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王二人不知道那位府君邀请他们是为了什么事,不便擅自离去,只得跟在曹恪、吴质和曹德三人身后,来到客舍中一间房屋之中。

    这时夜幕已经降临,客舍所有住了人的房间都亮起了一盏油灯。

    曹德住的屋子是个套间,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前面是客厅,后面是卧室。

    客厅中间地上,铺着几张苇席。

    曹德走到席上,在西边主位坐下。

    曹恪和吴质分别坐在北、南两边席上。

    吴质稳坐红色苇席,向潘璋、王双二人介绍曹德:“这位是我们担任扬武校尉,同时兼任东平相的曹府君。”

    又介绍曹恪:“这位是曹司马。”

    又自我介绍:“在下东平主记室史吴质。”

    潘、王二人这才知道在座的三人身份,连忙拱手施礼。

    曹德问那二人:“请教两位壮士台甫?”

    古时问人台甫,其实就是问人的姓名和表字。

    潘璋、王双看起来还是有些文化的,知道问台甫的意思。

    只听见潘璋抢先说道:“小民姓潘名璋,草字文珪。”

    王双也道:“小民王双,草字子全。”

    曹德点点头,表示自己听明白了,挥手请二位到南边席上跽坐。

    潘、王二人都没有推辞,到席上坐了。

    曹德询问了一番二人的家世,这才说道:“我刚才见两位壮士在院中较量武艺,顿觉大开眼界。不知二位可愿投军,随我征战沙场,搏个封妻荫子?”

    王双道:“好男儿自当纵横沙场,建功立业。小人愿意投奔府君帐下,供您驱使,只是……”

    “只是什么?”

    王双道:“小人家有老父健在,此事还要和他说一声。”

    曹德笑道:“那是当然。”

    又问潘璋:“文珪的意思?”

    潘璋道:“小人也愿意投军,只是希望府君能够给我一天的时候,和妻子话别。”

    “应该的,应该的。”曹德道,“本将明日在这潘渡亭呆一天,等你们,后天再动身去东平。”

    潘璋和王双心中欢喜,拱手道:“这样的话,小人谢府君体谅。”

    曹德见大事已成,请潘、王二人回去,后天上午辰时之前赶到这潘渡亭部和他会合,一同前往东平。

    潘、王二人欣然答应,告退离开。

    曹恪等人吃过晚饭,回房休息。

    后天一大早,曹恪起床洗漱完毕,又吃过早饭,已经到了卯牌时分。

    正吩咐家兵们收拾行李,准备启程,这时听见外面人声鼎沸。

    走出亭部院门一看,才发现是潘璋和王双二人各领着许多男子朝这边走来。

    曹恪以为他们两家又生嫌隙,正打算上前问个明白时,却听潘璋说他们都是来投军的。

    一问之下,才知道潘、王两家昨天已经达成了协议。两千亩的地,潘家只要一千二,另外八百亩给王家。

    潘璋和王双分别向各自的家人说了准备去投军的打算,不料两家家人都很支持。

    二人放下心来,又各自聚焦了百多个愿意跟随自己投军的族中健儿,带着他们前来潘渡亭部。

    曹恪喜不自禁,连忙去报知曹德。

    曹德闻讯,也是大喜过望。

    他当着潘璋和王双的面,让二人代理军曲候之职,统领各自部曲。

    至于军候印信,要等他赶到无盐上任之后,才方便派人报知曹操,请他发放给潘璋和王双,并让二人转正。

    潘璋和王双得了官职,都十分欣喜。

    辰牌时分,曹德、曹恪父子两个在吴质、李宣、潘璋、王双以及四百多个部曲的簇拥下,离开潘渡亭部,前往东平。

    一下子多了两百多张嘴,曹德一行人的粮食压力骤然增加。

    好在潘、王二人事先已经让自家族人携带了两天的干粮,再加上途中亭舍可以提供饭菜,因此这压力也变得没那么大了。

    众人走了将近六十里,于当天下午赶到东郡范县的马营乡,住进杜亭亭部。

    见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投宿的,杜亭亭长顿觉压力比山还大。

    好在杜亭是个大亭,有足够的房间供曹德等人居住。

    四百来个人,只有曹德、曹恪、吴质、李宣、潘璋、王双这六个上层官员需要单独安排一间客房。

    至于四百来个士兵,每四十人共用一间大房舍,十来间屋子怎么也够了。

    还有吃饭的问题,众人也是携带了粮食的,这个根本不用担心。

    时间还早,曹德带着曹恪、李宣、吴质、潘璋、王双等人来到亭部院门外面,查看周围地形,同时观赏景色。

    李宣指着东边大约五里远处一座大山,道:“府君看到那座山了么?那山名叫梁山。”

