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跃渊从前并非没听过他人抚琴鼓瑟,只是他也是将门出身,自小便几乎将全部的心神都用在了习学武艺和军略上,于乐理一道中的精华几乎全然不知。
此时他眼中所见,只觉得张嫣然的神态中自然有一股端庄雅致之风,又似有飘然出尘之态,虽然不知从这位姑娘指端逐渐奏响的乐曲到底有何奥妙,但心中情绪也为之引动。
这等事说来玄妙,可其中并无什么深奥之理,就如世间书画大家纵情于笔墨之间,他们的作品被他人所见后,会让观者心生所感,纵然这位观者一生从未亲自习字作画,却也并不妨碍他们能通过观摩相应作品体察作者彼时心境,无非便是‘通情’二字罢了。
张嫣然此时所奏之琴形制不同寻常,所发音色亦不常有,在白跃渊对乐器有限的认知中,介乎于琴筝之间,乐声忽而如山间小溪,淙淙而过,却又清澈见底,忽而又有金戈铁马之意,模拟着长枪大戟铿然之声。
只是不知怎的,张嫣然似乎是对此时自己所奏的乐曲不甚熟悉,乐声轻柔明快之际尚不易觉察,待到声转激昂慷慨之时,便显得其中有些滞涩,似乎是力有不逮。
白跃渊终究也可算得是名门子弟出身,家中长辈曾经教导过他,凡闻令人动心之乐,便应当端然稳坐、不可等闲待之,是以在张嫣然所奏乐声响起不久,他便离了床榻,转而在屋中一张椅子上正襟危坐,以示自己正在用心体察其中妙处。
然而他自小便是与刀枪剑戟为伴,习武练武之时,更是满心尽是真气内劲、发力调息等事,此时虽然尽力去辨别乐音中所含之情,却也实在难以尽数听得明白。
不过张嫣然并未觉得白跃渊听自己奏曲有何不妥,盖因世间之事原本如此,有些听众纵然不能详知乐理,也能体察曲中之意。
譬如传说中的乐道祖师伯瑞,世传他创出《巍岳》、《飞瀑》两首名曲,即便是当时其他最精于乐理之人,也未必能尽知其妙,却被一位过路的樵夫一语道破,从此二人引为知己。
乐声萦回,不知不觉间,已然从轻柔明快全然转为激昂雄浑,白跃渊闭目细察,仿佛自己现下并不是身有未愈之伤、端坐静室之内,而是身处两军争锋的沙场,耳中战乐汹汹,如同银瓶乍破、大河泄玉,不由自主地生出豪迈之心。
迄今为止,他还从未听过这等乐曲,能让自己这个不明乐理之人的心念也随之而动,只是若有人对这首乐曲的妙处详加询问,白跃渊恐怕也就只能回复‘好听’二字,至多再加上两字——‘真是好听’。
更为出奇的是,随着白跃渊心绪变化,他体内经脉中的真气似乎也对这乐曲生出些许感应来,合着张弛不定的节奏,正自悄然流转。
依常理而言,白跃渊所修的火属真气本为五行真气中最为霸道的一种,素常临阵交锋时加以运转,往往能有燎原之势,但现下他体内的真气竟与平常不同,应和雅乐在经脉中来回冲涌穿梭,游刃有余。
待到察觉出自己体内真气的变化,白跃渊一时又惊又喜。
惊得是原来陈轩波这位同门师妹在乐理上的修为别具一格,真能够通过乐声令他人的真气流动产生相应变化,使其从霸道凛冽变为现今的求全不损。
喜得便是既然自己体内的真气流动能被这乐曲影响,那么陈轩波体内所存的异种真气说不得也会如此,只要能够保证陈轩波的经脉不再被异种真气肆虐所伤,假以时日,必能痊愈。
心中欢悦之余,白跃渊随即想到,各人向日只是听闻过高水寒‘江北第一筑’和陈轩波‘催七情、伤五脏’的名头,却从不知高水寒门下原来还有这等高足,当真是见识浅薄了。
不过在情随乐动的同时,白跃渊也能听得出来,张嫣然曲中的杀伐之气不足,有几处本应乘势而起、穿空破云之处,演奏的并非尽善尽美,让人又不免为之生出几分遗憾之感。
但无论如何,今日张嫣然这等为伤者抚琴奏乐而助其理顺真气的手段,已经足以让白跃渊心生敬佩,原以为这位姑娘只是医道高明,想不到她竟真能医乐相合,更生变化。
再想想还在昏厥中的陈轩波,其所修的‘紫皇动’气劲,走得应当也是这样的路子,不过他是寓武于乐,以乐伤敌,却又与张嫣然大有不同了。
时光在乐曲中流逝,自张嫣然开始调音奏乐至今,不到半个时辰,曲子便已然终了,白跃渊也就此回过神来,不禁开口赞道:“张姑娘好厉害的乐理修为,这可是白某平生听闻最好的一首曲子啦!”
