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
第二日清晨,王旭在众女服侍下梳洗完毕,正欲遣人召郭嘉、沮授二人来书房议事,一守卫已是进来禀报,言二人已在主院外等候多时,当即让二人觐见!
“主公!”两人齐身行礼。
“免礼!坐吧,我正欲寻你二人,没想你们倒先来了!”王旭坐在书房桌案后,微笑示意。
两人相视一笑,徐徐跪坐于布褥上,郭嘉道:“主公,昨夜得到谍影情报,不得不来啊!”
“而且今天还有一喜事降临!”沮授跟着抚须接过。
这让王旭有些意外,疑惑道:“何喜之有?”
“主公且看!”
说着,沮授已是缓缓将手中包袱打开,不一会儿,两枚金灿灿的大印便印入眼帘,其旁边则是一条深紫色的绶带和一张金黄色绢帛,显然是圣旨,制作精巧,非常美观。
王旭一眼便知何物,奇道:“此乃金印紫绶?”
“正是!”沮授将包裹捧于手中,起身放到王旭身前桌案。“今晨朝廷来使,陛下升任主公为卫将军、荆州牧,原封洮阳县侯爵位不变,已经昭告天下!”
王旭没有忙着说话,好笑地拿起那枚金印仔细端详。这卫将军按汉朝军制,乃是统帅所有禁军,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是相当高的军职。
可如今除了可以让自己更加名正言顺,着实没有太大用处,哪还有什么禁军。早就被司隶那群豪强给瓜分干净了。甚至当年的精锐都逃的逃。死的死,一个不剩。
正拿着那金印观赏,王旭突然用力一捏,随即哑然失笑,又拿起另一枚荆州牧的大印捏捏,当下已是肯定其材质,笑道:“奉孝、公与,这金印看着精美。可内里全是铜制的,而且还是劣质铜!”
“噢?”郭嘉与沮授面面相觑,随即大笑不止。
良久,沮授才忍不住叹息:“这堂堂大汉的卫将军,竟然赐下劣质铜印,大汉威严何在,威信何在啊!”
郭嘉也是无奈摇头,似笑非笑地道:“也不知如今陛下处境是何等困难,竟然用这等劣质铜为大印,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皇室颜面何存!”
“算了!陛下日子也不太好过,有个铜印也算不错。既然金口已开,名分便有了。”王旭摆摆手,随即将这金印和绶带都放到一边,笑道:“至于平日所用,我还是自己做两个吧!这种劣质铜印也不知可以仿造多少,怎能使用?”
“主公说的在理!”两人点头。
王旭微露笑意,不再深究这事,转而问道:“奉孝与公与一大早便来,莫非就是专程为此事?”
“非也!”郭嘉笑着接过话,目光若有深意。“主公可否想过,这卫将军早已不设多年,为何如今不升任主公为其它,反而单设一个卫将军给主公呢?”
“若说如今朝堂,虽然被杨奉、段煨等鼠辈把持,但荆州南阳距离司隶只有一步之遥,且威势正盛,若陛下任命主公为骠骑将军或车骑将军,谅他们也不敢有何怨言。但陛下却没有,此乃为何?”
王旭脑袋急速运转,片刻之后已是明悟。“奉孝,你的意思是,陛下乃是以卫将军的职责来暗示我?”
“不错!”郭嘉点头,异常肯定道:“陛下身不由己,身旁也无亲近将士,所派使节必受那些无能之辈所挟制,然陛下又不得不依靠他们抵御李傕郭汜等人,所以自不好明说。卫将军本乃统领所有禁军之位,护卫京城安危,所以陛下必定是希望主公起兵勤王,护卫朝堂。”
“嗯!”王旭点头,从郭嘉语气中已察觉些许他的想法,但王旭并没有表明态度,看着自己这两个大谋士良久,淡淡问道:“那你们觉得如今究竟该勤王好,还是不勤王好?好在哪里?”
