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推进器关闭,正在进入轨道
辅助推进器开启,降落推进器开启,着陆架开启
正在校准着陆区坐标,与预计着陆器偏差
开始扫描着陆区,未发现威胁
大气生成塔运转正常,着陆倒计时
5!4!3!2!1!
所有推进器全部关闭!打开登陆仓探照灯!
砰
沉闷的撞击声通过飞船的外壳传入了驾驶室中。
“这里是mw201号殖民船,我们已经成功降落在着陆点,我们已经成功降落在着陆点,完毕!”几名船员小心地解开了自己身上的安全带。
远小于地球的重力使得船员们轻轻一用力便从地板上跃入了半空之中。
顺着驾驶舱的舷窗向外看去是欧罗巴表面那无尽的白色冰山,这些冰山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而在飞船降落点的不远处,则是一座上百米高的银色高塔,这座高塔的顶端还在向外喷射着白色的气体。
欧罗巴,也就是木星的第四大卫星,常见的称呼木卫二,拥有着稍小于月球的体积和质量,寒冷的表面布满了厚达十公里至三十公里的冰层。
而在这冰层的下方,则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水源,依靠着地底火山和木星等行星引力产生的热量,在冰层下方是深达上百公里的巨大海洋。
如此庞大的水源便成为了人类移民外星的首选之地,在共和国新的殖民计划中这里更是成为了首位。
和已经出售给泰坦集团并交由高文线虫开发的木卫三不同,这里可以说是人类最为遥远的殖民地。
早在一年前,共和国便委托泰坦航空向木卫二上发射了大量的大气生成塔,这些大气生成塔通过分离冰层中的氢来产生源源不断的能源,在人类还未踏足这颗星球前便开始创造能够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
虽然已经发射了上百座的大气生成塔,但是距离彻底改造这颗行星还是太过遥远。
不过如果在大气生成塔的附近,依靠适应进化基因人类已经能够勉强生存。
这次殖民的降落点也因此选择在了一座最先发射的大气生成塔旁边的平原上。
“这座大气生成塔已经运转了一年多了,这里的环境勉强可以让进化后的人类生存,殖民地展开工作可以开始进行!”一名船员在走出飞船后便摘下了自己的面罩,通过缺氧环境下的进化,这名船员体表皮肤已经拥有了汲取氧气的能力。
配合上进化成左右两个的巨大肺部,这名船员已经能够获取到大气生成塔附近空气中稀少的氧气。
“外部空气环境已经确定!准备展开殖民点!”
“所有工作人员远离标定的禁止区域!”
当齿轮运转的声音传来时,西瓜虫模样的登陆仓便开始从中间裂开数条缝隙,登陆仓的外壳开始向着四周的地面落去。
在登陆仓的中间,一座如同吊塔一般的高塔开始缓缓升起。
而在高塔前方,一个个建筑模块开始向四周已经展开的金属地面上移去,在高塔前方空出了一个圆盘状的小型广场。
“殖民点展开正常,多功能塔已经升起,降落台已空出!”
“可以让轨道中的殖民船开始降落了!”
收到信号的殖民船开始在轨道中调整自己的姿态,将飞船尾部的推进器对准了木卫二的地表。
在船首推进器的推动下,殖民船飞速冲向了木卫二地面的殖民点。
当飞船到达五百米的高度时,尾部的推进器再次开启,窜涌的火焰将这艘长达五百米的殖民飞船稳稳托在了半空中。
“所有工作人员离开降落台!”
“开始进行激光定位!”
“殖民船开始降落!3!2!1!”随着指挥塔中工作人员激动的大喊声,殖民船稳稳地停在了殖民点中央的降落台上,推进器喷出的火焰被降落台周围的通风口排向了天空。
在殖民船停稳后,多功能塔上便从左右两侧弹出了十对机械钳,将殖民船牢牢固定在了发射塔前。
于此同时,殖民船的船首也向两侧打开,露出了殖民船内的巨大货仓。
多功能塔顶端的吊塔开始从殖民船的货仓中将大量的集装箱吊出飞船。
“很好!很好!可以了!放在这里就行!”殖民点周围的冰面上,大量的工作人员挥舞着荧光棒指挥吊塔将用于居住的集装箱式房屋整齐地安放在了殖民点的周围。
在这些集装箱房屋落地后,四根金属棒便从箱体内弹出插入了冰层之中。
接着,集装箱两侧便如某些房车一样,向两边伸出了一半的小箱体,箱子的顶端也展开了一面面的太阳能面板。
这些集装箱住房虽然每个的面积仅有不到二十平方,但是在展开后便变成了上下两层八十平方的双层住宅,住宅内厨房、浴室、卧室、房一应俱全!
在集装箱住房部署完成后,位于箱体内的休眠仓便全部关闭,休眠仓内的殖民者们在电击下从休眠中苏醒过来。
短短五天的时间,整艘殖民船便被拆解地只剩下了五分之一,殖民地也扩张到了五百米直径的范围。
整齐划一的集装箱住房组成了一片片的居住区,在住房的周围则是刚刚种下的供能毯以及防滑处理后的路面。
有了供能毯绿色的衬托,这个殖民地已经有了些许的生机。
这个时候,已经拆解地还剩五分之一的殖民船再次腾空而起。
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的殖民船能够在殖民地建立完成后单独剩下一个可以重复利用的子船。
这艘子船将会返到火星殖民地进行补给,接着返蓝星拉上新一批的殖民者和设备重返木卫二。
仅仅这一次的殖民活动,木卫二的赤道上便拥有了五座五百人的殖民地。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共和国还将继续发射多达一百艘的殖民船,将五万名殖民者送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偏远卫星进行大开发。
同时,针对木卫二冰层下方海洋的探索活动也同步开始进行。
辅助推进器开启,降落推进器开启,着陆架开启
正在校准着陆区坐标,与预计着陆器偏差
开始扫描着陆区,未发现威胁
大气生成塔运转正常,着陆倒计时
5!4!3!2!1!
