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现实有分幕式的互啊,在大明朝北京城的皇宫上会有三个不同的场景,却共同演绎这差不多的内容——文人们所钟情的所谓的“庙算”!
隆禧殿。
在寿安宫的北面,整个紫禁皇城的西北角。平常每年万寿节、元旦于此处作佛事,现在自然是冷清的很,谁也不知道这个时候,在这里的某一处房间内,有一些人围在一个小方桌前,热切的争吵什么。
吕原吕逢原望着面前有些志得意满的曹吉祥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毕竟王骥的被捕让他们忽然有种芒刺在背的感觉,而且还是那种致命到诛九族的危机感。
虽然他觉得自己做的没错。
景泰帝这种不是“科班出身”的皇帝,除了命好一点,没什么一点可以值得称道的地方,已然做了八九年的皇帝,当初说的代兄执政,现在也到了还的时候了。
只有皇帝大宝回到了正统皇帝朱祁镇的手里,大明的一切才能继续按部就班的下去,祖制的嫡长子继承制才是大明朝廷最为稳固的基石。
朱见深继朱祁钰之后登基为帝,那朱祁钰如何算,怎么上庙号?那他的哥哥朱祁镇又如何尊称?那朱见深又该如何算?
这是陷下任皇帝朱见深于不仁不义啊!
身为大明朝的好朝臣,他不能不干预!
至于曹吉祥,他的内心是很排斥的,只是当初靖远伯王骥一开始就把他当做了主力来使用,他碍于王骥的面子不好说什么,可现在王骥被捕了,他忽然发现,没有这阉人,事还真没办法继续下去。
不由的有些心累的看向旁边的薛瑄薛德温。
“德温觉得如何?”
薛瑄薛德温能怎么觉得,他也没想到一想温和的略像懦弱的景泰帝这是吃了多少熊心豹子胆,这般雄起的悍然逮捕王骥,他其实是有点怕了。
可文人的风骨又让他觉得,历尽磨难,这才是名垂青史的原因,如果一帆风顺,那他的名字在史书中能有多大的价值?
心一横,他便点点头,转头看向一个帅气英武的中年人——太上皇朱祁镇,缓缓的问道:“只是陛下可做好了准备?”
准备?
太上皇朱祁镇想了想,有着小一千的蕃军在手,外面还有三四千的蕃军做照应,以自己太上皇的身份,应该让很多人站在中立不敢动吧。
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到时候真的忠于景泰帝朱祁钰的能有多少人?
呵呵,我这孽畜弟弟,朕会告诉你,御下之道,不是你想当个好皇帝大家就会忠于你的,你也把人心想的太简单了,你看看这么多年,你才有几个心腹?
太上皇朱祁镇点点头,缓缓的说道:“成败在此一举,朕保证,朕复辟只是为拿回朕的东西,让一切都回到正规上,到时候朕会第一时间禅位于太子,并将诸位列为顾命大臣交于太子。”
“朕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
吕原和薛瑄满脸热切的看向太上皇朱祁镇,当然他们敢信誓旦旦的告诉太上皇朱祁镇,他们不是为了那个顾命大臣,而是为了大明,为了大明的未来,为了大明的未来一切能够步入正轨,更加昌盛,更加煊赫!
对于这一切,曹吉祥能说什么,他只是连连点头。只要能起事,他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到时候除掉刘永诚和石亨,独霸十团营,在赶走王诚,掌控司礼监和东厂,到时候,自己将成为王振王公公一般的存在,小太子想干什么还不是一样要听咱家的……
桀桀桀桀!
在乾清宫里,只有三个人的房间内,景泰帝朱祁钰和司礼监太监、东厂提督王诚还有御马监太监、十团营统帅刘永诚却异常的沉默。
“朕逮捕了王骥就是要逼着朕的好皇兄狗急跳墙,他应该等不了几天了,你们可做好了准备?”
王诚偷偷的看了眼景泰帝,低下头,缓缓的说道,“回禀皇爷,一切走在您的掌控之中,臣敢保证万无一失!”
