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位?凡哥,您又来逗我们玩了。”

    “凡哥,都说冷门诗人了,我们哪里知道,您讲谁我们就听谁。”

    众人哭笑不得。

    那有啥办法。

    他们又不是史官世家出身,更没有考古手段以及观星之术……哪里知道这世间这么多的秘辛。

    对此,陈凡便说道:“行,那我就再说一位比之李商隐还更为冷门的一位诗人。”

    打开快手,陈凡再一次开始直播。

    此时。

    一众直播间内一众粉丝纷纷进场。

    陈凡说道:“这位诗人姓杜,至于名字……暂时我就不说,我就先将他称之为小杜吧。小杜呢,与李商隐处于同一个时代的诗人。比之李商隐,小杜混得稍微好一些。因为小杜出身名门,祖父曾经当过宰相,所以自小家学也很不错,他小的时候就展现出才华。并且,他还很喜欢兵法类的书籍。”

    “小杜呢,23岁的时候进京考试。当时,是一位叫做崔郾的主持这一次考试。此时太学博士吴武陵骑着一头毛驴来看热闹。崔郾看到吴武陵也来了,一时非常高兴,连忙迎接。吴武陵就说,我老了,以后还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不过呢,最近我听说一位很有才学的贤士,所以想向你推荐一下。然后,他就说,前些时候听到很多人都在讨论一篇文章,我走进去一看,这篇文章叫做《阿房宫赋》。这篇文章写的是真得好,我念给你听。”

    “一翻朗诵,崔郾也觉得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于是吴武陵就说,像这样的有才之士,你应该亲点他为状元。崔郾有一些犹豫,就说,状元被别人给预定走了。然后吴武陵就说,那怎么说也要第二名。崔郾又说,第二名也被别人给预订,不但第二名,甚至后面第三名,第四名……他全都被预订了。最后,没办法,吴武陵就说,最差最差,你应该点第五名。因为吴武陵影响很大,加之这篇文章确实写得很好,所以最后,崔郾就将写出《阿房宫赋》的人定为第五名。”

    “而这一篇写出《阿房宫赋》的作者,就是小杜。”

    小杜不是陈凡给他取的外号,前世真一大堆人叫他小杜。

    此时。

    陈凡将这个故事只是一讲出,一下子就吸引了众人的兴趣:“凡哥,阿房宫赋,这写的是什么?”

    “阿房宫啊,据说是秦王所修建的一个宫殿。这篇文章,写的就是阿房宫的散文。”

    “不知道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吴武陵想崔郾亲点小杜为状元,各位想想,这篇文章写得如何?”

    “凡哥,您不要告诉我比起当年苏轼考试时写的文章还要牛逼吧。”

    “不说牛逼,至少,应该不相上下。”

    “我草……凡哥,我最为喜欢的就是苏仙啊,您这位小杜真这么有才学?”

    “那我也学吴武陵一样,念一念这首《阿房宫赋》。”

    说着,陈凡念了起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是的。

    又是一篇前世录入教科书的经典散文。

    不需要陈凡怎么解释。

    大家只是一听,便已明白,这篇阿房宫赋的魅力。

    甚至。

    因为此前接受了《岳阳楼记》与《滕王阁序》之余,众人的审美评价也变得更为有品味。

    要是一般的散文,当真还入不得他们的法眼。

    但这一篇《阿房宫赋》,那就例外了。

    不说其他。

    光是第一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你便明白这篇散文的不凡。

    光这一句,一下子就将整个的阿房宫给介绍了出来。

    该文章气势之雄浑,当真不是一般的文章所能相比的。

    而再到后面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你更是感慨阿房宫的气势。

    “果然是状元之才。”

    “嗯,如此水平,如果拿当时苏轼科考之时的水平来说,当真比不上这位小杜。”

    “是的,只有后面苏仙被贬黄州之后,才能与之匹敌。”

    众人一时叹为观止。

    另一边。

    有一些此前没有听课的粉丝,却是无比激动的问道:“兄弟们,这位小杜是谁,我怎么不认识啊?”

    “没事,我们也不认识,他就是一个冷门诗人。”

    “这还冷门诗人?”

