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王、蒋访日
河田畏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停了一下,在旁人看来似乎脑子里在想什么。**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河田畏,脑子里想的不是改怎么说话,而是想起当初离开武昌时,那个人跟自己说的话。
“牛郎星,中日之间必然会有一个结果!你在日本军界的位置越高,将来对祖国的贡献也就越大,……。”尽管只是一闪而过,代号牛郎星的吴畏,此刻内心也不免稍稍的激动了一下。落在其他人的眼里,这就是有点紧张,毕竟面对的都是一群前辈。
永田铁山见状笑道:“河田君,你的勇气呢?不用紧张,把你心里所想的都说出来。”
“我知道了!”吴畏点了点头,似乎鼓足了勇气道:“欧战战争告诉我,现代战争很难速胜。一旦陷入对峙,消耗之后的补充速度,往往能决定下一次战役的胜负。支那很大,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即便集帝国所有力量于一役并取得了胜利,也很难迫使支那投降。一旦陷入持久战,帝国在战略上就已经失败了,更何况今非昔比,支那军的战斗力已经不同清朝。不客气的说,就帝国陆军现在的装备和规模,很难战胜支那国防军。表面上看起来,帝国海军优势明显,实际上海军那帮蠢货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支那海军的建军基础在于破交。一旦中日开战,支那海军在茫茫大海上进行破交,帝国海军即便再强大也防不胜防。没有了海上运输线的保证,帝国能撑多久这个问题,诸位心里都很清楚。”
这一通话也就是在这个场合能说一说,换在别的场合,肯定有人跳出来要用武士刀砍死国贼。在座的诸位都知道。这是实话。日本陆军之中少数几个冷静派,此刻全在这里。像东条英机那种愚蠢的皇道派,讲究是精神无敌,完全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来衡量。
越是冷静的人,听了吴畏这一番话,越是心底凉意直冒。如果说青岛战争打醒了这些冷静派,那么欧洲战争让冷静派们看到了中日之间的差距已经被拉开。
吴畏还在继续道:“日支远东摩擦,支那军的飞机轰炸,各位想必都知道。我想说的是。经历了欧洲战争的洗礼,支那军队正在朝着地空一体化战争的节奏在迈进。而帝国陆军,还在为了一点可怜的钢铁,跟海军斤斤计较。我想提醒诸位前辈,18年底。支那钢铁产量突破了五百万吨。”
“好了河田君,不要再说这些令人丧气的话了。说说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样才能战胜支那?大日本帝国的军队不会因为对手的强大而畏惧!”板垣征四郎突然插嘴,打断了吴畏的话。
吴畏听了这话,站起鞠躬道:“抱歉,借用一下永田前辈的地图。”
永田铁山面无表情。做了个手势示意可以。吴畏走到墙的跟前,抬手指着地图道:“诸君请看,就历史而言,对支那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就现实而言。这一点依旧没有改变。诸君请注意,如果支那政府政权是一个统一的政权,即便是当年的八国联军,也没有能将支那殖民化。如今的支那政权在方剑雄这个强有力的铁腕人物领导下。其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都在快速的增长。任何一个国家仅仅依靠海上力量发动攻击,都无法迫使支那政权投降。即便是大英帝国也办不到。那么想剩下来的问题就简单了,支那最大的威胁,只能是来自大陆,也就是北方的苏俄。俄国内战的胜败,现在已经基本明确。高尔察克也好,邓尼金也罢,都无法在内战中取得胜利。经过我个人的研究,苏俄政权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俄国内战至今,苏俄越打越强,相反得到协约国大力支持的白俄,却越打越弱。想要消灭苏俄,指望英法美这些鬼畜国家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苏俄获胜在我看来已经是必然。诸君,可以肯定的是,方剑雄这个人极度仇视苏俄,他也许会为了暂时的利益,放弃与苏俄的紧张关系,但是其绝对不会放松对苏俄的警惕,哪怕一时一刻都不会。综上所述,在下说说的等,就是等到有一天苏俄与支那开战,一旦有那么一天发生,帝国的机会就来了。”
“痴人说梦!”土肥原贤二毫不客气的否定了吴畏的观点,吴畏跪坐鞠躬道:“前辈,这不过是在下的一孔之见,还请前辈多多指正。”
