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统拿起那本书来,打开却是一页页的笺扎,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刚看了几眼,眉头就皱了起来。
其他几人见了郑统的表情,心下也生出疑惑来。郑老爷没耽误,将本子递过去传看,七八个人,人人脸上表情都不同。
温故气定神闲地将他们样子都看清楚,然后缓缓开口道:“我刚正看着,几位便进来了,正好,里面我不清楚的地方,也请诸位帮我指点一二。”
此时正好传到王老爷手中,看了两眼便起身怒道:“刘著这是把我们当贼人看呢?”
身旁几人怕他闹起来,赶忙哄着他坐下。
温故似乎并不介意王老爷对太守直呼其名,表情不变,开口道:“这笺扎里的内容细碎,若是各位老爷没有耐心,我倒也可以给你们说一说。”
温故说完,也没等几位说话,直接示意知夏开口。
“梁州军入城后,曾有记录各位老爷家中出城的人数,去向,时间等等。梁州军降了,太守就从他们的文牍当中,得了这一卷记录。之后太守细细问过梁州军的降将,说各位老爷遣人出城是为梁州军筹备粮饷去了。”
何止如此,那笺扎当中更是记录了出城人的姓名,几时几刻出的城,骑马还是走路,甚至身材样貌都一一描述在内。不过在场几位已经都传看过了,就不必再说出来。
“太守入城之后,对出城人等也有记录,各位老爷家中的,正好一并列在此处。”
知夏说到这停下,堂中安静了片刻,一个老爷说了句:“我们当时被困城中,总得想着求援啊。”
随后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这么吵闹了起来。无外乎都是些解释当时状况的话。
王老爷更是对温故怒目而视,问道:“刘著这是什么意思?”
温故也不等他们说出个定论,就开口道:“倒也不全是太守的意思,潼城蒙难,不止各位知道自己有功,太守也是知道的。朝廷要给太守表功,太守当然不能忘了各位。”
“只是诸位并非朝廷命官,功是要表,可如何表得,太守一时间也没有好主意。”
“仔细想了几日没有个结果,但今日看这东西,似乎摸到了一些门路,但其中还有几处不解的,各位既然来了,也请帮着指点指点。”
单听温故这话里的意思,虽说口口声声都是太守,但谁不知道,她是替太守姑母说话的。
温故语气老成,几位老爷也顾不上自己被这年纪轻轻的小娘子随口拿捏了,心中想着的事,却在这厅堂之外。
温故见众人不语,干脆站起身来,随着她的动作,几个老爷齐刷刷抬起头,眼神也从各处飘到她脸上。
温故又道:“想着几位第一次遣人出城,是去给朝廷报信的。太守自可以把各位的忠心和苦处,与朝廷表上一表。可翻看下来却不太明白,太守已经入城之后,诸位又立时遣了人出去,这一趟,又是去做什么?”
他们第一次遣人出城,除了给南楚报信,自也有给北虞报信的。除此之外,各家也选择亲信,收拾方便携带的家财,另寻别处提前安置。其中,有去南楚境内的,也有去雍州的。
只不过去雍州的,大多被藏在城西的“太守军”拦了回来。
而第二次出城,暗通北虞的,自然是再送消息过去。只是提前安置的,则是追上前一人,能拦则拦下,乱世之中,现银可比地契珍贵得多了。
无论是往北虞报信的,还是打算去雍州安置的,此时心里都虚,朝廷面前,这两种虽有轻有重,但罪都不浅,遑论有功。
但其中也有和北虞没半点关系的。
只听一直没开口孙老爷阴恻恻地说道:“刘老夫人便是怀疑我们这里,有人通敌了?”
温故没驳他的话,反而笑道:“太守回城之后诸事繁忙,各位又是与潼城一起共过患难的,太守自然相信诸位。只是既要表功,朝廷必会细问,问到此处,若有些什么错漏,怕反而会弄巧成拙。”
王老爷本想争两句,郑统却先说话了:“那刘老夫人的意思是?”
温故道:“城中事多,太守恐怕照顾不到这些事情,诸位尽可以回去盘查盘查,出城之人是不是奉了主家的命令,若是,去了哪?又是因何去的?给个交代便好。”
温故说着,走到史老爷身前将笺扎收了回来。
“太守本就信重各位,又何况这算是各位家事,只若是没有其他曲折,等几日后朝廷问起,这些事不重要,也与所表之事无关,便就不提了吧。”
温故话没说透,但在场几人都已然明白了。
这小娘子话里句句都说太守,但实际上说的是太守姑母,公验一事中打过的交道让他们已然明白,如今的刘著不是个好相与的。
他们若敢和刘太守提及此事,万一较起真来,对他们没有丝毫好处。
而太守姑母则不同,今日这一通话,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她点明在场几位中有人和北虞有或大或小的瓜葛,太守或许在乎,但与太守不同心的姑母却不在乎。
她贪财嘛。只要他们站在她这一侧,依她心意,那便能按下此事,众人皆安。
心虚的如此想,也有不心虚的。
王老爷哼了一声,道:“我等做了该做之事,表什么功?不需太守为我费心!这功劳,我不要。”
温故笑道:“那若是非表不可呢?”
王老爷虽说是个火爆脾气,但绝不是没心眼的。温故这态度已经很清楚了。
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郑统等人既然打算凭着在潼城根深蒂固的底子,颠倒太守姑母的黑白。温故自然也可以用太守的便利,同样反制他们。
这些人出城去做什么,实际上他们说的不算。王老爷就算再气,此刻也无可奈何。同一招数,他们用得,别人自然也用得。
温故见事情已经说清楚,众人也无话可说了,便要逐:“几位留下用个饭?”