所有推进器全部关闭!打开登陆仓探照灯!
砰
沉闷的撞击声通过飞船的外壳传入了驾驶室中。
“这里是mw201号殖民船,我们已经成功降落在着陆点,我们已经成功降落在着陆点,完毕!”几名船员小心地解开了自己身上的安全带。
远小于地球的重力使得船员们轻轻一用力便从地板上跃入了半空之中。
顺着驾驶舱的舷窗向外看去是欧罗巴表面那无尽的白色冰山,这些冰山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而在飞船降落点的不远处,则是一座上百米高的银色高塔,这座高塔的顶端还在向外喷射着白色的气体。
欧罗巴,也就是木星的第四大卫星,常见的称呼木卫二,拥有着稍小于月球的体积和质量,寒冷的表面布满了厚达十公里至三十公里的冰层。
而在这冰层的下方,则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水源,依靠着地底火山和木星等行星引力产生的热量,在冰层下方是深达上百公里的巨大海洋。
如此庞大的水源便成为了人类移民外星的首选之地,在共和国新的殖民计划中这里更是成为了首位。
和已经出售给泰坦集团并交由高文线虫开发的木卫三不同,这里可以说是人类最为遥远的殖民地。
早在一年前,共和国便委托泰坦航空向木卫二上发射了大量的大气生成塔,这些大气生成塔通过分离冰层中的氢来产生源源不断的能源,在人类还未踏足这颗星球前便开始创造能够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
虽然已经发射了上百座的大气生成塔,但是距离彻底改造这颗行星还是太过遥远。
不过如果在大气生成塔的附近,依靠适应进化基因人类已经能够勉强生存。
这次殖民的降落点也因此选择在了一座最先发射的大气生成塔旁边的平原上。
“这座大气生成塔已经运转了一年多了,这里的环境勉强可以让进化后的人类生存,殖民地展开工作可以开始进行!”一名船员在走出飞船后便摘下了自己的面罩,通过缺氧环境下的进化,这名船员体表皮肤已经拥有了汲取氧气的能力。
配合上进化成左右两个的巨大肺部,这名船员已经能够获取到大气生成塔附近空气中稀少的氧气。
“外部空气环境已经确定!准备展开殖民点!”
“所有工作人员远离标定的禁止区域!”
当齿轮运转的声音传来时,西瓜虫模样的登陆仓便开始从中间裂开数条缝隙,登陆仓的外壳开始向着四周的地面落去。
在登陆仓的中间,一座如同吊塔一般的高塔开始缓缓升起。
而在高塔前方,一个个建筑模块开始向四周已经展开的金属地面上移去,在高塔前方空出了一个圆盘状的小型广场。
“殖民点展开正常,多功能塔已经升起,降落台已空出!”
“可以让轨道中的殖民船开始降落了!”
收到信号的殖民船开始在轨道中调整自己的姿态,将飞船尾部的推进器对准了木卫二的地表。
在船首推进器的推动下,殖民船飞速冲向了木卫二地面的殖民点。
当飞船到达五百米的高度时,尾部的推进器再次开启,窜涌的火焰将这艘长达五百米的殖民飞船稳稳托在了半空中。
“所有工作人员离开降落台!”
“开始进行激光定位!”
“殖民船开始降落!3!2!1!”随着指挥塔中工作人员激动的大喊声,殖民船稳稳地停在了殖民点中央的降落台上,推进器喷出的火焰被降落台周围的通风口排向了天空。
在殖民船停稳后,多功能塔上便从左右两侧弹出了十对机械钳,将殖民船牢牢固定在了发射塔前。
于此同时,殖民船的船首也向两侧打开,露出了殖民船内的巨大货仓。
多功能塔顶端的吊塔开始从殖民船的货仓中将大量的集装箱吊出飞船。
“很好!很好!可以了!放在这里就行!”殖民点周围的冰面上,大量的工作人员挥舞着荧光棒指挥吊塔将用于居住的集装箱式房屋整齐地安放在了殖民点的周围。
在这些集装箱房屋落地后,四根金属棒便从箱体内弹出插入了冰层之中。
接着,集装箱两侧便如某些房车一样,向两边伸出了一半的小箱体,箱子的顶端也展开了一面面的太阳能面板。
这些集装箱住房虽然每个的面积仅有不到二十平方,但是在展开后便变成了上下两层八十平方的双层住宅,住宅内厨房、浴室、卧室、房一应俱全!
在集装箱住房部署完成后,位于箱体内的休眠仓便全部关闭,休眠仓内的殖民者们在电击下从休眠中苏醒过来。
短短五天的时间,整艘殖民船便被拆解地只剩下了五分之一,殖民地也扩张到了五百米直径的范围。
整齐划一的集装箱住房组成了一片片的居住区,在住房的周围则是刚刚种下的供能毯以及防滑处理后的路面。
有了供能毯绿色的衬托,这个殖民地已经有了些许的生机。
这个时候,已经拆解地还剩五分之一的殖民船再次腾空而起。
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的殖民船能够在殖民地建立完成后单独剩下一个可以重复利用的子船。
这艘子船将会返到火星殖民地进行补给,接着返蓝星拉上新一批的殖民者和设备重返木卫二。
仅仅这一次的殖民活动,木卫二的赤道上便拥有了五座五百人的殖民地。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共和国还将继续发射多达一百艘的殖民船,将五万名殖民者送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偏远卫星进行大开发。
同时,针对木卫二冰层下方海洋的探索活动也同步开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