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孙老三被抓之后,赵知来利用价格优势,抢占不少市场,而且渠道下沉,遍布各个乡镇村组。

    刘长明是粮食总代理,直接跟姐夫对接,赵知来省了不少事。

    现在从外地运来粮食,堆放到老家简易仓库,刘长明及时找人拉走。

    只是三百平米的活动雨棚已经满足不了要求。

    赵知来想了一下,打通了电话:“姐夫,现在东西越来越多,一起来货,恐怕雨棚放不下去。”

    “知来,那我再去采购一些活动雨棚?”

    “雨棚这东西临时存储可以,但时间一长,恐怕会出现各方面问题。”

    “那怎么办,搭铁皮活动房?”

    “我想采购那种装配式篷房,安装起来非常方便快捷,不耽误功夫。”

    “那我真还没有见过,安装要多长时间呢?”

    “我准备买上两千平米,一天安装五百平,很轻松,不到一个星期就完工。”

    “知来,那确实挺好,不贵吧?”

    “我打算采购比较结实那一种,大概三百块钱一个平方,用上十来年没有问题,而且不怕大风。”

    “行啊,那去哪里买,你这知道吗?”

    “我一会给你电话号码,你去跟对方联系一下。”

    “照哦!”

    装配式篷房自重比较小,对地基要求不太高,因为老家以前是轧石厂,土地已经完成平整,符合相关要求。

    买到篷房,赵知来准备让姐夫去办一下手续,然后就可以开工。

    解决了仓储,粮食问题算是告一段落。

    现在每天进出一些粮食,赵知来从中挤出部分运往明朝,只要操作得当,完全是神不知鬼不知,非常隐蔽。

    至于大米挣不挣钱,赵知来不太关注,只要买卖保本,就给刘长明优惠。

    因为占据市场份额越多,量起来了,对赵知来的好处也更多……

    提起粮食不挣钱一事,赵知来又想到另一个问题。

    现在,长期为安州城民提供粮食,让他们清淤,制作御寒衣物,还经常进行免费施粥,但一直下去,资金也无法承受。

    没有产出只能让财政捉襟见肘,这件事情已经火烧眉毛了。

    所以,赵知来要想办法搞产业,创造价值,如此才能可持续发展。

    赵知来想起一件事情,上次和领导介绍生意,随口说了水产一事。

    现在想想,大有可为。

    他准备让安州城民去捕鱼,以粮食作为酬劳,并且提供相应的工具,相信大家会趋之如骛。

    白洋淀是大清河中游的天然洼淀,由很多淀泊组成,面积达到三百一二十平方公里。

    很早以前,白洋淀内水产丰富,经济鱼类价值较高。

    五六十年代,白洋淀的水产产量已经不是小数字,曾经出过一个电视纪录片,介绍白洋淀破冰捕鱼,那是六几年的时候,据记载,年产量一千万斤以上,但最高是一九五五年,多达两千万斤。

    进入新世纪,等到二零一几年的时候,白洋淀搞水产养殖,更是达到六七千万斤。

    如此数据让赵知来吃惊不已。

    同时让他想起另一处破冰扑鱼,那地方现在可是全国闻名,成了一个旅游项目。

    那就是查干湖冬捕。

    从面积来说,查干湖和白洋淀相差不大,都是三百多平方公里,渔业资源也都丰富。

    查干湖冬捕相当出名。

    各种数据十分详尽,据说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冬捕,两个月时间内,大概捕捞三百万斤。

