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装孙子源于本质不安分,本质不安分导致装孙子。

    金法敏对这一定律掌握得很好!而且运用地很娴熟!“然(金法敏)多取百济地,遂抵高句丽南境为州郡”——《三国史记》新罗本纪金法敏又一次开始了他的背信弃义的贪婪扩张行为!毫无廉耻之心!毫无信义可言!

    面对这种行为,大唐该怎么办?打呗!再把你打回孙子!前面说过,刘仁轨率唐军主力回国支援西线战场了,但是把李谨行留下了。朝廷任命李谨行为安东镇抚大使,驻扎在买肖城,负责经略安东都护府。

    李谨行手上兵力不多,还是他的靺鞨兵。四万人不到,不过,够用了!面对金法敏的挑衅行为,李谨行用拳头给予了有力的回应:“(唐李谨行)围赤木城。灭之,县令<脱起>率百姓,拒之,力竭俱死。”“(唐李谨行)围石岘城,拔之。县令<仙伯><悉毛>等,力战死之。”

    ——《三国史记》……装孙子的目的是求饶,但装孙子的终极目的是不挨打。看来,金法敏离极品孙子还差那么一点点,这是值得庆幸的。唐人庆幸,没被你装孙子的行为给蒙蔽。

    新罗人庆幸的是自己的英主不是极品孙子!李谨行,你太坏了,接连败我两阵!你是不可战胜的吗?不是,你是可以被击败!我必须并且能够击败你!金法敏做到了,他成功的击败了李谨行。并且是大胜,有史以来最大的胜利——只是,只是,……只是仅仅在史书上而已!(我都不好意思说,开不老口,下不了笔呐。)

    买肖城大捷“(文武王十五年即公元675年)秋九月,……李谨行率兵二十万,屯买肖城,我军击走之,得战马三万三百八十匹。其余兵仗,称是。”

    新罗本纪卷七大意为新罗军在买肖城之战中大破李谨行20万唐军,俘获战马3万余匹,缴获其他军用物资不计其数!诧异!让人诧异!唐灭实力远在新罗之上的高句丽用兵也就10万。灭百济用兵也是10万,打你小小新罗却用兵20万。

    而且惨遭失败!唐军惨败,大非川之战无非也就是5万人被击败。新罗原来如此强大,在一夜之间!知耻而后勇,新罗在连遭几次惨败之后,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奋发图强。毕其功于一役,扭转乾坤,依靠实力击败大唐20余万主力,取得了反唐斗争的胜利。

    我金法敏也无需再装孙子了,装孙子给后世留下的印象毕竟不光彩,我要为自己正名,买肖城,正名之战。万幸,买肖城大捷证明了自己,装孙子只是手段,装孙子只是你笑容带有个人感情给我的定义。

    其实,我不是装孙子,那是俗语,我的行为的官方叫法为:“忍辱负重”!我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历时六年的唐罗之战以我新罗的完胜完美收官,从此,我会再接再励,踏上一统三韩的宏伟道路,一代英主,我金法敏也!睥睨大唐,威武新罗…………诸君莫慌,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只许新罗史官,不许我笑容虚构?笑话!不过,本故事就是连雷同也是没有的,巧合更是没有的。这完全是新罗史官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之说。

    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三国史记》上记载的买肖城之战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本故事纯属虚构”?

    先看看关于此战,中外史料上的记载,除了以上《三国史记》的外,其他的还有:《资治通鉴》卷202:“诏以李谨行为安东镇抚大使,屯新罗之买肖城以经略之,三战皆捷,……”《新唐书》卷236:“诏李谨行为安东镇抚大使,屯买肖城,三战,虏(新罗)皆北。”《册府元龟》卷986:“诏以李谨行为安东镇抚大使,屯兵于新罗之买肖城以经略之,前后三战新罗,皆败新罗。

    《三国史记》显示,自刘仁轨、李谨行率军来到半岛,与新罗共发生了阿达城之战、七重城之战、买肖城之战、赤木城之战、石岘城之战和白水城之战总计6战。

    其中阿达城与七重城这两战是在刘仁轨“引兵还”和李谨行“屯兵于买肖城”之前发生的,是由刘仁轨指挥的。那么剩下的四战中,白水城之战明确记载唐军指挥官为薛仁贵,所以,国内史料的“三战皆捷”就是赤木城、石岘城、买肖城三战了。

    也就是说,按照国内史料说法,买肖城之战是唐军取胜,不过,只是略微提了一下!为了以示公平,我们就从新罗史料的《三国史记》入手分析吧。来揭开新罗所谓买肖城大捷的真相。首先,“李谨行率兵二十万”这个前提是最大的虚构。大唐高宗永徽三年(即公元652年),唐全国户数为380wan。

    以10户一兵计算,此时大唐全国总兵力约40万。除去各地驻防以及此刻西北方向应对吐蕃的重兵集团,现在东线新罗方向,不可能用兵20万,况且刘仁轨还率主力已经回国了。所以,李谨行率兵20万的记载是虚构的。那么李谨行到底有多少兵力?一路走来。多处资料显示,李谨行兵力不超过4万。

    类似数据失真事件,12年前,大唐派出右威卫将军孙仁师支援熊津都督府的刘仁轨时,孙仁师率领的援军为7000人,三国史记却记载为40万。其次,新罗“得战马三万三百八十匹”。李谨行兵力约4万,损失战马30380匹,这是惨败?

    是全军覆没!好,问题出来了。全军覆没的李谨行在接下来回国后,被调任“积石道经略大使”前去应对吐蕃。一个败军之将,不但在战败后没有受到处分,而且还领命前去应对最为强大的吐蕃,把吐蕃当土匪了?太瞧不起吐蕃了,金法敏,小心吐蕃人跟你急眼!

