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晏也以为宋筠生气了,有点不好意思,他只是太孤单了,难得有同龄人和他这么有趣地聊天,就随意了些,正想着该怎么道歉,却听宋筠很严肃地问:
“你接触鹦鹉的时候有咳嗽吗?还碰没碰过其他类型的动物?”
唐晏愣了,万万没想到话题的走向能这么诡异,被宋筠催促了一声,才回道:
“没有咳嗽过,我摸过我哥哥的马,还有我姐姐养的狸奴,都没咳嗽。”
宋筠艰难回想了一番,才意识到狸奴就是猫的意思。她不由地撇撇嘴,大户人家,就是讲究,在黎阳县可没这么说话的。
不过她还是为自己刚才的行为解释了一句:
“我听说会突然咳嗽的人,有可能接触动物皮毛后也咳嗽,这才问你一句。”
唐晏若有所思,他的确也听给他治病的大夫说过类似的话,没想到这个小女孩竟也懂,他不禁有些好奇:
“你这么小就知道这些了?看来你外祖家的医术的确很好。”
宋筠想,沈家在府城扎了根,能在一把手家庭面前露露脸也是好事,于是吹嘘道:
“当然好啦,不好也不会从黎阳县来府城开医馆,还一连开了这么多年。而且我娘说,我外祖父和舅舅每年都会办好几次义诊,为了给那些看不起病的人看病。”
这时,已经被养胖了一些的狸花猫脚步轻盈地顺着环形的猫爬架跳了过来,很熟稔地盘在宋筠的肩头。
说实话,虽然宋筠很享受猫主子对她的亲近,还是忍不住哀嚎了一句:
“我的衣服啊,又毁了一件。”
在古代养猫,什么都好,就是特别费衣服,越是金贵的衣服越容易坏,猫爪子在身上一划,衣服就抽丝了,若是整只猫都趴在身上,那更完了,一会儿能破好几个洞。
之前几天,宋筠在王家住习惯了,脸皮厚度有明显提升,为了方便陪猫玩,穿的都是颜色旧了一些的衣服。
今天要招待唐家,她才穿了沈氏给她拿家里最好的料子做的新衣服,结果没一个时辰,就毁掉了。
不过目前更重要的还不是自己的衣服,而是唐晏的衣服,宋筠察觉到肩头的狸花猫跃跃欲试地想往唐晏身上跳,连忙伸手把它薅下来,然后递给白芷:
“快把它放笼子里吧,今天没办法陪它玩的。”
唐晏对猫的兴趣本来就不算大,宋筠让把猫抱走了,他也从善如流地接受了,问宋筠:
“我们接下来去做什么?”
宋筠也不知道正厅那边要聊多久,又不敢带着唐晏去逛园子,怕他过敏,想了想,只能说:
“我住的院子有个小书房,不然我们去那里坐坐?”
这原本就是下一站行程,因着没办法和猫玩,只能提前了,好在李氏早就让厨房准备好了招待人的各种茶点,倒也不用宋筠做什么,只要陪聊就可以。
宋筠带着人在书房坐下,又叫白芷去厨房要些茶水点心,这才大眼瞪大眼地和唐晏对坐着发呆。
唐晏主动开了口:
“你要不要去换身衣裳?”