    所以,赵知来决定进行白洋淀冬捕。

    他也制定了目标,那就是一个月捕捞一百万斤,相信问题不大。

    当然,鱼的来源问题,赵知来必须解决好,不能凭空而来。

    赵知来打算采用处理粮食一样的思路。

    所以准备通知姐夫,让他继续招收采购员,开始拓展水产生意。

    从各个地方采购一百万斤,再加上明朝的运来的货,一起推向周边县域的水产市场。

    只要生意持续不断进行,完全可以贩卖明朝水产,毕竟,鱼身上有没写来自哪里。

    只是针对处理的具体步骤,水产跟粮食还是有所区别。

    两者相同之处是都要拓展销售渠道,而不同之处,要从现代采购粮食运往明朝,但水产是要运到现代进行售卖,可以挣钱。

    而且挣得还不是小数。

    查阅统计资料,一九九零年,我国人均水产消耗量是十二公斤,到零六年,增长到二十六公斤,而二零二零年创新高,达到三十六公斤。

    相信水产的消耗量会不断提高,那市场规模也会逐年不断扩大。

    现在,周边县域是一百来万人口,那水产消耗量是七千二百万斤。

    换算到每一个月份,那就是六百万斤。

    但进入腊月,各种物资消费应该成倍增长,而此时的消耗量达到一千万斤,应该不成问题。

    赵知来的短期目标就是抢占其中两成份额,既两百万斤。

    另外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不逐渐上升,居民的消费要求也会相应提高,那明朝的各种鱼类更具竞争力。

    所以,此类水产都是野生产品,纯天然,无污染,价格绝对不会便宜。

    赵知来准备定价二十元一斤,那么一个月下来,产值就达到两千多万元。

    而且,明朝的那边捕鱼的成本极低。

    这可比卖古董挣钱多了。

    渠道,还是渠道问题,赵知来必须想办法拓展市场,售卖明朝水产。

    第一步,就是人手问题。

    赵知来又打通了电话:“姐夫,刚才还有事情,忘记跟你说了。”

    “什么事情啊?我正准备出去,采购那边有点事情。”

    “你先把那些事情放下,暂时不急,我这个事情优先处理,要快一点。”

    “行啊,知来,那你说吧,我听着呢。”

    “我现在想搞一下水产生意,有了相关的渠道,但是还是不够,所以,你现在需要安排两个方面的事。”

    “水产啊,没问题,销量应该还可以。”

    “是的,我是让你赶紧招业务员,一是派到沿海城市进行采购,一是安排到各个乡镇进行渠道拓展。”

    “那要招聘多少人呢?”

    “采购少一点没事,但渠道拓展需要不少,如果每个乡镇都安排一人,连同周边县域,应该不少于三十位。”

    “啊,这不是小事,那我优先处理,恐怕要等一段时间。”

    “没事,时间上面来得及,还有,就是还需要采购一些捕鱼的工具,我一会发给你。”

    “行啊,那我先去安排招聘一事。”

    通话结束,赵知来也行动起来。

    他翻看了不少资料和视频,然后根据一些信息,罗列了相关的工具。

    誊写在清单上面,准备让姐夫去采购一下。

    先是五张大网,十二米宽,两千米长那种,初步估计一万一张。

    然后是五百把冰锹、铁铲等器具,大概一把二十,预算也是一万元。

    接着又买了绞盘等一系列的各种道具,赵知来又不知道需要多少,反正让姐夫看着办。

    另外,还要买一些塑料鱼箱,最好是颜色接近木材,这样批量带到明朝,也不会显得突兀。

    最后,再询问一下卖家,看看对方有没有经验,还要预备什么东西。

    赵知来将所有预算定在了十万。

    工具处理完毕,赵知来准备自己也去拓展渠道。

    他跟曲主任联系了一下,等领导空闲下来,过去登门进行拜访了,领导倒是对他青睐有加,很是欢迎。

    关心赵知来的事业如何,问得相当细致。

    赵知来就把进展情况一一告知,同时向领导做出保证,只要每卖出一斤水产,都会向县扶贫机构捐一块钱。

    并透漏了市场情况,预备腊月销售两百万斤水产,那么就会捐献两百万元。

    如果一年下来,市场规模扩大,那不少于两千万。

    领导很高兴赵知来主动捐赠,赞赏他回馈社会的举动,并表示对于渠道拓展一事,县里会根据政策进行支持。

    并且马上给曲主任打电话,让他把赵知来的事情处理好。

    后面,事情就进展得十分顺利,渠道拓展到各个地方,乡镇业务员也频频传来捷报,算是达成了初步意向。

    况且,从外地弄鱼进来,也可以挣到不少钱。

    算是找了一条可以持续发展的道路,甚至能在明朝发展出养殖业,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挣钱。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大明:我从现代运物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歪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58章 产业起步-从现代买粮食到大明小说,大明:我从现代运物资,笔趣阁并收藏大明:我从现代运物资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