两人没急着说话,彼此眼神相询,看那样子,显然还没来得及先达成一致意见。
郭嘉略微谦让,沮授报以一笑,这才轻抚下颌短须,徐徐劝诫:“回禀主公,臣素闻主公的祖先世食汉禄,几代都是国家大臣,世人无不传言忠义。如今,天子流离失所,宗庙也残败毁坏。入目可见,天下各州、郡虽然表面上都声称是义兵,实际上却互相图谋,并没有忧国忧民的想法。”
“如今,主公已全然平定荆州,发展迅速,将士听命,百姓支持爱戴,如果主公肯到西北去迎接天子,迁都于襄阳,就可以挟天子而令诸侯,上承皇命,下安庶民,积蓄兵马,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叛逆,天下除了少数几大诸侯,谁敢不听命于主公?”
“那时主公只需据荆襄之辽阔,谋军力之强盛,远近县乡自然期盼归附,凡大军所致,除实力强劲之几大诸侯,皆会俯首听命,此乃天赐之机,还望主公明察!”
沮授话音落下,对着王旭深深拱手,这才再度安坐。
但王旭却是越听,眉头皱得越紧,对此不置可否,反而看向了郭嘉,问道:“奉孝也是如此意见?”
“不!属下与公与意见相左。”郭嘉摇头。
“噢?”这话大出王旭预料,没想郭嘉竟然会反对。“奉孝觉得此说法不对?”
郭嘉再次摇头,朗声解释:“并非此法不对,而是单单对荆州现状无用,以目前主公的情况,匡扶天下未必需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王旭突然间来了很大兴趣,他之前犹豫,乃是因为“挟天子而令诸侯”有很大弊端。
若是为了匡扶汉室,那么此举肯定势在必行,可他如今对匡扶汉室一点兴趣也没。
如今,他欲自立的心。荆州文武还不知晓。但免不了其中有忠于汉室的。如今将皇帝接过来。等于是在自己头上悬着一把刀。即便把控朝政,可仍有很多限制,还会有很多人意欲夺权,就如历史上曹操内乱不绝,几乎隔一段时间就闹腾一次。
尽管每次都被其镇压,但他无论怎样权倾天下,可仍旧是臣。像王佐之才荀彧,若是朝廷不在曹操身边。天长日久,其奉汉之心说不定会被打消。
可最后他愣是一心尊汉,曹操欲进封魏王,其发觉曹操野心,立刻百般阻挠。因为在他心中,一直认为曹操乃是想以强权平定天下,待天下平定之后,会移交权力给有能的刘姓皇帝,功成身退。
这样的人并非只有荀彧,也不是一个两个。王旭摸不清楚自己帐下究竟多少人是这种思想,认为最终他会将江山交给皇族。如果朝廷不在身边。那么随着大汉朝廷这个字眼在众人眼中销声匿迹,一个新型完善的国家系统形成,自然会慢慢转化。
可如果时时刻刻有个朝廷,那就只有天知道谁有改朝换代之心,谁没有了!历史上,荀彧跟着曹操那么多年,立下汗马功劳,乃是曹操的谋主,坐镇核心位置,可最终就连两人自己都没意识到,各自思想原来是南辕北辙。
这便是王旭最犹豫的地方,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肯定有其好处。大汉四百年声威,百姓士人心中的国家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说别的,取益州一事,恐怕益州大半地区会直接投降,甚至刘璋本人或许也会投降。就算不投降,挥军平定,那益州百姓和地方中低层官员也会争相归附,这也是曹操后来能快速稳定北方的根本。
例如孔融等各个地方小势力被破,朝廷一声召唤就乐呵呵过去当官,实际上全是曹操的意思。袁绍一死,除去几个儿子治地,河北多数县乡直接归附。荆州刘表一死,除少数死忠刘表或厌恶曹操之士,上至群臣、下至百姓第一反应就是降,并非其力量强这一个原因,而是因为他代表了朝廷,代表正统!
这样的情况直至几十年后,曹丕称帝才真正改变。
如今王旭等不了几十年,也没有几十年时间去弱化汉朝四百年的影响,最好便是让众人远离朝廷这个词,迅速淡化。
这两个选择都是有利有弊,因而他很是难以决定。
但此刻,郭嘉却突然语出惊人,说出迎天子对荆州无用,当然让其很是惊异,急忙问道:“奉孝可速速道来!”
郭嘉沉凝片刻,似乎在整理思绪,良久才接道:“主公,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在于地方势力众多,实力分散,可如今荆州并不存在这个问题,这荆州每一寸土地都是主公率军平定,每一个官员都是将军府任命,军队主要力量集中在主公一人之手,如今已治理十余年,早连成一体,如何还需要朝廷来辖制?”