这话不软不硬的顶了回来,土肥原贤二眼睛一瞪要开骂,永田铁山及时的开口道:“河田君的意见虽然有偏颇之处,但是其大方向是对的。未来的帝国战略该如何走向,如果真的如河田君所言,苏俄获得了胜利,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和工业基础,苏俄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合作伙伴。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设。”
东京湾,横须贺。民国自美国购进的一万九千吨青岛级战列巡洋舰青岛号,在两艘轻巡洋舰的伴随下,缓缓跟随引水船驶向码头。
“百里,自北洋水师定镇之后,中国先进战舰再次出现在日本。”王正廷对身边的蒋方震说话时,语气显得格外沉重。
“扶国断定白俄必败,未来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大陆,日本太小了,很难对拥有强大陆军的中国构成太大的威胁。眼下李大熊的五十三师,就顶在新西伯利亚的腰眼上,一旦苏俄获得最后胜利,缓过劲够肯定会加强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力量。”蒋方震站的笔直,目光如电,看着两侧日本海军的战舰上列队欢迎的水兵,啪的立正回礼。
“轰轰轰!”日舰礼炮齐鸣,以示欢迎,三艘民国战舰同样回以礼炮,水兵列队两侧。
“中日友好,希望能多维持几年吧。远东虽然落入了手中,但是国防军投入也很大,别的不说,单单就远东军区和蒙古军区,三十个步兵师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王正廷叹息一声,如果不是方剑雄独断,国防军别说出兵远东了,就算是出兵欧洲都未必能成行。
就结果而言,方剑雄一直都是正确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他能一直正确下去么?王正廷在心里还是打了个问号的。
蒋方震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民国内阁在军费开支上,很少有无条件支持军方的时候。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想到这个,蒋方震淡淡道:“此行系原敬内阁主动抛出的橄榄枝,儒堂兄如何看待原敬这个日本首相?”
“原敬与大隈、寺内还是有区别的,我的感觉是,日本藩阀政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总的感觉是朝着政党政治的方向在发展。”王正廷一脸正色的回答,心里不免暗暗打鼓。这个话,对民国内阁的现状,多少有点含沙射影的嫌疑。就日本政治而言,此前的山县有朋可以说是首相制造者,从大隈重信到寺内正毅,都是山县有朋在推动。西园寺因为身体缘故放弃组阁推荐了原敬,成为了一个转折点。
历史学家的观点认为,1918年9月原敬内阁成立,这是日本政治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虽然当时国民的选举权受纳税额限制,但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由在国民代表组成的众议院中拥有席位的政党领导人组阁,担任政府最高责任者。原敬领导的政友会是当时众议院中相对第一大党,他担任首相标志着由多数国民支持的政党组阁的政党内阁制实现了,从此出现了所谓政党内阁。
在出兵干涉的问题上,寺内正毅和原敬的观点相悖。原敬组阁之后,提出与中国友好,减少在远东的军队数量,缓解美国的不满情绪。
当然什么时候撤军,目前还仅仅是个提议。倒是对华友好的问题上,原敬很积极,极力促成了民国外长王正廷和国防军总参谋长蒋方震的访日。
码头上的欢迎仪式搞的很隆重,自民国以来,中日关系一直比较紧张。青岛战争之后,一度断绝了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本经济因此蒙受到了巨大损失。尽管后来中日恢复了经贸关系,但是在此前的几年间,日本在华市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中国民间仇日情绪浓厚。日本商人在华的境地艰难,如果不能改善两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中日经贸只能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没有实际意义。
为了显示对华关系的重视,原敬亲自来到码头,迎接王、蒋。
就在码头上一派热闹的时候,远远的某个山头上,几个手持望远镜日本人,一直在注意着码头上的欢迎场面。
“看清楚了么?只要刺杀成功,就一定能挑起中日之间的战争。”一个声音在山头上响起,很快被大风吹走。
迎接仪式结束之后,车队离开码头,驶向下榻地。对于王正廷和蒋方震而言,此行是就地重游了。两国媒体对此次防访问,都给予足够的关注。实际上关注中日关系的国家很多。
