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不觉到了六月初八。
六月初八这天,宜出行。
动身之前,曹恪还要办一件事,那就是将一件宝物送给曹嵩。
那件宝物就是曲辕犁。
再过一阵子,就要开始秋耕作业了。
为了提高自家族人和佃户开垦荒田的效率,曹恪便将不久前画好的曲辕犁图纸交给家里养的铁匠,让他按图打造。
卯时,吃过早饭,曹恪一身戎装,带着包括曹大福在内的几个小厮来到铁匠家,取了那张犁,便直奔曹嵩住处。
曹嵩所住的地方在箕山坞堡的中心位置,是一座五进大院。
曹恪让两个小厮抬着曲辕犁进了院门,见曹嵩从垂花门里走了出来。
曹嵩身后,跟着六个儿子、几个儿媳以及包括曹昂、曹惠等人在内的孙子孙女们。
曹恪上前几步,拱手向曹嵩等人行礼问安。
曹嵩这时发现有两个小厮抬了个奇怪的物件站在曹恪后面。
那物件看起来像犁,却又和现在农夫们普遍使用的犁有很大不同。
现在农夫用的犁,是直辕犁,即辕是直的。
而眼前这个像犁的东西,辕却是弯曲的,比直辕犁的犁辕要短一些。
除了犁辕变短了之外,这东西上面似乎还增加了一些部件。
好奇心顿起,曹嵩指着那物件,问那两个小厮:“你们抬的是什么东西?”
有个小厮答道:“小郎君说这叫曲辕犁。”
“曲辕犁?”
曹嵩和曹操二人一前一后,绕到曹恪身后,站在那个物件旁边,盯着看了许久。
曹恪转过头来,对那两人道:“对,就叫曲辕犁,是我让铁匠打造的,将来秋耕的时候,可以分配给佃农使用。”
曹德也是一身戎装,站在曹恪身侧,笑道:“我家又不是没犁,还打一张犁来做什么?再说了,你造犁就造犁吧,也做个像一点的啊。”
曹恪眉头微皱:“这怎么就不像了?”
曹德道:“三郎,你没看见过犁是什么样子的?常用的犁辕是直的,你这个辕分明是弯的。还有,下面多了那么多部件,有什么用?”
曹恪噗嗤一笑,道:“阿翁,就是因为辕是弯的,才叫曲辕犁啊。”
又跑到那张早已被小厮们放在地上的曲辕犁旁边,不时指着犁铧、犁评、犁盘等等部件,向众人介绍它们各自的功能作用。
介绍完了之后,又道:“我们现在常用的直辕犁,在犁田的时候,要用两头牛拉,俗称二牛抬扛。犁地的时候不方便转身或者调头,且犁的地又太浅。”
“而这种曲辕犁,因为辕是弯的,再加上多了这些部件,我们的佃户在耕地的时候会非常的方便,可以灵活调头、转向,地也可以犁得更深。”
“还有,用这种犁耕田的时候,只要用一头牛就够了,如此一来,可以大大节省畜力。”
曹嵩似乎有些不相信,道:“真是你说的这样么?”
“大父要是不相信,等秋耕的时候,让佃户们到地里试一下不就知道了么?”
曹嵩“嗯”了一声,点头道,道:“是应该试一试。”
曹操也是点了点头,似乎对这张曲辕犁产生了莫非的兴趣,俯下身子,伸出双手在这物件上面摸了又摸。
不久,他叫来两个家丁,将这张曲辕犁抬进曹嵩所住大院的库房中保管,待秋耕开始后再拿出来使用。
俄顷,曹德问儿子:“士兵们都集结完毕了么?辎重呢?”
