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经过一番准备,日军开始炮击河对岸,同时工兵开始准备架桥。神尾光臣命令第二十四旅团沿着大沽河往南行进,寻找更合适的渡河点。对岸中**队至少有一个炮兵团,按照支那军队的编制,至少是一个所谓的甲种师。很可能就是之前在掖县那支部队,退到这里来防御了。尽管在登陆场和掖县都吃了点小亏,神尾光臣还是很自信,认为中**队固然可以一战,但是战斗意志薄弱,战斗力不能持久。否则就无法解释掖县和平度的不战而走。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性,那就是这是一个陷阱。对此可能性,神尾光臣不过是一笑而过。开什么玩笑,一个师团带一个旅团的兵力还有那么多炮兵部队,中**队想围而歼之,那不是笑话么?所以这个可能性被很自然的无视了。
出战的日军在出发地默默的吃饭团,这几天日军的补给紧张,能吃上两个饭团,那是因为要出去冲锋的缘故,这几天正常一顿只有一个饭团,晚上能有条咸鱼。坚壁清野给日军带来的麻烦可真不小,要不是挨着井水以后还要继续喝的,日军连喝口干净水都困难。
日本国民很穷,国家也穷。就这么个穷国,一门心思要打仗要扩张。摊上这么一个邻国,也算是中国的不幸了。当然,还有一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这个国家更流氓更无赖。在意识形态挂帅的年代,很多东西被人为的遮掩。
一百多门大炮轰击的效果很壮观,但是也很费钱。补给困难的日军,这一次炮火轰击的不是很豪迈。就像前列腺出了问题似的,断断续续。趁着炮击的当口,日军工兵开始架桥。大沽河水暴涨,日军无法涉水而渡。即便能涉水而渡,前提还得是能压制的住对面的火力。很明显,现在日军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中**队似乎不见了。日军不敢冒险,只能是等待工兵架桥。
大沽河宽约百米,日军架桥的速度很快,门板什么的都是从平度县里拆的,这方面物资倒是不缺。浮桥进度至河心时,沉寂的对岸突然迸发出猛烈的炮火。短短的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正在架桥的日军工兵躲避不及,死伤惨重。这一顿炮击就像是一道闪电划过,来的快停的也快,日军炮兵只能盲目的报复性射击。对藏在战壕里从多个位置分散射击的迫击炮,一点实际杀伤的效果都没有。一轮轰击之后,炮兵扛起迫击炮就跑,沿着交通壕狂奔,躲进了实现挖好的防炮洞。
如何使用现有师属炮兵对付日军的重炮,李乾玉让手下这帮炮兵想了很多点子。围绕着如何打了就跑这个核心,想出了很多办法。其实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日军有百余门重炮,根本就不是李乾玉这点炮兵能正面抗衡的。
炮击的结果,日军工兵死伤数十人,浮桥被破坏一大段,只能想办法继续架桥。
李乾玉藏在观察哨看着日军的活动,为没有重炮多少有点遗憾的时候,电讯科主任送来电报,国防局重炮第一、二团,奉命前来增援,已经到了即墨。李乾玉闻讯大喜。很快又接到潍坊前指发来的急电,要求李乾玉不惜代价,将日军堵在大沽河西岸。藏匿在莱阳山区的三个甲种师正在赶来,西面的三个师和两个战车旅以及志愿的重炮部队,分别从昌邑、潍坊出发,对日军形成合围。李乾玉师的任务,就是坚持到莱阳部队赶到。
日军坠入落网之时,一份由日本驻华武官石中不分撰写的《支那军力分析》一文,被日本公使伊集院截留下来。并拿着这份报告,找到了石中不分。
“石中君,你怎么能写这样的报告?按照你这份报告,支那军队将在青岛完成对皇军的合围,这不是笑话么?支那军队什么时候具备这样的战斗力了?这份报告不能上交!”伊集院脸色铁青,手里捏着文稿乱舞。石中不分面色严峻,微微的抿着嘴,没有辩解的意思。
等伊集院说完了,石中不分有力的鞠躬道:“公使阁下,这份报告我抄写了两份,其中一份已经从情报部门的渠道,送回了国内。青岛之战,大日本皇军已经陷入了危机之中,必须尽快做出调整,否则一切都来不及了。感谢公使先生的爱护,但是为了帝国的千秋霸业,本人的前途和命运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请公使阁下转交军部吧。”