从头至尾听完这一首乐曲的白跃渊精神更见旺盛,而演奏的张嫣然此刻却是显得有些疲惫,似乎将这乐曲演奏一遍,消耗了她极大的精神一般。
顾不得休息,也没有对白跃渊作答,张嫣然站起身来,走到榻边,先是仔细瞧了瞧陈轩波的面上神情,又复将柔荑按在其胸腹间,再次探查他体内异种真气的变化。
过了好一会,张嫣然方才长出一口气,叹道:“到底还是我没有练熟这首曲子,否则师兄如今当能自行醒来啦,想不到我此生用这首曲子救治的第一个人,会是自己的同门师兄,也算是天意无常,令人难以自行揣度了。”
白跃渊并未因张嫣然不即应答自己而心有不满,而是仍旧回味方才自己听到的那首乐曲,听到她这般感叹,便即答道:“休要这般说,若非姑娘技艺精深,只怕咱们暨阳城中再没人能有救助陈兄弟的法子,可见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冥冥之中,自有机缘。”
张嫣然闻言先是一笑,继而续道:“白将军过奖了,我这次北行原就是为了体察战阵之间的杀伐之气、金戈之声,这才能发挥这首曲子的全部效用,可配不上‘精深’二字的赞誉。”
此时他眼中所见,只觉得张嫣然的神态中自然有一股端庄雅致之风,又似有飘然出尘之态,虽然不知从这位姑娘指端逐渐奏响的乐曲到底有何奥妙,但心中情绪也为之引动。
这等事说来玄妙,可其中并无什么深奥之理,就如世间书画大家纵情于笔墨之间,他们的作品被他人所见后,会让观者心生所感,纵然这位观者一生从未亲自习字作画,却也并不妨碍他们能通过观摩相应作品体察作者彼时心境,无非便是‘通情’二字罢了。
张嫣然此时所奏之琴形制不同寻常,所发音色亦不常有,在白跃渊对乐器有限的认知中,介乎于琴筝之间,乐声忽而如山间小溪,淙淙而过,却又清澈见底,忽而又有金戈铁马之意,模拟着长枪大戟铿然之声。
只是不知怎的,张嫣然似乎是对此时自己所奏的乐曲不甚熟悉,乐声轻柔明快之际尚不易觉察,待到声转激昂慷慨之时,便显得其中有些滞涩,似乎是力有不逮。
白跃渊终究也可算得是名门子弟出身,家中长辈曾经教导过他,凡闻令人动心之乐,便应当端然稳坐、不可等闲待之,是以在张嫣然所奏乐声响起不久,他便离了床榻,转而在屋中一张椅子上正襟危坐,以示自己正在用心体察其中妙处。
然而他自小便是与刀枪剑戟为伴,习武练武之时,更是满心尽是真气内劲、发力调息等事,此时虽然尽力去辨别乐音中所含之情,却也实在难以尽数听得明白。
不过张嫣然并未觉得白跃渊听自己奏曲有何不妥,盖因世间之事原本如此,有些听众纵然不能详知乐理,也能体察曲中之意。
譬如传说中的乐道祖师伯瑞,世传他创出《巍岳》、《飞瀑》两首名曲,即便是当时其他最精于乐理之人,也未必能尽知其妙,却被一位过路的樵夫一语道破,从此二人引为知己。
乐声萦回,不知不觉间,已然从轻柔明快全然转为激昂雄浑,白跃渊闭目细察,仿佛自己现下并不是身有未愈之伤、端坐静室之内,而是身处两军争锋的沙场,耳中战乐汹汹,如同银瓶乍破、大河泄玉,不由自主地生出豪迈之心。