曹德是以扬武校尉的身份领东平相的,自然有自己的本部人马。
不过现在人马不多,才两百余人,且都是自家的部曲。
除了这两百部曲之外,曹操此前还从定陶大营中抽调了两曲人马到曹德帐下,归自己的老弟节制。
不过那两曲人马要过一阵子才能前往东平,和曹德会合。
曹军也和汉军一样,实行二五制的军队编制,不过略有不同。
最基层的编制单位是伍。五人为一伍,每伍设一个伍长。
二伍为一什,主官是什长。
五什为一队,以都伯为主官。
队的上一级单位是屯。
每屯由左、右两队组成,共有一百人,由屯长统领。
屯以下作战单位的人数都是固定的。
屯之上就是曲,每曲人数不定,满编的话有五百人,由中、前、后、左、右五屯组成。
不满编的话则每曲只有两百人,分成左、右两屯。
曲的长官是军候。
部是曲的上一级单位,一般由校尉统领,不设校尉的话则由军司马统领。
每部分左、右两曲,总人数不等,满编的话应有千人之众,不满编则只有四百多人。
现在曹德统领的本部人马还有好几百个缺额,需要到东平后再另行招募。
曹恪学着后世电视剧里下级军官向上级回话的样子,拱手对曹德道:“禀校尉,全体将士已经集结完毕,辎重也全部上车,只等一声令下,就可出发了。”
“李子扬和吴季重都来了么?”
按计划,李宣和吴质二人将随曹德前往东平。
至于苏林则是曹操专门从外地调至东平任职的,现在估计已经到达无盐了。
曹恪道:“李世叔和吴季重都来了,在北门楼下等着呢。”
李宣和曹操、曹德兄弟两人都有交情,因此曹恪以世叔二字来称呼他。
须臾,曹恪想起吴质此前借书的事,道:“季重已经把《左传》还给我了。”
“好。”
曹德随即转身,和众人道别。
曹嵩似乎有些不舍,道:“我送你们父子俩到坞堡门口。”
曹德没有拒绝父亲的好意,让曹嵩、曹操等人将自己和曹恪送到坞堡北门附近,才请他们回去。
北门里面,有个较大的广场,大概有四个蓝球场那么大。
广场上停着五辆马车,全部用来装载辎重。
马车附近,站着两百个家兵。
家兵们都披着乌色两当铠,戴着黑色兜鍪,右腰边挂着箭壶,左腰上悬着环首刀,背上背着长弓,手上还拿着把长枪。
这些装备,都是不久前曹操安排人从军中仓库里调拨过来的。
坞堡大门附近四块拴马石上,各拴着几匹好马。
其中一匹白马是曹恪的坐骑,其它毛色不一的马匹供曹德、李宣、吴质等人骑乘。
曹大福以及几个曹恪的心腹小厮也骑马,跟随主人去东平。
早已等候在北门边的李宣和吴质二人等曹德赶到,连忙上前参见。
曹德让二人准备动身,自己也从拴马石上解开一匹黄马的缰绳,然后踩着马镫,上了马背。
这马镫是曹恪还在徐州的时候让铁匠打造出来送给他的。
当时一共打造了四对马镫,其中一对曹恪自己用,另外三对分别送给了曹德、夏侯渊和曹操三人。
回到鄄城后,曹操又让人批量打造了几百对马镫,分配给军中将士们尤其是骑兵们使用。
因此李宣、吴质、曹大福等人的坐骑上,都挂着马镫。
曹恪披着黄铜色两当铠,左腰悬着把环首刀,右腰挂个箭壶,背上背把雕弓,也上了马来,跟随曹德出门。
吴质、李宣、曹大福等人也陆续上马,朝坞堡大门外走去。
两百多人护着五辆辎重车陆续出了箕山坞堡北门,在骄阳下往东北而行,下午就到了廪丘县地境。
曹恪骑马走在官道上,见路边麦田一望无际。
金黄色的麦田中,夹杂着几块绿油油的菜地。
曹恪一边观赏路边景色,一边听曹德和李宣闲谈。
李宣三十来岁年纪,长着山羊胡,样子看起来十分儒雅。
他是名士李膺之孙,前东平相李瓒之子。
李瓒生前对曹操十分赞赏,劝儿子在自己死后前去投奔他。
李宣听从老爹的安排,带着弟弟们投奔了当时还在东郡当太守的曹操。
他又与曹德有些交情,在得知好友担任东平相,想要征辟自己进入他的幕府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现在他在曹德手下担任主簿。
只听见李宣说道:“东平境内的世家大族,以刘、张、吕、毕四家为首,人称东平四大豪门。这四家豪族,每家光宗族就有近万口人,各占有良田万余顷。”
曹德顿时来了兴趣,道:“说说这四大豪门。”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