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这一开口,弄得刘婆子脸上表情也挺复杂的。
叶氏在旁边低声警告了沈春一句:“说什么呢。”
但脸上却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
显然也是觉得那马家的儿子脑子怕不是有什么问题。
不然但凡是个正常人,也做不出来这种事儿啊。
刘婆子显然也是这样认为的。
可当着沈家人的面儿,她总不能也跟着附和。
只能好言解释道:“这事儿也确实,是他们家先做的不对,不过那马夫人也跟我说了,她家儿子刚回到家就跟家里长辈认了错,也知道自己这事儿做的不合适了,因此这趟来,也是让我转告一下,给您家赔个不是。”
叶氏听了这话冷冷一笑:“赔不是就不必了,毕竟人家想找个能识文认字的,也不过是个人喜好不同罢了,怨不得谁。只是我家春儿不巧,没念过书,也大字不识几个,恐怕是没缘分跟他家结亲了,依我看,这门婚事还是就此作罢了吧,也劳烦您回头跟那边儿说一声,我们家春儿跟他家儿子不合适,往后此事还是不必再提了。”
她这意思,就是不管那马家的儿子认不认错,他们家都不可能再跟马家结亲了。
刘婆子其实来之前就想过这事儿会是这么个结局。
因此这会儿也没什么意外的。
只是到底有些不好意思,所以还是再三给叶氏赔了几句不是,然后才走了。
大房沈春的婚事就此便暂时耽搁了下来。
而接下来一段时间,他们也没心思再想这事儿了。
盛夏一到,沈家不管镇上还是县里的生意都又迎来了旺季。
尤其沈秋还给大房这边出主意,让他们在每天下午又加了烧烤这一道吃食。
因此这会儿一到了傍晚那会儿,镇上的店里就更是忙碌不堪。
几乎每天都得忙到深夜才能关店。
为了这个,大房夫妻俩还在商量之下,在镇上寻摸了一处小院儿买了下来。
趁着这段时间忙得特别厉害的时候,每天晚上一家人也省的回去了,就干脆住在镇上。
如此一来倒也省下了他们来回奔波。
不过至此村里那三座宅子,却是彻底空下来了。
还是等这段最忙的时间过去以后,大房的叶氏和沈春才终于有空回了一趟家,将几家院子收拾了一番。
而此时,因为店里人手充足。
即便是在最忙的时段,沈秋也都很是悠闲。
于是闲不住的某人又开始琢磨着开新店的事儿了。
只不过这次她却不打算再继续往周边其他县城发展了。
而是决定往更大的地方去。
她想去京城!
盛夏的夜晚,二房一家人忙完回到家,洗漱过后在院子里纳凉时,沈秋将自己这个想法讲了出来。
沈二郎和周氏一下都愣住了。
沈夏呆了一瞬问她:“京城那么远,你怎么会想到去那里开店呢?”
沈秋笑了笑说道:“也不算很远吧,坐马车的话两天也就到了,其实还挺近的。”
“而且咱们家生意越做越大,总不能老在镇上和县城这些地方打转,总得去更大的地方发展发展不是么?”
现如今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有限。
人们出行基本不是靠腿,就是坐马车或者骑马。
因此在前世坐高铁一个小时就能到的地方。
放到这个时候,差不多都赶着马车慢慢悠悠的晃一天才能到。
但即便如此,对他们来说,也是很近的距离了。
莫不知有些地方,甚至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到呢。
与之相比下,从他们这儿赶马车两天就能到的地方,已经算是很近了。
而且据她了解,从青元县到京城这一路都可以走官道,平坦又安全,实在没什么好因为距离纠结的。
不过周氏他们所担心的肯定也不止是距离问题。
周氏想了想就说了:“去更大的地方开店不是不行,但京城是不是不太合适?一来咱们家在那边儿没有一点儿人脉,甚至连个熟悉的人都没有,地方也完全不熟悉。”
“二来京城里达官显贵实在太多,咱们一家只是平民小老百姓,去了京城没个背景,被人家欺负了到时候怕是都没处喊冤去。”
另一点她没说的是,虽然她是当娘的,夸自家孩子好像不是很合适。
但实际上,她家秋丫头就是很厉害。
不说那些稀奇古怪的小吃什么的,就光说火锅,满周围县城打听一下,也是从来没听过没吃过的新鲜玩意儿。
她都不知道那孩子的脑子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但不得不说的是,越新鲜的东西,就越容易招人注意。
他们家如今在这小县城,因着傅县令家的关系,让人误会了,没人敢对她家的生意动什么小心思。
可若是去了京城,那可不是光凭着一个误会能护得住他们的了。
弄不好因为这些新鲜玩意儿招来人盯上。
若是只将他们东西抢了去也还好。
怕的就是,人家不光要东西。
周氏看着自家两个已经出落得越来越水灵的闺女,怎么想怎么都放心不下。
而她这一番话虽然没说出来,却也让沈秋充分的理解到了她的意思。
沈秋也不是什么真的刚十几岁的孩子。
对这些事情即便没经历过,心里也有数儿。
她在将去京城这个想法说出来之前,自然也是有过犹豫的。
但犹豫并不代表就要退缩。
而且她也仔细想过了。
凡事太过出头才会引人注意。
那他们一开始完全可以收敛自身,当做小打小闹一样开个小店试探一下。
如果顺利的话,之后他们也可以在京城有个落脚的地方。
后面再找机会,一边发展一边慢慢扩大生意。
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来。
而如果不顺利的话。
想来他们一个小店,也招惹不到多大的麻烦。
到时候大不了店门一关,他们再重新回来就是了。
而且去京城,也不代表县里的生意就要停掉啊。
到时候他们还可以有充分的退路。
这样一来,出去闯一番能成功自然好,不能成功的话,他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
