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阴阳术数﹙二﹚-主角重生到异界的无敌流小说
第一百四十二章 阴阳术数﹙二﹚-主角重生到异界的无敌流小说-重生之异界入世修行-笔趣阁
重生之异界入世修行
作者:战灵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s: 第二个层次就是“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第二层次同第一层次是什么关系呢?明显的是,天数五指的就是天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地数五指的就是地二、地四、地六、地八、地十。可见,天数和地数是建立在事物对自身测度和规定的基础上,没有前边的测度和规定,就没有天数与地数。但是天数与地数的关系,又不同于天一与地二等等的关系。前面谈到,天一与地二等等是不同质的两种数,但又承认它们是有关系的两种数,如地二是以天一为开端,是天一的继续和发展,是对天一的否定,是以天一为尺度等等。这就是说天一与地二等等的不同,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但是天数与地数的不同是绝对的,就是说,在天数看来,地数是多是少、是有是无,都与己无关,它只关心自己有多少数;同样在地数看来,天数是多是少、是有是无,也与己无关,它也只关心自己有多少数。这好比两个既无外交关系,又无经济往来的国度,每个国度有多少黄金贮备,印多少钞票,那是他们国家自己的事,别的国家是无权干涉的。
2﹑第二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就是“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第二层次同第一层次是什么关系呢?明显的是,天数五指的就是天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地数五指的就是地二、地四、地六、地八、地十。可见,天数和地数是建立在事物对自身测度和规定的基础上。没有前边的测度和规定。就没有天数与地数。但是天数与地数的关系。又不同于天一与地二等等的关系。前面谈到,天一与地二等等是不同质的两种数,但又承认它们是有关系的两种数,如地二是以天一为开端,是天一的继续和发展,是对天一的否定,是以天一为尺度等等。这就是说天一与地二等等的不同,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但是天数与地数的不同是绝对的,就是说,在天数看来,地数是多是少、是有是无,都与己无关,它只关心自己有多少数;同样在地数看来,天数是多是少、是有是无,也与己无关,它也只关心自己有多少数。这好比两个既无外交关系,又无经济往来的国度。每个国度有多少黄金贮备,印多少钞票。那是他们国家自己的事,别的国家是无权干涉的。
为什么天数与地数具有绝对不同的性质呢?这当然还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质。系辞上有句话叫“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天一、天三等等,尽管有多少不同,但它们具有一个相同的质即“天”;同样地二、地四等等,尽管有多少不同,但它们也有一个相同的质即“地”。只有同质的数才能进行量的比较,不同质的数无法进行量的比较。
天数和地数是建立在事物对自身测度和规定的基础上,但是天一、天三等等,它们在进入天数这个领域时,自身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原来它们是以序数名义出现的,天一也可以看成“第一”,天三也可看成“第三”,如此等等。在它们进入天数之后,它们就由序数变成了基数,由包容关系变成了并列关系,也就是摆脱了次序的束缚和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天一和地二等等的关系被掩盖了,而且,天一事实上变成了“天”的一个单位。在“天”的范围内,二十五个数一律平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天”的全数,作为质是天,作为量是二十五。同样,地一也取得了“单位”的资格,在“地”的范围内,三十个数一律平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的全数,作为质是地,作为量是三十。
3﹑第三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是“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天地之数同天数和地数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明显的是,天地之数五十五个是天数二十五和地数三十相加的结果,这也就是说,没有天数和地数,也就没有天地之数。但是我们曾经反复申明,天数和地数是不同质的两种数,它们根本不能比较,当然也不能相加,那么为什么这里又加在一起呢?原来任何两种不同的东西,也都有它们的相同点,抛开它们的不同点,仅就相同点,它们还是可以比较的。天数与地数不同,是因为一个属“天”,另一个属“地”,抛开了天与地,仅就“数”而言,它们还是可以相加的。不过千万不能忘记,这是抛开了天与地的数。所以,对天数与地数而言,天地之数是一种没有质的数,因为它既不属天,也不属地。但是,对天地之数而言,它不是没有质的数,而是一种没有质的差别的数,因为在这里,数就是它的质,质也就是它的数。作为质它是五十五个数,作为量它还是五十五个数,质和量在这里达到了高度的同一。这是一群通体透明的数,因为它们经过抽象之网的层层过滤,已经没有一点“杂质”;这是一群完全自由的数,因为他们彼此平等,谁对谁也没有依赖或束缚;这是一个绝对数,因为在这个数之外,便是绝对的虚无;这是一个大限数,因为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界限,对于用这个数所表征的事物而言,不达到这个数是为不全;达到这个数则意味着寿终正寝,复归于寂静。系辞上有句话叫“极其数,遂定定天下之象”。所谓“极其数”,便是这五十五个天地之数。
