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内。
当长孙下潜到80米时,发现了星海的一个规律。
每当下潜10米时,星海周围灵气的浓度会有明显的攀升,如此所造成的结果是周围的灵气会产生虹吸效应,猛烈的涌入体内。
长孙已经潜到了99米,此时的灵气带给长孙的压力尚且能够接受,内视长孙的体内,可以看到此时的火佛依然一副安详的模样丝毫不为所动。
当进入100米时,这次的虹吸远高于之前的几次,一瞬间灵气的涌入,令火佛右手转动的念珠出现了片刻的停滞。
相比于星海内的宁静,星海外则显得有些喧嚣了。
“长孙现在潜入100米了,看着势头进入300米下的半深海区应该是没问题。”
“那可不一定,星海挑战和天梯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并没有多少关联性。天梯成绩好只能证明长孙身体素质强,但并不能说明长孙真气雄厚。”
周围人都表示赞同,这是三项挑战的常识。
“你说的确实没错,但你别忘了长孙昨天挑战天梯时,最后阶段从体内散发的气焰,那可是真气抵抗重力的表现。从这些表现来看,我猜测长孙星海成绩应该也会在上乘。”
此言一出,大家又纷纷感觉言之有理。
“好了,来都来了,与其猜测,不如眼见为实。”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长孙来到了200米,下潜的趋势没有减弱。
来到200米后,长孙渐渐摸到了些门道。
长孙将星海挑战的内容归纳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静态压力,另一部分是动态压力。
静态压力是指由于灵气差而导致的,周围灵气时刻对长孙的经脉及丹田产生的压力。这一部分的压力对于长孙来说是其实早已适应,哪怕是每下潜1米的深度灵气浓度都会发生变化,但产生的压力其实是一个缓慢适应的过程。
动态压力则是指每10米出现的虹吸,这一部分压力往往变化很大,对长孙产生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对于长孙来说前者就像是温水煮青蛙,适应了变化的节奏长孙应对也比较容易。而后者倒是总令长孙措手不及。
如此一来,长孙便开始思考应对后者的办法。
最开始,长孙采取的方法是,硬碰硬。
长孙令丹田内的火佛手中凝聚起一把形似尘世的真气刀,施展出叠浪来应对每一次虹吸。
当然长孙会这样应对,也是想借这个机会来磨练术法,同时虹吸所引起的灵气潮,让长孙感觉有几分叠浪的感觉,所以长孙便以叠浪应对。
最开始的虹吸威力不大,长孙以叠浪应对还有些意犹未尽,随着不断的深入,长孙叠浪的问题也渐渐暴露。
之前长孙就发现自己的叠浪进步缓慢,至今仍然只能形成十八刀,当然这其中有长孙掌握的术法增多,因此精力有所分散的原因。
还有一部分客观原因是,对战过程中,很少会有机会让长孙叠浪持续叠加,客观说十八刀在实战中已经很多了。
但长孙发现还有一部分原因,叠浪后期自己真气的输出渐渐跟不上刀势的叠加,这往往会导致叠浪的中断。
之前长孙苦于没有合适的陪练来磨砺叠浪,想要单独训练真气输出的问题,又发现没有合适的修练方式。
而这次下星海,虹吸所产生的灵气潮恰恰就是长孙一直寻找的合适修炼方式。
抱着这样的想法,长孙一路下潜、一路试验,效果却差强人意。
有了合适的修炼方式,长孙却还是找不到解决真气输出的正确方法。
按道理,长孙真气漩涡的存在,已经相当于在丹田内布置了一个“发动机”,以目前长孙的境界这个“发动机”应该不存在输出不足的问题。
但叠浪理论上却是一招没有上限的无底洞,只要无限的叠加,所需要的真气也就没有上限。
这样一来,即使有了发动机的长孙一样出现了输出不足的问题。
长孙之前也设法去将这个“发动机”升级为马力更大的“发动机”。
暂且不提这是一件几乎无法完成的工作,因为真气漩涡本就是长孙阴差阳错下形成的,这样的几率几乎万中无一,就连再复刻一次长孙都没有信心,更别提升级。
即使是长孙再次走运做出了升级,但一样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输出的问题。
此时长孙在星海中做的修炼便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在这过程中,长孙也不是毫无收获,此时的长孙观察着虹吸,便在思考一个问题。
虹吸的出现是由于灵气浓度的忽然升高,使得体外与体内出现了较大的压力差。
观察到这个现象,长孙开始假想,如果虹吸的过程反过来,那不就解决了真气输出的问题了么。
有想法就去实践,这一直是长孙的行事风格。
虽然理论上只是一两句话的事,但真的实践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如今长孙首先面对的困难便是之前司琴给长孙提醒的一点,星海中的灵气浓度很高,冒然吸收灵气入体很有可能会撑爆丹田。
不过好在长孙的精神力足够强大,在控制真气方面一直是长孙的强项。
长孙一面小心的下潜,一面全身心的控制真气漩涡,在可控的范围内吸收周围的灵气,短暂的造成周围灵气浓度下降,而后快速输出真气,如此便能够人为的虹吸。
长孙反复试验,摸到门道的长孙甚至到达300米后便开始上浮,当浮到100米时再次快速下潜到300米。
星海外围观的群众便发现长孙先是一路匀速的到达300米后,忽然转过头回到100米,而后快速的潜回300米,如此反复了几个来回。
对于长孙另类的行为,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长孙这是在干什么?有意炫技,向我们展示他的实力?”