    曹恪听到“梁山”二字,心中一动,不由自主地想起后世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来。

    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泊,替天行道,最后受了招安。

    这个故事,家喻户晓。

    这里地处范县东部,在后世是属于梁山县的地盘。

    梁山风景区就在梁山县啊。

    曹恪不等曹德回李宣的话,当即脱口而也:“梁山?梁山泊?”

    “什么梁山泊?”李宣皱着眉头,像看神经病一样瞥了曹恪一眼,道:“就叫梁山。”

    曹恪这才想起来,梁山现在还是座孤山,屹立在齐鲁大地。

    那著名的八百里水泊,现在还不存在,要等到五代,黄河绝堤改道之时,才会形成。

    不要说山下的八百里水泊了,就连现在兖州境内最大的湖——巨野泽,离梁山南麓还有五十余里。

    曹德朝梁山那边望了一阵,问李宣:“过了此山,离东平国地界还有多远?”

    李宣道:“梁山就位于东郡和东平国的交界之处,归寿张县管。距离此山西麓将近两里远处的路口,有两个郡国的界碑。”

    “这么说,就要到了是吗?”曹德眼见自己即将进入东平,神情一振,连日的疲惫感似乎一扫而光。

    “是的,前面就是东平地界。”

    李宣道:“梁山主峰虎头峰上,原本有座东平的郡国兵大营。”

    曹德道:“原来的郡国兵大营?现在不是了么?莫非搬走了?”

    “不是。”李宣道,“去年青州黄巾入兖州,攻打诸郡县。当时的东平相和王国中尉领郡国兵跟随刺史刘公山(刘岱字公山)讨伐反贼,战败身死。两千多个郡国兵将士也都死在黄巾乱党的刀下了,无一生还。虎头峰上的那座郡国兵大营就此荒废了。”

    东汉制度,只有边郡才设置都尉,统领郡兵。

    内地的郡一般不设都尉,郡兵直接归太守或者国相统领。

    但是东平是汉室诸侯王刘凯的封国,和一般的郡相比有些特殊。

    王府的属官中,最高级别的有三个,即国相、国傅和中尉。

    这三个职位都由朝廷直接任命,诸侯王无权自行安排。

    三职位中,国相负责治理地方,国傅负责教导年幼的诸侯王,而中尉则负责统领诸侯王的卫队。

    这支王国卫队同时也与国相统领的郡国兵一道,共同维护当地治安。

    外敌进犯的时候,无论是国相统领的郡国兵还是中尉率领的藩王卫队,都有守土之责。

    李宣说道:“曹使君几个月前才光复东平,还没得及组建新的郡国兵。”

    “原来如此。”曹德听说了这段跟东平国有关的过往,不禁唏嘘半晌。

    李宣这时沉声道:“还有个坏消息,要告诉府君。”

    “说!”曹德轻声道。

    “卑职刚刚听杜亭的亭长说,这梁山上近来聚集了七百个贼寇,将虎头峰上的原郡国兵大营占了。这帮贼人的头领是个外号叫做夜来风的破落户子弟,经常领着喽啰下山劫掠过往客商行人,甚至打家劫舍。早知道是这样的话,卑职当初就劝府君绕道了。”

    曹恪听李宣说什么绕道,不禁笑道:“绕什么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我们这么多人,带着这么多刀枪弓箭,还怕他们不成?”

    潘璋也讥笑道:“李主簿胆子也太小了。”

    王双、吴质等人都笑了几声。

    李宣辩白道:“我这哪是胆小,我这分明是谨慎。”

    众人又笑。

    曹德道:“好了,好了,李主簿也是为大家的安危着想,诸位就不要笑话他了。”

    又道:“今天晚上,我们要严加戒备,以防山贼前来偷袭。”

    曹恪等人都拱手道:“遵命!”

    ……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三国之大伯是曹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夜观星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0章 喜得两将(求票)-三国之大伯是曹操TXT下载,三国之大伯是曹操,笔趣阁并收藏三国之大伯是曹操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