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之后,苏青和尹呦呦之间沉默了下来。两人出奇的默契,没有互相打扰,也不曾过多交流,最多目光所及点头沉默。
苏青上一辈子,很多时候是没有后路的。
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外界默认的避风港。不会觉得
“就这样回家就好了。”
回到家里有父亲母亲的地方,舔舐好伤口,修整好心情,振作起来重新出发。
对于家庭而言,苏青并没有把它当做退路。
破碎的家庭反而会给予自己以及家人更大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他没有父亲,只有一个年迈的母亲,母亲把所有的都给了他,他还能再苛求什么呢。
很多时候,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时,苏青只能站在路边,就那样抱着一瓶跑着气的可乐,身后没有灯火,身前白雾茫茫。
苏青知道,上辈子的家庭不是他不想改变,而是做不到。父母离婚的时候他才上初一,脑海里全都是想要融入城市,摆脱内心的自卑。
听到父母离婚的消息苏青没有多大反应,他早就预料到了。
苏父表面上幽默风趣,性格开朗,但实际上,大男子主义强烈,眼高手低,总想着做大事,觉得小本生意不值得费心。
并且个人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打肿脸冲胖子无数次,却总是不会吸取教训,家庭逐步入不敷出,面临分崩离析。
根据养育苏青从小到大的经历来看,任何事情都是他的一言堂。
唯一能改变这样的只有离婚。
只有母亲把他“抛弃了”,和他离婚,找来他的兄弟姐妹细数他的一件件事情,撕开他在外人面前好男人面具。
他才会失态,他才会痛苦,他才会梗着脖子道歉他错了,毕竟面子才是他的一切。
对于苏有为,苏青上辈子就明白。
——苏有为不学无术败家还有家暴行为,儿子不认他了,老婆和他离婚了,比什么都有用。
所以这辈子也一样,早在初一李凤就和苏有为离婚了。在苏青的记忆里,这个男人像嫌弃乞丐一样,爽快的就把苏青的抚养权交给了李凤,还说着自己已经找到了发财门路,以后李凤等着后悔吧。
作为交换,他拿走了家里剩下的资金,潇洒的离开了。
李凤流着泪,抱着苏青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她没办法陪伴他,只能让他长年住校,自己独自北漂。
原本还在纠结与同学差距的苏青,默然不语,在永宁一中玩命的学习。
月假寒假暑假,他辗转在每个亲戚家里,没有了温馨的家。
有时候,他也会感到孤独,渴望幸福美满的家庭。在周末寝室只有自己一人的时候,也曾黯然落泪,在开家长会之际,也会望着只缺自己一人家长的班会,渐渐没了表情。
但他自己也明白,也理解,擦了眼泪继续学习。
他很感谢那个在他学习不好的时候,鼓励他帮助他的同学,只是在初三中考分班后,再也没见过对方。他也曾向永宁一中的班主任打听过,得到一个对方休学的消息。
再后来,李凤回来了。
腰缠万贯,走路意气风发,把苏青从学校里接了出来。在学校周围买了个房子,天天照顾苏青,即便不在家出差的短短几天,也要让陈阿姨照顾他。
苏青从来没有问过对方的工作,李凤也从来没有讲过。但李凤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即便有,那也要看看到底是饼,还是别人有意放下的鱼饵”。
李凤是个头脑灵活嗅觉敏锐的人。
在苏青小学时候,苏父在煤矿上工作,她在食堂上班。后来李凤自己琢磨着交通不便利的矿场环境,辞去了食堂的工作,自己开了一个小卖铺。并且斥巨资搞了一个小型投影仪器,天天放电影。
下班后百无聊赖的工人们,娱乐范围逐渐就从2公里外的镇上变成了李凤开的小卖铺。
人一多,打牌的、吃饭的需求就多了起来。李凤原本厨艺就好,川渝许多重味的麻辣小炒信手拈来。
累是累,但是打牌的提成和餐饮让苏青的家庭渐渐富裕起来。
可惜,苏父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本就是“屈尊”到了矿场上工作,他迟早是要离开煤矿,去做大生意的人。于是,对李凤的做法充满了不满,觉得丢了他在矿场上小头目的份。
大大小小的争吵,打架,导致李凤和他第二个孩子流产。
最后在苏青初一,二人的分歧矛盾达到。
苏父想和别人合伙经商,李凤不同意,因为苏父所谓的合作伙伴是村里一个不靠谱的人。最终结果就是,苏父拿走了家里80的积蓄,李凤得到了苏青的抚养权,两人离婚。
而此刻,生活富足不再贫困,不再需要四处奔波的苏母,有着大把的时间陪伴苏青。他不需要去考虑那些烦扰的事情,只需要认真享受生活就好了。
所以,苏青现在就像一块海绵,贪婪的吸收着这些信手拈来的知识,一丁点的成功都让他如痴如醉,自己在不断进步的感觉,太让人着迷了。