宋筠一愣,这才想起来自己的衣服还坏着呢,她扭头看了看,的确已经有好几根丝线被抽了出来,而且半个肩膀的的衣服都抽抽巴巴的。
哪怕再不舍得,她也知道这衣服基本废了,只能等回家后看看怎么修补,或者改成其他衣服了,不过目前的重点还是换身衣服。
宋筠怕唐晏自己待着拘束,先在书架上翻出几本王家给她买的蒙书,又把桌上放着的画册整理出来,这是她随王雅维逛书铺时买的,多数是些“孟母三迁”之类的小故事。
她把这些书推到唐晏面前,说道:
“呐,都是我的书,你可以随便看,一会儿如果白芷送来茶点了,你饿了就用一些,不必等我,我一会儿就回来了。”
宋筠又想了想,把纸笔拿出来递给他:
“你若是想写些什么,也可以用。”
还没等宋筠换好衣服,就有人来通知,说是唐家人要走了,宋筠正由着白芷整理衣领呢,听了这话,有一瞬间的呆滞,她以为唐家人怎么也得用了饭再离开,没想到这么急。
不过想想唐大人的身份,再想想王璞的身份,宋筠也理解了:
不见得是两家人关系不好,而是朝廷的大臣和藩王的长史,走得近了,无论是坐龙椅的还是住王府的,都不放心。
宋筠只能带着唐晏回到正院,又被唐夫人拉着夸了几句,这才跟王家人一起,目送他们离开。
唐家带来的礼物,只有一小部分是给王家的,剩下的全是给宋筠的,据说人家还给宋家准备了礼物,正快马扬鞭地赶路去送呢。
这样算来,不算唐夫人给的见面礼,唐家已经送了宋筠两次礼物了,每次都很多,哪怕古代的抗过敏药再珍贵,几片药能“卖”出这个价也值了。
李氏看宋筠望着库房的各色礼物发呆,以为她在发愁怎么带回去,开口道:
“正巧你伯父要差人回去一趟,干脆让他把这些东西给你送回家里吧,省得你回去的路上不好拿。”
宋筠其实没想过这事儿,听李氏一提,也反应过来了,连连点头。
把唐家招待完了,宋筠又在王家住了两天,终于提出了要去外祖家。
无论如何,来了半个月还没去外祖家住过,若不是有个唐家来拜访的借口,还真是有些说不过去。再不去,恐怕沈家也要派人来催了。
李氏有点依依不舍,她还挺喜欢宋筠的,先不提得了唐家感激这事儿,就是日常相处而言,她俩虽然年岁相差得多,倒是颇为合拍:
家里孩子大了,都各有事做,丈夫又忙碌,和宋筠每天吃着茶点聊着天,还是挺开心的。
不过,人家到底是来看望外祖父母的,再留就不好了,李氏略留了宋筠几句,又嘱咐她有事就差人给王家传信够,这才让家里的管家准备了些礼物,又备了马车,让王纶把表妹送过去。
------题外话------
小区有一个密接,唉,今年的第三次被隔离
“你接触鹦鹉的时候有咳嗽吗?还碰没碰过其他类型的动物?”
唐晏愣了,万万没想到话题的走向能这么诡异,被宋筠催促了一声,才回道:
“没有咳嗽过,我摸过我哥哥的马,还有我姐姐养的狸奴,都没咳嗽。”
宋筠艰难回想了一番,才意识到狸奴就是猫的意思。她不由地撇撇嘴,大户人家,就是讲究,在黎阳县可没这么说话的。
不过她还是为自己刚才的行为解释了一句:
“我听说会突然咳嗽的人,有可能接触动物皮毛后也咳嗽,这才问你一句。”
唐晏若有所思,他的确也听给他治病的大夫说过类似的话,没想到这个小女孩竟也懂,他不禁有些好奇:
“你这么小就知道这些了?看来你外祖家的医术的确很好。”
宋筠想,沈家在府城扎了根,能在一把手家庭面前露露脸也是好事,于是吹嘘道:
“当然好啦,不好也不会从黎阳县来府城开医馆,还一连开了这么多年。而且我娘说,我外祖父和舅舅每年都会办好几次义诊,为了给那些看不起病的人看病。”
这时,已经被养胖了一些的狸花猫脚步轻盈地顺着环形的猫爬架跳了过来,很熟稔地盘在宋筠的肩头。
说实话,虽然宋筠很享受猫主子对她的亲近,还是忍不住哀嚎了一句:
“我的衣服啊,又毁了一件。”
在古代养猫,什么都好,就是特别费衣服,越是金贵的衣服越容易坏,猫爪子在身上一划,衣服就抽丝了,若是整只猫都趴在身上,那更完了,一会儿能破好几个洞。
之前几天,宋筠在王家住习惯了,脸皮厚度有明显提升,为了方便陪猫玩,穿的都是颜色旧了一些的衣服。
今天要招待唐家,她才穿了沈氏给她拿家里最好的料子做的新衣服,结果没一个时辰,就毁掉了。
不过目前更重要的还不是自己的衣服,而是唐晏的衣服,宋筠察觉到肩头的狸花猫跃跃欲试地想往唐晏身上跳,连忙伸手把它薅下来,然后递给白芷:
“快把它放笼子里吧,今天没办法陪它玩的。”
唐晏对猫的兴趣本来就不算大,宋筠让把猫抱走了,他也从善如流地接受了,问宋筠:
“我们接下来去做什么?”