伊集院确实有保护石中不分的意思,当前的政治气氛下,日本国内都在为青岛之战的皇军赫赫战功叫好,突然冒出来一个人泼冷水,被骂作国贼都是轻的。
“真的要这么做么?”伊集院听他如此坚决,也有点犹豫了。日军一旦在青岛战败,伊集院的责任也是不小的。情报工作出现疏漏,不仅仅是军部情报部门的问题,公使也有份。
“是的,一定要尽快!拜托了!”石中不分再次鞠躬,伊集院犹豫了一会,点点头。
送走伊集院,石中不分一手扶刀,望着东边大海的方向,面色忧郁。整个日本军界,要说了解当今中国精锐军队的战斗力如何,只有石中不分这么一位了。日本陆军部队中国渗透很深,但对方剑雄的拉起的军队,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对日本有着天然戒备之心的方大帅,在防备日军情报人员的渗透上下了很大的本钱。军情局、政情局,两大情报局在对日情报人员的防备上最为上心。方剑雄的老底子,序号靠前的十个甲种师,日本人根本就无法深入了解。随着国防军的扩军,石中不分主导的情报人员,才有机会了解到各个甲种师一些装备和训练情况。结合这些情报,加上内战时在北洋军各部队的日本顾问的反馈,石中不分渐渐的基本掌握了国防军甲种师的战斗力情况。
等他基本掌握情况的时候,中日之间的青岛局部战争已经爆发。石中不分紧急发送了多份报告,对中**队的战斗力进行了分析。这些报告到了日本军部,并没有引起重视。传统的日军观念是总参谋部推演出来的结果,日军和支那军队的战斗力之比为一比十。
正是在这样扯淡的分析下,日本政府才敢发动青岛战争,否则以中国政府一再表达出来的强硬态度,日本政府肯定要在这个问题上更为慎重一点。
石中不分的分析结果为中**队的战斗力,大致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级别为精锐中的精锐,包括一个特战旅,序号前十的十个甲种师,这十个师是方剑雄的起家部队扩编而成。其军官都是芜湖教导队出身,对方剑雄个人绝对忠诚。部队装备精良,轻武器在日军之上,训练严格,军官多为德军培养,并有大量的德国顾问。第二个级别是序号在十以后的甲种师,这些部队由原来的北洋军和各省民军老兵组成,装备比照前序号,甲种师装备统一,为支那军队之主力,第一级别的甲种师战斗力在防御战时应该与日军相当,第二级别差一些,大致为三七比。第三个级别为所谓的乙种师,人员比甲种师少数千,装备也很杂,有德械也有日械。乙种师的战斗力大致跟以前的北洋军相比还差那么一点,这个跟装备无关,而是因为方剑雄手里没那么多军官的缘故。尤其是基层军官的缺乏,影响了支那军乙种师的战斗力。
现实情况是日军发动了青岛战争,但是只派出了三个师团左右的兵力和一定的炮兵。陆军总人数不到九万,这点兵力在支那24个甲种师面前无疑无法战而胜之,更不要说支那政府也不可能全部投入其甲种师。石中不分预测,只要投入一半,也就是十二个甲种师,加上一些乙种师配合起来,两倍的兵力防御青岛,日军以现有兵力就无法打赢这一场战争,甚至还会失败。
这样的一份分析报告传回国内,会遭遇什么样的情况?石中不分心里很清楚,但是作为一名清醒的帝**人,个人的荣辱只能放在一边了。
如果皇军真的战败了呢?每当这个念头浮现的时候,石中不分就有一种浑身发冷的感觉。中国是个大国,一旦民心民气起来了,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国,还有征服大陆的可能性么?结论是很明显的,所以帝国不能失败,哪怕只有一次。
如何夺回平度,这是个难题。前指的要求很明确,动作要快,一定要抢在日军主力返回之前,夺回平度,堵住日军的退路。这样一个难题,沈同午没有太多的好办法。只好把一帮部下叫来开会商议,顺便让人把李宗仁这个陆大高材生给叫来。这小伙子打仗鬼点子多,或许有办法。
团长以上的军官全部到会,中间还夹着一个李宗仁。会议开始,沈同午公布了前指的命令。潜伏在平度西边山区的第十二师,赶赴平度不过半天的工夫。走路简单,怎么打是个问题。这个问题提出来,军官们次第发表意见,基调基本一样。就是兵分两路,一路顺着大道直奔膠莱河,夺取浮桥。(前文有误,不是小沽河。)另一路强攻平度县城。
李宗仁职务最低,一直没有发言,默默的坐在那里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飘天 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
