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勇到这时候更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唐成身上,反而开始为庹家高手出现的事情担忧了,内心的恐惧油然而生。
过了一会儿,唐成装作起身上厕所,出去又进来,趁机打开了房门,然后收敛神气潜行,尽量不发出任何一点可疑的响动,以很慢的速度再次下楼。
唐成今夜必须赶到考古发掘现场,搞清楚那里究竟出现了什么东西,引得上官勇铤而走险,要暗中动手。
唐成这一天也够累的了,到现在还不得消停。
在茶树林深处又取出了几样藏好的东西,两手拎着走出山谷。
出了山林,远远的就看见两里外的亮光,那是考古队营地的柴油发电机点亮的灯光。离的太远,那灯光照不到这里,近处的任何东西都看不清楚,更不要说路况了。但是,那里的光亮就是黑暗中引路的标志,像硇洲岛上灯塔上的灯光指引船舰的航行路线,以不至于偏了方向。
到了谷地正中,大约还有一半路程,唐成突然停了下来,站在那里闭上了眼睛。神识的感应异常奇特,甚至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就来自远方有灯光的地方。
还有一里多远,就算唐成的神识已经完全恢复,也不可能感应到那么远的具体事物,而是从那里蔓延出来的一种独特灵性触动了他的神识。
老天爷啊,那是什么东西?就算是高手以器物为灵引施展秘法,也不至于如此夸张传到这么远吧!
周围一里外全部被包容,那要有多大的物性磁场呀!
唐成闭上眼睛,身形笃定,神识感应才体会清楚,那物性感应范围可不仅仅是灯光周围一里外,他所感应到的竟然是四面群山环抱的整座山谷在黑夜中沉睡的生机!
这不是任何一件法器本身所能具备的灵性,而是这一片“地理宝地”整体的环境气场的共鸣,以灯光所在之处为灵枢。
这种感应虽然非常微弱,但是精纯而清晰。
假如唐成收敛神气潜行,与环境不互相触动,那是感应不到的。他是因为快到考古队所在地方不想再隐藏身形,收了蛰藏心法这才感应到的。
在唐成看来,这一片地理气场宝地就像沉睡千年的人突然活过来了,而且还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秘法高手,那神识也舒展开来向四周漫延。
唐成感到很意外,灯光所在应该就是昨天被炸开的三座古墓的位置,白天他来过这片山谷,那里并不像这座庞大地理气局的地气灵枢位置。
虽然说地气灵枢需要以神识有切实的感应才能确定,但以唐成这个“大行家”对地理堪舆的了解,观察周围山川之后基本上就能确定地眼所在。
世界上大部分堪舆先生都没有掌握灵觉或神识,确定地眼也是靠勘验地势与理气推算,还得借助诸如罗盘、寻龙杖这样的仪器。
这座山谷的地眼应该在距那座古墓上方一百米左右,缓缓延伸的山脚与陡峭拔起的山崖结合处。背后玄武大山,对面贪狼文曲巨峰,两面环抱的龙虎,来处的案台茶树林山梁,以及中央这一片开阔的谷地,形成了一座独立的地理垣局,宛如世外桃源,是理论上最适合休养生息的所在。
但是,这个垣局有个缺陷,就是缺水,水口所在并没有溪流,只在远处山梁两侧才有间歇性的山涧。而另一方面,这片谷地如果耕作的话,也最容易在雨季遭受水患,不适合建设村庄,虽然是沃野良田,但收成也难以保证。
唐成毕竟已经不是普通的地理堪舆师了,他诧异片刻,脑海中随即灵光一闪,就明白了原因。
那座古墓已经接近两千年了,那个年代这里的地形地势和如今大不相同,当初这片山谷的地气灵枢位置就在那里。而如今所见到的山谷,地面至少比两千年前升高了几十米甚至近百米,应该是千百年来周围的雨水不断携带泥沙冲积堆垒导致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成因可能是多次大规模的山洪爆发。
姐夫考察这一带古墓葬群之后推断:这里可能是古彝族人某个世系贵族的祖源地,也是其发迹地,又与西南各民族大融合,在长达千年的战乱中绵延繁衍的结果。
当年这里的地形相貌不可能是今天这个样子,要么天然环境形成了完美的垣局,要么有人工的水利防洪及灌溉设施,使这里适于耕作居住,那才是真正的世外桃园。
唐成在硇洲岛上灯塔下领悟心盘,现在虽然没有发动心盘术,但眼力和经验告诉他,判断就是这么个结论。
那座古墓中到底藏了什么?竟然能够唤醒整座山谷沉睡的生机,隐约感应到两千年前的地气灵枢运转。况且古墓应该是被阴气封存的,就算打开之后,怎么会有这种生机勃发的感应呢,唐成这时候更加好奇了。
那座古墓前天就被炸开了,白天他也到过附近看热闹,却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这是很正常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人多杂乱干扰太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太阳尚未落山,来自天空以及周围草木的气息强烈,将这种感应掩盖住了,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当时忙于应付没有展开神识感应。
现在,当夜深人静所有一切都沉浸在黑暗中时,这类似于神识舒展的生机才能被察觉到。
现代很多人对考古发掘工作有极大的误解,认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西方所谓的探险家在世界各地进行掠夺式的破坏发掘上,世界上有很多文物遗址就是那么被“发现”的,也是那么被永远的毁坏了,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城遗址,两河流域古迹。
盗墓贼的所作所为一切都是为了利益,而那些列强大肆破坏古迹遗址更是为了掠夺式的利益,但是当代的文物工作者,对古迹进行抢救和保护工作面临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经费紧张,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本身是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的,反而需要社会的投入,并不是所有存在古迹的地方都适合开发,像秦陵、三星堆那样的旅游项目,而且过度的商业开发与古迹保护本身就存在巨大的矛盾,处理的不好会形成第二次人为破坏。
当今很多人还有一个最严重的误解,就是不了解文物保护性发掘工作的程序。
其实,像康慨这种考古工作者,是没有权力私自发掘任何一座古墓的,对任何文物遗址的勘测,都需要上报方案经批准后才能实施。野外发掘工作往往只是源于对已经破坏的古迹进行抢救。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