“没想到长孙竟是如此肤浅之人,昨日刚刚打破记录今日便这般在人前炫耀,真是虚荣!”有姑娘义愤填膺的说道。
周围一部分人深表赞同,此时看向星海内的长孙都是带着一丝嫌弃。
长孙如此行径,别说是旁人,就连司琴此时都感到有一丝浮夸,虽然她深知长孙的每一次行动都会有它背后的含义,但从表面来看,长孙现在确实秀肌肉的成分大一点。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不认同,坚持着说道:“如果长孙想要秀肌肉,必然在一开始便采取令人瞩目的方式快速下潜,何必等到此时才为你们表演。”
“就是,再说了,就算是秀肌肉,那也得有实力才行,这恰恰证明了长孙实力的强悍。”
两拨人渐渐争论了起来。
“300米,连半深海区都算不上,谈什么实力强悍。”
“你倒是厉害,那你如此几个来回给我看看。”
“我确实是来不了,但这也不能证明长孙有多厉害,最后还是要看他能下潜多少米。”
“那咱们便静观其变。”
星海外的争论并不能传到长孙的耳中,不过即使长孙听到了也不会在意,如此被人议论本就令长孙不喜,更不要说让长孙在意这些无关人等的意见了。
此时的长孙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当如此反复几个来回后,长孙终于抓住了虹吸的窍门。
如果长孙此刻所行之事,被外界所知必然会引起更大的轰动,因为长孙自己研究出的虹吸叠浪法,其实已经摸到了“领域”的门槛。
领域,顾名思义,便是在武者的周身形成一片唯我独尊,言出法随的区域。这是术法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名武者追求的武道极限。
领域作为术法的至高境界,包罗万象,而长孙摸索出的虹吸叠浪法只能是算是“最笨”的一种,同时还只是堪堪摸到了门槛。
之所以说长孙的虹吸叠浪法是领域中“最笨”的一种,是因为领域往往伴随着“法则”的改变,是武者对一条或者几条法则的堪破,从而在天地这个大法则中,形成自己的小法则。
在这片小法则中武者便是主宰。
但长孙的虹吸叠浪法,显然没有法则的参与。
即使如此,长孙此时的成就也称得上是天才了。
长孙按耐住心中的兴奋,此时在星海这样的极端环境中自己都能够施展出虹吸叠浪法。等回到外界,长孙相信自己就能完美的解决叠浪真气输出不足的问题。
问题解决后,长孙开始向星海深处进发。
“快看,长孙开始向半深海区下潜了。”
有了虹吸叠浪法的帮助,长孙的下潜也变得容易了许多。
310米,320米……直到350米长孙下潜的速度才有所减缓。
“350米了,如果我记得不错,这届二年生中成绩最好的应该是万明朗吧,352米。”
“现在你可以说是长孙了,他已经下潜到355米了。”
“我有些期待他打破宁泊的记录了。”
长孙此刻感觉自己就像是充足气的气球,随时都会从内部爆炸。
当到达360米时,长孙再次使出虹吸叠浪法对抗星海的虹吸,一场角力在长孙各处的经脉中上演。
长孙没想到这样激烈的对抗竟令自己的经脉变得更加广阔。
370米,长孙咬牙挺过。
380米,长孙感觉到了极限。
当人们看到长孙挺过380米,所有人都认为长孙一定能够打破宁泊的记录。
但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长孙下潜到388米后,竟主动放弃了。
为什么说是主动放弃,实在是因为就差这1米而不去突破,任谁看都感觉长孙是有意藏拙。
当长孙下潜到80米时,发现了星海的一个规律。
每当下潜10米时,星海周围灵气的浓度会有明显的攀升,如此所造成的结果是周围的灵气会产生虹吸效应,猛烈的涌入体内。
长孙已经潜到了99米,此时的灵气带给长孙的压力尚且能够接受,内视长孙的体内,可以看到此时的火佛依然一副安详的模样丝毫不为所动。
当进入100米时,这次的虹吸远高于之前的几次,一瞬间灵气的涌入,令火佛右手转动的念珠出现了片刻的停滞。
相比于星海内的宁静,星海外则显得有些喧嚣了。
“长孙现在潜入100米了,看着势头进入300米下的半深海区应该是没问题。”
“那可不一定,星海挑战和天梯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并没有多少关联性。天梯成绩好只能证明长孙身体素质强,但并不能说明长孙真气雄厚。”
周围人都表示赞同,这是三项挑战的常识。
“你说的确实没错,但你别忘了长孙昨天挑战天梯时,最后阶段从体内散发的气焰,那可是真气抵抗重力的表现。从这些表现来看,我猜测长孙星海成绩应该也会在上乘。”
