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任焱朝太子的顾霄清自从得知最新的圣旨内容之后,便即自行赶回府中,并不似前些日子一般,好像对朝中诸事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
现在的他已经知道被自己那日驱逐出府的魏元昌已经携同家眷、身至暨阳,甚至坦然接受了秦王的安排,在暨阳郡城中主理政务。
虽然顾霄清早就已经知道,无论朝中还是军中,都有一些人觉得自己担当不起这国之储君的重任,将来很可能做不成一个如自己父皇顾秉业一样的帝王;可是知道此信后,他的心中还是十分不满,觉得是自己的能力被他人所低估而至。
独坐案旁,顾霄清默默想着自己的心事,在他看来,李景武当日真不该劝说自己留了魏元昌的一条性命。
盖因在顾霄清自己看来,既是有些人不愿意为他所用,那么无论此等人原本位居何职、也不管其人的能力到底如何,都应当就此除去,以免他日为敌所用,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不便。
他并非不知道人才难得,只是他从前曾经听人说起过,举凡世间为人主者,对于自己所见的贤臣,都应当遵循一条底线:能为我所用则用之,若是不能为我所用,则必定除之。
这种想法曾经被焱朝皇帝顾秉业私下斥责过,也被原属太子府属臣的魏元昌等人反对过,可是在顾霄清想来,这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心狠手辣,也不足以一语定论。
旁人或许不知,但现下身为太子正妃的归新月不会不晓,在她的心中,仍然记得昔日顾霄清在酒酣耳热之余对自己说过的那句话:“若我为天子,则绝不能屈己从人,若有不遵我意者,皆可杀之,杀五百人,岂复有敢违?”
或许是这句话中隐藏的杀意太过浓重,又或许是顾霄清当日的言辞太过直白,即便是太子妃归新月与其有结发之情,也不由得心中暗自盘算,这样的夫婿,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良配?
无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对于很多人而言,既然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即便这位太子真如他人所言,‘望之不似人君’,自己也不能改换门庭,投入其他皇子的帐下。
更何况在许多人看来,现今有可能与太子顾霄清争锋者,唯有秦王顾霄霆一人,至于其他皇子,无论是有‘天下文华得其半’的齐王顾霄颖,又或是自幼喜欢武艺兵法的平王顾霄宁,都不足以与太子争锋。
然而凡事总有例外,譬如现今偕同家眷北行而至暨阳的魏元昌,他便不必再行考虑倘若自己真的身投在秦王府中,那位远在帝都的太子殿下心中作何感想。
只是现在的魏元昌已经无暇再去思量太子如今的心思到底如何,自从刘道和离开暨阳,暂且将一郡之中的许多民生政务交给给自己,这位原本以诤臣之名显于焱朝内外的魏先生,仿佛变成了一个再也停不下来的陀螺一般。
相比于自己曾经在太子府中任职属官的经历而言,如今魏元昌算得上是暨阳郡中的政务主管之一,兼之此地在经历过战乱与大规模自发南迁之后,百废待兴,每日里不知有多少事情等着自己处理。
叶珏等人离开暨阳郡不过才三五日的光景,而走马上任的魏元昌心中已经不得不对原本主持当地民生事务的刘道和生起敬意。
俗语有云,‘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脊’,魏元昌此前虽然并未有多少机会与刘道和会面,但是每次相见之时,总会觉得这位年纪比自己尚小的秦王府属官仿佛除了平易近人,便再没了其他优点。
当初有人对自己说起过,这位刘先生擅长一心多用,往往能在处理批示政务的同时、耳中听取他人所言、口中做出相应答复,有些时候,甚至还能将每日所食之饭菜在此期间吃完。
魏元昌本来以为这种说法乃是无稽之谈,但是经过这几日之后,他的心中却已经对这等说法深信不疑。
无他,只因为自己现下每日要亲自处理的政务实在太多,有些时候当真会有只恨爹娘少给自己生了两条腿和一双手的感觉。
让魏元昌想不到的是,在他为妥善处理暨阳郡内外相关事宜颇觉焦头烂额的时候,与叶珏等人一道身处白壁关中的刘道和却是一身轻松,在悠闲地品茶之余,与一众人等闲谈。
水雾氤氲,茶香浮动,弥漫了整个房间,相比于坐拥软玉温香的叶珏,刘道和虽无佳人在侧,也自有一番难得的安闲与惬意。
在这一份惬意的氛围间,座中几人里叶珏的神情最为肃然,只听他沉声言道:“言归正传,咱们是否要在短时间内筹划北进事宜,以复故土,也免得如万里兄以及傅燮、夏侯和两位贤弟空有职务,却无用武之地?”
不同于他人,刘道和此时的神情很是安然,即便听到叶珏此问关乎于正事,面上神色还是不为所动,朗声道:“君镝,如今既已是年关将至,你便应当多想想如何欢庆佳节才是。”
此时在这个房间里,只有叶珏、刘道和、杨妙裳、;林馨宁四人和三位负责杂务的亲卫将士,叶珏自然不必再有所隐讳,闻刘道和之言,面上先是生出为难神色,继而又化为几分忧虑之情。
心思转处,吐气开声:“刘兄,现在这日子于你而言自然是难得的悠闲光景,可咱们在安逸之余也不能不多想想,帝都中的太子殿下前番所谋不成,难道会就此罢手?
“他既然能拉拢一批朝臣,向陛下请旨,让我等不及歇兵便主动北进,难道就不会利用舆论声势,让我等进退两难,不得不在准备并不充足的情况下与北戎各部相拼?
“就目下军中人员而言,能够亲自上阵与敌人一决胜负的勇士当然不少,但能够负责转运粮草、救护伤病者却为数不多,当真与敌交战,这些问题又当如何处理?”
