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六郎扶着陈瑜到屋子里歇着,一个人去了后厨,慢腾腾的开始做菜。
“六弟?你这是想要下厨?”郑月娥把柴放在灶台旁边:“天儿还早呢,再说在家里不用你忙。”
苏六郎笑了:“二嫂,我当初和咱娘说学厨艺,这好不容易逮住机会了,多做几个菜让娘看看我学的好不好,也给四哥解解馋。”
郑月娥拿了菜篮子过来,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择菜,听到这话也笑了:“六郎打小就知道照顾人,如今长大了,都要成家了呢。”
“二嫂过门的时候我才六岁,福娘三岁。”苏六郎感慨了一句:“好像一眨眼就过去了十多年了。”
郑月娥也叹了口气:“可不咋的,谦修都十一岁了,我进门都十二年了呢,日子过的是真快。”
叔嫂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苏六郎开始上灶,郑月娥就给烧火。
看着苏六郎这煎炒烹炸的手艺,郑月娥反倒是有点儿担心了,潘凤阁是四品官,妹夫是个厨子,这以后要是瞧不起六郎咋办?
“六郎啊,你开一个大大的酒楼呗。”郑月娥说。
苏六郎看了眼郑月娥:“二嫂咋想起来这个了?”
“因为二嫂没啥本事,手里还有点儿闲钱,入股给你做本钱,咱们把买卖做的大大的!”郑月娥往灶口里添柴,只要买卖做的足够大,六郎足够有钱,潘凤阁就没机会瞧不起六郎,毕竟他妹子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他看着也会高兴。
苏六郎把菜出锅,擦了擦手才说:“二嫂,你是除了娘之外最疼我的第二个人。”
“啊?”郑月娥抬头看苏六郎那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这小子八成看穿了自己的心思,不然怎么能说这么一句?
苏六郎去看炖着的汤,背对着郑月娥:“娘的眼光最好,她也认定二嫂是能把这个家撑起来的人,因为二嫂也和娘一样,把一大家子人都装在心里呢。”
“嗨,不说这些,咱们是一家人嘛。”郑月娥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苏六郎勾起唇角,自己说的不是哄人的话,而是真心实意知道二嫂的心思,她想为自己打算长远一些。
“我就说咋这么香呢!”李秀英来到灶房门口:“六弟啊,你这是要把一大家子人馋得站不住脚儿吗?”
苏六郎端过来一叠小酥肉递给李秀英:“五嫂尝尝味道好不好。”
李秀英就有点儿脸红,接过来的时候略有些尴尬,求助似的看郑月娥。
郑月娥立刻说:“石桌那边凉快,给你这个垫子坐着,好好品品味儿,回头六弟要考你。”
李秀英一手端着小酥肉,一手拿着垫子往石桌这边来,她怀疑六郎知道自己嘴馋,二嫂更不用说了,也不知道这胎是咋回事,是真的好馋啊!
****
陈瑜也闻到了诱人的香味儿,放下手里的书抬头看看外面,阳光明晃晃的洒下来,院子里的树投下了斑驳的树影,这午饭准备的可挺早啊。
起身走出去,径自来到学堂这边,读书声清脆悦耳,顺着打开的窗看过去,见苏三郎坐在前头看书,没见到陆德明的影子。
陈瑜微微蹙眉,站在窗外不远处。
萧祈玉走了有一段日子了,陆德明并不曾有过要走的意思,难道是悄悄走了?
就在陈瑜琢磨陆德明去向的时候,听到了敲门声,她走过去打开大门,看着外面站着的少年还牵着一匹马,问道:“小公子找谁?”
少年过来揖礼:“苏老夫人,在下无涯书院穆临淮,替南学道大人送信给苏秀才的。”
陈瑜侧开身:“穆公子里面请。”
穆临淮进了院子,苏三郎听到身影出了学堂,拱手:“临淮来了啊,快里面请。”
“世明兄有礼了。”穆临淮还礼,两个人往苏三郎的院子去了。
陈瑜越想越觉得迷惑,看来苏三郎知道陆德明走。
学塾里的孩子们读书声依旧整齐,没有任何偷懒的意思,陈瑜对孩子们的学习态度还是很满意的。
看了一圈,目光落在了坐在最后面的苏四郎身上,看他摇头晃脑认真背书的样子,险些没笑出声来,转身回去自己屋子里去了,进了屋就笑出声来,好家伙!苏四郎还真上进啊。
苏三郎的书房里,穆临淮把书信递过去。
“临淮老弟何时从太学归来的?”苏三郎对这位穆临淮是太有印象了,两年前的乡试第一名,得了案首之名,往后的会试和殿试要都能第一,那可是大/三/元。
穆临淮笑道:“两个月前就回来了,梅祭酒听说女学在青牛县,让我回来看一看的,恰巧遇到了学道陆大人也在这边,过去拜访的时候学道陆大人让我来给世明兄送一封书信,我这不就来了。”
苏三郎连声说:“有劳了,有劳了。”
论身份,自己不过是个老秀才是,穆临淮可是响当当的举人!
