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曹纯从雒阳出发后三日,中坚营的精锐千人便先他们一步抵达小/平津。
这些精兵刚刚从虎牢关前线撤下休整便收到转移的调令。
张甲是中坚营的百人将,并州人,从军征战十余年,早年在丁原麾下,后追随吕布投了董卓,又跟随吕布转战中原,最后才跟着张辽投曹。以他的资历如果识字说不定也能混个校尉当当。
即便是张甲这样的老兵,都对虎牢关的战斗心有怯怯。袁军每日都在进攻,而且随着几日前袁军的大规模轮换,现在的袁军攻城不再有固定时间,无论是清晨还是半夜,袁军都可能突然派出几千人攻城。
将军(张辽)带来的那些掷弹兵对袁军的威慑也越来越小,袁军似乎一点点适应了这种会爆炸的武器,懂得分散躲避,现在已经很难再对袁军造成开始时那种巨大伤害了。
虎牢关的战斗是如此的惨烈,在这种时候还要从虎牢关匀出一千人去小/平津,张甲知道一定有什么不得了的事就要发生了。
不过张甲却并未焦虑,反倒有些兴奋。只要跟在将军的身后,无论是何种敌人都一定能战胜吧?
和张甲的兴奋不同,张辽却冷静的多,但这种冷静只是张辽一贯以来的伪装,他永远都是并州边关那个杀敌从不回头的青年。他知道曹军一定是有大动作,所以他一定要去小/平津,在虎牢关帮助夏侯惇守城固然有功劳,但又有什么能比得过可能存在的反攻呢?
再说虎牢关还有一直跟随在曹操身边的韩浩帮助夏侯惇,韩浩可是曹营内部公认的知兵,有他在,再加上夏侯惇的勇毅,守住虎牢关不难。
在请示曹操后,张辽亲自带兵来到了小/平津。
小/平津正在接收新到的辎重,这本是很正常的事,张辽却看出一些不同之处。
守城战接收的辎重本应是以粮食、草料为主,辅以大量的一次性守城器械。但这一批辎重却有着大量武器,尤其是箭矢,还有一些拆成模块装在大车上的小型攻城装备。
“果然是要反攻,就是不知道具体计划如何。”
建功立业就在眼前,张辽心下激动,冷着脸指挥手下进驻营房抓紧时间休息。
不一会王垕等人来迎接张辽,除了一直跟随在王垕左右的法正、夏侯懋,张辽还在这里见到一个意外之人。
大汉第一届科举考试的状元,尚书台两千石曹徐庶竟也在这里。
原来刚刚张辽看到的那批辎重正是徐庶负责押运。
开战至今,雒阳朝廷的整体政务已完全向战场倾斜,大量官员被派出去筹集、转运粮草。
负责司法诉讼事务的两千石曹也同样没有了之前那么多的工作,一些官员同样外派。
徐庶作为一曹主官,本不需要离开雒阳,但他却接到了王垕的调令,被征招到小/平津作为随军参赞,这才押送着这批辎重一同来到了小/平津。
不光是他,就连这次负责押送辎重的民夫王垕也没有放过,他以司空府司直领辅国将军的权利直接征招这批民夫转为民兵,协助防守小/平津。
“文远,你亲自来了。”
王垕迎向张辽,一把将张辽双手攥住,“文远来此,我们的计划就更加稳妥了。”
张辽急道:“什么计划?”
王垕拉着张辽往营房走:“不急,这里人杂,咱们回去再说。”
待众人回到中军大帐围在一张铺满河内地图的方桌前,王垕才手指地图将近两日他和法正的谋划一一道来:“文远请看,我打算带少量精锐寻机渡过大河,绕过南部匈奴的大军,奇袭袁尚后方的野王县和州县,截断袁尚十五万大军的后勤补给线,迫使袁尚撤军。”
张辽倒没有觉得太过惊愕,他跟随曹操奇袭过乌巢,王垕和法正的计划还没有曹操去年奇袭乌巢那么惊艳。他们并不知道袁尚的屯粮在何处,只是想通过截断补给线的方式威逼袁尚退兵。
“王将军,我军该如何渡河?又该如何瞒过袁尚的眼线前往野王县和州县?”
王垕道:“尚书令荀彧为小/平津寻来渡船三百多艘,偃师折冲府右翼都尉法正近日也打造了一些渡船,加起来足够运送三千人马、辎重。所有渡船都刷了白漆,我军还准备了很多白衣、白布,只要等天降大雪,就可以偷偷渡过大河。”
等下雪?
张辽微微一怔:“依靠天公相助吗?”