此言一出,大家又纷纷感觉言之有理。
“好了,来都来了,与其猜测,不如眼见为实。”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长孙来到了200米,下潜的趋势没有减弱。
来到200米后,长孙渐渐摸到了些门道。
长孙将星海挑战的内容归纳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静态压力,另一部分是动态压力。
静态压力是指由于灵气差而导致的,周围灵气时刻对长孙的经脉及丹田产生的压力。这一部分的压力对于长孙来说是其实早已适应,哪怕是每下潜1米的深度灵气浓度都会发生变化,但产生的压力其实是一个缓慢适应的过程。
动态压力则是指每10米出现的虹吸,这一部分压力往往变化很大,对长孙产生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对于长孙来说前者就像是温水煮青蛙,适应了变化的节奏长孙应对也比较容易。而后者倒是总令长孙措手不及。
如此一来,长孙便开始思考应对后者的办法。
最开始,长孙采取的方法是,硬碰硬。
长孙令丹田内的火佛手中凝聚起一把形似尘世的真气刀,施展出叠浪来应对每一次虹吸。
当然长孙会这样应对,也是想借这个机会来磨练术法,同时虹吸所引起的灵气潮,让长孙感觉有几分叠浪的感觉,所以长孙便以叠浪应对。
最开始的虹吸威力不大,长孙以叠浪应对还有些意犹未尽,随着不断的深入,长孙叠浪的问题也渐渐暴露。
之前长孙就发现自己的叠浪进步缓慢,至今仍然只能形成十八刀,当然这其中有长孙掌握的术法增多,因此精力有所分散的原因。
还有一部分客观原因是,对战过程中,很少会有机会让长孙叠浪持续叠加,客观说十八刀在实战中已经很多了。
但长孙发现还有一部分原因,叠浪后期自己真气的输出渐渐跟不上刀势的叠加,这往往会导致叠浪的中断。
之前长孙苦于没有合适的陪练来磨砺叠浪,想要单独训练真气输出的问题,又发现没有合适的修练方式。
而这次下星海,虹吸所产生的灵气潮恰恰就是长孙一直寻找的合适修炼方式。
抱着这样的想法,长孙一路下潜、一路试验,效果却差强人意。
有了合适的修炼方式,长孙却还是找不到解决真气输出的正确方法。
按道理,长孙真气漩涡的存在,已经相当于在丹田内布置了一个“发动机”,以目前长孙的境界这个“发动机”应该不存在输出不足的问题。
但叠浪理论上却是一招没有上限的无底洞,只要无限的叠加,所需要的真气也就没有上限。
这样一来,即使有了发动机的长孙一样出现了输出不足的问题。
长孙之前也设法去将这个“发动机”升级为马力更大的“发动机”。
暂且不提这是一件几乎无法完成的工作,因为真气漩涡本就是长孙阴差阳错下形成的,这样的几率几乎万中无一,就连再复刻一次长孙都没有信心,更别提升级。
即使是长孙再次走运做出了升级,但一样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输出的问题。
此时长孙在星海中做的修炼便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在这过程中,长孙也不是毫无收获,此时的长孙观察着虹吸,便在思考一个问题。
虹吸的出现是由于灵气浓度的忽然升高,使得体外与体内出现了较大的压力差。
观察到这个现象,长孙开始假想,如果虹吸的过程反过来,那不就解决了真气输出的问题了么。
有想法就去实践,这一直是长孙的行事风格。
虽然理论上只是一两句话的事,但真的实践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如今长孙首先面对的困难便是之前司琴给长孙提醒的一点,星海中的灵气浓度很高,冒然吸收灵气入体很有可能会撑爆丹田。
不过好在长孙的精神力足够强大,在控制真气方面一直是长孙的强项。
长孙一面小心的下潜,一面全身心的控制真气漩涡,在可控的范围内吸收周围的灵气,短暂的造成周围灵气浓度下降,而后快速输出真气,如此便能够人为的虹吸。
长孙反复试验,摸到门道的长孙甚至到达300米后便开始上浮,当浮到100米时再次快速下潜到300米。
星海外围观的群众便发现长孙先是一路匀速的到达300米后,忽然转过头回到100米,而后快速的潜回300米,如此反复了几个来回。
对于长孙另类的行为,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长孙这是在干什么?有意炫技,向我们展示他的实力?”
