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瞪大了眼睛:“内管事?我?我行吗?”
“对,就是内管事,平时负责帮我盯着一些我照看不到的事情,有什么事情需要跟他们交接的时候,需要你帮我去和他们说。若是你答应,你还需要做一件事,并且是尽快做好。”
柳叶成功被这件事给带走了,没有再纠结自己行不行的问题,而是问:“要做一件什么事?”
“学认字。我们的私塾马上就开了,所以你需要先跟着那些开蒙的孩子一起读书识字,等学会了读书识字,学会了算数,才能真正做好我的内管事。”
柳叶眼睛都直了,指着自己的鼻子:“我?学认字?”
叶蓁挑眉笑了:“你怕自己学不会?”
柳叶原本是想说自己学不会的,可当叶蓁这么看着自己,这么问自己的时候,她却又不敢这么回答了……
她害怕自己若是不答应,叶蓁就不要自己了,自己就要回家每天对着那绣花绷子去绣花。
那样的日子她曾经不觉得多难熬,可自从在叶蓁家里做事以来,她越来越喜欢在叶蓁家做事时候的那种自在,和那种觉得自己不是个累赘的感觉了!
若是再让她回去每天关着门绣花,她会憋死的。
两害相权取其轻,柳叶最终选择了叶蓁给的挑战,她咬牙点头答应下来:“我……我会努力学的。”
叶蓁满意地点头:“你做我的内管事,我一个月给你开一两银子的月钱,如果做得好了,我年底再给你包个红包。”
“一两银子?”柳叶着实吓了一跳:村里的汉子们在工地上顶着太阳做一天工,也就三十个大钱,算下来一个月还不够一两银子呢,自己每天去私塾读书认字学算数,再给叶蓁传个话什么的,居然就比那些汉子还多?!
这……柳叶吓得直摇手:“这太多了!我不要那么多!”
叶蓁咧嘴笑:“你别以为这钱好拿,你若是做得不好,我可是要说你的!”
柳叶想了想,最终点点头,眼睛却亮了起来:“叶蓁你放心,我会认真做事的!”
若是每个月能赚一两银子,自己一年就能攒下不少银子来了,这样一来,自己不仅不用再花用父母的银钱,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以后也不用再嫁人了!
这种就在村子里干活儿还能赚这么多钱的好事,上哪里去找?
叶蓁和陆承泽预计到私塾开学会有本镇甚至周边镇上的人来报名,却没有想到还会有县城的人来报名!
而且县城来的第一个报名的,居然是吕县令的女儿,吕燕燕。
叶蓁很好奇:“你不是识字吗?怎么还跑来上私塾?”
吕燕燕得意得摇头晃脑:“我跟我爹说了,我还想学作诗、学做人,我爹就答应了。”
叶蓁:“……”完全想象不出粗枝大叶的吕燕燕作诗是什么场景。
太违和了!
吕县令:自己的女儿成为了陆老宰辅的第一批女学生,这是多大的荣耀?
对女儿未来议亲有多大的帮助?!
更何况女儿还很愿意来!怎么的都要把女儿送过来呀!
村学的孩子们原本就是在村里的私塾读书的,如今新私塾开了,还只收一半的钱,谁不乐意呢?于是就都来了。
叶蓁也没打算把原来的吴老夫子饭碗给抢了,就延请了吴夫子来给孩子们启蒙,教三字经和千字文。
有些家庭的孩子,只想学认字打算盘的,就跟着原来的吴夫子学。
以后想走科举的,那就要学四书五经,学做文章了,这部分就都是曾经的陆老宰辅,如今的陆老夫子来教授了。
在叶蓁的提议下,如今不适宜去外面的中郎将黄飞虎成为了私塾的体能老师,专门负责给孩子们锻炼体能(传授防身的武艺)。
还有胡老神医,叶蓁也给忽悠去了,教授孩子们学习一些基本的跌打损伤处理、感冒发烧应该用什么样的草药,如何分辨热感冒、冷感冒等等基本的自救常识。
还有朝廷派来的种田工匠们,也被叶蓁给派了任务:教孩子们更科学地种地!
这都是村里的庄稼人家日常都用得上的。
当这些科目都列出来以后,所有人都震惊了:这私塾教的东西可真多!而束脩却跟外面差不多,这样一算,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这里读书,超级合算啊!
就是不知道那位陆老夫子的水平如何?若是厉害的,那可就真不得了了!
不过叶蓁的开支也是真大啊!请了那么多的夫子,这得花多少钱呢?
叶蓁这是在撒钱吗?!
叶蓁却笑了:原来的吴夫子在村学一共也就教了八个孩子,其中还有三个是自己家的三兄弟,叶大贵也算一个,另外四个,是其他人家的孩子。
如今村里的依然在,可外村的,后续就不知道会来多少人了!
吴夫子的束脩是先前定下来的,一个月二两银子,如果一个班坐不下,要分成两个班上课,那就再多开一份束脩,从前吴夫子哪里来这么多的学生,这么多的钱?
所以吴夫子自然是乐意的。
黄飞虎一个月也给二两,虽然这个钱对一个中郎将来说不算诱人,可叶蓁要给,他也收着。
胡老神医一个月也是二两。对于在权贵人家行医动辄上百两银子的他来说,这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叶蓁家吃住,还有勤劳的小徒弟叶羽鞍前马后地伺候他,他嘴巴身体都舒服!
朝廷来的工匠,愿意在种红薯土豆之余给孩子们上课的,也都给二两银子一个月。
他们来叶家村也算是出差了,拿着朝廷的俸禄,再在这里光明正大地赚个外快,谁能不乐意呢?!
陆老宰辅说是不要银子,毕竟他这个位置,给多少都不够,叶蓁知道他的情况,索性先不说银子的事情,以后赚了银子,再给他分成就是了。
于是叶蓁一年的开销算下来,也不过是一百多两银子!
可叶蓁不怕不能回本。
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外村的不可能走读,那就必须住校,住校是要住宿费的,这可都是钱呢!
至于孩子们的吃上面叶蓁不打算赚钱,要让孩子们吃好。
对于那些各乡镇读不起书的孩子,叶蓁也想好了:家里一百来亩田地呢,让他们课余时间跟着种地,勤工俭学就好了。
把家里的孩子们送来书院,既懂得了农桑,还自己赚了自己的学费生活费,还锻炼了身体,还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感、增长了自己的见识……
多划算的买卖?!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