“非也!”徐庶突然道,“三日之内必天降大雪。”
张辽问他:“徐尚书如何得知?”
徐庶答道:“我昨夜夜观天象,见大河之上水汽升腾,气候愈发寒冷,且今日昼夜间北风极盛,便料知三日内必会下雪。”
张辽还是不敢相信,但王垕道:“我相信元直的判断。”
张辽立刻闭嘴,在军中统帅的命令是绝对的,他是老行伍,懂得这个道理。
王垕见张辽没有意见,又道:“近几日南匈奴攻城愈发潦草,必是想要保存实力。一旦天降大雪,定会收缩探哨的范围,这就给了我们偷偷潜行至野王的机会。
“至于前往野王的方法,只要下雪,便可以使用冰橇来运送士兵。再过两日虎豹骑就到了,他们有足够的马匹用来拉撬。即便雪不够行橇,也可以轻装潜行,就是行军时间一长容易出些问题。这就需要骑兵先行了。现在一切准备妥当,我军只差天时。”
王垕说的不错,他们真的只差天时。
但老天爷似乎不太给力,等沮授、曹纯和虎豹骑抵达小/平津,天空还是每日放晴,没有半点要下雪的样子。
小/平津内人心浮动,就连王垕都开始有些担心究竟会不会下雪,但徐庶却还是神色如常,无论王垕怎么询问,都只说做好准备,随时可能下雪。
汉建安六年,西元201年,十一月十七,太阳才刚刚西斜,天色便暗了下来。
到了子夜时分,更是天降白毛大雪,气温也随着呼啸的北风跌落到零点以下。
王垕大喜,命各军整备,次日清晨时分出发。
张辽叹服:“徐元直莫不是有通鬼之才?”
次日清晨,雪还在下,虽然温度极低,但大河还是因其丰富的水流量而没有结冰。
王垕麾下士兵子时一刻便集结完毕,在饱餐一顿后开始上船。丑时三刻登船完毕,三千多名士兵连同马匹分散在几百条小船上。
小船刷了白漆,物资辎重也用白布蒙了,所有兵卒白衣素缟,就连马匹都用白布盖在身上,人衔枚,马勒口,不发出一点声音。
王垕拉着沮授手道:“公与,小/平津就托付给你了。天降大雪,南匈奴不会轻易攻城,但如果我军行军顺利,真的攻克野王和州,不排除他们走投无路急攻小/平津的可能。”
沮授笑道:“厚土放心去吧,有我在,小/平津无事。”
王垕这才最后一个登船。
几百艘渡船在艄公的掌控下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小/平津。他们将顺流而下,至小/平津下游三十里的位置渡河。
跟随王垕一起渡河的有中坚将军张辽、偃师折冲府左右翼都尉夏侯懋、法正、虎豹骑统领曹纯、尚书台两千石曹尚书令小/平津随军参赞徐庶、因为名字被王垕记住的“不知名”小将秦琪。
兵力组成则是偃师折冲府府兵一千三百人,其中战兵千人,医疗兵百人,掷弹兵两百人。中坚营兵马千人,虎豹骑七百人,总计三千人。
更有马匹千五,冰橇五百,手榴弹四千,其他粮草、辎重、小型攻城器械若干。
雪一直下,天色昏暗的叫人提不起精神。十几名南部匈奴的哨兵围在火堆旁只顾着烤火取暖,完全没有发现一只大军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从对岸曹军营地驶出,一点点顺流而下,逐渐消失在了天边。
在大雪的掩护下,这只做了简单伪装的船队就像一排漂浮在大河上的浮冰。
王垕也穿着白衣,连头盔都刷成了白色,他低伏着身体,和几十名府兵挤在同一条渡船上,安静的等待渡船靠岸的一刻。
整个船队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重任。
在出发前王垕亲自接见了他们每一个士兵。
告诉他们是司隶朝廷唯一能拿出来的渡河反攻的军队,他们没有援军,没有后方支援。
但没有一个人害怕。
在乱世,死亡是生活无法避免的一部分。
既然如此,就让自己的死亡给这个大汉带来一丝希望吧。
王垕突然想到这三千人穿着白衣渡河似乎也算的上白衣渡河,十几年后吕蒙的白衣渡江梗提前被他拿来用了。
想到这里,王垕无声的笑了出来。
主将的轻松很快感染到身边的士兵,同一船上的士兵都放下了沉重的心情。
远远望去,河内到了。
————
三国小知识:
1、白衣渡江并不是穿着白衣服渡江,而是伪装成商人渡江。
2、黄河在古代是水流量很大的河流,所以不会上冻。
这些精兵刚刚从虎牢关前线撤下休整便收到转移的调令。
张甲是中坚营的百人将,并州人,从军征战十余年,早年在丁原麾下,后追随吕布投了董卓,又跟随吕布转战中原,最后才跟着张辽投曹。以他的资历如果识字说不定也能混个校尉当当。
即便是张甲这样的老兵,都对虎牢关的战斗心有怯怯。袁军每日都在进攻,而且随着几日前袁军的大规模轮换,现在的袁军攻城不再有固定时间,无论是清晨还是半夜,袁军都可能突然派出几千人攻城。
将军(张辽)带来的那些掷弹兵对袁军的威慑也越来越小,袁军似乎一点点适应了这种会爆炸的武器,懂得分散躲避,现在已经很难再对袁军造成开始时那种巨大伤害了。
虎牢关的战斗是如此的惨烈,在这种时候还要从虎牢关匀出一千人去小/平津,张甲知道一定有什么不得了的事就要发生了。
不过张甲却并未焦虑,反倒有些兴奋。只要跟在将军的身后,无论是何种敌人都一定能战胜吧?