其他几人见了郑统的表情,心下也生出疑惑来。郑老爷没耽误,将本子递过去传看,七八个人,人人脸上表情都不同。
温故气定神闲地将他们样子都看清楚,然后缓缓开口道:“我刚正看着,几位便进来了,正好,里面我不清楚的地方,也请诸位帮我指点一二。”
此时正好传到王老爷手中,看了两眼便起身怒道:“刘著这是把我们当贼人看呢?”
身旁几人怕他闹起来,赶忙哄着他坐下。
温故似乎并不介意王老爷对太守直呼其名,表情不变,开口道:“这笺扎里的内容细碎,若是各位老爷没有耐心,我倒也可以给你们说一说。”
温故说完,也没等几位说话,直接示意知夏开口。
“梁州军入城后,曾有记录各位老爷家中出城的人数,去向,时间等等。梁州军降了,太守就从他们的文牍当中,得了这一卷记录。之后太守细细问过梁州军的降将,说各位老爷遣人出城是为梁州军筹备粮饷去了。”
何止如此,那笺扎当中更是记录了出城人的姓名,几时几刻出的城,骑马还是走路,甚至身材样貌都一一描述在内。不过在场几位已经都传看过了,就不必再说出来。
“太守入城之后,对出城人等也有记录,各位老爷家中的,正好一并列在此处。”
知夏说到这停下,堂中安静了片刻,一个老爷说了句:“我们当时被困城中,总得想着求援啊。”
随后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这么吵闹了起来。无外乎都是些解释当时状况的话。
王老爷更是对温故怒目而视,问道:“刘著这是什么意思?”
温故也不等他们说出个定论,就开口道:“倒也不全是太守的意思,潼城蒙难,不止各位知道自己有功,太守也是知道的。朝廷要给太守表功,太守当然不能忘了各位。”
“只是诸位并非朝廷命官,功是要表,可如何表得,太守一时间也没有好主意。”
“仔细想了几日没有个结果,但今日看这东西,似乎摸到了一些门路,但其中还有几处不解的,各位既然来了,也请帮着指点指点。”
单听温故这话里的意思,虽说口口声声都是太守,但谁不知道,她是替太守姑母说话的。
温故语气老成,几位老爷也顾不上自己被这年纪轻轻的小娘子随口拿捏了,心中想着的事,却在这厅堂之外。
温故见众人不语,干脆站起身来,随着她的动作,几个老爷齐刷刷抬起头,眼神也从各处飘到她脸上。
温故又道:“想着几位第一次遣人出城,是去给朝廷报信的。太守自可以把各位的忠心和苦处,与朝廷表上一表。可翻看下来却不太明白,太守已经入城之后,诸位又立时遣了人出去,这一趟,又是去做什么?”
他们第一次遣人出城,除了给南楚报信,自也有给北虞报信的。除此之外,各家也选择亲信,收拾方便携带的家财,另寻别处提前安置。其中,有去南楚境内的,也有去雍州的。
只不过去雍州的,大多被藏在城西的“太守军”拦了回来。
而第二次出城,暗通北虞的,自然是再送消息过去。只是提前安置的,则是追上前一人,能拦则拦下,乱世之中,现银可比地契珍贵得多了。
无论是往北虞报信的,还是打算去雍州安置的,此时心里都虚,朝廷面前,这两种虽有轻有重,但罪都不浅,遑论有功。
但其中也有和北虞没半点关系的。
只听一直没开口孙老爷阴恻恻地说道:“刘老夫人便是怀疑我们这里,有人通敌了?”
温故没驳他的话,反而笑道:“太守回城之后诸事繁忙,各位又是与潼城一起共过患难的,太守自然相信诸位。只是既要表功,朝廷必会细问,问到此处,若有些什么错漏,怕反而会弄巧成拙。”
王老爷本想争两句,郑统却先说话了:“那刘老夫人的意思是?”
温故道:“城中事多,太守恐怕照顾不到这些事情,诸位尽可以回去盘查盘查,出城之人是不是奉了主家的命令,若是,去了哪?又是因何去的?给个交代便好。”
温故说着,走到史老爷身前将笺扎收了回来。
“太守本就信重各位,又何况这算是各位家事,只若是没有其他曲折,等几日后朝廷问起,这些事不重要,也与所表之事无关,便就不提了吧。”
温故话没说透,但在场几人都已然明白了。
这小娘子话里句句都说太守,但实际上说的是太守姑母,公验一事中打过的交道让他们已然明白,如今的刘著不是个好相与的。
他们若敢和刘太守提及此事,万一较起真来,对他们没有丝毫好处。
而太守姑母则不同,今日这一通话,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她点明在场几位中有人和北虞有或大或小的瓜葛,太守或许在乎,但与太守不同心的姑母却不在乎。
她贪财嘛。只要他们站在她这一侧,依她心意,那便能按下此事,众人皆安。
心虚的如此想,也有不心虚的。
王老爷哼了一声,道:“我等做了该做之事,表什么功?不需太守为我费心!这功劳,我不要。”
温故笑道:“那若是非表不可呢?”
王老爷虽说是个火爆脾气,但绝不是没心眼的。温故这态度已经很清楚了。
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郑统等人既然打算凭着在潼城根深蒂固的底子,颠倒太守姑母的黑白。温故自然也可以用太守的便利,同样反制他们。
这些人出城去做什么,实际上他们说的不算。王老爷就算再气,此刻也无可奈何。同一招数,他们用得,别人自然也用得。
温故见事情已经说清楚,众人也无话可说了,便要逐:“几位留下用个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