“没想到长孙竟是如此肤浅之人,昨日刚刚打破记录今日便这般在人前炫耀,真是虚荣!”有姑娘义愤填膺的说道。
周围一部分人深表赞同,此时看向星海内的长孙都是带着一丝嫌弃。
长孙如此行径,别说是旁人,就连司琴此时都感到有一丝浮夸,虽然她深知长孙的每一次行动都会有它背后的含义,但从表面来看,长孙现在确实秀肌肉的成分大一点。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不认同,坚持着说道:“如果长孙想要秀肌肉,必然在一开始便采取令人瞩目的方式快速下潜,何必等到此时才为你们表演。”
“就是,再说了,就算是秀肌肉,那也得有实力才行,这恰恰证明了长孙实力的强悍。”
两拨人渐渐争论了起来。
“300米,连半深海区都算不上,谈什么实力强悍。”
“你倒是厉害,那你如此几个来回给我看看。”
“我确实是来不了,但这也不能证明长孙有多厉害,最后还是要看他能下潜多少米。”
“那咱们便静观其变。”
星海外的争论并不能传到长孙的耳中,不过即使长孙听到了也不会在意,如此被人议论本就令长孙不喜,更不要说让长孙在意这些无关人等的意见了。
此时的长孙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当如此反复几个来回后,长孙终于抓住了虹吸的窍门。
如果长孙此刻所行之事,被外界所知必然会引起更大的轰动,因为长孙自己研究出的虹吸叠浪法,其实已经摸到了“领域”的门槛。
领域,顾名思义,便是在武者的周身形成一片唯我独尊,言出法随的区域。这是术法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名武者追求的武道极限。
领域作为术法的至高境界,包罗万象,而长孙摸索出的虹吸叠浪法只能是算是“最笨”的一种,同时还只是堪堪摸到了门槛。
之所以说长孙的虹吸叠浪法是领域中“最笨”的一种,是因为领域往往伴随着“法则”的改变,是武者对一条或者几条法则的堪破,从而在天地这个大法则中,形成自己的小法则。
在这片小法则中武者便是主宰。
但长孙的虹吸叠浪法,显然没有法则的参与。
即使如此,长孙此时的成就也称得上是天才了。
长孙按耐住心中的兴奋,此时在星海这样的极端环境中自己都能够施展出虹吸叠浪法。等回到外界,长孙相信自己就能完美的解决叠浪真气输出不足的问题。
问题解决后,长孙开始向星海深处进发。
“快看,长孙开始向半深海区下潜了。”
有了虹吸叠浪法的帮助,长孙的下潜也变得容易了许多。
310米,320米……直到350米长孙下潜的速度才有所减缓。
“350米了,如果我记得不错,这届二年生中成绩最好的应该是万明朗吧,352米。”
“现在你可以说是长孙了,他已经下潜到355米了。”
“我有些期待他打破宁泊的记录了。”
长孙此刻感觉自己就像是充足气的气球,随时都会从内部爆炸。
当到达360米时,长孙再次使出虹吸叠浪法对抗星海的虹吸,一场角力在长孙各处的经脉中上演。
长孙没想到这样激烈的对抗竟令自己的经脉变得更加广阔。
370米,长孙咬牙挺过。
380米,长孙感觉到了极限。
当人们看到长孙挺过380米,所有人都认为长孙一定能够打破宁泊的记录。
但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长孙下潜到388米后,竟主动放弃了。
为什么说是主动放弃,实在是因为就差这1米而不去突破,任谁看都感觉长孙是有意藏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