刘永诚也是点点头,只是轻轻的说着最为稳重的话,“臣的御马监将会保证整个皇宫的安全,到时候将不会有什么大的骚乱和损伤。皇爷,臣觉得咱们还是先下手为强会更加稳妥一些!”
先下手?
朕也想啊。
只是朕不能。
毕竟他是太上皇,是真的皇兄。如果他不起事,朕如何进行拨乱反正呢?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固然是告诫人君做事的忌讳,却也指明了这无疑是最好的手段。
朕岂能不效法一下先贤。
朕这一切都是为了深哥儿,都是为了大明,都是为了大明的未来能够扫除一切不该有的荆棘,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景泰帝朱祁钰的心思阴沉,如果不是深哥儿足够优秀,他又如何下得了这个决断?
毕竟他可是要当明君的人呢!
这事一旦做了,那日后的史书上如何记载朕,如何评价朕,怕是和那个郑伯一样,未必有什么好名声……
就在景泰帝朱祁钰在思考自己是否如郑伯一般青史留名的时候,在文楼的南书房之中,朱见深也说道这个人——
“春秋时候有个郑庄公,此人很厉害。他对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都很懂得策略!”
“可朕不想皇叔做郑伯!”
“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几位先生想必都清楚,孤不想这件事发生!”
“一个是孤的皇叔,一个是孤的皇父,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们让孤如何选?你们让孤如何坐视不理?”
“诸位先生何以教我?”
“而且孤还想各位一同研究出一个策略或者叫一个制度来——”
“那就是如何避免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国家无谓的争斗,无谓的厮杀与流血……”
老太师王直面面相觑,这个问题有点大,小太子你是不是傻了?自古未闻有不流血之政变,也未闻又文明之改朝换代!
无论是尧舜禹的禅让,还是汉唐之事,即便是嫡长子继承被万般的认可下,能这般实行的怕也是要经过无数明里暗里的争斗厮杀,原因只有一个!
皇帝之位,谁不想坐上去?
难呀,这小太子咋这么多事呢?
一点也不让人省心啊。
请收藏本站:https://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
隆禧殿。
在寿安宫的北面,整个紫禁皇城的西北角。平常每年万寿节、元旦于此处作佛事,现在自然是冷清的很,谁也不知道这个时候,在这里的某一处房间内,有一些人围在一个小方桌前,热切的争吵什么。
吕原吕逢原望着面前有些志得意满的曹吉祥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毕竟王骥的被捕让他们忽然有种芒刺在背的感觉,而且还是那种致命到诛九族的危机感。
虽然他觉得自己做的没错。
景泰帝这种不是“科班出身”的皇帝,除了命好一点,没什么一点可以值得称道的地方,已然做了八九年的皇帝,当初说的代兄执政,现在也到了还的时候了。
只有皇帝大宝回到了正统皇帝朱祁镇的手里,大明的一切才能继续按部就班的下去,祖制的嫡长子继承制才是大明朝廷最为稳固的基石。
朱见深继朱祁钰之后登基为帝,那朱祁钰如何算,怎么上庙号?那他的哥哥朱祁镇又如何尊称?那朱见深又该如何算?
这是陷下任皇帝朱见深于不仁不义啊!
身为大明朝的好朝臣,他不能不干预!
至于曹吉祥,他的内心是很排斥的,只是当初靖远伯王骥一开始就把他当做了主力来使用,他碍于王骥的面子不好说什么,可现在王骥被捕了,他忽然发现,没有这阉人,事还真没办法继续下去。
不由的有些心累的看向旁边的薛瑄薛德温。
“德温觉得如何?”
薛瑄薛德温能怎么觉得,他也没想到一想温和的略像懦弱的景泰帝这是吃了多少熊心豹子胆,这般雄起的悍然逮捕王骥,他其实是有点怕了。
可文人的风骨又让他觉得,历尽磨难,这才是名垂青史的原因,如果一帆风顺,那他的名字在史书中能有多大的价值?