宋筠也不知道正厅那边要聊多久,又不敢带着唐晏去逛园子,怕他过敏,想了想,只能说:
“我住的院子有个小书房,不然我们去那里坐坐?”
这原本就是下一站行程,因着没办法和猫玩,只能提前了,好在李氏早就让厨房准备好了招待人的各种茶点,倒也不用宋筠做什么,只要陪聊就可以。
宋筠带着人在书房坐下,又叫白芷去厨房要些茶水点心,这才大眼瞪大眼地和唐晏对坐着发呆。
唐晏主动开了口:
“你要不要去换身衣裳?”
宋筠一愣,这才想起来自己的衣服还坏着呢,她扭头看了看,的确已经有好几根丝线被抽了出来,而且半个肩膀的的衣服都抽抽巴巴的。
哪怕再不舍得,她也知道这衣服基本废了,只能等回家后看看怎么修补,或者改成其他衣服了,不过目前的重点还是换身衣服。
宋筠怕唐晏自己待着拘束,先在书架上翻出几本王家给她买的蒙书,又把桌上放着的画册整理出来,这是她随王雅维逛书铺时买的,多数是些“孟母三迁”之类的小故事。
她把这些书推到唐晏面前,说道:
“呐,都是我的书,你可以随便看,一会儿如果白芷送来茶点了,你饿了就用一些,不必等我,我一会儿就回来了。”
宋筠又想了想,把纸笔拿出来递给他:
“你若是想写些什么,也可以用。”
还没等宋筠换好衣服,就有人来通知,说是唐家人要走了,宋筠正由着白芷整理衣领呢,听了这话,有一瞬间的呆滞,她以为唐家人怎么也得用了饭再离开,没想到这么急。
不过想想唐大人的身份,再想想王璞的身份,宋筠也理解了:
不见得是两家人关系不好,而是朝廷的大臣和藩王的长史,走得近了,无论是坐龙椅的还是住王府的,都不放心。
宋筠只能带着唐晏回到正院,又被唐夫人拉着夸了几句,这才跟王家人一起,目送他们离开。
唐家带来的礼物,只有一小部分是给王家的,剩下的全是给宋筠的,据说人家还给宋家准备了礼物,正快马扬鞭地赶路去送呢。
这样算来,不算唐夫人给的见面礼,唐家已经送了宋筠两次礼物了,每次都很多,哪怕古代的抗过敏药再珍贵,几片药能“卖”出这个价也值了。
李氏看宋筠望着库房的各色礼物发呆,以为她在发愁怎么带回去,开口道:
“正巧你伯父要差人回去一趟,干脆让他把这些东西给你送回家里吧,省得你回去的路上不好拿。”
宋筠其实没想过这事儿,听李氏一提,也反应过来了,连连点头。
把唐家招待完了,宋筠又在王家住了两天,终于提出了要去外祖家。
无论如何,来了半个月还没去外祖家住过,若不是有个唐家来拜访的借口,还真是有些说不过去。再不去,恐怕沈家也要派人来催了。
李氏有点依依不舍,她还挺喜欢宋筠的,先不提得了唐家感激这事儿,就是日常相处而言,她俩虽然年岁相差得多,倒是颇为合拍:
家里孩子大了,都各有事做,丈夫又忙碌,和宋筠每天吃着茶点聊着天,还是挺开心的。
不过,人家到底是来看望外祖父母的,再留就不好了,李氏略留了宋筠几句,又嘱咐她有事就差人给王家传信够,这才让家里的管家准备了些礼物,又备了马车,让王纶把表妹送过去。
------题外话------
小区有一个密接,唉,今年的第三次被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