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被抓了,洪武帝平叛成功。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的心机手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胡惟庸错就错在太小看洪武帝了。连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那样的枭雄豪杰都不是洪武帝的对手。你胡惟庸一个搞阴谋诡计的野心家怎么可能战胜他?
水有源,树有根。你胡惟庸的权力再大,也是洪武帝给的。你造洪武帝的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等待你的只有一个“死”字。
胡惟庸的见识甚至赶不上万里之外北方草原上的那位天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封绩费尽心机到达元廷后,请求天元帝出兵策应南方的胡惟庸。天元帝听后竟然蹦出了一句汉话——“蚍蜉撼树”。他没有发一兵一卒帮助胡惟庸。反而严令蒙元各部,三个月内不准南下入寇抢掠。他是怕大明误认为元廷在帮助胡惟庸谋反,导致大明再次发动大规模的北伐。
封绩也是个聪明人,没有立即返回明境。他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要是胡惟庸成事了,我就回大明去做个从龙之臣。要是胡惟庸事败,我就留在草原上,替天元帝效力。横竖元廷这边需要我这种通晓汉事的人。
应天城出了谋反大案。按理说洪武帝应该立即彻查胡惟庸的党羽,大开杀戒以正国法。常歌甚至命令亲军都尉府到兵部武库多领了几十把鬼头刀,省得要杀的人太多鬼头刀砍卷了刃不够用。
奇怪的是,自胡惟庸被捕后整整月余,洪武帝只让常歌将胡惟庸、陈宁、涂节三人关进了诏狱。其余胡党如毛骧、陆仲亨、费聚等一个没抓。徐达等老将屡屡上书洪武帝彻查胡惟庸谋反案。洪武帝似乎不着急清算胡惟庸,将徐达等人的奏折留中不发。
胡惟庸、陈宁、涂节三人在诏狱一关就是一个月。洪武帝命令常歌,没有旨意不得审讯这三人。
整个腊月,应天官场都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中。胡惟庸是丞相,他坐在那个位置上,跟朝中百官都有交集。胡党官员们自不必说,个个心惊胆颤。其余的非胡党官员亦是提心吊胆,生怕跟胡惟庸扯上关系。
所有人都明白,以洪武帝的性子,用不了多久应天官场就会出现“一案牵十案,一案飞十里,案上一点墨,刑场千点血”的状况。
官员们还是低估洪武帝了。在接下来十五年的时间里,胡惟庸一案牵出的何止十案、百案、千案、万案?
洪武十二年腊月三十。坤宁宫。
今年的除夕夜,洪武帝是跟皇子们在马皇后的病榻前度过的。
自马皇后勇闯丞相府救子,骑马时受了风,她的惬湿症更严重了。每日都被骨痛折磨。这十几天甚至下不了床。
洪武帝亲自端了一碗汤团给马皇后:“秀英,吃年夜饭了。除了就藩的樉儿、棡儿,皇子皇孙们都来了。”
六岁的皇长孙朱雄英打了个喷嚏。三岁的皇次孙朱允炆胆子小,吓了一跳,哭了起来。
朱标连忙呵斥道:“不要在皇祖母面前失礼。”
朱标跟常遇春的女儿,太子妃常碧蓝育有三子,长子朱雄英、次子朱允炆、三子朱允熥。去年秋,常碧兰生下朱允熥后血崩而死。朱标与常碧兰感情颇深,没有再立太子妃。
马皇后平日里很疼爱这几个没娘的孩子。马皇后连忙道:“标儿,不要责备他们。英儿、炆儿,下面冷,到祖母榻上来吧。”
两个小家伙兴高采烈的爬上了祖母的床。
马皇后吃了一个汤团便吃不下了,将那碗汤团分给了两个皇孙。
洪武帝命太监在马皇后的榻前摆上了四张御桌,儿孙们就在御桌前用年夜饭。
年夜饭吃完,皇子皇孙们散去。洪武帝坐到病榻前,用爱怜的目光看着自己的结发老妻:“太医院的那群庸医不中用。前几日橚儿领着应天名医李德仁进宫给你诊病开了药,你吃了药还是不见好么?”