心一横,他便点点头,转头看向一个帅气英武的中年人——太上皇朱祁镇,缓缓的问道:“只是陛下可做好了准备?”
准备?
太上皇朱祁镇想了想,有着小一千的蕃军在手,外面还有三四千的蕃军做照应,以自己太上皇的身份,应该让很多人站在中立不敢动吧。
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到时候真的忠于景泰帝朱祁钰的能有多少人?
呵呵,我这孽畜弟弟,朕会告诉你,御下之道,不是你想当个好皇帝大家就会忠于你的,你也把人心想的太简单了,你看看这么多年,你才有几个心腹?
太上皇朱祁镇点点头,缓缓的说道:“成败在此一举,朕保证,朕复辟只是为拿回朕的东西,让一切都回到正规上,到时候朕会第一时间禅位于太子,并将诸位列为顾命大臣交于太子。”
“朕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
吕原和薛瑄满脸热切的看向太上皇朱祁镇,当然他们敢信誓旦旦的告诉太上皇朱祁镇,他们不是为了那个顾命大臣,而是为了大明,为了大明的未来,为了大明的未来一切能够步入正轨,更加昌盛,更加煊赫!
对于这一切,曹吉祥能说什么,他只是连连点头。只要能起事,他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到时候除掉刘永诚和石亨,独霸十团营,在赶走王诚,掌控司礼监和东厂,到时候,自己将成为王振王公公一般的存在,小太子想干什么还不是一样要听咱家的……
桀桀桀桀!
在乾清宫里,只有三个人的房间内,景泰帝朱祁钰和司礼监太监、东厂提督王诚还有御马监太监、十团营统帅刘永诚却异常的沉默。
“朕逮捕了王骥就是要逼着朕的好皇兄狗急跳墙,他应该等不了几天了,你们可做好了准备?”
王诚偷偷的看了眼景泰帝,低下头,缓缓的说道,“回禀皇爷,一切走在您的掌控之中,臣敢保证万无一失!”
刘永诚也是点点头,只是轻轻的说着最为稳重的话,“臣的御马监将会保证整个皇宫的安全,到时候将不会有什么大的骚乱和损伤。皇爷,臣觉得咱们还是先下手为强会更加稳妥一些!”
先下手?
朕也想啊。
只是朕不能。
毕竟他是太上皇,是真的皇兄。如果他不起事,朕如何进行拨乱反正呢?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固然是告诫人君做事的忌讳,却也指明了这无疑是最好的手段。
朕岂能不效法一下先贤。
朕这一切都是为了深哥儿,都是为了大明,都是为了大明的未来能够扫除一切不该有的荆棘,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景泰帝朱祁钰的心思阴沉,如果不是深哥儿足够优秀,他又如何下得了这个决断?
毕竟他可是要当明君的人呢!
这事一旦做了,那日后的史书上如何记载朕,如何评价朕,怕是和那个郑伯一样,未必有什么好名声……
就在景泰帝朱祁钰在思考自己是否如郑伯一般青史留名的时候,在文楼的南书房之中,朱见深也说道这个人——
“春秋时候有个郑庄公,此人很厉害。他对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都很懂得策略!”
“可朕不想皇叔做郑伯!”
“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几位先生想必都清楚,孤不想这件事发生!”
“一个是孤的皇叔,一个是孤的皇父,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们让孤如何选?你们让孤如何坐视不理?”
“诸位先生何以教我?”
“而且孤还想各位一同研究出一个策略或者叫一个制度来——”
“那就是如何避免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国家无谓的争斗,无谓的厮杀与流血……”
老太师王直面面相觑,这个问题有点大,小太子你是不是傻了?自古未闻有不流血之政变,也未闻又文明之改朝换代!
无论是尧舜禹的禅让,还是汉唐之事,即便是嫡长子继承被万般的认可下,能这般实行的怕也是要经过无数明里暗里的争斗厮杀,原因只有一个!
皇帝之位,谁不想坐上去?
难呀,这小太子咋这么多事呢?
一点也不让人省心啊。
请收藏本站:https://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