    因军情紧急,所以大军必须轻装急行军,于是便放弃了诸多辎重物资,而这些物资又被随后赶来的新罗军捡到了。最后便有了“其余兵仗,称是(无数)!”或许,这才是真实的买肖城之战。新罗人用自己的史料揭穿了自己的谎言——这是关于此战新罗的记载唯一有价值可取的地方。感谢新罗史官,留下悬念的同时。也留下了证据,来证明自己蹩脚的谎言!※新罗一十八连胜谎言不止一处,

    在李谨行部唐军接连取得赤木城、石岘城、买肖城三战三捷之后,又突兀兀地来了这么一条信息:“又我与唐兵大小十八战,皆胜之,斩首六千四十七级。得战马二百匹

    新罗有个惯例,只要取胜,必会大肆赏赐参战诸将。如公元662年,与高句丽瓢川河之战后,“论功,中分<本彼宫>财货、田庄、奴仆,以赐金庾信、金仁问,……”;再如公元668年,协助大唐灭高句丽之战后,“赐金庾信位太大角干,金仁问大角干,……”;

    还如公元671年,袭击大唐运粮部队,俘获唐郎将钳耳大侯后,“级飡<当干>功第一,授位沙飡。”……而这一次,取得与唐作战连胜一十八局,对于一直败多胜少的新罗来说,不可谓不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如此显赫之胜利,新罗却没有对任何人予以赏赐。

    果到底如何,立见分晓!

    最后的较量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新罗文武王十五年。李谨行带着“三战三捷”的战绩离开了朝鲜半岛,领命去往西北部继续书写他光辉的军事篇章。

    但是,大唐并没有放弃朝鲜半岛,希冀在防备吐蕃的同时,在半岛争取更大的利益。刘仁轨、李谨行等当世名将先后调往吐蕃前线,那么大唐留给朝鲜半岛的又是何人?得找找还有没有能够拿得出手、堪用的将才。

    一找,还真有一个“名将”没有被派去吐蕃前线,现在正闲赋在家,此人就是我们已经很熟悉的龙门农夫薛礼薛仁贵了。

    高宗朝名将本就不多,现在正是朝廷用人的时候,竟然没派他去?原因大家想必也有所了解:最近五年,薛仁贵先是大非川战败全军覆没,再是熊津都督府在其手中沦陷,无论主要原因是否在薛仁贵身上,其作为大军主帅,未能为皇帝分忧,且丧师失地,都是不能逃避的责任。

    皇帝李治对薛仁贵还算是仁慈的,仅仅是罢免了他的所有官爵、削职为民而已。朝鲜半岛上形势已经很明了了,呈胶着状态:新罗经过几次战败,想再有更大的举动是不可能了;大唐被吐蕃牵制了主要精力,想从新罗口中夺回更多的地盘也是不可能了。

    反正薛仁贵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派到半岛去,能为大唐夺回一点利益最好。即使夺不回来,也损失不了什么。于是,薛仁贵就在这种情况下,再次被起用,领兵前去应对新罗。

    皇帝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决定了薛仁贵此次出征只能靠自己了。此时的薛仁贵已经是61岁高龄了,作为戎马一生、名誉古今的高宗朝第一名将,竟然在晚年接连出现重大失误,对于英雄的薛仁贵来说,这是不可接受且必须要消除的耻辱!皇帝的态度注定了他难以从国家得到更多的支持。

    我已经老了,雄风犹在、奈何体衰!朝鲜半岛上,我留下了诸多的辉煌:驻跸山下,我单枪匹马扰乱15万高句丽大军;金山大阵,我一马当先击溃10万高句丽大军;壮年时的我,策马疾驰、所向披靡、无人可挡!壮年时的我,以少击多、摧锋陷阵、横扫万军!我从不畏惧,万千敌军,我薛仁贵视为草芥!……彼时的我,以一己之力便能取胜。

    此时的我,无可匹敌之勇不复存在。薛仁贵很看重这次的任务,胜了,不但能够夺回大唐失去的熊津都督府及其他领地,而且还能重新恢复自己的威名。

    薛仁贵虽然多次在朝鲜半岛领兵征战,对当地的地形、路线比较熟悉,但是为了万无一失,他还是为自己找了一个帮手——金风训。

    金风训,新罗人,在唐新罗留学生,其父为金真珠!金真珠在新罗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与金仁问(李治曾封其为新罗王以取代金法敏)、金钦突二人同为新罗王金法敏即位初期三大大幢将军,位置仅次于新罗第一名将、太大角干金庾信。

    绝对的栋梁之臣!绝对的高层核心!按理说,又是高干之后,又被国家送到大唐留学,应该效忠于新罗并回报新罗给予的培养,但是为什么金风训却要帮助薛仁贵来打自己的国家呢?

    因为他的父亲金真珠被金法敏给杀了,故与金法敏结下了深仇大恨!所以,他答应帮助薛仁贵也就不奇怪了。顺便说一句,其父金真珠之所以被杀,是因为身为高官却不处理政务且整天吃喝玩乐。

    更重要的是他还为自己的不称职行为找了个蹩脚的借口——身体有病!结果,被金法敏一怒之下杀了,并灭了九族。“(金真珠)诈称病,闲放不恤国事。遂诛之,并夷其族。”

    金真珠欺君罔上、不务正业、作风不正被杀也是自找的,但金法敏灭了人九族,就有点过了。金风训看到有机会跟着大唐当时第一猛将回去报仇,当然不会拒绝薛仁贵的邀请,于是,就为部队做向导当——前头带路,杀回去。公元675年9月。(未完待续。)xh118

章节目录

唐朝那些事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朝月清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96章【征战天下】-唐朝那些事儿谁写的好,唐朝那些事儿,笔趣阁并收藏唐朝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