之所以能称兄道弟,不过是因为鹿鸣宴上有过一面之缘,恰好穆临淮和苏三郎比较亲近。
“信送到了,临淮就告辞了。”穆临淮起身。
苏三郎送人出门后,快步回去自己书房看信去了。
穆临淮打马离开,出了苏家庄后才停下来,回头遥遥望着苏家的方向,微微挑眉,这苏家的气派是真不小啊,看来以后要多走动才行。
不说穆临淮如何打算。
苏三郎看完了陆德明的书信后,整个人都坐不住了,拿着书信一溜烟儿的跑到陈瑜门外:“娘,三郎有急事。”
陈瑜出声:“进来吧。”
苏三郎进门来,陈瑜打量着苏三郎,还不错,虽说有急事,但还算沉稳。
“娘,陆大人书信。”苏三郎把书信递给陈瑜。
陈瑜打开从头看到尾,微微蹙眉。
“姜家出山建明珠书院,建好得多久?”陈瑜问。
苏三郎想了想:“至少一年时间,极有可能就是奔着乡试学子来的。”
“除此之外呢?”陈瑜看着苏三郎。
苏三郎两只手扶着膝盖,挺直了脊背:“也是为祈玉铺路,儿子万万没想到姜家会来的这么快!”
陈瑜点了点头,确实是为祈玉铺路,姜家如此动作肯定另有深意,就是不知道是好是坏啊。
“娘,皇上春秋鼎盛,最不喜欢皇子拉帮结派,这样对祈玉真的好吗?”苏三郎说出了自己的担忧,看着陈瑜。
“六弟?你这是想要下厨?”郑月娥把柴放在灶台旁边:“天儿还早呢,再说在家里不用你忙。”
苏六郎笑了:“二嫂,我当初和咱娘说学厨艺,这好不容易逮住机会了,多做几个菜让娘看看我学的好不好,也给四哥解解馋。”
郑月娥拿了菜篮子过来,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择菜,听到这话也笑了:“六郎打小就知道照顾人,如今长大了,都要成家了呢。”
“二嫂过门的时候我才六岁,福娘三岁。”苏六郎感慨了一句:“好像一眨眼就过去了十多年了。”
郑月娥也叹了口气:“可不咋的,谦修都十一岁了,我进门都十二年了呢,日子过的是真快。”
叔嫂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苏六郎开始上灶,郑月娥就给烧火。
看着苏六郎这煎炒烹炸的手艺,郑月娥反倒是有点儿担心了,潘凤阁是四品官,妹夫是个厨子,这以后要是瞧不起六郎咋办?
“六郎啊,你开一个大大的酒楼呗。”郑月娥说。
苏六郎看了眼郑月娥:“二嫂咋想起来这个了?”
“因为二嫂没啥本事,手里还有点儿闲钱,入股给你做本钱,咱们把买卖做的大大的!”郑月娥往灶口里添柴,只要买卖做的足够大,六郎足够有钱,潘凤阁就没机会瞧不起六郎,毕竟他妹子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他看着也会高兴。
苏六郎把菜出锅,擦了擦手才说:“二嫂,你是除了娘之外最疼我的第二个人。”
“啊?”郑月娥抬头看苏六郎那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这小子八成看穿了自己的心思,不然怎么能说这么一句?
苏六郎去看炖着的汤,背对着郑月娥:“娘的眼光最好,她也认定二嫂是能把这个家撑起来的人,因为二嫂也和娘一样,把一大家子人都装在心里呢。”
“嗨,不说这些,咱们是一家人嘛。”郑月娥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苏六郎勾起唇角,自己说的不是哄人的话,而是真心实意知道二嫂的心思,她想为自己打算长远一些。
“我就说咋这么香呢!”李秀英来到灶房门口:“六弟啊,你这是要把一大家子人馋得站不住脚儿吗?”
