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先秦以来,海盐的制取都要靠煮,通过人工加热的方式把海水蒸发掉,这种制盐工艺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也就是柴禾。

    而同样是加热,却有另一种更省事、省柴禾的办法,那就是让海水晒太阳,相对于煮盐法,这就是晒盐法。

    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将海水引入一块块盐池组成的大盐田,借助强烈的日晒将海水蒸发,最后得到剩下的盐分,这个过程根本就不需要人工加热,所以能节省大量成本。

    宇文温当然知道晒盐法,但他没有实际操作过,所以这种新颖的制盐工艺提出来后,是重获新生的灶户们想办法将其实用化。

    简而言之,是在海边滩涂上挖两个池子,于潮水水位高时引海水入第一个池子,然后经过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后,将池水引入第二个池子继续晒。

    此时的池水(卤水)咸度很大,晒上一段时间后池底渐渐就会有析出的盐分。

    确实很简单,但要正式进行大规模晒盐,工艺就没那么简单,不过这对于灶户们来说不是问题,他们可能根本就不识字,但世世代代和海水打交道,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制盐经验。

    因为债务全免,家境得到极大改善,灶户们琢磨新工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数个盐场都在同时琢磨晒盐法,相互间还进行经验交流,所以很快就整理出一套有效的晒盐工艺。

    首先是建滩,在平坦的沿海滩涂上按一定的尺寸建造方形滩池,滩池由上而下逐级挖低,落差一般为数寸,上下池之间开有池门,用以引导池水向下走。

    最底部的池子里筑平台,用以储备析出的海盐,暂称为盐台。

    而滩池周围挖两面或者三面大沟,以备纳潮储水,暂称为盐沟,向海一面的沟堤防开一水门,设闸以便开关控制水流。

    其外再开一道潮沟,直通大海用来引潮入沟,备盐沟纳潮所用。

    盐滩(池)建成后还要整理,将池内泥土挖松、晾干,再放入海水中泡稀,用脚在池内将这些泥土踩均匀,再用刮板平池底,然后将池内海水排出,用石碾将池底压实压平。

    盐滩(池)准备好后就能纳潮,涨潮时等海水达到最高潮位时开水闸引海水入盐沟,然后借助立轴风车或者人力水车将海水从盐沟引入盐滩(池)中最高的那一级。

    晒了一日后将第一级池子里的海水导入第二级,晒一日后导入第三级,与此同时又引海水入第一级,逐日以此类推,利用日晒蒸发海水,让池中卤水浓度逐级变高。

    待得卤水流入最低层的盐台上时,已经接近盐分浓度最大值,再晒上一段时间就会析出盐分,即为“出盐”。

    当然,逐级日晒让卤水浓度增加的工艺需要技术操作,要靠人来判断其浓度是否达到“出盐”的地步,因为卤水流入最后一级的盐台上时,浓度不够会导致出盐量低,而浓度过高水量不足同样也会导致出盐量低。

    这需要经验,但对于灶户们来说不是问题,晒盐和煮盐,其实除了蒸发过程有人力和非人力的区别,对卤水浓度的判断并没有区别。

    数百年的煮盐经验,让灶户们对如何判断卤水浓度很在行,他们将卤水浓度分为十成,十成卤水就是浓度最大的卤水,达到了出盐的条件。

    如何判断卤水的浓度呢?靠舌头去品尝不是不行,但缺点太多,所以灶户们有祖传的办法,那就是用卤水浮子。

    这是一种特制的浮子,分为两枚,一枚为“五成浮子”,一枚为“十成浮子”,若五成浮子在卤水中抬头,那么意味着这卤水浓度大概是二到三成,若平浮在卤水面上即为五成卤水。

    十成浮子若在卤水中斜浮,说明此水为七到八成卤,若浮子平浮于卤水面上,意味着卤水为十成卤,可以出盐了。

    宇文温端详着手上那两枚浮子,心中想到了现代测海水盐度的一种装置:盐度比重计,看着面前一个个目光真挚的灶户,他不由得感慨万千。

    这些灶户目不识丁,不可能知道海水有“盐度”、“比重”的说法,也不知道海水里有氯化钠、氯化镁等氯化物盐类,但他们就是靠着世世代代的经验积累,做出了看上去很低端的卤水浮子。

    没有任何理论依据支撑,没有什么科学巨著,纯粹靠总结经验而制作出来的卤水浮子,实际上是能测海水盐度的比重计雏形,就这么默默的出现在民间。

    经验科学,父子相传,一逢乱世便戛然而止,卤水浮子还算是好的,毕竟盐业不会断绝,可又有多少萌芽于民间的科技,就这么默默无闻的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

    杨济见着宇文温出神,其他人大气不敢出,场面就此僵持着,于是干咳一声,让对方回过神来。

    “东西不错,然后呢?”

    “大王,这是两种盐,一种是煮出来的盐,另一种是晒出来的盐。”

    两个小碟子里各自盛着食盐,一碟看上去很白,是煮盐,另一碟看上去颜色不纯,这是晒盐。

    宇文温分别尝了尝碟子里的盐,很明显煮盐的纯度高,基本上没有杂味,而晒盐的味道么,掺杂着苦涩,虽然不至于和黄莲一样,但能感觉得出来。

    “大王,晒盐法省力省柴禾,可是晒出来的粗盐味道却不行,若是和煮盐一比,恐怕寻常人家若有的选还是会选煮盐。”

    宇文温点点头,他明白灶户们说的是什么意思,而作为一个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他还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海水中除了氯化钠,还有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钾等盐类成分,晒盐之所以有苦涩的味道,主要就是因为这些杂志在作祟。

    如何排除这种杂质干扰?他不知道,灶户们原本也知道,但最后还是琢磨出来了。

    “大王,同样的海水,煮出来的盐咸味比较纯,晒出来的盐咸味却有些苦涩,草民等琢磨了几日,想出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把晒出来的粗盐再用净水溶了,放在火上煮干,如此所得的精盐,味道和先前的煮盐一样。”

    又一碟食盐端了上来,颜色白净,品相明显比晒出来的粗盐好许多,和煮盐没有区别,宇文温尝了尝,除了咸味就没有苦涩的味道,论起咸味的纯度,比一般的煮盐稍好些。

    同样是煮,二次溶解所得卤水煮出的盐,比用滩涂上天然卤水煮出的盐纯度高,所以,晒盐法所得粗盐,若不进行二次处理,其味道比不过常见的煮盐。

    不远处有一排新起的房子,那是对粗盐进行二次加工的地方,里面用的是全新打造的大铁锅,省柴禾不说,有房顶挡太阳,全新灶台隔热效果很好,盐丁们煮盐再也无需忍受高温烘烤。

    晒盐再煮盐,其综合成本不比单纯的煮盐成本高,而按照宇文温的观点,粗盐和精盐,其实可以有很多花样玩法,其中利润最高的那种,当然是他的首选。

    40135/

章节目录

逆水行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八十三章 晒与煮,逆水行周,笔趣阁并收藏逆水行周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