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龙椅上打了一个哈欠,朱翊钧开始寻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背黑锅。

    他的目光第一个就投向了地图上的山西。

    山西比较有地位的藩王有秦王、代王,还有晋王。

    可无论秦王还是代王,去年刚刚承袭爵位,年纪还很小,说他们造反实在是有一些不太合适。

    唯一能盯上的也就是晋王了。可是如果说晋王要造反,这还是有些不太合适。朝野上下谁不知道他们家是什么情况?

    当年在靖难的时候,晋王家可是吃了很大的亏,被朱棣收拾得够呛。当时朱棣还废掉了晋王的嫡长子,换上了他的庶子朱济熿。

    朱济熿不喜欢父亲宠爱其兄,又得知兄长对于明成祖篡位心怀不满,就成天借机在明成祖前不断诋毁兄长朱济熺。

    结果在永乐十二年九月辛未朔,朱济熺被废去晋王爵位,去守其父的陵园,朱济熿遂袭封晋王。

    朱济熿成为晋王后更加顽劣残暴,向嫡母晋王妃谢氏下毒,更是软禁了朱济熺及侄子朱美圭(即后来的晋宪王);后来更和汉王朱高煦结盟密谋反叛。

    终于在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举兵反叛,但是很快就以失败告终。晋府的官员揭发朱济熿和朱高煦结盟一事。次年朱济熿就被革爵,发配高墙,卒年不详。

    等到朱济熿没了以后,他大哥的侄子再次继承了王位。正是因为这一场折腾,整个晋王府上下都害怕的不行,基本就留下了传统:皇帝怎么说我就怎么干,从来都不忤逆。

    在所有的藩王里面,如果要弄一个听话排行榜,晋王家绝对能排在靠前。所以这个时候说他造反,实在是不太合适。毕竟人家名声在那里,是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

    而且这一家人非常乖,整天躲在家里面连门都不出,基本也不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

    这就很难办了。

    朱翊钧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你说你们怎么就不能学学宁王?

    有一个造反的心思多好,干嘛非要憋着自己?

    天下这么大,难道你们就不想去看看吗?

    皇帝九五至尊的位置,难道你们就不想争一争吗?

    很可惜,山西和陕西这几个藩王还真就都不是造反的那块料。

    代王和秦王正在为子嗣问题困扰。

    他们已经好几代了要么生不出孩子,要么就早早的就死了。即便是去年承袭爵位的这两个孩子,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没有活太久,就死了。

    这就断绝了朱翊钧想从山西和陕西下手的办法。

    如果是别人造反的话,好像份量又不太够。这事只能放一放了,要从别的地方开始。

    盐政,不如从江淮地区开始。西北的商人做生意也会到江淮地区去。

    江淮地区是产盐的,扬州就是重镇,还有盐城,那附近有没有什么藩王?

    如果从那里开始的话,也可以把他们全都搅进去。

    结果,朱翊钧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一个合适的地方。

    南直隶这种地方就没有什么藩王,扬州、杭州、苏州这些地方都没有。如此算计的话,根本就不可能从那里下手。

    找来找去的话,最终朱翊钧的目光还是落在了山东上。

    山东除了鲁王和德王之外,还有益王、衡王。

    只不过看了一眼之后,朱翊钧就一拍脑袋。

    除了鲁王和德王之外,其他藩王家基本也面临一个问题。

    比如说衡王一家,初代衡恭王朱祐楎是朱见深庶七子,成化二十三年封,弘治十三年就藩青州府,嘉靖十七年薨,看起来没什么太大问题。

    但是到了第二代就有问题了。第二代衡王朱厚燆,朱祐楎庶一子,初封江华王,嘉靖十年改封世子,十九年袭封,隆庆六年薨。

    这个问题还不大,到第三代就能看出大问题了。第三代朱载圭,朱厚燆庶二子,初封东昌王,嘉靖二十七年改封世子,万历三年袭封,七年薨,无子。

    绝嗣了。

    现在在位的是朱载圭的弟弟,从去年开始身子就不好,连续派了几批人到京城来,既求御医也求培元丹。

    朱翊钧在搞土地改革的时候,衡王举双手双脚赞成,各种积极表现,就是希望皇帝能给他点丹药让他多活几年。

    等到朱翊钧派人过去看衡王的时候,据说已经病的快不行了。

    这种人,你说他要造反,朱翊钧自己都下不去手。

    有些烦躁的站起来身子,朱翊钧直接抽出了旁边的长刀,用力的挥舞了几下,这才觉得心里的烦躁稍稍减少了一些。

    这他妈都叫什么事啊?你们都疯了是不是?

    不过朱翊钧倒是找到了另外一条减少大明藩王的路——除爵。

    凡是这种死了没有儿子的,爵位一律除掉,不允许什么弟弟、侄子继承。

    这么一来,就能减掉很多的藩王。

    至于他们家的家产,嘿,那当然是收归国有了。

    如此一来,就能减少顶层的藩王,自己再不加封新的藩王,藩王最后就会越来越少。

    至于说底层的那些宗室,呵呵,想怎么收拾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

    何况即便他们有成千上万人,养他们也比养一个藩王轻松。

    只是得到了这么一个主意,朱翊钧的心里面还是很无奈,这计划就没成功。

    这叫什么事?

    难道要想新的理由?

    朱翊钧很快就想到了另外一个理由——通倭。

    你私通倭寇,这可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罪名,是要砍头抄家的。

    自己以通倭的名义大开杀戒好像也可以?

    只不过想了想,朱翊钧就放弃了。现在不是嘉靖年间了,哪来那么多倭寇?

    现在已经安稳的很,没了倭寇,哪来的通倭?

    再说了,这一招是自己留着将来对付走私海商用的,拿它来对付盐商实在是有一些不太合适。

    可是这找不着一个造反的藩王,自己就没有合适的名义。这就有些不太好了。

    总不能真的让张四维去造反吧?

    让他造反,麻烦更多、事更大。

    朱翊钧一个头两个大,实在是想不到一个好办法。

章节目录

回到明朝做仁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纣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零零章 藩王都不堪用啊!-回到明朝做仁君小说,回到明朝做仁君,笔趣阁并收藏回到明朝做仁君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