马皇后宽慰自己的丈夫:“病症轻了许多。”
洪武帝叹道:“你就会糊弄朕。轻了还下不了床。”
马皇后道:“惬湿症就是这样。等开了春就会好的。臣妾今夜高兴的很。过完这个年,臣妾就五十五岁了。女人在这个年纪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对了圣上,您应该及早将孙妃册封为贵妃。孙妃贤良淑德,若他日臣妾撒手人寰,也只有她最适合掌管后宫。”
洪武帝连忙道:“今日是除夕,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要是上天赐福,让朕再做三十年皇帝,你还要再当三十年的皇后呢。咱们在濠州城军营那个破帐篷里洞房花烛的时候就有约定,此生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马皇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臣妾的身子骨臣妾自己知道。大限恐怕也就是在三两年内了。好了不说这个了。臣妾有个疑问,恐怕朝中百官跟臣妾有同样的疑问。您为何不及时下旨彻查胡惟庸案?”
洪武帝道:“因为朕在谋划一件更重要的事。胡惟庸的案子,等到过完这个年朕自有主张。”
马皇后苦劝洪武帝:“圣上,胡惟庸贵为丞相,权倾朝野。不少官员投靠他都是畏惧他的权势,屈从于他。朝廷出了谋反大案,您是一定要杀人的。但臣妾还是请求圣上,只杀主犯,对于从犯还是网开一面,或夺职、或流放也就罢了。”
洪武帝微微点头:“知道了。你安心养病。开了春朕带你和皇子皇孙们泛舟玄武湖。”
与此同时,常府。
常歌在跟常四、宋盼儿、小世勋吃年夜饭。
常四已是垂垂老矣。今年牙齿都掉光了。秋天的时候他已经让宋盼儿给他准备好了寿衣、寿材。
常四笑道:“世勋,我的好侄儿孙,过了年你就十岁了。在私塾里要好好读书,听先生的话。”
世勋道:“记住啦四爷爷!”
常歌欲言又止。
常四了解自己的侄子,他道:“你是不是有什么事问我这个老家伙?”
常歌微微摇头:“算了。大年下的不提公事。”
常四道:“我知道你是想问为何圣上一个多月都不让你追查胡惟庸案。”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的心机手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胡惟庸错就错在太小看洪武帝了。连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那样的枭雄豪杰都不是洪武帝的对手。你胡惟庸一个搞阴谋诡计的野心家怎么可能战胜他?
水有源,树有根。你胡惟庸的权力再大,也是洪武帝给的。你造洪武帝的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等待你的只有一个“死”字。
胡惟庸的见识甚至赶不上万里之外北方草原上的那位天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封绩费尽心机到达元廷后,请求天元帝出兵策应南方的胡惟庸。天元帝听后竟然蹦出了一句汉话——“蚍蜉撼树”。他没有发一兵一卒帮助胡惟庸。反而严令蒙元各部,三个月内不准南下入寇抢掠。他是怕大明误认为元廷在帮助胡惟庸谋反,导致大明再次发动大规模的北伐。
封绩也是个聪明人,没有立即返回明境。他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要是胡惟庸成事了,我就回大明去做个从龙之臣。要是胡惟庸事败,我就留在草原上,替天元帝效力。横竖元廷这边需要我这种通晓汉事的人。
应天城出了谋反大案。按理说洪武帝应该立即彻查胡惟庸的党羽,大开杀戒以正国法。常歌甚至命令亲军都尉府到兵部武库多领了几十把鬼头刀,省得要杀的人太多鬼头刀砍卷了刃不够用。
奇怪的是,自胡惟庸被捕后整整月余,洪武帝只让常歌将胡惟庸、陈宁、涂节三人关进了诏狱。其余胡党如毛骧、陆仲亨、费聚等一个没抓。徐达等老将屡屡上书洪武帝彻查胡惟庸谋反案。洪武帝似乎不着急清算胡惟庸,将徐达等人的奏折留中不发。
胡惟庸、陈宁、涂节三人在诏狱一关就是一个月。洪武帝命令常歌,没有旨意不得审讯这三人。
整个腊月,应天官场都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中。胡惟庸是丞相,他坐在那个位置上,跟朝中百官都有交集。胡党官员们自不必说,个个心惊胆颤。其余的非胡党官员亦是提心吊胆,生怕跟胡惟庸扯上关系。
所有人都明白,以洪武帝的性子,用不了多久应天官场就会出现“一案牵十案,一案飞十里,案上一点墨,刑场千点血”的状况。
官员们还是低估洪武帝了。在接下来十五年的时间里,胡惟庸一案牵出的何止十案、百案、千案、万案?
