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是补昨天的第二更。
·
入夜之后,霜铺满阶,雪沫凝成薄冰片片,在院前宫灯微芒下愈显冷魄夺目。
远远望去,秘书省后墙上悬着的那排冰棱好似一段段细小尖刃,夜风凛冽,寒冰触目及心,只单单望着,就觉那冷意好似要寸寸侵心,叫人无处可躲。
孟廷辉从翰林院里出来,身上只裹了件厚袄,绯色官袍下摆一路擦着雪,已是半湿不湿的样子,一手拎着个硕大的书匣,一手拢着衣口,垂睫看路,快步往外走去。
横街北面的内都堂里尚亮着光,她从朱漆杈子下面哆嗦着走过去,目光不由自主地便望向了那边——
紫蟒金銙,入不需下马,出必得府车,她还须得多少年才能有机会走进那扇竹桃金漆的红木大门……
脚下才刚转过一个小弯,前面便晃过来一盏明闪闪的宫灯。
她停下,遮袖去看,见是个黄衣舍人,面目眼熟,可却一时想不出是在哪里见过。
那人冲她一揖,“孟大人。”然后侧身,手里宫灯略扬向街角那边。
孟廷辉顺着那人所指看过去,前面宫砖青冷,上面雪迹斑驳不堪,一辆马车停在路的尽头处,车盖前面细细一根黄锦在夜风里垂垂飘曳。
她心下瞬间了然。却也没开口说什么。只是小吸了口冷风。垂了头朝那马车走过去。
舍人走在前面。不着痕迹地将手中宫灯里地火儿吹了。周遭顿时暗了一片。只有远处没灭灯地诸院阁中散来地光线淡淡地照着脚下地路。
她走到马车跟前。站定。开口叫:“殿下。”
厚重地马车毡帘动了动。被人撩起。车里面昏暗不已。只能依稀看出他地身形。却怎么都看不清他地脸。
舍人退到一旁候着。
她等了半天不见他开口。便又凑上前半步。冷得颤声道:“天寒地冻地。殿下不在宫中治事。来这里找臣做什么?”
“上来。”
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让她莫名其妙地觉得胆寒。
她跺了跺官靴上的雪渣,将手中的书匣搁在车前木板上,然后才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
马车里面暖烘烘的,显是置了暖炉,她方才被冻得够呛,此时一下子暖意及身,两只手都不自觉地抖,好半晌才略略缓过来了一些。
“坐。”
他又开口。
她一直躬着腰,此时听见他话,才摸索着坐了下来,轻声又问:“殿下找臣何事?”
昏暗之中,他望着她。
虽看不清她的脸色,却仍能看见她那双明亮的眼睛,红唇在微微颤,缩在袖子里的手直哆嗦。
他将身边的一只小手炉递过去,她瞧见,便安静地接过去,抱在怀里,暖了好半天,身子才不再抖。
她突然笑了笑,“殿下既是来兴师问罪的,何必还要让臣先暖和一阵儿,横竖教训一顿便是,也免得耽误殿下时长。”
他淡声道:“既是知道我来问罪,方才又为何要装模作样地问来问去?”
她埋不语,抱着暖炉的模样好像要舒服得睡过去了似的,脑后髻摇摇欲坠,几撮长柔柔地弯在颈窝里。
他就这样坐着,动也不动地望着她。
知她在翰林院颇为努力,每日定不会早早离院,于是自酉时三刻起便在这里等她,谁知一直等到过了戌时,才听黄衣舍人说她已出来。
车板前的那个书匣那么硕大,里面不知都装了些什么东西,照此看来,她定是回了公舍还要继续点灯撰文。
莫说朝中女官,便是翰林院并诸馆阁的寻常士大夫,又有谁会像她这么卖命?
可她这么卖命,又到底是做给谁看的。
她的声音从臂弯里泄出来,低低弱弱的:“这暖炉都烧得不大热了,想来殿下在此处已等了许久。可等了这么久,却又不一辞,殿下究竟想要如何?”
他听出她是累了,可心底却更韧然,直伸手过去,在她身前摊开掌心。
她的头稍稍抬起些,看清里面那些已被揉得支离破碎的纸沫,神色滞了滞,却又眨眼,道:“殿下看了?”
