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当东方天际晨曦微露,陈余接到哨兵报告,关前发现秦军。
陈余带领众将上关一看,见秦军排着整齐的军阵,正向关前开来。
陈余粗略估计了一下,约有一万秦军, 遂下令道:“开关应敌。”
旁边的李左车提醒道:“秦军并非全军出动,后面一定有诈,小心韩信的诡计。”
陈余看着关外的秦军,略一思忖,命道:“也好,为防万一,军马分两部, 我带五万兵马下关,广武君率领后军接应, 一旦遇韩信埋伏,可分散杀敌,如此则无惧韩信诡计矣。”
当下,分兵已定。
陈余带领五万人马下了关,直冲秦军阵营。
英布见陈余军汹涌而出,先令弩箭齐射,挡住敌军的势头,随后在阵前排成齐齐的盾阵,长矛齐举,在盾阵后突刺。
弩箭之后,两军戈矛相交,好一顿厮杀。
井陉关口,地势狭窄,万余秦军只展开了一部,就堵住了山谷地带。
陈余军人数虽多,却一时无法全部压上,后面的拥挤在一起。陈余立即命令后军,绕道山坡向秦军的两翼冲杀。
毕竟陈余军人多势众, 这一冲击立即起了作用,秦军明显不支。英布趁势让士卒扔掉旌旗、金鼓,向后败退。
陈余仗着有后军的支持,挥军追击,倾力猛攻,企图一举全歼秦军。
陈余军士掠取秦军将旗、军鼓,扬扬得意,欢声如雷。
关上的李左车见陈余开始追击,唯恐有失,立即率后军出关,遥做接应。
果然,陈余军追杀到距关十里处时,从山坡后突然冲出埋伏着的五千秦军。
陈余见秦军果然有埋伏,略吃了一惊,转而发现张苍的兵少,李左车接应的后军也到了,遂分两路, 陈余追击英布,李左车抵挡张苍。
英布军回军交战, 不利, 只好再退。
陈余继续追杀。
李左车杀退了张苍的埋伏,赶上陈余劝道:“将军,秦军败得很蹊跷,穷寇莫追,小心有诈。”
陈余望着丢盔卸甲的秦军道:“如此秦军,即使有诈,又能如何!”
追至二十里处,山坡后再次涌出傅宽的五千秦军,陈余与李左车如法炮制,再次杀散伏兵。
秦军的三路人马,陆续逃进大营,韩信令军士用强弓硬弩射住追兵,接应秦军退回营寨。
秦军紧闭营门,只管用弩箭招呼。
陈余指挥军卒梯次攻打,回顾李左车道:
“人道韩信善于用兵,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
“两次埋伏,均被我们联手破解,以秦军现有兵力,又能奈我何?”
李左车劝道:“即使如此,秦营坚固,一时难以遂下,万一秦军偷袭身后,回军不及,岂不酿成大错。”
陈余猛然醒悟,传下命令,后队改做前队,前队掩护,梯次收军回营。
正在这时,一骑快马自军后驰来。
边驰边高喊:“报……”
马上军士滚鞍下马,连滚带爬到陈余面前,报道:
“将军,不好了,秦军偷袭,占据了关口,我们的退路被堵住了。”
“什么?”陈余大惊失色,立即下令全军跑步回撤,夺回关口。
陈余军卒一听后路被断,不由的魂驰魄丧,色沮心惊,军队大乱,纷纷掉头逃跑。
韩信在军中早已望见这一切,将令旗一挥,追击的号角骤然响起。
营门大开处,心里憋着一股气的秦军,蜂拥而出,宛如一群下了山的猛虎,向陈余军反杀过来。
原来,韩信在前日观察井陉口地势时,发现关前狭窄,不利于大部队展开,强攻无异于送死。
事先,韩信命人在山中找到当地的猎人,探知有一条小路,虽然难行,但可容一人一马通过。
韩信得知这一消息,在军中秘而不宣,密令钟离昧带两千骑兵,在向导的带领下,马摘铃人衔枚,连夜从小路,翻山越岭绕道井陉口外。
天亮前,钟离昧已埋伏于口外山谷中,只待英布军诱敌,趁关上空虚之际,夺取井陉关。
为了尽量吸引陈余军倾巢而出,韩信令英布在关前摆出一副力斗的架势,再令张苍和傅宽在中途埋伏,吸引陈余军的注意力,使其一步步远离关口,聚集在山谷地带。
韩信这一战术目的,在陈余的配合下,尽数实施。
现在,陈余军离关口有三十里,山谷狭窄,即使撤退,也难以做到快速有序。
何况,韩信仿佛很体谅手下的这群大秦锐士们,他们好久没享受追砍人头的乐趣了。
随着韩信一声令下,三万大秦锐士,像决了堤的洪水,汹涌而出,争先恐后在山谷里追逐自己的富贵,一个个忙不迭地争砍着敌军项上的人头。
而陈余军,转瞬间由进攻变成了逃跑,此刻已是兵败如山倒。
井陉关外,漫山遍野都是慌不择路的陈余军卒,后面紧追的则是一手提着人头,一手举着环首弯刀的大秦锐士。
陈余刚一开始,还力图控制住局势,喝止部众,遵守撤退的秩序。
但此时的部众已无斗志,不肯听令,只管狂奔。
陈余不觉怒起,命部将挥剑砍倒了身边乱逃乱窜的士卒,无奈,撤退的命令已经下达,而后路被断的讯息,像风一样传遍全军,恐慌像瘟疫一样瞬间蔓延。
此时,任凭他杀再多士卒,也无法阻挡逃命的步伐。
陈余身边的卫士们,见势不好,不由分说,将他架上马,催马向后逃跑。
看看快逃到井陉关口,只见关上驰下一支骑兵,当头一员秦将,皂盔皂甲,手持双戟,迎面杀来。
来人正是韩信手下大将钟离昧。
陈余的卫士们,忙上前抵挡。
钟离昧手起戟落,连杀数人,身后的秦骑也拥上来,砍翻了陈余身边其余的护卫,随后将陈余围住。
钟离昧大喝:“降者免死。”
陈余也不搭话,举剑迎战,被钟离昧一戟刺于马下,秦卒上来,割了首级。
钟离昧令士卒高举陈余头颅,沿途高喊:“陈余已死,降者免死。”
其余众军,见主将已死,再无斗志,纷纷弃械投降。
此时,从韩信的中军,传出一道免杀令。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