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宋铮照例还是带着媳妇儿,孩子挨家挨户的串门拜年,一圈走下来,最后在郭保昌老爷子家里吃饭。
外面,宋宁正带着弟弟宋静在客厅里玩儿,刘格格和林欣如在厨房里准备晚饭,宋铮则一进门就被郭保昌拉到了客厅一角,那个被郭老爷子称为房的地方,捧着几经修改,最终定稿的大宅门前传的剧本。
很难想象,一个导演,编剧可以把一生都献给一个故事,而郭老爷子做到了,其实这也不难理解,26年的宅门生涯,他早已将这份宅门情结深深印在生命里,他曾经几次表示,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一部完整的“大宅门”呈现给世人。
曾经,宋铮以为郭老爷子的宅门儿故事会延续到白家后人的身上,可这实在是太难了,一场浩劫,宅门消失殆尽,这十余载惨痛历史根本无法表述。
当初在筹备第三部的时候,郭老爷子就在为如何阐述犯愁,几经踌躇,他汲取白景琦1912至1921年间的一段经历,用别样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
如今再拍第四部,怎么拍?到底拍不拍?
念念不忘,必有响。
毕生积淀,40余年风雨,这部凝聚着血和泪,甚至差点儿搭上性命的作品,郭老爷子根本停不下来,还要继续,因为宅门儿里的故事,早就成为了他毕生的情节,无法割舍。
其实,在宋铮看来,老爷子的一生都够拍上一部长篇电视剧了,因为他的人生本身就足够传奇。
郭保昌原名李保常,出生在一个贫困之家,父亲冻饿死于街头,为了生存,母亲将两岁的他卖掉。几经辗转之后,他被京城某名门望族收养,随母姓改叫郭保昌。
这现实中的“大宅门”就是大名鼎鼎的燕京同仁堂乐家,他的养父即是乐家四爷,也是大宅门中白景琦的原型。
在这里,郭保昌开启了他的宅门儿生活,也开始了他的宅门儿情节,26年间,目睹了同仁堂的荣辱兴衰。
郭保昌自幼聪颖,5岁能唱戏,8岁写文章,从16岁就开始酝酿,要将其宅门儿生活写成小说,“这里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血泪情仇,我耳闻目睹,亲身感受,这些酸甜苦辣,悲喜怒怨,无时无刻不在激荡我的情怀,我想把它写出来”。
没想到,这少年时的梦想,却几经风雨,竟穿越了半个世纪,成为他一生奋斗的目标。
大宅门或许像一颗种子,被深深植根于郭老爷子的心底,尽管中途风雨飘摇,艰辛历尽,但它仍以顽强的生命力一点点冒出芽来,并萦绕于心多年。
老爷子的宅门儿生涯终于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那时的他正就读于电影学院导演系。1964年,他被打成“反动学生”,又因其“为反动资本家树碑立传”,判了三年刑,发配至南口农场劳动改造,当风暴骤起,又罪加一等,被判无期徒刑,写了一半的大宅门手稿全部被查抄。
这样的打击并没有浇灭他写作的念头,劳改期间他“贼心不死”,依然写作大宅门。不过很快,此举再度引人注意,他只得忍痛又一次把小说付之一炬。
第三次手稿被毁,竟是由于他的婚姻变顾,妻子盛怒之下,把他视如生命的手稿扔进火中。从此,很长一段时间,他再也提不起精神创作。
记忆的闸门很神奇,当你刻意屏蔽某段经历时,它仿佛从未出现在你的生命中,会暂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当它被有意唤起后,又会排山倒海涌入眼前,且历历在目。