苏六郎端过来一叠小酥肉递给李秀英:“五嫂尝尝味道好不好。”
李秀英就有点儿脸红,接过来的时候略有些尴尬,求助似的看郑月娥。
郑月娥立刻说:“石桌那边凉快,给你这个垫子坐着,好好品品味儿,回头六弟要考你。”
李秀英一手端着小酥肉,一手拿着垫子往石桌这边来,她怀疑六郎知道自己嘴馋,二嫂更不用说了,也不知道这胎是咋回事,是真的好馋啊!
****
陈瑜也闻到了诱人的香味儿,放下手里的书抬头看看外面,阳光明晃晃的洒下来,院子里的树投下了斑驳的树影,这午饭准备的可挺早啊。
起身走出去,径自来到学堂这边,读书声清脆悦耳,顺着打开的窗看过去,见苏三郎坐在前头看书,没见到陆德明的影子。
陈瑜微微蹙眉,站在窗外不远处。
萧祈玉走了有一段日子了,陆德明并不曾有过要走的意思,难道是悄悄走了?
就在陈瑜琢磨陆德明去向的时候,听到了敲门声,她走过去打开大门,看着外面站着的少年还牵着一匹马,问道:“小公子找谁?”
少年过来揖礼:“苏老夫人,在下无涯书院穆临淮,替南学道大人送信给苏秀才的。”
陈瑜侧开身:“穆公子里面请。”
穆临淮进了院子,苏三郎听到身影出了学堂,拱手:“临淮来了啊,快里面请。”
“世明兄有礼了。”穆临淮还礼,两个人往苏三郎的院子去了。
陈瑜越想越觉得迷惑,看来苏三郎知道陆德明走。
学塾里的孩子们读书声依旧整齐,没有任何偷懒的意思,陈瑜对孩子们的学习态度还是很满意的。
看了一圈,目光落在了坐在最后面的苏四郎身上,看他摇头晃脑认真背书的样子,险些没笑出声来,转身回去自己屋子里去了,进了屋就笑出声来,好家伙!苏四郎还真上进啊。
苏三郎的书房里,穆临淮把书信递过去。
“临淮老弟何时从太学归来的?”苏三郎对这位穆临淮是太有印象了,两年前的乡试第一名,得了案首之名,往后的会试和殿试要都能第一,那可是大/三/元。
穆临淮笑道:“两个月前就回来了,梅祭酒听说女学在青牛县,让我回来看一看的,恰巧遇到了学道陆大人也在这边,过去拜访的时候学道陆大人让我来给世明兄送一封书信,我这不就来了。”
苏三郎连声说:“有劳了,有劳了。”
论身份,自己不过是个老秀才是,穆临淮可是响当当的举人!
之所以能称兄道弟,不过是因为鹿鸣宴上有过一面之缘,恰好穆临淮和苏三郎比较亲近。
“信送到了,临淮就告辞了。”穆临淮起身。
苏三郎送人出门后,快步回去自己书房看信去了。
穆临淮打马离开,出了苏家庄后才停下来,回头遥遥望着苏家的方向,微微挑眉,这苏家的气派是真不小啊,看来以后要多走动才行。
不说穆临淮如何打算。
苏三郎看完了陆德明的书信后,整个人都坐不住了,拿着书信一溜烟儿的跑到陈瑜门外:“娘,三郎有急事。”
陈瑜出声:“进来吧。”
苏三郎进门来,陈瑜打量着苏三郎,还不错,虽说有急事,但还算沉稳。
“娘,陆大人书信。”苏三郎把书信递给陈瑜。
陈瑜打开从头看到尾,微微蹙眉。
“姜家出山建明珠书院,建好得多久?”陈瑜问。
苏三郎想了想:“至少一年时间,极有可能就是奔着乡试学子来的。”
“除此之外呢?”陈瑜看着苏三郎。
苏三郎两只手扶着膝盖,挺直了脊背:“也是为祈玉铺路,儿子万万没想到姜家会来的这么快!”
陈瑜点了点头,确实是为祈玉铺路,姜家如此动作肯定另有深意,就是不知道是好是坏啊。
“娘,皇上春秋鼎盛,最不喜欢皇子拉帮结派,这样对祈玉真的好吗?”苏三郎说出了自己的担忧,看着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