洪武十二年腊月三十。坤宁宫。
今年的除夕夜,洪武帝是跟皇子们在马皇后的病榻前度过的。
自马皇后勇闯丞相府救子,骑马时受了风,她的惬湿症更严重了。每日都被骨痛折磨。这十几天甚至下不了床。
洪武帝亲自端了一碗汤团给马皇后:“秀英,吃年夜饭了。除了就藩的樉儿、棡儿,皇子皇孙们都来了。”
六岁的皇长孙朱雄英打了个喷嚏。三岁的皇次孙朱允炆胆子小,吓了一跳,哭了起来。
朱标连忙呵斥道:“不要在皇祖母面前失礼。”
朱标跟常遇春的女儿,太子妃常碧蓝育有三子,长子朱雄英、次子朱允炆、三子朱允熥。去年秋,常碧兰生下朱允熥后血崩而死。朱标与常碧兰感情颇深,没有再立太子妃。
马皇后平日里很疼爱这几个没娘的孩子。马皇后连忙道:“标儿,不要责备他们。英儿、炆儿,下面冷,到祖母榻上来吧。”
两个小家伙兴高采烈的爬上了祖母的床。
马皇后吃了一个汤团便吃不下了,将那碗汤团分给了两个皇孙。
洪武帝命太监在马皇后的榻前摆上了四张御桌,儿孙们就在御桌前用年夜饭。
年夜饭吃完,皇子皇孙们散去。洪武帝坐到病榻前,用爱怜的目光看着自己的结发老妻:“太医院的那群庸医不中用。前几日橚儿领着应天名医李德仁进宫给你诊病开了药,你吃了药还是不见好么?”
马皇后宽慰自己的丈夫:“病症轻了许多。”
洪武帝叹道:“你就会糊弄朕。轻了还下不了床。”
马皇后道:“惬湿症就是这样。等开了春就会好的。臣妾今夜高兴的很。过完这个年,臣妾就五十五岁了。女人在这个年纪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对了圣上,您应该及早将孙妃册封为贵妃。孙妃贤良淑德,若他日臣妾撒手人寰,也只有她最适合掌管后宫。”
洪武帝连忙道:“今日是除夕,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要是上天赐福,让朕再做三十年皇帝,你还要再当三十年的皇后呢。咱们在濠州城军营那个破帐篷里洞房花烛的时候就有约定,此生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马皇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臣妾的身子骨臣妾自己知道。大限恐怕也就是在三两年内了。好了不说这个了。臣妾有个疑问,恐怕朝中百官跟臣妾有同样的疑问。您为何不及时下旨彻查胡惟庸案?”
洪武帝道:“因为朕在谋划一件更重要的事。胡惟庸的案子,等到过完这个年朕自有主张。”
马皇后苦劝洪武帝:“圣上,胡惟庸贵为丞相,权倾朝野。不少官员投靠他都是畏惧他的权势,屈从于他。朝廷出了谋反大案,您是一定要杀人的。但臣妾还是请求圣上,只杀主犯,对于从犯还是网开一面,或夺职、或流放也就罢了。”
洪武帝微微点头:“知道了。你安心养病。开了春朕带你和皇子皇孙们泛舟玄武湖。”
与此同时,常府。
常歌在跟常四、宋盼儿、小世勋吃年夜饭。
常四已是垂垂老矣。今年牙齿都掉光了。秋天的时候他已经让宋盼儿给他准备好了寿衣、寿材。
常四笑道:“世勋,我的好侄儿孙,过了年你就十岁了。在私塾里要好好读书,听先生的话。”
世勋道:“记住啦四爷爷!”
常歌欲言又止。
常四了解自己的侄子,他道:“你是不是有什么事问我这个老家伙?”
常歌微微摇头:“算了。大年下的不提公事。”
常四道:“我知道你是想问为何圣上一个多月都不让你追查胡惟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