手稿三度被毁,劳动改造十几年,1980年,彻底被平反的郭老爷子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此后的生活也渐渐安定下来,朋友们又开始提及有关大宅门的种种,此时,老爷子心底沉睡多年的那颗小种子开始一点点苏醒,并开枝散叶。
一种责任,以及一种写不出来就有负罪感的情绪折磨着他。
1994年,他终于再度动笔,完成大宅门前40集剧本。此后,拍摄过程中又遇夭折,但他始终决心不改,直到2000年由央视出面组织拍摄,命运多舛的大宅门才得以问世。
或许是有了这40年的坎坷经历,以及数不清的人生磨难,才能有大宅门的深度和高度,也才能如此让人念念不忘。
郭老爷子在大宅门中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 “大男人”白景琦,这个形象脱胎于他的养父宇。而聪慧绝顶、力挽狂澜的伟大女人“白文氏”是综合了乐家三代女性,其中以养母对她的影响最为深刻。
为了把年幼的郭保昌塑造成真正的宅门儿少年,母亲在14岁时教他喝酒,16时教会他抽烟。
“在这样的宅门里,所有的爷都会抽烟喝酒,你不会怎么行?你长大后,饭桌上有多少事情要办,为了生存,你就要立住。”
此后,少年宝爷每天放学来,桌上都放着一盒大中华,18岁时他已酒量惊人,能喝下2斤茅台。
原本感情甚笃的母子俩,却因为接二连三的“运动风潮”,而心生隔阂,先是“反动学生”郭保昌在 “阶级成分论”十分猖獗的年代,突发奇想希望以贫下中农的身份减免刑罚,于是动员母亲放弃股息,遭到反对后便离家出走。
此后,劳动改造隔绝了他与家中的一切来往,直到农场散摊子他才得以京看望母亲。母子重逢,悲喜交集。但却好景不长,因为和连里请假说的是探望亲生母亲,郭保昌不得不离京乡探亲。
正是这次的家乡之行深深地伤害了养母,郭保昌想对母亲解释,他对生母并没什么感情,但就是说不出口。直至1978年母亲去逝,想说的话终未能说出口。
母亲带着误解与遗憾离开了人世,这也成了郭老爷子最大的遗憾与痛处。尽管母亲生前坚决反对他写大宅门,但拍完大宅门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母亲坟前,他围着母亲的坟一圈圈地转,和母亲聊天。
老爷子曾对宋铮说过,他毕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写大宅门里的故事,这是他的情怀,如今老爷子再度启动了这个项目,宋铮自然不能落于人后,就算是为了让老爷子把这个梦做的更圆满,让他彻彻底底的对宅门儿里的那些爷奶奶小姐少爷们,也对他的养母有个交代吧。
外面,宋宁正带着弟弟宋静在客厅里玩儿,刘格格和林欣如在厨房里准备晚饭,宋铮则一进门就被郭保昌拉到了客厅一角,那个被郭老爷子称为房的地方,捧着几经修改,最终定稿的大宅门前传的剧本。
很难想象,一个导演,编剧可以把一生都献给一个故事,而郭老爷子做到了,其实这也不难理解,26年的宅门生涯,他早已将这份宅门情结深深印在生命里,他曾经几次表示,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一部完整的“大宅门”呈现给世人。
曾经,宋铮以为郭老爷子的宅门儿故事会延续到白家后人的身上,可这实在是太难了,一场浩劫,宅门消失殆尽,这十余载惨痛历史根本无法表述。
当初在筹备第三部的时候,郭老爷子就在为如何阐述犯愁,几经踌躇,他汲取白景琦1912至1921年间的一段经历,用别样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
如今再拍第四部,怎么拍?到底拍不拍?