却听不到他答话。
她便直起身子,歪过脑袋去瞧他,昏昏暗暗的车厢内他坐得挺直,车帘透过的淡光轻轻拂过他脸侧,那一双异色双瞳看上去甚是慑人,俊额薄唇,一张脸凝肃得让她心口蓦然一紧。
“别在我跟前玩花样。”他终是开口,大掌复又握紧,声音轻寒,“好一份‘驳开边策’,你不过一个小小的正六品修撰,也敢如此妄议中书朝政?”
她的嘴唇微微扬起,“只怕臣这一纸东西倒是说出了翰林院老臣们想说又不愿说的话,否则方大学士也不会不收而呈上去让殿下看。”
他看向她的目光如苍鹰瞰兔,寒戾不已,“北境诸州县与北戬互通市易,此事乃皇上钦定;沈知书出知青州,整肃北境沿线营砦之军防戍务,此事更是皇上亲允的;至于潮安安抚使司吏治不效一事,又与开边有何关系?你口口声声为国计为民生,道不可轻易兴兵事、不可为图开边而进犯北戬——我倒要问问你,朝中何时说过要兴兵事?”
她却也不惧,目光直顶过去,“太子殿下说得没错,事事都是皇上钦定亲允的,可一朝文武谁不知道这些其实都是殿下的主意?可潮安北路帅司官吏们多为东班旧臣,尤以军中为甚,又有不少是当年领了功勋的,与朝中东班老臣们根茎相错,岂是殿下想动就动得了的?北境一带俨然一小朝廷,偏隅自安,谁又愿再执兵戈?殿下心中对北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打算,连臣都能看出来,就更莫说两府三司的其他老臣了。”
他双手撑膝,倾身过去,竟是冷笑:“听你这语气,倒像是同意朝廷兴兵北戬;可若是同意兴兵北戬,你这纸东西又算是什么意思?岂非是你自掌耳光不成?”
她与他近在咫尺,连他嘴角细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不由微怔,半晌方垂下眼睫,轻声道:“臣这一篇驳开边策,本就不是写给殿下看的。”
·
入夜之后,霜铺满阶,雪沫凝成薄冰片片,在院前宫灯微芒下愈显冷魄夺目。
远远望去,秘书省后墙上悬着的那排冰棱好似一段段细小尖刃,夜风凛冽,寒冰触目及心,只单单望着,就觉那冷意好似要寸寸侵心,叫人无处可躲。
孟廷辉从翰林院里出来,身上只裹了件厚袄,绯色官袍下摆一路擦着雪,已是半湿不湿的样子,一手拎着个硕大的书匣,一手拢着衣口,垂睫看路,快步往外走去。
横街北面的内都堂里尚亮着光,她从朱漆杈子下面哆嗦着走过去,目光不由自主地便望向了那边——
紫蟒金銙,入不需下马,出必得府车,她还须得多少年才能有机会走进那扇竹桃金漆的红木大门……
脚下才刚转过一个小弯,前面便晃过来一盏明闪闪的宫灯。
她停下,遮袖去看,见是个黄衣舍人,面目眼熟,可却一时想不出是在哪里见过。
那人冲她一揖,“孟大人。”然后侧身,手里宫灯略扬向街角那边。
孟廷辉顺着那人所指看过去,前面宫砖青冷,上面雪迹斑驳不堪,一辆马车停在路的尽头处,车盖前面细细一根黄锦在夜风里垂垂飘曳。
她心下瞬间了然。却也没开口说什么。只是小吸了口冷风。垂了头朝那马车走过去。
舍人走在前面。不着痕迹地将手中宫灯里地火儿吹了。周遭顿时暗了一片。只有远处没灭灯地诸院阁中散来地光线淡淡地照着脚下地路。
她走到马车跟前。站定。开口叫:“殿下。”
厚重地马车毡帘动了动。被人撩起。车里面昏暗不已。只能依稀看出他地身形。却怎么都看不清他地脸。
舍人退到一旁候着。
她等了半天不见他开口。便又凑上前半步。冷得颤声道:“天寒地冻地。殿下不在宫中治事。来这里找臣做什么?”
