后只得拿着圣旨去了趟大理寺。

    皇上要柳舟协助刑部和大理寺办案,不过刑部只负责最后的审批,真正深入调查的还是大理寺,当然,也有可能需要京兆尹的帮忙。

    大理寺隶属九卿,当今大理寺卿名沈探,不过探案的高低是不是跟他的名字一样,柳舟却是不知的,大理寺卿很少涉及朝政,因此大理寺也成为了一个少有的不涉及党政的部门。

    柳舟去的时候,已是下午时分,秋风略微清冽,沈探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略微显瘦,见到柳舟之后,便连忙迎了上来,最近一段时间柳舟在朝堂上可谓是出尽了风头的,虽然不被人所喜,可明眼人都明白,皇上是偏袒柳舟的。

    大理寺卿沈探虽不参与党派之争,可该有的觉悟还是有的。

    两人见面之后,柳舟便将皇上要他协助大理寺办案的事情说了一遍,沈探听完,叹息一声,道:“民间私造铜币案由来已久,并不好查,柳大人年少有为,兴许能够有新的突破也不一定。”

    柳舟淡笑,但还是紧接着问道:“下官初涉此案,对此了解不多,还请沈大人将其中道道详述一二。”

    沈探颔首:“圣上既然命柳大人协助办案,该讲的本官自然要讲,柳大人应该清楚,铜钱虽称为铜钱,可却是铜跟其他金属混合而成,大清开国的时候,铜钱中铜和铅的比例是五比五,雍正爷年间,则改为了铜四铅六……”

    “铜四铅六?”柳舟有些吃惊,可他刚问出来,便立马明白过来,雍正年间铜器的价格昂贵,因此很多不法商人收集铜器融化后再次冶炼成铜器,就跟他之前在圆明园西洋花园里坐喷泉龙头是一样的,减少铜钱中铜的比例后,也就增加了那些商人冶炼铜器的成本,这样一来,便不会有很多人随便冶炼铜器了,而且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其他好处。

    柳舟先是一惊,而后露出了然的神色,沈探见此,便明白柳舟明白了,于是一声长叹:“此办法虽说解决了商人私自冶炼铜钱的事情,可到乾隆爷时期,这些人却是发现了又一赚钱的方法啊!”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章节目录

摄政大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公子令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099章 初次的危机-摄政王妃生三胞胎的小说,摄政大清,笔趣阁并收藏摄政大清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