叶氏在旁边低声警告了沈春一句:“说什么呢。”
但脸上却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
显然也是觉得那马家的儿子脑子怕不是有什么问题。
不然但凡是个正常人,也做不出来这种事儿啊。
刘婆子显然也是这样认为的。
可当着沈家人的面儿,她总不能也跟着附和。
只能好言解释道:“这事儿也确实,是他们家先做的不对,不过那马夫人也跟我说了,她家儿子刚回到家就跟家里长辈认了错,也知道自己这事儿做的不合适了,因此这趟来,也是让我转告一下,给您家赔个不是。”
叶氏听了这话冷冷一笑:“赔不是就不必了,毕竟人家想找个能识文认字的,也不过是个人喜好不同罢了,怨不得谁。只是我家春儿不巧,没念过书,也大字不识几个,恐怕是没缘分跟他家结亲了,依我看,这门婚事还是就此作罢了吧,也劳烦您回头跟那边儿说一声,我们家春儿跟他家儿子不合适,往后此事还是不必再提了。”
她这意思,就是不管那马家的儿子认不认错,他们家都不可能再跟马家结亲了。
刘婆子其实来之前就想过这事儿会是这么个结局。
因此这会儿也没什么意外的。
只是到底有些不好意思,所以还是再三给叶氏赔了几句不是,然后才走了。
大房沈春的婚事就此便暂时耽搁了下来。
而接下来一段时间,他们也没心思再想这事儿了。
盛夏一到,沈家不管镇上还是县里的生意都又迎来了旺季。
尤其沈秋还给大房这边出主意,让他们在每天下午又加了烧烤这一道吃食。
因此这会儿一到了傍晚那会儿,镇上的店里就更是忙碌不堪。
几乎每天都得忙到深夜才能关店。
为了这个,大房夫妻俩还在商量之下,在镇上寻摸了一处小院儿买了下来。
趁着这段时间忙得特别厉害的时候,每天晚上一家人也省的回去了,就干脆住在镇上。
如此一来倒也省下了他们来回奔波。
不过至此村里那三座宅子,却是彻底空下来了。
还是等这段最忙的时间过去以后,大房的叶氏和沈春才终于有空回了一趟家,将几家院子收拾了一番。
而此时,因为店里人手充足。
即便是在最忙的时段,沈秋也都很是悠闲。
于是闲不住的某人又开始琢磨着开新店的事儿了。
只不过这次她却不打算再继续往周边其他县城发展了。
而是决定往更大的地方去。
她想去京城!
盛夏的夜晚,二房一家人忙完回到家,洗漱过后在院子里纳凉时,沈秋将自己这个想法讲了出来。
沈二郎和周氏一下都愣住了。
沈夏呆了一瞬问她:“京城那么远,你怎么会想到去那里开店呢?”
沈秋笑了笑说道:“也不算很远吧,坐马车的话两天也就到了,其实还挺近的。”
“而且咱们家生意越做越大,总不能老在镇上和县城这些地方打转,总得去更大的地方发展发展不是么?”
现如今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有限。
人们出行基本不是靠腿,就是坐马车或者骑马。
因此在前世坐高铁一个小时就能到的地方。
放到这个时候,差不多都赶着马车慢慢悠悠的晃一天才能到。
但即便如此,对他们来说,也是很近的距离了。
莫不知有些地方,甚至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到呢。
与之相比下,从他们这儿赶马车两天就能到的地方,已经算是很近了。
而且据她了解,从青元县到京城这一路都可以走官道,平坦又安全,实在没什么好因为距离纠结的。
不过周氏他们所担心的肯定也不止是距离问题。
周氏想了想就说了:“去更大的地方开店不是不行,但京城是不是不太合适?一来咱们家在那边儿没有一点儿人脉,甚至连个熟悉的人都没有,地方也完全不熟悉。”
“二来京城里达官显贵实在太多,咱们一家只是平民小老百姓,去了京城没个背景,被人家欺负了到时候怕是都没处喊冤去。”
另一点她没说的是,虽然她是当娘的,夸自家孩子好像不是很合适。
但实际上,她家秋丫头就是很厉害。
不说那些稀奇古怪的小吃什么的,就光说火锅,满周围县城打听一下,也是从来没听过没吃过的新鲜玩意儿。
她都不知道那孩子的脑子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但不得不说的是,越新鲜的东西,就越容易招人注意。
他们家如今在这小县城,因着傅县令家的关系,让人误会了,没人敢对她家的生意动什么小心思。
可若是去了京城,那可不是光凭着一个误会能护得住他们的了。
弄不好因为这些新鲜玩意儿招来人盯上。
若是只将他们东西抢了去也还好。
怕的就是,人家不光要东西。
周氏看着自家两个已经出落得越来越水灵的闺女,怎么想怎么都放心不下。
而她这一番话虽然没说出来,却也让沈秋充分的理解到了她的意思。
沈秋也不是什么真的刚十几岁的孩子。
对这些事情即便没经历过,心里也有数儿。
她在将去京城这个想法说出来之前,自然也是有过犹豫的。
但犹豫并不代表就要退缩。
而且她也仔细想过了。
凡事太过出头才会引人注意。
那他们一开始完全可以收敛自身,当做小打小闹一样开个小店试探一下。
如果顺利的话,之后他们也可以在京城有个落脚的地方。
后面再找机会,一边发展一边慢慢扩大生意。
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来。
而如果不顺利的话。
想来他们一个小店,也招惹不到多大的麻烦。
到时候大不了店门一关,他们再重新回来就是了。
而且去京城,也不代表县里的生意就要停掉啊。
到时候他们还可以有充分的退路。
这样一来,出去闯一番能成功自然好,不能成功的话,他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