平行世界的回馈让这一份感觉更加让人满足。
从第一个目标开始,早晨的晨读,午间的吃饭休息,拿出各种资料和借来的笔记翻阅背诵。
前世的苏青虽然没考上好的大学,但能考上本科,即便是个普通的二本,底子还是有的。唯一的弱项就是离开学校后,再也用不到的数学,而且他的数学在学生时代就一直是拖后腿的弱项。
近些天来,以年轻人的记忆力和平行世界自己的知识,苏青逐渐融会贯通。
语文看了几张卷纸,选择题大都是病句和一些相近的生僻字。成语用法,有些棘手,不过问题不大,很多词语容易望文生义,职场酒局油腻多了,很多词语在苏青这里变了味。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文言文上。
文言文翻译到还好,文言文阅读理解有些困难,毕竟这是需要积累词语,死记硬背的,填空题错一个字都不行。而且翻译信雅达不合格即便大体意思正确,关键的字没翻译出来,4分的提可能也就只有1-2分。
语文还要下苦功夫把之前的文言文都扫一遍,提升阅读量。
至于散文分析和阅读理解,头疼倒是头疼,不过论“阅读理解”在职场上可从未丢下过。而且阅读理解题型,体现道德人情的文章比较多,就比如一篇文章写的坐火车。
赶不上火车的女人,在乘的帮助下通过火车窗口搭上了火车。提问做法是否正确一类的题,只要遵循行为规范的逻辑,基本不会失太多分。至于提问作者描写了一个情境,体现了背后什么样的内在,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情,甚至其他什么花里胡哨的过度理解和联想这类题型。
苏青就记得某年高考后,入选高考阅读理解文章的作者在某视频网站比较活跃,于是,在高考后就有学生去询问该作者,高考入选语文题的那篇散文,文中的下雨描写有何含义。
结果作者表示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窗外就在下雨,甚至自己亲自做了一遍考题,结果拿了个位的分数。
考生们直呼离谱,便在网上大肆调侃阅读理解的合理性。
苏青的每一天都在学习的海洋畅游,学霸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老师问的你都知道,卷纸上的题做起来行云流水。同学们常常过来询问解题思路,或者摘抄答案。
当然,除了数学。
人逼急了什么都做的出来,除了数学。
俞飞宏上课总是盯着他一个人,抽起来回答问题,答不出来就站着听课,直到他讲完那个知识点。
作者题外话:签约过了!求收藏!!今天多更一章!!!
苏青上一辈子,很多时候是没有后路的。
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外界默认的避风港。不会觉得
“就这样回家就好了。”
回到家里有父亲母亲的地方,舔舐好伤口,修整好心情,振作起来重新出发。
对于家庭而言,苏青并没有把它当做退路。
破碎的家庭反而会给予自己以及家人更大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他没有父亲,只有一个年迈的母亲,母亲把所有的都给了他,他还能再苛求什么呢。
很多时候,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时,苏青只能站在路边,就那样抱着一瓶跑着气的可乐,身后没有灯火,身前白雾茫茫。
苏青知道,上辈子的家庭不是他不想改变,而是做不到。父母离婚的时候他才上初一,脑海里全都是想要融入城市,摆脱内心的自卑。
听到父母离婚的消息苏青没有多大反应,他早就预料到了。
苏父表面上幽默风趣,性格开朗,但实际上,大男子主义强烈,眼高手低,总想着做大事,觉得小本生意不值得费心。
并且个人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打肿脸冲胖子无数次,却总是不会吸取教训,家庭逐步入不敷出,面临分崩离析。
根据养育苏青从小到大的经历来看,任何事情都是他的一言堂。
唯一能改变这样的只有离婚。
只有母亲把他“抛弃了”,和他离婚,找来他的兄弟姐妹细数他的一件件事情,撕开他在外人面前好男人面具。
他才会失态,他才会痛苦,他才会梗着脖子道歉他错了,毕竟面子才是他的一切。
对于苏有为,苏青上辈子就明白。
——苏有为不学无术败家还有家暴行为,儿子不认他了,老婆和他离婚了,比什么都有用。
所以这辈子也一样,早在初一李凤就和苏有为离婚了。在苏青的记忆里,这个男人像嫌弃乞丐一样,爽快的就把苏青的抚养权交给了李凤,还说着自己已经找到了发财门路,以后李凤等着后悔吧。
作为交换,他拿走了家里剩下的资金,潇洒的离开了。
李凤流着泪,抱着苏青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她没办法陪伴他,只能让他长年住校,自己独自北漂。
原本还在纠结与同学差距的苏青,默然不语,在永宁一中玩命的学习。