经过一番准备,日军开始炮击河对岸,同时工兵开始准备架桥。神尾光臣命令第二十四旅团沿着大沽河往南行进,寻找更合适的渡河点。对岸中**队至少有一个炮兵团,按照支那军队的编制,至少是一个所谓的甲种师。很可能就是之前在掖县那支部队,退到这里来防御了。尽管在登陆场和掖县都吃了点小亏,神尾光臣还是很自信,认为中**队固然可以一战,但是战斗意志薄弱,战斗力不能持久。否则就无法解释掖县和平度的不战而走。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性,那就是这是一个陷阱。对此可能性,神尾光臣不过是一笑而过。开什么玩笑,一个师团带一个旅团的兵力还有那么多炮兵部队,中**队想围而歼之,那不是笑话么?所以这个可能性被很自然的无视了。
出战的日军在出发地默默的吃饭团,这几天日军的补给紧张,能吃上两个饭团,那是因为要出去冲锋的缘故,这几天正常一顿只有一个饭团,晚上能有条咸鱼。坚壁清野给日军带来的麻烦可真不小,要不是挨着井水以后还要继续喝的,日军连喝口干净水都困难。
日本国民很穷,国家也穷。就这么个穷国,一门心思要打仗要扩张。摊上这么一个邻国,也算是中国的不幸了。当然,还有一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这个国家更流氓更无赖。在意识形态挂帅的年代,很多东西被人为的遮掩。
一百多门大炮轰击的效果很壮观,但是也很费钱。补给困难的日军,这一次炮火轰击的不是很豪迈。就像前列腺出了问题似的,断断续续。趁着炮击的当口,日军工兵开始架桥。大沽河水暴涨,日军无法涉水而渡。即便能涉水而渡,前提还得是能压制的住对面的火力。很明显,现在日军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中**队似乎不见了。日军不敢冒险,只能是等待工兵架桥。
大沽河宽约百米,日军架桥的速度很快,门板什么的都是从平度县里拆的,这方面物资倒是不缺。浮桥进度至河心时,沉寂的对岸突然迸发出猛烈的炮火。短短的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正在架桥的日军工兵躲避不及,死伤惨重。这一顿炮击就像是一道闪电划过,来的快停的也快,日军炮兵只能盲目的报复性射击。对藏在战壕里从多个位置分散射击的迫击炮,一点实际杀伤的效果都没有。一轮轰击之后,炮兵扛起迫击炮就跑,沿着交通壕狂奔,躲进了实现挖好的防炮洞。
如何使用现有师属炮兵对付日军的重炮,李乾玉让手下这帮炮兵想了很多点子。围绕着如何打了就跑这个核心,想出了很多办法。其实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日军有百余门重炮,根本就不是李乾玉这点炮兵能正面抗衡的。
炮击的结果,日军工兵死伤数十人,浮桥被破坏一大段,只能想办法继续架桥。
李乾玉藏在观察哨看着日军的活动,为没有重炮多少有点遗憾的时候,电讯科主任送来电报,国防局重炮第一、二团,奉命前来增援,已经到了即墨。李乾玉闻讯大喜。很快又接到潍坊前指发来的急电,要求李乾玉不惜代价,将日军堵在大沽河西岸。藏匿在莱阳山区的三个甲种师正在赶来,西面的三个师和两个战车旅以及志愿的重炮部队,分别从昌邑、潍坊出发,对日军形成合围。李乾玉师的任务,就是坚持到莱阳部队赶到。
日军坠入落网之时,一份由日本驻华武官石中不分撰写的《支那军力分析》一文,被日本公使伊集院截留下来。并拿着这份报告,找到了石中不分。
“石中君,你怎么能写这样的报告?按照你这份报告,支那军队将在青岛完成对皇军的合围,这不是笑话么?支那军队什么时候具备这样的战斗力了?这份报告不能上交!”伊集院脸色铁青,手里捏着文稿乱舞。石中不分面色严峻,微微的抿着嘴,没有辩解的意思。
等伊集院说完了,石中不分有力的鞠躬道:“公使阁下,这份报告我抄写了两份,其中一份已经从情报部门的渠道,送回了国内。青岛之战,大日本皇军已经陷入了危机之中,必须尽快做出调整,否则一切都来不及了。感谢公使先生的爱护,但是为了帝国的千秋霸业,本人的前途和命运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请公使阁下转交军部吧。”