“若是河北袁绍、中原曹操等辈,当然大为有利。因为他们的势力组建,多数都是朝廷之前所任的地方官员依附,并未能形成统一调度,各将军太守皆是自领部曲,并非全是其家臣。这时,若是有天子在境,那么便可慑服所有地方,使得更多人才、地域归附,可我们如何能行?”
“东边袁术坐拥淮南,如今已全数交托亲信之手,朝廷对其毫无效力。江东孙坚与我等一样,乃是一步步打下来,部下文臣武将全是家臣,朝廷怎么让其家臣轻易归附?至于益州,若借朝廷之威,或许能使其归附,但那本已是主公囊中之物,只待荆州恢复元气,便可挥军全取,何须借助朝廷威严?”
“若真是借助朝廷拿下益州,那些太守、将军如何处置?陛下若欲任命太守,主公又当如何处置?若完全置陛下于不顾,那么与李傕郭汜等辈何异?岂不反倒影响主公爱国忠君,仁德齐天的美名?”
“我荆州如今自成一体,若迎陛下南来,不但将过去多年努力营造的体系付之一炬,更徒增变数。甚至来一大批无能的百官公卿,那当如何是好?这岂非毫无用途,徒自给自己增添制肘。”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郭嘉停顿片刻,才一字一顿道:“因此,若非天下局势大定,属下反对主公迎天子!”
王旭还没听完时,已如醍醐灌顶,陡然被郭嘉点醒,暗暗思量……
是啊,我现在迎天子干什么?益州早晚是囊中之物,麾下文武都是一个个家臣,即便曾经的诸侯刘表等人,都不是依附,而是被击败后诚心折服,成为家臣般存在。
如此一来,迎个小皇帝外加一群唧唧歪歪,随时可能蛊惑人心,给荆州文武洗脑,动摇团结,指手画脚的文武百官来白养着干什么?这不是拿钱养别人来虐自己的傻蛋吗?
这么一想通,王旭心中兴奋,终于开口表态:“奉孝此言有理!”
沮授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可似乎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见王旭神情也大为兴奋,思虑片刻又忧郁地接过话道:“主公,奉孝所言也有道理,可主公若不迎天子,必有北方强豪相迎,若是袁绍、曹操等辈抢先,将来以此制衡,争得先机该如何是好?不论怎样,名义上总需服从朝廷,任命太守或刺史等大员,终究需上报朝廷,才能名正言顺!”
“公与多虑了!”王旭既然已经想通,自然不在乎这个,开解道:“我荆州既然是铁板一块,便不惧这等事情,今后任命大员,只需上报朝廷便可,至于其是否答应,与我何干?难道他还能任命一个人来夺权吗?只要得到百姓支持,遍施仁德恩威,天下奇能异士也会前来投奔的。”
闻言,沮授张了张嘴,还是没再多说,虽然心中不赞成这样完全无视大汉朝廷,但终究默默认可。
谁也没料到,更没想到,郭嘉的建议多么重要,王旭这个决定又是多么正确。
荆州文武很多都与沮授一样,他们虽然心念汉朝,不赞成无视朝廷,但却默认了这样的振兴之路,而在这条路上走的越远,默认的东西越多,大汉这个词也就变得愈加遥远。当他们多年后突然发现,身边的一切,俨然已是一个成熟国家体系后,大汉便轻易从他们心中离开。
若是没有这个决定,迎来小皇帝,哪怕再无用,可他依旧在那里立着,无时无刻告诉众人,他即便没有实权,可仍代表着至尊之位,若想真正全面转变,恐怕就要像历史上的曹魏一般,等到第二代人主事才有机会,因为他们从小就无视皇权,也没有汉朝这个国家概念和归宿感!
王旭当然无法想到这么远,此刻见沮授也认同,当即笑道:“那好,便决定不迎天子,但我必须带少量兵马去司隶走上一趟!”
“主公这是为何?”郭嘉与沮授疑惑。
王旭高深莫测地笑笑,缓缓伸出两个手指:“一、为堵天下百姓悠悠众口。二、我不迎天子,也不欲曹操迎到,即便让袁绍迎,也比他好!”(未完待续。。)
第二日清晨,王旭在众女服侍下梳洗完毕,正欲遣人召郭嘉、沮授二人来书房议事,一守卫已是进来禀报,言二人已在主院外等候多时,当即让二人觐见!