河田畏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停了一下,在旁人看来似乎脑子里在想什么。**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河田畏,脑子里想的不是改怎么说话,而是想起当初离开武昌时,那个人跟自己说的话。
“牛郎星,中日之间必然会有一个结果!你在日本军界的位置越高,将来对祖国的贡献也就越大,……。”尽管只是一闪而过,代号牛郎星的吴畏,此刻内心也不免稍稍的激动了一下。落在其他人的眼里,这就是有点紧张,毕竟面对的都是一群前辈。
永田铁山见状笑道:“河田君,你的勇气呢?不用紧张,把你心里所想的都说出来。”
“我知道了!”吴畏点了点头,似乎鼓足了勇气道:“欧战战争告诉我,现代战争很难速胜。一旦陷入对峙,消耗之后的补充速度,往往能决定下一次战役的胜负。支那很大,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即便集帝国所有力量于一役并取得了胜利,也很难迫使支那投降。一旦陷入持久战,帝国在战略上就已经失败了,更何况今非昔比,支那军的战斗力已经不同清朝。不客气的说,就帝国陆军现在的装备和规模,很难战胜支那国防军。表面上看起来,帝国海军优势明显,实际上海军那帮蠢货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支那海军的建军基础在于破交。一旦中日开战,支那海军在茫茫大海上进行破交,帝国海军即便再强大也防不胜防。没有了海上运输线的保证,帝国能撑多久这个问题,诸位心里都很清楚。”
这一通话也就是在这个场合能说一说,换在别的场合,肯定有人跳出来要用武士刀砍死国贼。在座的诸位都知道。这是实话。日本陆军之中少数几个冷静派,此刻全在这里。像东条英机那种愚蠢的皇道派,讲究是精神无敌,完全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来衡量。
越是冷静的人,听了吴畏这一番话,越是心底凉意直冒。如果说青岛战争打醒了这些冷静派,那么欧洲战争让冷静派们看到了中日之间的差距已经被拉开。
吴畏还在继续道:“日支远东摩擦,支那军的飞机轰炸,各位想必都知道。我想说的是。经历了欧洲战争的洗礼,支那军队正在朝着地空一体化战争的节奏在迈进。而帝国陆军,还在为了一点可怜的钢铁,跟海军斤斤计较。我想提醒诸位前辈,18年底。支那钢铁产量突破了五百万吨。”
“好了河田君,不要再说这些令人丧气的话了。说说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样才能战胜支那?大日本帝国的军队不会因为对手的强大而畏惧!”板垣征四郎突然插嘴,打断了吴畏的话。
吴畏听了这话,站起鞠躬道:“抱歉,借用一下永田前辈的地图。”
永田铁山面无表情。做了个手势示意可以。吴畏走到墙的跟前,抬手指着地图道:“诸君请看,就历史而言,对支那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就现实而言。这一点依旧没有改变。诸君请注意,如果支那政府政权是一个统一的政权,即便是当年的八国联军,也没有能将支那殖民化。如今的支那政权在方剑雄这个强有力的铁腕人物领导下。其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都在快速的增长。任何一个国家仅仅依靠海上力量发动攻击,都无法迫使支那政权投降。即便是大英帝国也办不到。那么想剩下来的问题就简单了,支那最大的威胁,只能是来自大陆,也就是北方的苏俄。俄国内战的胜败,现在已经基本明确。高尔察克也好,邓尼金也罢,都无法在内战中取得胜利。经过我个人的研究,苏俄政权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俄国内战至今,苏俄越打越强,相反得到协约国大力支持的白俄,却越打越弱。想要消灭苏俄,指望英法美这些鬼畜国家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苏俄获胜在我看来已经是必然。诸君,可以肯定的是,方剑雄这个人极度仇视苏俄,他也许会为了暂时的利益,放弃与苏俄的紧张关系,但是其绝对不会放松对苏俄的警惕,哪怕一时一刻都不会。综上所述,在下说说的等,就是等到有一天苏俄与支那开战,一旦有那么一天发生,帝国的机会就来了。”
“痴人说梦!”土肥原贤二毫不客气的否定了吴畏的观点,吴畏跪坐鞠躬道:“前辈,这不过是在下的一孔之见,还请前辈多多指正。”
这话不软不硬的顶了回来,土肥原贤二眼睛一瞪要开骂,永田铁山及时的开口道:“河田君的意见虽然有偏颇之处,但是其大方向是对的。未来的帝国战略该如何走向,如果真的如河田君所言,苏俄获得了胜利,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和工业基础,苏俄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合作伙伴。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设。”