伊集院确实有保护石中不分的意思,当前的政治气氛下,日本国内都在为青岛之战的皇军赫赫战功叫好,突然冒出来一个人泼冷水,被骂作国贼都是轻的。
“真的要这么做么?”伊集院听他如此坚决,也有点犹豫了。日军一旦在青岛战败,伊集院的责任也是不小的。情报工作出现疏漏,不仅仅是军部情报部门的问题,公使也有份。
“是的,一定要尽快!拜托了!”石中不分再次鞠躬,伊集院犹豫了一会,点点头。
送走伊集院,石中不分一手扶刀,望着东边大海的方向,面色忧郁。整个日本军界,要说了解当今中国精锐军队的战斗力如何,只有石中不分这么一位了。日本陆军部队中国渗透很深,但对方剑雄的拉起的军队,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对日本有着天然戒备之心的方大帅,在防备日军情报人员的渗透上下了很大的本钱。军情局、政情局,两大情报局在对日情报人员的防备上最为上心。方剑雄的老底子,序号靠前的十个甲种师,日本人根本就无法深入了解。随着国防军的扩军,石中不分主导的情报人员,才有机会了解到各个甲种师一些装备和训练情况。结合这些情报,加上内战时在北洋军各部队的日本顾问的反馈,石中不分渐渐的基本掌握了国防军甲种师的战斗力情况。
等他基本掌握情况的时候,中日之间的青岛局部战争已经爆发。石中不分紧急发送了多份报告,对中**队的战斗力进行了分析。这些报告到了日本军部,并没有引起重视。传统的日军观念是总参谋部推演出来的结果,日军和支那军队的战斗力之比为一比十。
正是在这样扯淡的分析下,日本政府才敢发动青岛战争,否则以中国政府一再表达出来的强硬态度,日本政府肯定要在这个问题上更为慎重一点。
石中不分的分析结果为中**队的战斗力,大致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级别为精锐中的精锐,包括一个特战旅,序号前十的十个甲种师,这十个师是方剑雄的起家部队扩编而成。其军官都是芜湖教导队出身,对方剑雄个人绝对忠诚。部队装备精良,轻武器在日军之上,训练严格,军官多为德军培养,并有大量的德国顾问。第二个级别是序号在十以后的甲种师,这些部队由原来的北洋军和各省民军老兵组成,装备比照前序号,甲种师装备统一,为支那军队之主力,第一级别的甲种师战斗力在防御战时应该与日军相当,第二级别差一些,大致为三七比。第三个级别为所谓的乙种师,人员比甲种师少数千,装备也很杂,有德械也有日械。乙种师的战斗力大致跟以前的北洋军相比还差那么一点,这个跟装备无关,而是因为方剑雄手里没那么多军官的缘故。尤其是基层军官的缺乏,影响了支那军乙种师的战斗力。
现实情况是日军发动了青岛战争,但是只派出了三个师团左右的兵力和一定的炮兵。陆军总人数不到九万,这点兵力在支那24个甲种师面前无疑无法战而胜之,更不要说支那政府也不可能全部投入其甲种师。石中不分预测,只要投入一半,也就是十二个甲种师,加上一些乙种师配合起来,两倍的兵力防御青岛,日军以现有兵力就无法打赢这一场战争,甚至还会失败。
这样的一份分析报告传回国内,会遭遇什么样的情况?石中不分心里很清楚,但是作为一名清醒的帝**人,个人的荣辱只能放在一边了。
如果皇军真的战败了呢?每当这个念头浮现的时候,石中不分就有一种浑身发冷的感觉。中国是个大国,一旦民心民气起来了,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国,还有征服大陆的可能性么?结论是很明显的,所以帝国不能失败,哪怕只有一次。
如何夺回平度,这是个难题。前指的要求很明确,动作要快,一定要抢在日军主力返回之前,夺回平度,堵住日军的退路。这样一个难题,沈同午没有太多的好办法。只好把一帮部下叫来开会商议,顺便让人把李宗仁这个陆大高材生给叫来。这小伙子打仗鬼点子多,或许有办法。
团长以上的军官全部到会,中间还夹着一个李宗仁。会议开始,沈同午公布了前指的命令。潜伏在平度西边山区的第十二师,赶赴平度不过半天的工夫。走路简单,怎么打是个问题。这个问题提出来,军官们次第发表意见,基调基本一样。就是兵分两路,一路顺着大道直奔膠莱河,夺取浮桥。(前文有误,不是小沽河。)另一路强攻平度县城。
李宗仁职务最低,一直没有发言,默默的坐在那里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飘天 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