    “对对对,人家真是冷门诗人。”

    “那个……好吧。”

    众人憋住笑。

    一瞬间,他们似乎一下子体会到了陈凡的恶趣味。

    但不得不说。

    这种凡尔赛式的装逼,当真是好不爽快。

    陈凡微微一笑。

    他明白。

    有不少网友已经体会到了自己的恶趣味,但他却接着说道:“早期的小杜还是很年轻有为的,这让小杜以为可以大展身手。可是,虽然小杜中了进士,但在国家分配上却给了他一个校理典籍的闲差,当了半年,后来小杜就离开了长安,去赣省使府当了幕僚,后来又去了杨州节度使那边当差。只是虽然如此,但年轻的小杜一心还是想着报效国家。所以,这个时间段他写下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歌。一次,他与苏轼一样,途经三国古战场。于是,他就写下了一篇《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边说,陈凡一边拿起笔,写下这一首诗。

    但陈凡并没有停下。

    所谓的冷门诗人,自然应该多写一些诗:“后来他在扬州的时候,又写了一首《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又是宣纸上写上。

    接着,陈凡继续说道:“当小杜来到秦淮河游玩的时候,又有灵感,写下了一首《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口气。

    陈凡连说了小杜三首诗。

    而这会儿,直播间内一众粉丝,再一次惊叹的问道:“凡哥,您管这叫冷门诗人?”

    “我靠,这三首每一首都是经典啊。”

    大家又不是小学毕业,没啥欣赏水平。

    哪怕就是小学毕业,一首诗好不好,有的时候也能分出个一二三四。

    小杜这三首诗,不说读起来朗朗顺口,而且非常的有韵味。

    特别是诗里面充满着忧国忧民之意,当真非常让人记忆犹新。

    对此,陈凡再一次确定:“是的,小杜确实是冷门诗人。不对,小杜是比之李商隐还冷门的冷门诗人。”

    “那……好吧。”

    众人有些抓狂。

    小杜是陈凡说的,他说小杜是冷门诗人,他就是冷门诗人。

    虽然。

    这位冷门诗人与他们熟知的一些知名诗人比起来,好像水平还更高一些。

    但他们能拿陈凡老师怎么办?

    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继续看着陈凡装逼。

    “但,一直得不到重用的小杜也不是一直是忧国忧民。在小杜的中年时间,大概是已经看淡了,大概是已经对于朝廷不报什么希望。于是,他就将满腔的热情转化到了青楼歌妓当中。他常常与歌妓为伴,为美女为邻。这个时候,他写下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哪怕他不在扬州了,外放到了黄州,当追亿时扬州的岁月,他仍是感叹【十年一覺扬州梦,赢得青樓薄幸名。】”

    “不过,如果小杜一直沉醉在扬州青楼之中,那小杜就不是小杜了。雖然在扬州的生活让他流连忘返,但他心中仍念念不忘如果有朝一日,他必将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宣州任职期间,他路过乌江亭。这个乌江,就是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不同于李清照写的夏日绝句,小杜却是感慨【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显然,小杜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哪能因为一时的失败就谢绝天下。如果小杜是项羽的话,那绝对是返回江东,再卷土重来……”

    此时。

    公频上鲜花,掌声,留言……已经疯狂的刷起。

    这位比之李商隐还要冷门的诗人,小杜……当真是让他们太喜欢太喜欢了。

    但关于这位小杜,陈凡还没有介绍完,他继续说道:“晚年的小杜心态变得更为通透,他不再是那位志向高远少年,也不是那位喜欢沉醉于扬州的恩客,而是将自己纵情于山水之间,感怀世间之美。有一年清明,他写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又有一年,他去旅游参观,写下了一首《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到了这里,陈凡这才停下。

    而直播间内一众粉丝,这会儿却是疯狂的问道:“凡哥,这位小杜叫什么名字?”

    “杜牧。”

    陈凡在纸上写出了“杜牧”两字。

    是的。

    他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小李,指的是李商隐。

    小杜,指的就是杜牧。

    “杜牧?”

    “原来这位比李商隐还冷门的诗人叫做杜牧。”

    看着陳凡在纸上写出来的杜牧。

    众人嘴角里念着小杜写的这一些诗歌,并暗暗记在心上。

    虽然陈凡一直说这位小杜是比李商隐还要冷门的诗人。

    但他们却知道。

    这位小杜写出来的诗歌,才是唐诗该有的气质。

    7017k

                

章节目录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天下第一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66章:这才是唐诗该有的气质……(求订阅)-和中华上下五千年内容相似的书,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笔趣阁并收藏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