“主公!”两人齐身行礼。
“免礼!坐吧,我正欲寻你二人,没想你们倒先来了!”王旭坐在书房桌案后,微笑示意。
两人相视一笑,徐徐跪坐于布褥上,郭嘉道:“主公,昨夜得到谍影情报,不得不来啊!”
“而且今天还有一喜事降临!”沮授跟着抚须接过。
这让王旭有些意外,疑惑道:“何喜之有?”
“主公且看!”
说着,沮授已是缓缓将手中包袱打开,不一会儿,两枚金灿灿的大印便印入眼帘,其旁边则是一条深紫色的绶带和一张金黄色绢帛,显然是圣旨,制作精巧,非常美观。
王旭一眼便知何物,奇道:“此乃金印紫绶?”
“正是!”沮授将包裹捧于手中,起身放到王旭身前桌案。“今晨朝廷来使,陛下升任主公为卫将军、荆州牧,原封洮阳县侯爵位不变,已经昭告天下!”
王旭没有忙着说话,好笑地拿起那枚金印仔细端详。这卫将军按汉朝军制,乃是统帅所有禁军,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是相当高的军职。
可如今除了可以让自己更加名正言顺,着实没有太大用处,哪还有什么禁军。早就被司隶那群豪强给瓜分干净了。甚至当年的精锐都逃的逃。死的死,一个不剩。
正拿着那金印观赏,王旭突然用力一捏,随即哑然失笑,又拿起另一枚荆州牧的大印捏捏,当下已是肯定其材质,笑道:“奉孝、公与,这金印看着精美。可内里全是铜制的,而且还是劣质铜!”
“噢?”郭嘉与沮授面面相觑,随即大笑不止。
良久,沮授才忍不住叹息:“这堂堂大汉的卫将军,竟然赐下劣质铜印,大汉威严何在,威信何在啊!”
郭嘉也是无奈摇头,似笑非笑地道:“也不知如今陛下处境是何等困难,竟然用这等劣质铜为大印,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皇室颜面何存!”
“算了!陛下日子也不太好过,有个铜印也算不错。既然金口已开,名分便有了。”王旭摆摆手,随即将这金印和绶带都放到一边,笑道:“至于平日所用,我还是自己做两个吧!这种劣质铜印也不知可以仿造多少,怎能使用?”
“主公说的在理!”两人点头。
王旭微露笑意,不再深究这事,转而问道:“奉孝与公与一大早便来,莫非就是专程为此事?”
“非也!”郭嘉笑着接过话,目光若有深意。“主公可否想过,这卫将军早已不设多年,为何如今不升任主公为其它,反而单设一个卫将军给主公呢?”
“若说如今朝堂,虽然被杨奉、段煨等鼠辈把持,但荆州南阳距离司隶只有一步之遥,且威势正盛,若陛下任命主公为骠骑将军或车骑将军,谅他们也不敢有何怨言。但陛下却没有,此乃为何?”
王旭脑袋急速运转,片刻之后已是明悟。“奉孝,你的意思是,陛下乃是以卫将军的职责来暗示我?”
“不错!”郭嘉点头,异常肯定道:“陛下身不由己,身旁也无亲近将士,所派使节必受那些无能之辈所挟制,然陛下又不得不依靠他们抵御李傕郭汜等人,所以自不好明说。卫将军本乃统领所有禁军之位,护卫京城安危,所以陛下必定是希望主公起兵勤王,护卫朝堂。”
“嗯!”王旭点头,从郭嘉语气中已察觉些许他的想法,但王旭并没有表明态度,看着自己这两个大谋士良久,淡淡问道:“那你们觉得如今究竟该勤王好,还是不勤王好?好在哪里?”