现在的他已经知道被自己那日驱逐出府的魏元昌已经携同家眷、身至暨阳,甚至坦然接受了秦王的安排,在暨阳郡城中主理政务。
虽然顾霄清早就已经知道,无论朝中还是军中,都有一些人觉得自己担当不起这国之储君的重任,将来很可能做不成一个如自己父皇顾秉业一样的帝王;可是知道此信后,他的心中还是十分不满,觉得是自己的能力被他人所低估而至。
独坐案旁,顾霄清默默想着自己的心事,在他看来,李景武当日真不该劝说自己留了魏元昌的一条性命。
盖因在顾霄清自己看来,既是有些人不愿意为他所用,那么无论此等人原本位居何职、也不管其人的能力到底如何,都应当就此除去,以免他日为敌所用,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不便。
他并非不知道人才难得,只是他从前曾经听人说起过,举凡世间为人主者,对于自己所见的贤臣,都应当遵循一条底线:能为我所用则用之,若是不能为我所用,则必定除之。
这种想法曾经被焱朝皇帝顾秉业私下斥责过,也被原属太子府属臣的魏元昌等人反对过,可是在顾霄清想来,这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心狠手辣,也不足以一语定论。
旁人或许不知,但现下身为太子正妃的归新月不会不晓,在她的心中,仍然记得昔日顾霄清在酒酣耳热之余对自己说过的那句话:“若我为天子,则绝不能屈己从人,若有不遵我意者,皆可杀之,杀五百人,岂复有敢违?”
或许是这句话中隐藏的杀意太过浓重,又或许是顾霄清当日的言辞太过直白,即便是太子妃归新月与其有结发之情,也不由得心中暗自盘算,这样的夫婿,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良配?
无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对于很多人而言,既然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即便这位太子真如他人所言,‘望之不似人君’,自己也不能改换门庭,投入其他皇子的帐下。
更何况在许多人看来,现今有可能与太子顾霄清争锋者,唯有秦王顾霄霆一人,至于其他皇子,无论是有‘天下文华得其半’的齐王顾霄颖,又或是自幼喜欢武艺兵法的平王顾霄宁,都不足以与太子争锋。
然而凡事总有例外,譬如现今偕同家眷北行而至暨阳的魏元昌,他便不必再行考虑倘若自己真的身投在秦王府中,那位远在帝都的太子殿下心中作何感想。
只是现在的魏元昌已经无暇再去思量太子如今的心思到底如何,自从刘道和离开暨阳,暂且将一郡之中的许多民生政务交给给自己,这位原本以诤臣之名显于焱朝内外的魏先生,仿佛变成了一个再也停不下来的陀螺一般。
相比于自己曾经在太子府中任职属官的经历而言,如今魏元昌算得上是暨阳郡中的政务主管之一,兼之此地在经历过战乱与大规模自发南迁之后,百废待兴,每日里不知有多少事情等着自己处理。
叶珏等人离开暨阳郡不过才三五日的光景,而走马上任的魏元昌心中已经不得不对原本主持当地民生事务的刘道和生起敬意。
俗语有云,‘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脊’,魏元昌此前虽然并未有多少机会与刘道和会面,但是每次相见之时,总会觉得这位年纪比自己尚小的秦王府属官仿佛除了平易近人,便再没了其他优点。
当初有人对自己说起过,这位刘先生擅长一心多用,往往能在处理批示政务的同时、耳中听取他人所言、口中做出相应答复,有些时候,甚至还能将每日所食之饭菜在此期间吃完。
魏元昌本来以为这种说法乃是无稽之谈,但是经过这几日之后,他的心中却已经对这等说法深信不疑。
无他,只因为自己现下每日要亲自处理的政务实在太多,有些时候当真会有只恨爹娘少给自己生了两条腿和一双手的感觉。
让魏元昌想不到的是,在他为妥善处理暨阳郡内外相关事宜颇觉焦头烂额的时候,与叶珏等人一道身处白壁关中的刘道和却是一身轻松,在悠闲地品茶之余,与一众人等闲谈。
水雾氤氲,茶香浮动,弥漫了整个房间,相比于坐拥软玉温香的叶珏,刘道和虽无佳人在侧,也自有一番难得的安闲与惬意。
在这一份惬意的氛围间,座中几人里叶珏的神情最为肃然,只听他沉声言道:“言归正传,咱们是否要在短时间内筹划北进事宜,以复故土,也免得如万里兄以及傅燮、夏侯和两位贤弟空有职务,却无用武之地?”
不同于他人,刘道和此时的神情很是安然,即便听到叶珏此问关乎于正事,面上神色还是不为所动,朗声道:“君镝,如今既已是年关将至,你便应当多想想如何欢庆佳节才是。”
此时在这个房间里,只有叶珏、刘道和、杨妙裳、;林馨宁四人和三位负责杂务的亲卫将士,叶珏自然不必再有所隐讳,闻刘道和之言,面上先是生出为难神色,继而又化为几分忧虑之情。
心思转处,吐气开声:“刘兄,现在这日子于你而言自然是难得的悠闲光景,可咱们在安逸之余也不能不多想想,帝都中的太子殿下前番所谋不成,难道会就此罢手?
“他既然能拉拢一批朝臣,向陛下请旨,让我等不及歇兵便主动北进,难道就不会利用舆论声势,让我等进退两难,不得不在准备并不充足的情况下与北戎各部相拼?
“就目下军中人员而言,能够亲自上阵与敌人一决胜负的勇士当然不少,但能够负责转运粮草、救护伤病者却为数不多,当真与敌交战,这些问题又当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