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温从睡梦中醒来,坐起身,发现自己躺在坐榻上不知不觉睡着了,看看窗外,依旧是黄昏,又看看座钟,只过了大概十来分钟,而旁边,后宫的“季度会”依旧在进行。
看看还在发言的尉迟明月,宇文温觉得有些佩服:好能说啊!
肚子咕咕作响,宇文温觉得饿了,便示意宦官近前:“晚膳都准备好了么?”
“回陛下,都准备好了。”
“今晚主食是什么?”
“呃...主食有米饭和面食,陛下是...”
宇文温想了想,吩咐:“米饭。”
“是。”
宦官告退,宇文温搓了搓脸,继续等会议结束。
他的女人们,饮食习惯各有不同,有人习惯吃面食,有人习惯吃米饭,这是不同饮食习惯带来的生活差异,即便住在一起,除非有巨大的外力扭转,否则很难改。
饮食是这样,政治上也是这样。
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末三国鼎立,归于司马晋,但统一的日子没过多久,就是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
天下四分五裂,数百年的纷争以及南北对峙,已经让人们对于一个统一王朝不是很适应。
这就是当下的事实。
年纪大点六十岁以上的人,多少记得西魏、东魏对峙,侯景乱梁,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多少记得周齐对峙、周国灭齐。
所以,很多人都记得清清楚楚,国力强盛的萧梁,是怎么被带着八百残兵南逃的侯景掀翻,末路的梁帝萧衍,悲哀感慨:“天下自我得知,自我失之。”
人们还记得萧梁宗室是如何自相残杀,记得萧梁大将陈霸先袭杀尚书令王僧辩,把持朝政,然后取而代之建立陈国。
还记得齐国的皇位纷争,记得周国的晋王连废二帝,记得天元皇帝暴毙,外戚夺权,差点就取而代之。
记得陈霸先唯一的儿子陈昌在回国途中“不幸落水身亡”,记得宣帝陈顼是如何夺了侄子的位置。
这一切,大家都记得,记得清清楚楚。
数百年的纷争、南北对峙,一朝统一,但许多人并不认为这是必然,不认为从此天下一统,又是一个延续数百年的王朝。
这些人,可能是关东高齐故地豪强、世家、旧人,可能是江南大族、陈国遗民,或者是关中郁郁不得志的文官武将,大家都知道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所以,都在冷眼旁观。
他们在旁观,看年轻有为的天子宇文温,是否如梁帝萧衍那样年老昏庸,“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或者太子继位后,是否会如天元帝那样短命。
或者,当宇文温去世后诸子是否内讧,正如萧梁宗室相互残杀那般。
真要是那样,机会就来了。
没道理齐神武、周太祖、陈武帝能做到的事,我做不到。
宇文温想到这里,揉了揉太阳穴,继续深思。
大分裂之后的统一王朝,基本上都是短命王朝,扫平七国的秦是这样,结束三国乱世的晋是这样,结束南北朝的隋也是这样。
问题出在哪里?
当分裂日久,大家都认为这很正常,若有人强行“逆天改命”,要改变这个现状,那就得承受反噬之力,这股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大分裂之后的统一王朝都是二代而亡。
这说法好像哪里不对,因为结束五代乱世的宋不是二代而亡。
宇文温觉得宋的情况有些特殊,赵宋击败了中原各国,却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若要抬杠,可以说赵宋没有统一天下。
其次,且不说烛光斧影内幕如何,赵匡胤没能把皇位传给儿子,而是被弟弟赵光义接了皇位,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二代而亡。
大分裂之后的统一王朝,二代而亡,这说明了分裂的天下再次统一时,会如同大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那样,产生“统一并发症”。
“统一并发症”一旦发作,是会要命的,实现了统一的王朝,要承担反噬之力,随后陨落,为新朝做嫁衣。
所以,秦、隋成了过渡王朝,汉、唐成了受益者,而三国归晋,没过多久就是数百年的战乱。
那么周国会不会为人做嫁衣呢?