“上来。”
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让她莫名其妙地觉得胆寒。
她跺了跺官靴上的雪渣,将手中的书匣搁在车前木板上,然后才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
马车里面暖烘烘的,显是置了暖炉,她方才被冻得够呛,此时一下子暖意及身,两只手都不自觉地抖,好半晌才略略缓过来了一些。
“坐。”
他又开口。
她一直躬着腰,此时听见他话,才摸索着坐了下来,轻声又问:“殿下找臣何事?”
昏暗之中,他望着她。
虽看不清她的脸色,却仍能看见她那双明亮的眼睛,红唇在微微颤,缩在袖子里的手直哆嗦。
他将身边的一只小手炉递过去,她瞧见,便安静地接过去,抱在怀里,暖了好半天,身子才不再抖。
她突然笑了笑,“殿下既是来兴师问罪的,何必还要让臣先暖和一阵儿,横竖教训一顿便是,也免得耽误殿下时长。”
他淡声道:“既是知道我来问罪,方才又为何要装模作样地问来问去?”
她埋不语,抱着暖炉的模样好像要舒服得睡过去了似的,脑后髻摇摇欲坠,几撮长柔柔地弯在颈窝里。
他就这样坐着,动也不动地望着她。
知她在翰林院颇为努力,每日定不会早早离院,于是自酉时三刻起便在这里等她,谁知一直等到过了戌时,才听黄衣舍人说她已出来。
车板前的那个书匣那么硕大,里面不知都装了些什么东西,照此看来,她定是回了公舍还要继续点灯撰文。
莫说朝中女官,便是翰林院并诸馆阁的寻常士大夫,又有谁会像她这么卖命?
可她这么卖命,又到底是做给谁看的。
她的声音从臂弯里泄出来,低低弱弱的:“这暖炉都烧得不大热了,想来殿下在此处已等了许久。可等了这么久,却又不一辞,殿下究竟想要如何?”
他听出她是累了,可心底却更韧然,直伸手过去,在她身前摊开掌心。
她的头稍稍抬起些,看清里面那些已被揉得支离破碎的纸沫,神色滞了滞,却又眨眼,道:“殿下看了?”
却听不到他答话。
她便直起身子,歪过脑袋去瞧他,昏昏暗暗的车厢内他坐得挺直,车帘透过的淡光轻轻拂过他脸侧,那一双异色双瞳看上去甚是慑人,俊额薄唇,一张脸凝肃得让她心口蓦然一紧。
“别在我跟前玩花样。”他终是开口,大掌复又握紧,声音轻寒,“好一份‘驳开边策’,你不过一个小小的正六品修撰,也敢如此妄议中书朝政?”
她的嘴唇微微扬起,“只怕臣这一纸东西倒是说出了翰林院老臣们想说又不愿说的话,否则方大学士也不会不收而呈上去让殿下看。”
他看向她的目光如苍鹰瞰兔,寒戾不已,“北境诸州县与北戬互通市易,此事乃皇上钦定;沈知书出知青州,整肃北境沿线营砦之军防戍务,此事更是皇上亲允的;至于潮安安抚使司吏治不效一事,又与开边有何关系?你口口声声为国计为民生,道不可轻易兴兵事、不可为图开边而进犯北戬——我倒要问问你,朝中何时说过要兴兵事?”
她却也不惧,目光直顶过去,“太子殿下说得没错,事事都是皇上钦定亲允的,可一朝文武谁不知道这些其实都是殿下的主意?可潮安北路帅司官吏们多为东班旧臣,尤以军中为甚,又有不少是当年领了功勋的,与朝中东班老臣们根茎相错,岂是殿下想动就动得了的?北境一带俨然一小朝廷,偏隅自安,谁又愿再执兵戈?殿下心中对北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打算,连臣都能看出来,就更莫说两府三司的其他老臣了。”
他双手撑膝,倾身过去,竟是冷笑:“听你这语气,倒像是同意朝廷兴兵北戬;可若是同意兴兵北戬,你这纸东西又算是什么意思?岂非是你自掌耳光不成?”
她与他近在咫尺,连他嘴角细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不由微怔,半晌方垂下眼睫,轻声道:“臣这一篇驳开边策,本就不是写给殿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