两人没急着说话,彼此眼神相询,看那样子,显然还没来得及先达成一致意见。
郭嘉略微谦让,沮授报以一笑,这才轻抚下颌短须,徐徐劝诫:“回禀主公,臣素闻主公的祖先世食汉禄,几代都是国家大臣,世人无不传言忠义。如今,天子流离失所,宗庙也残败毁坏。入目可见,天下各州、郡虽然表面上都声称是义兵,实际上却互相图谋,并没有忧国忧民的想法。”
“如今,主公已全然平定荆州,发展迅速,将士听命,百姓支持爱戴,如果主公肯到西北去迎接天子,迁都于襄阳,就可以挟天子而令诸侯,上承皇命,下安庶民,积蓄兵马,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叛逆,天下除了少数几大诸侯,谁敢不听命于主公?”
“那时主公只需据荆襄之辽阔,谋军力之强盛,远近县乡自然期盼归附,凡大军所致,除实力强劲之几大诸侯,皆会俯首听命,此乃天赐之机,还望主公明察!”
沮授话音落下,对着王旭深深拱手,这才再度安坐。
但王旭却是越听,眉头皱得越紧,对此不置可否,反而看向了郭嘉,问道:“奉孝也是如此意见?”
“不!属下与公与意见相左。”郭嘉摇头。
“噢?”这话大出王旭预料,没想郭嘉竟然会反对。“奉孝觉得此说法不对?”
郭嘉再次摇头,朗声解释:“并非此法不对,而是单单对荆州现状无用,以目前主公的情况,匡扶天下未必需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王旭突然间来了很大兴趣,他之前犹豫,乃是因为“挟天子而令诸侯”有很大弊端。
若是为了匡扶汉室,那么此举肯定势在必行,可他如今对匡扶汉室一点兴趣也没。
如今,他欲自立的心。荆州文武还不知晓。但免不了其中有忠于汉室的。如今将皇帝接过来。等于是在自己头上悬着一把刀。即便把控朝政,可仍有很多限制,还会有很多人意欲夺权,就如历史上曹操内乱不绝,几乎隔一段时间就闹腾一次。
尽管每次都被其镇压,但他无论怎样权倾天下,可仍旧是臣。像王佐之才荀彧,若是朝廷不在曹操身边。天长日久,其奉汉之心说不定会被打消。
可最后他愣是一心尊汉,曹操欲进封魏王,其发觉曹操野心,立刻百般阻挠。因为在他心中,一直认为曹操乃是想以强权平定天下,待天下平定之后,会移交权力给有能的刘姓皇帝,功成身退。
这样的人并非只有荀彧,也不是一个两个。王旭摸不清楚自己帐下究竟多少人是这种思想,认为最终他会将江山交给皇族。如果朝廷不在身边。那么随着大汉朝廷这个字眼在众人眼中销声匿迹,一个新型完善的国家系统形成,自然会慢慢转化。
可如果时时刻刻有个朝廷,那就只有天知道谁有改朝换代之心,谁没有了!历史上,荀彧跟着曹操那么多年,立下汗马功劳,乃是曹操的谋主,坐镇核心位置,可最终就连两人自己都没意识到,各自思想原来是南辕北辙。
这便是王旭最犹豫的地方,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肯定有其好处。大汉四百年声威,百姓士人心中的国家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说别的,取益州一事,恐怕益州大半地区会直接投降,甚至刘璋本人或许也会投降。就算不投降,挥军平定,那益州百姓和地方中低层官员也会争相归附,这也是曹操后来能快速稳定北方的根本。
例如孔融等各个地方小势力被破,朝廷一声召唤就乐呵呵过去当官,实际上全是曹操的意思。袁绍一死,除去几个儿子治地,河北多数县乡直接归附。荆州刘表一死,除少数死忠刘表或厌恶曹操之士,上至群臣、下至百姓第一反应就是降,并非其力量强这一个原因,而是因为他代表了朝廷,代表正统!
这样的情况直至几十年后,曹丕称帝才真正改变。
如今王旭等不了几十年,也没有几十年时间去弱化汉朝四百年的影响,最好便是让众人远离朝廷这个词,迅速淡化。
这两个选择都是有利有弊,因而他很是难以决定。
但此刻,郭嘉却突然语出惊人,说出迎天子对荆州无用,当然让其很是惊异,急忙问道:“奉孝可速速道来!”
郭嘉沉凝片刻,似乎在整理思绪,良久才接道:“主公,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在于地方势力众多,实力分散,可如今荆州并不存在这个问题,这荆州每一寸土地都是主公率军平定,每一个官员都是将军府任命,军队主要力量集中在主公一人之手,如今已治理十余年,早连成一体,如何还需要朝廷来辖制?”