﹙二﹚天地之数的本质
天数也好,地数也好,它们反映的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整体。它们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存在,只有依赖对方才能存在,“没有天哪有地?”,反过来说,没有地(与地做比较)也就没有天;它们的价值,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或者说是在与对方的比较中才能体现。两个“绝对数”放在一起是没法比较的,只有借助于第三者,就象体育竞技需要裁判一样。天地之数不是天数,也不是地数,它可以看成天数和地数以外的数,是能为天地接受、可以充当中介或裁判的数。但是,我们知道,天数以外的数是地数,地数以外的数是天数,要说天数和地数以外的数,那就只有一个零了。所以,天地之数也可以看成是个零。只不过这个零不同于天一最初设在自身之外的那个零。天一之外的那个零,完全是为了衬托别人而出现的,本身是什么无关重要。一旦完成了衬托任务,它就象一块敲门砖,被人们无情地抛弃了。现在的这个零则是人们苦苦追求的结果,它既包容天与地,也包容了自身,在这个零以外,已经没有什么不被包容,所以它不再是一个空洞无物的零,而是一个能够包容一切,确切说是已经包容了一切的零,这个一切就是五十五个数。
所谓天数,并不完全都是天,除了天一以外,余如天三、天五、天七、天九,都以尺度的名义,混进了许多地y。如果去掉这些y,则天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顺序就变成了一、二、三、四、五,这就是提纯以后的“天”,作为基数相加,为十五。同理,如果把混进地y中的x去掉,则地二、地四、地六、地八、地十,顺序也就变成了一、二、三、四、五,这是提纯以后的“地”,作为基数相加,也为十五。但是我们知道,最初天一设置在自身之外的零,其实就在“地”上,这个零无论吞噬掉地的那个数,地二也好,地十也好,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顺序变成了一、二、三、四,作为基数相加得十,这不仅是提纯以后的地,而且也是得到天认可的地。假如我们把天地之数比作一个“蛋糕”,那么天就占了十五份,地占了十份,两相简化,就是三比二。换句话说,一个天数等于一个半地数,或者是一个地数等于三分之二个天数。
二 ﹑大衍之数
大衍,就是演天地之变。大衍之数,就是推演天地万事万物用的数。
有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大衍之数五十即五行乘土之成数十,同时也是天地之数的用数;天地之数五十五,减去小衍之数五得大衍之数五十,其中小衍为天地之体数,大衍为天地之用数。所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就是用大衍之数预测的占筮之法:以一为体,四十九为用,故其用四十又九。(未完待续。。)
2﹑第二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就是“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第二层次同第一层次是什么关系呢?明显的是,天数五指的就是天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地数五指的就是地二、地四、地六、地八、地十。可见,天数和地数是建立在事物对自身测度和规定的基础上。没有前边的测度和规定。就没有天数与地数。但是天数与地数的关系。又不同于天一与地二等等的关系。前面谈到,天一与地二等等是不同质的两种数,但又承认它们是有关系的两种数,如地二是以天一为开端,是天一的继续和发展,是对天一的否定,是以天一为尺度等等。这就是说天一与地二等等的不同,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但是天数与地数的不同是绝对的,就是说,在天数看来,地数是多是少、是有是无,都与己无关,它只关心自己有多少数;同样在地数看来,天数是多是少、是有是无,也与己无关,它也只关心自己有多少数。这好比两个既无外交关系,又无经济往来的国度。每个国度有多少黄金贮备,印多少钞票。那是他们国家自己的事,别的国家是无权干涉的。
为什么天数与地数具有绝对不同的性质呢?这当然还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质。系辞上有句话叫“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天一、天三等等,尽管有多少不同,但它们具有一个相同的质即“天”;同样地二、地四等等,尽管有多少不同,但它们也有一个相同的质即“地”。只有同质的数才能进行量的比较,不同质的数无法进行量的比较。