月假寒假暑假,他辗转在每个亲戚家里,没有了温馨的家。
有时候,他也会感到孤独,渴望幸福美满的家庭。在周末寝室只有自己一人的时候,也曾黯然落泪,在开家长会之际,也会望着只缺自己一人家长的班会,渐渐没了表情。
但他自己也明白,也理解,擦了眼泪继续学习。
他很感谢那个在他学习不好的时候,鼓励他帮助他的同学,只是在初三中考分班后,再也没见过对方。他也曾向永宁一中的班主任打听过,得到一个对方休学的消息。
再后来,李凤回来了。
腰缠万贯,走路意气风发,把苏青从学校里接了出来。在学校周围买了个房子,天天照顾苏青,即便不在家出差的短短几天,也要让陈阿姨照顾他。
苏青从来没有问过对方的工作,李凤也从来没有讲过。但李凤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即便有,那也要看看到底是饼,还是别人有意放下的鱼饵”。
李凤是个头脑灵活嗅觉敏锐的人。
在苏青小学时候,苏父在煤矿上工作,她在食堂上班。后来李凤自己琢磨着交通不便利的矿场环境,辞去了食堂的工作,自己开了一个小卖铺。并且斥巨资搞了一个小型投影仪器,天天放电影。
下班后百无聊赖的工人们,娱乐范围逐渐就从2公里外的镇上变成了李凤开的小卖铺。
人一多,打牌的、吃饭的需求就多了起来。李凤原本厨艺就好,川渝许多重味的麻辣小炒信手拈来。
累是累,但是打牌的提成和餐饮让苏青的家庭渐渐富裕起来。
可惜,苏父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本就是“屈尊”到了矿场上工作,他迟早是要离开煤矿,去做大生意的人。于是,对李凤的做法充满了不满,觉得丢了他在矿场上小头目的份。
大大小小的争吵,打架,导致李凤和他第二个孩子流产。
最后在苏青初一,二人的分歧矛盾达到。
苏父想和别人合伙经商,李凤不同意,因为苏父所谓的合作伙伴是村里一个不靠谱的人。最终结果就是,苏父拿走了家里80的积蓄,李凤得到了苏青的抚养权,两人离婚。
而此刻,生活富足不再贫困,不再需要四处奔波的苏母,有着大把的时间陪伴苏青。他不需要去考虑那些烦扰的事情,只需要认真享受生活就好了。
所以,苏青现在就像一块海绵,贪婪的吸收着这些信手拈来的知识,一丁点的成功都让他如痴如醉,自己在不断进步的感觉,太让人着迷了。
平行世界的回馈让这一份感觉更加让人满足。
从第一个目标开始,早晨的晨读,午间的吃饭休息,拿出各种资料和借来的笔记翻阅背诵。
前世的苏青虽然没考上好的大学,但能考上本科,即便是个普通的二本,底子还是有的。唯一的弱项就是离开学校后,再也用不到的数学,而且他的数学在学生时代就一直是拖后腿的弱项。
近些天来,以年轻人的记忆力和平行世界自己的知识,苏青逐渐融会贯通。
语文看了几张卷纸,选择题大都是病句和一些相近的生僻字。成语用法,有些棘手,不过问题不大,很多词语容易望文生义,职场酒局油腻多了,很多词语在苏青这里变了味。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文言文上。
文言文翻译到还好,文言文阅读理解有些困难,毕竟这是需要积累词语,死记硬背的,填空题错一个字都不行。而且翻译信雅达不合格即便大体意思正确,关键的字没翻译出来,4分的提可能也就只有1-2分。
语文还要下苦功夫把之前的文言文都扫一遍,提升阅读量。
至于散文分析和阅读理解,头疼倒是头疼,不过论“阅读理解”在职场上可从未丢下过。而且阅读理解题型,体现道德人情的文章比较多,就比如一篇文章写的坐火车。
赶不上火车的女人,在乘的帮助下通过火车窗口搭上了火车。提问做法是否正确一类的题,只要遵循行为规范的逻辑,基本不会失太多分。至于提问作者描写了一个情境,体现了背后什么样的内在,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情,甚至其他什么花里胡哨的过度理解和联想这类题型。
苏青就记得某年高考后,入选高考阅读理解文章的作者在某视频网站比较活跃,于是,在高考后就有学生去询问该作者,高考入选语文题的那篇散文,文中的下雨描写有何含义。
结果作者表示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窗外就在下雨,甚至自己亲自做了一遍考题,结果拿了个位的分数。
考生们直呼离谱,便在网上大肆调侃阅读理解的合理性。
苏青的每一天都在学习的海洋畅游,学霸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老师问的你都知道,卷纸上的题做起来行云流水。同学们常常过来询问解题思路,或者摘抄答案。
当然,除了数学。
人逼急了什么都做的出来,除了数学。
俞飞宏上课总是盯着他一个人,抽起来回答问题,答不出来就站着听课,直到他讲完那个知识点。
作者题外话:签约过了!求收藏!!今天多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