念念不忘,必有响。
毕生积淀,40余年风雨,这部凝聚着血和泪,甚至差点儿搭上性命的作品,郭老爷子根本停不下来,还要继续,因为宅门儿里的故事,早就成为了他毕生的情节,无法割舍。
其实,在宋铮看来,老爷子的一生都够拍上一部长篇电视剧了,因为他的人生本身就足够传奇。
郭保昌原名李保常,出生在一个贫困之家,父亲冻饿死于街头,为了生存,母亲将两岁的他卖掉。几经辗转之后,他被京城某名门望族收养,随母姓改叫郭保昌。
这现实中的“大宅门”就是大名鼎鼎的燕京同仁堂乐家,他的养父即是乐家四爷,也是大宅门中白景琦的原型。
在这里,郭保昌开启了他的宅门儿生活,也开始了他的宅门儿情节,26年间,目睹了同仁堂的荣辱兴衰。
郭保昌自幼聪颖,5岁能唱戏,8岁写文章,从16岁就开始酝酿,要将其宅门儿生活写成小说,“这里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血泪情仇,我耳闻目睹,亲身感受,这些酸甜苦辣,悲喜怒怨,无时无刻不在激荡我的情怀,我想把它写出来”。
没想到,这少年时的梦想,却几经风雨,竟穿越了半个世纪,成为他一生奋斗的目标。
大宅门或许像一颗种子,被深深植根于郭老爷子的心底,尽管中途风雨飘摇,艰辛历尽,但它仍以顽强的生命力一点点冒出芽来,并萦绕于心多年。
老爷子的宅门儿生涯终于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那时的他正就读于电影学院导演系。1964年,他被打成“反动学生”,又因其“为反动资本家树碑立传”,判了三年刑,发配至南口农场劳动改造,当风暴骤起,又罪加一等,被判无期徒刑,写了一半的大宅门手稿全部被查抄。
这样的打击并没有浇灭他写作的念头,劳改期间他“贼心不死”,依然写作大宅门。不过很快,此举再度引人注意,他只得忍痛又一次把小说付之一炬。
第三次手稿被毁,竟是由于他的婚姻变顾,妻子盛怒之下,把他视如生命的手稿扔进火中。从此,很长一段时间,他再也提不起精神创作。
记忆的闸门很神奇,当你刻意屏蔽某段经历时,它仿佛从未出现在你的生命中,会暂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当它被有意唤起后,又会排山倒海涌入眼前,且历历在目。
手稿三度被毁,劳动改造十几年,1980年,彻底被平反的郭老爷子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此后的生活也渐渐安定下来,朋友们又开始提及有关大宅门的种种,此时,老爷子心底沉睡多年的那颗小种子开始一点点苏醒,并开枝散叶。
一种责任,以及一种写不出来就有负罪感的情绪折磨着他。
1994年,他终于再度动笔,完成大宅门前40集剧本。此后,拍摄过程中又遇夭折,但他始终决心不改,直到2000年由央视出面组织拍摄,命运多舛的大宅门才得以问世。
或许是有了这40年的坎坷经历,以及数不清的人生磨难,才能有大宅门的深度和高度,也才能如此让人念念不忘。
郭老爷子在大宅门中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 “大男人”白景琦,这个形象脱胎于他的养父宇。而聪慧绝顶、力挽狂澜的伟大女人“白文氏”是综合了乐家三代女性,其中以养母对她的影响最为深刻。
为了把年幼的郭保昌塑造成真正的宅门儿少年,母亲在14岁时教他喝酒,16时教会他抽烟。
“在这样的宅门里,所有的爷都会抽烟喝酒,你不会怎么行?你长大后,饭桌上有多少事情要办,为了生存,你就要立住。”
此后,少年宝爷每天放学来,桌上都放着一盒大中华,18岁时他已酒量惊人,能喝下2斤茅台。
原本感情甚笃的母子俩,却因为接二连三的“运动风潮”,而心生隔阂,先是“反动学生”郭保昌在 “阶级成分论”十分猖獗的年代,突发奇想希望以贫下中农的身份减免刑罚,于是动员母亲放弃股息,遭到反对后便离家出走。
此后,劳动改造隔绝了他与家中的一切来往,直到农场散摊子他才得以京看望母亲。母子重逢,悲喜交集。但却好景不长,因为和连里请假说的是探望亲生母亲,郭保昌不得不离京乡探亲。
正是这次的家乡之行深深地伤害了养母,郭保昌想对母亲解释,他对生母并没什么感情,但就是说不出口。直至1978年母亲去逝,想说的话终未能说出口。
母亲带着误解与遗憾离开了人世,这也成了郭老爷子最大的遗憾与痛处。尽管母亲生前坚决反对他写大宅门,但拍完大宅门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母亲坟前,他围着母亲的坟一圈圈地转,和母亲聊天。
老爷子曾对宋铮说过,他毕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写大宅门里的故事,这是他的情怀,如今老爷子再度启动了这个项目,宋铮自然不能落于人后,就算是为了让老爷子把这个梦做的更圆满,让他彻彻底底的对宅门儿里的那些爷奶奶小姐少爷们,也对他的养母有个交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