“若是河北袁绍、中原曹操等辈,当然大为有利。因为他们的势力组建,多数都是朝廷之前所任的地方官员依附,并未能形成统一调度,各将军太守皆是自领部曲,并非全是其家臣。这时,若是有天子在境,那么便可慑服所有地方,使得更多人才、地域归附,可我们如何能行?”
“东边袁术坐拥淮南,如今已全数交托亲信之手,朝廷对其毫无效力。江东孙坚与我等一样,乃是一步步打下来,部下文臣武将全是家臣,朝廷怎么让其家臣轻易归附?至于益州,若借朝廷之威,或许能使其归附,但那本已是主公囊中之物,只待荆州恢复元气,便可挥军全取,何须借助朝廷威严?”
“若真是借助朝廷拿下益州,那些太守、将军如何处置?陛下若欲任命太守,主公又当如何处置?若完全置陛下于不顾,那么与李傕郭汜等辈何异?岂不反倒影响主公爱国忠君,仁德齐天的美名?”
“我荆州如今自成一体,若迎陛下南来,不但将过去多年努力营造的体系付之一炬,更徒增变数。甚至来一大批无能的百官公卿,那当如何是好?这岂非毫无用途,徒自给自己增添制肘。”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郭嘉停顿片刻,才一字一顿道:“因此,若非天下局势大定,属下反对主公迎天子!”
王旭还没听完时,已如醍醐灌顶,陡然被郭嘉点醒,暗暗思量……
是啊,我现在迎天子干什么?益州早晚是囊中之物,麾下文武都是一个个家臣,即便曾经的诸侯刘表等人,都不是依附,而是被击败后诚心折服,成为家臣般存在。
如此一来,迎个小皇帝外加一群唧唧歪歪,随时可能蛊惑人心,给荆州文武洗脑,动摇团结,指手画脚的文武百官来白养着干什么?这不是拿钱养别人来虐自己的傻蛋吗?
这么一想通,王旭心中兴奋,终于开口表态:“奉孝此言有理!”
沮授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可似乎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见王旭神情也大为兴奋,思虑片刻又忧郁地接过话道:“主公,奉孝所言也有道理,可主公若不迎天子,必有北方强豪相迎,若是袁绍、曹操等辈抢先,将来以此制衡,争得先机该如何是好?不论怎样,名义上总需服从朝廷,任命太守或刺史等大员,终究需上报朝廷,才能名正言顺!”
“公与多虑了!”王旭既然已经想通,自然不在乎这个,开解道:“我荆州既然是铁板一块,便不惧这等事情,今后任命大员,只需上报朝廷便可,至于其是否答应,与我何干?难道他还能任命一个人来夺权吗?只要得到百姓支持,遍施仁德恩威,天下奇能异士也会前来投奔的。”
闻言,沮授张了张嘴,还是没再多说,虽然心中不赞成这样完全无视大汉朝廷,但终究默默认可。
谁也没料到,更没想到,郭嘉的建议多么重要,王旭这个决定又是多么正确。
荆州文武很多都与沮授一样,他们虽然心念汉朝,不赞成无视朝廷,但却默认了这样的振兴之路,而在这条路上走的越远,默认的东西越多,大汉这个词也就变得愈加遥远。当他们多年后突然发现,身边的一切,俨然已是一个成熟国家体系后,大汉便轻易从他们心中离开。
若是没有这个决定,迎来小皇帝,哪怕再无用,可他依旧在那里立着,无时无刻告诉众人,他即便没有实权,可仍代表着至尊之位,若想真正全面转变,恐怕就要像历史上的曹魏一般,等到第二代人主事才有机会,因为他们从小就无视皇权,也没有汉朝这个国家概念和归宿感!
王旭当然无法想到这么远,此刻见沮授也认同,当即笑道:“那好,便决定不迎天子,但我必须带少量兵马去司隶走上一趟!”
“主公这是为何?”郭嘉与沮授疑惑。
王旭高深莫测地笑笑,缓缓伸出两个手指:“一、为堵天下百姓悠悠众口。二、我不迎天子,也不欲曹操迎到,即便让袁绍迎,也比他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