这个问题很有趣,宇文温越想越精神,要应对这个问题,那么首先得确定这所谓的“反噬之力”是什么。
一言难尽,简单来说,他觉得是观念和政治惯性。
当大家习惯了天下多国鼎立,忽然间被糅合在一起,各利益集团的诉求、利益得不到顾全,自然心生不满,于是不臣之心就有了。
而对于统一天下的王朝来说,忽然吸收了大量的别国百姓、文武官员,如何妥善处置是很棘手的事情。
以现在为例,对于民间来说,关东百姓习惯的是邺城朝廷,江南百姓习惯的是建康朝廷,长安朝廷对于他们来说,太遥远,太陌生。
对于那些降官而言,要如何融入到胜利者的官僚体制内,也是一个问题,若长期仕途不顺,不满情绪自然就有,离心力增加。
然后,因为统一,所以胜利国把别国的烂摊子也接过来了,一旦处理不当,就是民变甚至叛乱四起。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够统一天下的国家,其国力必然占据绝对优势,甚至君主雄才大略,是强势的皇帝,即“雄主”。
于是雄主多猜,然后太子就不好当。
皇帝强势,太子表现太好,招来猜忌,然后被废;太子表现不好,失宠被废。
接班人不稳,最后上来的新君控制不了复杂局面,于是二代而亡。
秦始皇不立太子,结果出巡途中暴毙,为内臣赵高、外臣李斯趁机暗箱操作,于是整个王朝崩溃。
隋文帝猜忌长子杨勇,为次子杨广所趁,杨广成功上位,猜忌弟弟们,所以杨家一母同胞的五兄弟,全都不得好死。
至于西晋,司马炎立低能的儿子当储君,宇文温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历史”就在眼前,挑战性很大,如今的周国会不会因为“统一并发症”发作而崩溃,是宇文温面临的巨大挑战。
他当然要采取措施应对,所以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行精密布局,以便预防。
所以,儿子们到底要如何重用,该怎么分家,若分封,该怎么分封,都是整套应对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0135/
看看还在发言的尉迟明月,宇文温觉得有些佩服:好能说啊!
肚子咕咕作响,宇文温觉得饿了,便示意宦官近前:“晚膳都准备好了么?”
“回陛下,都准备好了。”
“今晚主食是什么?”
“呃...主食有米饭和面食,陛下是...”
宇文温想了想,吩咐:“米饭。”
“是。”
宦官告退,宇文温搓了搓脸,继续等会议结束。
他的女人们,饮食习惯各有不同,有人习惯吃面食,有人习惯吃米饭,这是不同饮食习惯带来的生活差异,即便住在一起,除非有巨大的外力扭转,否则很难改。
饮食是这样,政治上也是这样。
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末三国鼎立,归于司马晋,但统一的日子没过多久,就是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
天下四分五裂,数百年的纷争以及南北对峙,已经让人们对于一个统一王朝不是很适应。
这就是当下的事实。
年纪大点六十岁以上的人,多少记得西魏、东魏对峙,侯景乱梁,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多少记得周齐对峙、周国灭齐。
所以,很多人都记得清清楚楚,国力强盛的萧梁,是怎么被带着八百残兵南逃的侯景掀翻,末路的梁帝萧衍,悲哀感慨:“天下自我得知,自我失之。”
人们还记得萧梁宗室是如何自相残杀,记得萧梁大将陈霸先袭杀尚书令王僧辩,把持朝政,然后取而代之建立陈国。
还记得齐国的皇位纷争,记得周国的晋王连废二帝,记得天元皇帝暴毙,外戚夺权,差点就取而代之。
记得陈霸先唯一的儿子陈昌在回国途中“不幸落水身亡”,记得宣帝陈顼是如何夺了侄子的位置。
这一切,大家都记得,记得清清楚楚。
数百年的纷争、南北对峙,一朝统一,但许多人并不认为这是必然,不认为从此天下一统,又是一个延续数百年的王朝。
这些人,可能是关东高齐故地豪强、世家、旧人,可能是江南大族、陈国遗民,或者是关中郁郁不得志的文官武将,大家都知道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所以,都在冷眼旁观。
他们在旁观,看年轻有为的天子宇文温,是否如梁帝萧衍那样年老昏庸,“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或者太子继位后,是否会如天元帝那样短命。
或者,当宇文温去世后诸子是否内讧,正如萧梁宗室相互残杀那般。
真要是那样,机会就来了。
没道理齐神武、周太祖、陈武帝能做到的事,我做不到。
宇文温想到这里,揉了揉太阳穴,继续深思。
大分裂之后的统一王朝,基本上都是短命王朝,扫平七国的秦是这样,结束三国乱世的晋是这样,结束南北朝的隋也是这样。
问题出在哪里?