迄今为止,他还从未听过这等乐曲,能让自己这个不明乐理之人的心念也随之而动,只是若有人对这首乐曲的妙处详加询问,白跃渊恐怕也就只能回复‘好听’二字,至多再加上两字——‘真是好听’。
更为出奇的是,随着白跃渊心绪变化,他体内经脉中的真气似乎也对这乐曲生出些许感应来,合着张弛不定的节奏,正自悄然流转。
依常理而言,白跃渊所修的火属真气本为五行真气中最为霸道的一种,素常临阵交锋时加以运转,往往能有燎原之势,但现下他体内的真气竟与平常不同,应和雅乐在经脉中来回冲涌穿梭,游刃有余。
待到察觉出自己体内真气的变化,白跃渊一时又惊又喜。
惊得是原来陈轩波这位同门师妹在乐理上的修为别具一格,真能够通过乐声令他人的真气流动产生相应变化,使其从霸道凛冽变为现今的求全不损。
喜得便是既然自己体内的真气流动能被这乐曲影响,那么陈轩波体内所存的异种真气说不得也会如此,只要能够保证陈轩波的经脉不再被异种真气肆虐所伤,假以时日,必能痊愈。
心中欢悦之余,白跃渊随即想到,各人向日只是听闻过高水寒‘江北第一筑’和陈轩波‘催七情、伤五脏’的名头,却从不知高水寒门下原来还有这等高足,当真是见识浅薄了。
不过在情随乐动的同时,白跃渊也能听得出来,张嫣然曲中的杀伐之气不足,有几处本应乘势而起、穿空破云之处,演奏的并非尽善尽美,让人又不免为之生出几分遗憾之感。
但无论如何,今日张嫣然这等为伤者抚琴奏乐而助其理顺真气的手段,已经足以让白跃渊心生敬佩,原以为这位姑娘只是医道高明,想不到她竟真能医乐相合,更生变化。
再想想还在昏厥中的陈轩波,其所修的‘紫皇动’气劲,走得应当也是这样的路子,不过他是寓武于乐,以乐伤敌,却又与张嫣然大有不同了。
时光在乐曲中流逝,自张嫣然开始调音奏乐至今,不到半个时辰,曲子便已然终了,白跃渊也就此回过神来,不禁开口赞道:“张姑娘好厉害的乐理修为,这可是白某平生听闻最好的一首曲子啦!”
从头至尾听完这一首乐曲的白跃渊精神更见旺盛,而演奏的张嫣然此刻却是显得有些疲惫,似乎将这乐曲演奏一遍,消耗了她极大的精神一般。
顾不得休息,也没有对白跃渊作答,张嫣然站起身来,走到榻边,先是仔细瞧了瞧陈轩波的面上神情,又复将柔荑按在其胸腹间,再次探查他体内异种真气的变化。
过了好一会,张嫣然方才长出一口气,叹道:“到底还是我没有练熟这首曲子,否则师兄如今当能自行醒来啦,想不到我此生用这首曲子救治的第一个人,会是自己的同门师兄,也算是天意无常,令人难以自行揣度了。”
白跃渊并未因张嫣然不即应答自己而心有不满,而是仍旧回味方才自己听到的那首乐曲,听到她这般感叹,便即答道:“休要这般说,若非姑娘技艺精深,只怕咱们暨阳城中再没人能有救助陈兄弟的法子,可见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冥冥之中,自有机缘。”
张嫣然闻言先是一笑,继而续道:“白将军过奖了,我这次北行原就是为了体察战阵之间的杀伐之气、金戈之声,这才能发挥这首曲子的全部效用,可配不上‘精深’二字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