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学士、 硕士、博士、 博士后。

    小学生叫:沙弥;

    中学生叫:沙门;

    大学生叫:和尚;

    学士叫:罗汉;

    硕士叫:菩萨;

    博士叫:佛。

    博士后:佛祖。

    菩萨,正规含义是:觉,有情。所以他的爱心满满的,大慈大悲。

    佛:正规含义:觉者。他不会渡众生。他会用他的手指指引人们修行,沿着他开创的道路前进。

    在佛教里面如果从佛祖释迦牟尼向下排的话是:佛,菩萨,罗汉,声闻,帝释,比丘。

    如果按照佛教僧团向下排:比丘(和尚),沙弥(准和尚),居士(俗家弟子)。

    另外比丘是代表受过具足戒(250条戒律)的出家人

    沙弥是受了沙弥戒的出家人(十戒)

    居士是受了菩萨戒的在家信佛人(五戒)

    佛教徒所敬拜的对象约可分成佛部、菩萨部、明王部、天部、眷属部等五类。

    一、分类

    (一)佛部

    佛,是佛教中最受尊敬、最高级和最受敬拜的对象,主要的共有十五佛;但有的佛广受敬拜,有的佛却遭冷落。十五佛中。仅释迦牟尼佛,曾在印度有过做人的历史。后被神化,成了上帝一般。其它的十四佛。都无历史根据。因为佛教特别注重人修道、人开悟,人成佛的三个人的修行佛道过程,所以任何佛、菩萨如没有在这世界做过人、修过道的历史,便只能把他看成是一种想象中的崇拜对象罢了。但佛教却另编出一套神话,说某佛在无量劫前如何发心修道而成佛,但都无历史根据,不足无信。

    佛,梵文 buddha,意为知、悟。原指佛教修道人知道明白了佛教的因缘法等教理而言,本无任何神秘色彩。与释迦同时代的耆那教教祖尼提陀菩提子(nigantha nataputu),也被他的信徒称为buddha呢!但释迦经后代佛教徒予以神化后,佛陀释迦也变成有如上帝一般了。佛教觉生杂志在社论中指出,先就佛陀而言,后来,渐次神圣化、神秘化,无形中人间的、历史的佛陀,慢慢地被一幕幕的神话掩饰成非人间寓言的佛陀了。……观今日信仰佛陀者。或视诸为神明,或比诸为上帝,神佛不分……(见该利,一九六一年三月十五日)

    十五佛的名称称是:释迦牟尼佛、大日如来、卢遮那佛、阿弥陀佛、药师如来、宝生如来、不空成就如来、开敷华王如来、天鼓雷音如来、宝幢如来、一字金轮佛顶、佛眼佛母尊、多宝如来、定光如来。如来。梵文是tathagata意为如实地到达、宣示如实之理者、如实的觉者、如实的教师。如,如实(tatha),来。到达(gata)。此如来为释迦的十个称号之一,以后。如来也被用别的佛上。

    除以上主佛十五尊外,另又有三千佛的说法。根据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名经、未来星宿千佛名经等所载。在过去、现在及未来三世,佛名多至三千。其中且有什么南无电灯光佛、南无光游戏佛之类的,真是无奇不有。再根据贤劫经第八叹古品,当喻星宿劫时,有八万佛出现,重清净劫时,有八万四千佛出世。在佛教中既然大家都是佛,所以佛也就显得不希奇了。南传小乘佛教泰国,只尊释迦牟尼佛一位,保持了大乘佛教发生前的遗风,泰国的几个大寺院,只供奉释迦一佛,小乘佛教不信释迦佛以外的佛及菩萨。

    (二)菩萨部

    菩萨,又作菩提萨陲,梵文 bodhisattva,意为觉有情,bodhi(觉,菩提),sattva(有情,众生)。根据梵文原意,凡是修行大乘佛教的佛教徒,就都是bodhisattva;佛教劝人发菩提心,就是发菩萨心。我国已故太虚法师说:凡发菩提心学佛者,都可以叫做菩萨。所以,菩萨原是佛教中一个极普通的称呼,既适用于僧尼,也适用于在家学佛的居士们 。