当分裂日久,大家都认为这很正常,若有人强行“逆天改命”,要改变这个现状,那就得承受反噬之力,这股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大分裂之后的统一王朝都是二代而亡。
这说法好像哪里不对,因为结束五代乱世的宋不是二代而亡。
宇文温觉得宋的情况有些特殊,赵宋击败了中原各国,却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若要抬杠,可以说赵宋没有统一天下。
其次,且不说烛光斧影内幕如何,赵匡胤没能把皇位传给儿子,而是被弟弟赵光义接了皇位,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二代而亡。
大分裂之后的统一王朝,二代而亡,这说明了分裂的天下再次统一时,会如同大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那样,产生“统一并发症”。
“统一并发症”一旦发作,是会要命的,实现了统一的王朝,要承担反噬之力,随后陨落,为新朝做嫁衣。
所以,秦、隋成了过渡王朝,汉、唐成了受益者,而三国归晋,没过多久就是数百年的战乱。
那么周国会不会为人做嫁衣呢?
这个问题很有趣,宇文温越想越精神,要应对这个问题,那么首先得确定这所谓的“反噬之力”是什么。
一言难尽,简单来说,他觉得是观念和政治惯性。
当大家习惯了天下多国鼎立,忽然间被糅合在一起,各利益集团的诉求、利益得不到顾全,自然心生不满,于是不臣之心就有了。
而对于统一天下的王朝来说,忽然吸收了大量的别国百姓、文武官员,如何妥善处置是很棘手的事情。
以现在为例,对于民间来说,关东百姓习惯的是邺城朝廷,江南百姓习惯的是建康朝廷,长安朝廷对于他们来说,太遥远,太陌生。
对于那些降官而言,要如何融入到胜利者的官僚体制内,也是一个问题,若长期仕途不顺,不满情绪自然就有,离心力增加。
然后,因为统一,所以胜利国把别国的烂摊子也接过来了,一旦处理不当,就是民变甚至叛乱四起。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够统一天下的国家,其国力必然占据绝对优势,甚至君主雄才大略,是强势的皇帝,即“雄主”。
于是雄主多猜,然后太子就不好当。
皇帝强势,太子表现太好,招来猜忌,然后被废;太子表现不好,失宠被废。
接班人不稳,最后上来的新君控制不了复杂局面,于是二代而亡。
秦始皇不立太子,结果出巡途中暴毙,为内臣赵高、外臣李斯趁机暗箱操作,于是整个王朝崩溃。
隋文帝猜忌长子杨勇,为次子杨广所趁,杨广成功上位,猜忌弟弟们,所以杨家一母同胞的五兄弟,全都不得好死。
至于西晋,司马炎立低能的儿子当储君,宇文温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历史”就在眼前,挑战性很大,如今的周国会不会因为“统一并发症”发作而崩溃,是宇文温面临的巨大挑战。
他当然要采取措施应对,所以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行精密布局,以便预防。
所以,儿子们到底要如何重用,该怎么分家,若分封,该怎么分封,都是整套应对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