和张甲的兴奋不同,张辽却冷静的多,但这种冷静只是张辽一贯以来的伪装,他永远都是并州边关那个杀敌从不回头的青年。他知道曹军一定是有大动作,所以他一定要去小/平津,在虎牢关帮助夏侯惇守城固然有功劳,但又有什么能比得过可能存在的反攻呢?
再说虎牢关还有一直跟随在曹操身边的韩浩帮助夏侯惇,韩浩可是曹营内部公认的知兵,有他在,再加上夏侯惇的勇毅,守住虎牢关不难。
在请示曹操后,张辽亲自带兵来到了小/平津。
小/平津正在接收新到的辎重,这本是很正常的事,张辽却看出一些不同之处。
守城战接收的辎重本应是以粮食、草料为主,辅以大量的一次性守城器械。但这一批辎重却有着大量武器,尤其是箭矢,还有一些拆成模块装在大车上的小型攻城装备。
“果然是要反攻,就是不知道具体计划如何。”
建功立业就在眼前,张辽心下激动,冷着脸指挥手下进驻营房抓紧时间休息。
不一会王垕等人来迎接张辽,除了一直跟随在王垕左右的法正、夏侯懋,张辽还在这里见到一个意外之人。
大汉第一届科举考试的状元,尚书台两千石曹徐庶竟也在这里。
原来刚刚张辽看到的那批辎重正是徐庶负责押运。
开战至今,雒阳朝廷的整体政务已完全向战场倾斜,大量官员被派出去筹集、转运粮草。
负责司法诉讼事务的两千石曹也同样没有了之前那么多的工作,一些官员同样外派。
徐庶作为一曹主官,本不需要离开雒阳,但他却接到了王垕的调令,被征招到小/平津作为随军参赞,这才押送着这批辎重一同来到了小/平津。
不光是他,就连这次负责押送辎重的民夫王垕也没有放过,他以司空府司直领辅国将军的权利直接征招这批民夫转为民兵,协助防守小/平津。
“文远,你亲自来了。”
王垕迎向张辽,一把将张辽双手攥住,“文远来此,我们的计划就更加稳妥了。”
张辽急道:“什么计划?”
王垕拉着张辽往营房走:“不急,这里人杂,咱们回去再说。”
待众人回到中军大帐围在一张铺满河内地图的方桌前,王垕才手指地图将近两日他和法正的谋划一一道来:“文远请看,我打算带少量精锐寻机渡过大河,绕过南部匈奴的大军,奇袭袁尚后方的野王县和州县,截断袁尚十五万大军的后勤补给线,迫使袁尚撤军。”
张辽倒没有觉得太过惊愕,他跟随曹操奇袭过乌巢,王垕和法正的计划还没有曹操去年奇袭乌巢那么惊艳。他们并不知道袁尚的屯粮在何处,只是想通过截断补给线的方式威逼袁尚退兵。
“王将军,我军该如何渡河?又该如何瞒过袁尚的眼线前往野王县和州县?”
王垕道:“尚书令荀彧为小/平津寻来渡船三百多艘,偃师折冲府右翼都尉法正近日也打造了一些渡船,加起来足够运送三千人马、辎重。所有渡船都刷了白漆,我军还准备了很多白衣、白布,只要等天降大雪,就可以偷偷渡过大河。”
等下雪?
张辽微微一怔:“依靠天公相助吗?”