    佛教把全宇宙的灵界与佛界划入十界之中,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间界、天上界,以上称为六迷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以上为四悟界。即是说,佛是最高,菩萨次之。据说菩萨(修道人)修行共有五十二位,渐次上进。从四十一位至五十位,称作十地,以上便是等觉、妙觉位、最后一个便是佛位。

    修行佛教的佛教徒便是菩萨的思想,以后也逐渐起了变化,予以神化,最后竟产生了许多非人的、想象中的天上菩萨出来了。这些在天上宇宙间菩萨,有男有女,据说能赐人幸福与快乐。

    菩萨部中较重要的菩萨有:圣观音、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不空绢观音、马头观音、准提观音、三十三体观音、叶衣观音、大白衣观音、弥勒菩萨、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药上菩萨、药王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延命菩萨、五大虚空藏菩萨、大随求菩萨。另又有廿五菩萨的说法,自观世音菩萨至无边身菩萨,共廿五尊。据说他们都是保护那些念阿弥陀佛名号的菩萨。另有已死去的印度名佛教徒马鸣、龙树、世亲三人。也都被称为菩萨。以上的许多菩萨都受佛教徒敬拜。

    除以上的佛、菩萨外,佛教中尚有鬼神的明王部的神明: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孔雀明王、马头明王、大元帅明王……等三十四尊。另有天部鬼神:昆沙门天、广目天、梵天、吉祥天、阿修罗王、大黑天、日天、月天、宝藏天女……等三十四尊另又有眷属部神将:药师十二神将、般若守护十六善神、普贤十罗刹女、十六罗……等九十八尊。以上的许多鬼神。各有专司,或为佛教的护法。或赐人福乐,或服侍于天界等不一,他(她)们有的广受佛教徒敬拜。单是以上五部的佛、菩萨、神、鬼等的数目,便多至两百尊左右。

    (三)罗汉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最早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意译上有三层解释:一说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烦恼;二说可以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三说可以帮人不再受轮回之苦。即杀贼、应供、无生,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1、地位

    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

    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即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最早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意译上有三层解释:一说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烦恼;二说可以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三说可以帮人不再受轮回之苦。即杀贼、应供、无生。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另就阿罗汉之种类而论,声闻四果中之阿罗汉。依其根性利钝之差别,可分为六种。据杂阿毗昙心论卷五、俱舍论卷二十五等所举,即:

    (1)退法阿罗汉,又作退相阿罗汉,指遭遇小恶缘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

    (2)思法阿罗汉,又作死相阿罗汉,指由于忧惧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

    (3)护法阿罗汉,又作守相阿罗汉,指能守护而不致退失果位者。

    (4)安住法阿罗汉,又作住相阿罗汉,指不退亦不进,而安住于果位者。

    (5)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

    (6)不动法阿罗汉,又作不坏相阿罗汉,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上述六种阿罗汉中,前五种为钝根者,故得时解脱或时爱心解脱,而后者系属利根者,故得不时解脱或不动心解脱。详言之,倘若能遇善因缘而得入定之解脱,称为时解脱;随时可入定,而无须等待某种特定因缘之解脱,称为不时解脱。又善护自己所得之阿罗汉果,并解脱烦恼者,称为时爱心解脱;不再由于烦恼而退失果位之解脱者,称为不动心解脱。此外,不动法阿罗汉以其利根之形成,又分为两种,即:

    a、本来生就不动种性者,称为不退法阿罗汉、不退相阿罗汉。

    b、由精进修行而达不动法者,称为不动法阿罗汉。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为七种阿罗汉。若再加缘觉、佛,则总称九种阿罗汉,又称为九无学。

    另据中阿含经卷三十、成实论卷一等所举,以慧解脱、俱解脱取代缘觉、佛,而形成另一种九无学。其中,藉智慧力以解脱烦恼之阿罗汉,称为慧解脱阿罗汉。若得灭尽定,而于心、智慧两方面悉皆解脱之阿罗汉,则称俱解脱阿罗汉。此二者再加无疑解脱阿罗汉(在俱解脱中通达一切文义,而得四无碍解者),则成三种阿罗汉。(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异界神帝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战灵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九十六章 佛界增援-异界神豪系统类小说,异界神帝王,笔趣阁并收藏异界神帝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