天数和地数是建立在事物对自身测度和规定的基础上,但是天一、天三等等,它们在进入天数这个领域时,自身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原来它们是以序数名义出现的,天一也可以看成“第一”,天三也可看成“第三”,如此等等。在它们进入天数之后,它们就由序数变成了基数,由包容关系变成了并列关系,也就是摆脱了次序的束缚和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天一和地二等等的关系被掩盖了,而且,天一事实上变成了“天”的一个单位。在“天”的范围内,二十五个数一律平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天”的全数,作为质是天,作为量是二十五。同样,地一也取得了“单位”的资格,在“地”的范围内,三十个数一律平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的全数,作为质是地,作为量是三十。
3﹑第三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是“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天地之数同天数和地数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明显的是,天地之数五十五个是天数二十五和地数三十相加的结果,这也就是说,没有天数和地数,也就没有天地之数。但是我们曾经反复申明,天数和地数是不同质的两种数,它们根本不能比较,当然也不能相加,那么为什么这里又加在一起呢?原来任何两种不同的东西,也都有它们的相同点,抛开它们的不同点,仅就相同点,它们还是可以比较的。天数与地数不同,是因为一个属“天”,另一个属“地”,抛开了天与地,仅就“数”而言,它们还是可以相加的。不过千万不能忘记,这是抛开了天与地的数。所以,对天数与地数而言,天地之数是一种没有质的数,因为它既不属天,也不属地。但是,对天地之数而言,它不是没有质的数,而是一种没有质的差别的数,因为在这里,数就是它的质,质也就是它的数。作为质它是五十五个数,作为量它还是五十五个数,质和量在这里达到了高度的同一。这是一群通体透明的数,因为它们经过抽象之网的层层过滤,已经没有一点“杂质”;这是一群完全自由的数,因为他们彼此平等,谁对谁也没有依赖或束缚;这是一个绝对数,因为在这个数之外,便是绝对的虚无;这是一个大限数,因为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界限,对于用这个数所表征的事物而言,不达到这个数是为不全;达到这个数则意味着寿终正寝,复归于寂静。系辞上有句话叫“极其数,遂定定天下之象”。所谓“极其数”,便是这五十五个天地之数。
﹙二﹚天地之数的本质
天数也好,地数也好,它们反映的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整体。它们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存在,只有依赖对方才能存在,“没有天哪有地?”,反过来说,没有地(与地做比较)也就没有天;它们的价值,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或者说是在与对方的比较中才能体现。两个“绝对数”放在一起是没法比较的,只有借助于第三者,就象体育竞技需要裁判一样。天地之数不是天数,也不是地数,它可以看成天数和地数以外的数,是能为天地接受、可以充当中介或裁判的数。但是,我们知道,天数以外的数是地数,地数以外的数是天数,要说天数和地数以外的数,那就只有一个零了。所以,天地之数也可以看成是个零。只不过这个零不同于天一最初设在自身之外的那个零。天一之外的那个零,完全是为了衬托别人而出现的,本身是什么无关重要。一旦完成了衬托任务,它就象一块敲门砖,被人们无情地抛弃了。现在的这个零则是人们苦苦追求的结果,它既包容天与地,也包容了自身,在这个零以外,已经没有什么不被包容,所以它不再是一个空洞无物的零,而是一个能够包容一切,确切说是已经包容了一切的零,这个一切就是五十五个数。
所谓天数,并不完全都是天,除了天一以外,余如天三、天五、天七、天九,都以尺度的名义,混进了许多地y。如果去掉这些y,则天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顺序就变成了一、二、三、四、五,这就是提纯以后的“天”,作为基数相加,为十五。同理,如果把混进地y中的x去掉,则地二、地四、地六、地八、地十,顺序也就变成了一、二、三、四、五,这是提纯以后的“地”,作为基数相加,也为十五。但是我们知道,最初天一设置在自身之外的零,其实就在“地”上,这个零无论吞噬掉地的那个数,地二也好,地十也好,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顺序变成了一、二、三、四,作为基数相加得十,这不仅是提纯以后的地,而且也是得到天认可的地。假如我们把天地之数比作一个“蛋糕”,那么天就占了十五份,地占了十份,两相简化,就是三比二。换句话说,一个天数等于一个半地数,或者是一个地数等于三分之二个天数。
二 ﹑大衍之数
大衍,就是演天地之变。大衍之数,就是推演天地万事万物用的数。
有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大衍之数五十即五行乘土之成数十,同时也是天地之数的用数;天地之数五十五,减去小衍之数五得大衍之数五十,其中小衍为天地之体数,大衍为天地之用数。所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就是用大衍之数预测的占筮之法:以一为体,四十九为用,故其用四十又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