东京湾,横须贺。民国自美国购进的一万九千吨青岛级战列巡洋舰青岛号,在两艘轻巡洋舰的伴随下,缓缓跟随引水船驶向码头。
“百里,自北洋水师定镇之后,中国先进战舰再次出现在日本。”王正廷对身边的蒋方震说话时,语气显得格外沉重。
“扶国断定白俄必败,未来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大陆,日本太小了,很难对拥有强大陆军的中国构成太大的威胁。眼下李大熊的五十三师,就顶在新西伯利亚的腰眼上,一旦苏俄获得最后胜利,缓过劲够肯定会加强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力量。”蒋方震站的笔直,目光如电,看着两侧日本海军的战舰上列队欢迎的水兵,啪的立正回礼。
“轰轰轰!”日舰礼炮齐鸣,以示欢迎,三艘民国战舰同样回以礼炮,水兵列队两侧。
“中日友好,希望能多维持几年吧。远东虽然落入了手中,但是国防军投入也很大,别的不说,单单就远东军区和蒙古军区,三十个步兵师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王正廷叹息一声,如果不是方剑雄独断,国防军别说出兵远东了,就算是出兵欧洲都未必能成行。
就结果而言,方剑雄一直都是正确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他能一直正确下去么?王正廷在心里还是打了个问号的。
蒋方震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民国内阁在军费开支上,很少有无条件支持军方的时候。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想到这个,蒋方震淡淡道:“此行系原敬内阁主动抛出的橄榄枝,儒堂兄如何看待原敬这个日本首相?”
“原敬与大隈、寺内还是有区别的,我的感觉是,日本藩阀政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总的感觉是朝着政党政治的方向在发展。”王正廷一脸正色的回答,心里不免暗暗打鼓。这个话,对民国内阁的现状,多少有点含沙射影的嫌疑。就日本政治而言,此前的山县有朋可以说是首相制造者,从大隈重信到寺内正毅,都是山县有朋在推动。西园寺因为身体缘故放弃组阁推荐了原敬,成为了一个转折点。
历史学家的观点认为,1918年9月原敬内阁成立,这是日本政治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虽然当时国民的选举权受纳税额限制,但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由在国民代表组成的众议院中拥有席位的政党领导人组阁,担任政府最高责任者。原敬领导的政友会是当时众议院中相对第一大党,他担任首相标志着由多数国民支持的政党组阁的政党内阁制实现了,从此出现了所谓政党内阁。
在出兵干涉的问题上,寺内正毅和原敬的观点相悖。原敬组阁之后,提出与中国友好,减少在远东的军队数量,缓解美国的不满情绪。
当然什么时候撤军,目前还仅仅是个提议。倒是对华友好的问题上,原敬很积极,极力促成了民国外长王正廷和国防军总参谋长蒋方震的访日。
码头上的欢迎仪式搞的很隆重,自民国以来,中日关系一直比较紧张。青岛战争之后,一度断绝了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本经济因此蒙受到了巨大损失。尽管后来中日恢复了经贸关系,但是在此前的几年间,日本在华市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中国民间仇日情绪浓厚。日本商人在华的境地艰难,如果不能改善两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中日经贸只能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没有实际意义。
为了显示对华关系的重视,原敬亲自来到码头,迎接王、蒋。
就在码头上一派热闹的时候,远远的某个山头上,几个手持望远镜日本人,一直在注意着码头上的欢迎场面。
“看清楚了么?只要刺杀成功,就一定能挑起中日之间的战争。”一个声音在山头上响起,很快被大风吹走。
迎接仪式结束之后,车队离开码头,驶向下榻地。对于王正廷和蒋方震而言,此行是就地重游了。两国媒体对此次防访问,都给予足够的关注。实际上关注中日关系的国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