“非也!”徐庶突然道,“三日之内必天降大雪。”
张辽问他:“徐尚书如何得知?”
徐庶答道:“我昨夜夜观天象,见大河之上水汽升腾,气候愈发寒冷,且今日昼夜间北风极盛,便料知三日内必会下雪。”
张辽还是不敢相信,但王垕道:“我相信元直的判断。”
张辽立刻闭嘴,在军中统帅的命令是绝对的,他是老行伍,懂得这个道理。
王垕见张辽没有意见,又道:“近几日南匈奴攻城愈发潦草,必是想要保存实力。一旦天降大雪,定会收缩探哨的范围,这就给了我们偷偷潜行至野王的机会。
“至于前往野王的方法,只要下雪,便可以使用冰橇来运送士兵。再过两日虎豹骑就到了,他们有足够的马匹用来拉撬。即便雪不够行橇,也可以轻装潜行,就是行军时间一长容易出些问题。这就需要骑兵先行了。现在一切准备妥当,我军只差天时。”
王垕说的不错,他们真的只差天时。
但老天爷似乎不太给力,等沮授、曹纯和虎豹骑抵达小/平津,天空还是每日放晴,没有半点要下雪的样子。
小/平津内人心浮动,就连王垕都开始有些担心究竟会不会下雪,但徐庶却还是神色如常,无论王垕怎么询问,都只说做好准备,随时可能下雪。
汉建安六年,西元201年,十一月十七,太阳才刚刚西斜,天色便暗了下来。
到了子夜时分,更是天降白毛大雪,气温也随着呼啸的北风跌落到零点以下。
王垕大喜,命各军整备,次日清晨时分出发。
张辽叹服:“徐元直莫不是有通鬼之才?”
次日清晨,雪还在下,虽然温度极低,但大河还是因其丰富的水流量而没有结冰。
王垕麾下士兵子时一刻便集结完毕,在饱餐一顿后开始上船。丑时三刻登船完毕,三千多名士兵连同马匹分散在几百条小船上。
小船刷了白漆,物资辎重也用白布蒙了,所有兵卒白衣素缟,就连马匹都用白布盖在身上,人衔枚,马勒口,不发出一点声音。
王垕拉着沮授手道:“公与,小/平津就托付给你了。天降大雪,南匈奴不会轻易攻城,但如果我军行军顺利,真的攻克野王和州,不排除他们走投无路急攻小/平津的可能。”
沮授笑道:“厚土放心去吧,有我在,小/平津无事。”
王垕这才最后一个登船。
几百艘渡船在艄公的掌控下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小/平津。他们将顺流而下,至小/平津下游三十里的位置渡河。
跟随王垕一起渡河的有中坚将军张辽、偃师折冲府左右翼都尉夏侯懋、法正、虎豹骑统领曹纯、尚书台两千石曹尚书令小/平津随军参赞徐庶、因为名字被王垕记住的“不知名”小将秦琪。
兵力组成则是偃师折冲府府兵一千三百人,其中战兵千人,医疗兵百人,掷弹兵两百人。中坚营兵马千人,虎豹骑七百人,总计三千人。
更有马匹千五,冰橇五百,手榴弹四千,其他粮草、辎重、小型攻城器械若干。
雪一直下,天色昏暗的叫人提不起精神。十几名南部匈奴的哨兵围在火堆旁只顾着烤火取暖,完全没有发现一只大军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从对岸曹军营地驶出,一点点顺流而下,逐渐消失在了天边。
在大雪的掩护下,这只做了简单伪装的船队就像一排漂浮在大河上的浮冰。
王垕也穿着白衣,连头盔都刷成了白色,他低伏着身体,和几十名府兵挤在同一条渡船上,安静的等待渡船靠岸的一刻。
整个船队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重任。
在出发前王垕亲自接见了他们每一个士兵。
告诉他们是司隶朝廷唯一能拿出来的渡河反攻的军队,他们没有援军,没有后方支援。
但没有一个人害怕。
在乱世,死亡是生活无法避免的一部分。
既然如此,就让自己的死亡给这个大汉带来一丝希望吧。
王垕突然想到这三千人穿着白衣渡河似乎也算的上白衣渡河,十几年后吕蒙的白衣渡江梗提前被他拿来用了。
想到这里,王垕无声的笑了出来。
主将的轻松很快感染到身边的士兵,同一船上的士兵都放下了沉重的心情。
远远望去,河内到了。
————
三国小知识:
1、白衣渡江并不是穿着白衣服渡江,而是伪装成商人渡江。
2、黄河在古代是水流量很大的河流,所以不会上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