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京城中终于有了节日的气氛,买卖铺户开始张灯结彩,走在路上的百姓们也露出了更多的笑容。
原因很简单,凶悍的建虏在肆虐京畿地区近两个月后,终于被跨海来援的东江军在遵化城外击败,斩首就达一万多,可谓是损失惨重。
同时,这场大战也宣告了建虏入寇的彻底结束。数万勤王军在蓟州、遵化等地驻防,残余建虏已经窜逃出关,不复为患。
值此大捷,便是没有节日,也值得大肆庆祝一番。如今更是双喜临门,数月的紧张压抑一扫而空,终于找到了渲泄情绪的渠道。
酒馆内人满为患,声音嘈杂,酒香肉香弥漫,一派热烈欢悦的气氛。
何贵忠一扫往日的阴霾和愁虑,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欣喜和激动,言谈笑语,不时和酒客们打着招呼,吩咐着伙计。
终于打胜了,郭大靖太给东江军涨脸了。何贵忠恨不得大声宣布,自己就是东江军的一员,赢来所有人的赞扬和艳羡。
“一万多首级,能筑一座大京观,成为京城一景啊!”一个平素温文而雅的酒客,此时面红耳赤,已经喝得微醺,大声说道:“此大捷震慑四夷,彰我大明国威,当浮一大白。”
“待献捷之日,我等既去观看,更当一醉方休。”花白胡子的酒客感慨道:“数年来,东江军接连奏凯,振国威,壮民心。来,为东江军贺。”
酒客们对此毫无异议,一次次的献捷京师,那可都是实打实的人头,比什么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可强得太多。
何况,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不仅虚,还是勾结建虏的袁崇焕指挥的,就更有猫腻了。
“为东江军贺!”何贵忠端起酒杯,在柜台后大声叫着,一饮而尽。
呼出一口酒气,何贵忠又大声说道:“今日酒水半价,献捷京师之日,酒水免费。”
“好啊!”
“何老板大气。”
“多谢何老板。”
酒客们大声说笑着,气氛更加热烈。
再没有比击败外敌更加扬眉吐气的了,数月来的郁闷怨懑一扫而空。平常说的爱国,只有在真正危机的时刻,才会感触得更深。
国强,外敌岂能打到京城?军强,外敌岂能肆虐?
大明终于还是有一支强军,能够力挽狂澜,摧强敌,壮国威。
“老百姓勒紧裤腰带交辽饷,却养了关宁军这帮玩艺儿。”有酒客又发泄着怨懑和不满,“听说袁崇焕这个卖国贼,扣押东江军的粮饷,帮着建虏削弱东江军,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何贵忠目光一闪,没有出言附和,却认出乃是京师的谍报人员,在引导舆论。
袁崇焕的入狱,关宁军的窜逃,几乎坐实了勾结建虏入关的罪名。虽然朝廷未下定论,但老百姓却已经如此认定。
所以,才有广为流传的“抓了袁督师,建虏跑一半”之说。
可以说,自袁崇焕入狱,到被处以剐刑,再到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史书和舆论对他的评价多是负面的。
“袁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着魅魇也。”
“五年灭寇,寇不能灭,而自灭之矣,呜呼!秦桧力主和议,缓宋亡且二百余载。崇焕以龌龊庸才,焉可上比秦桧。”
“……又贼臣杨镐、袁崇焕前后卖国,继丧辽阳、广宁,滋蔓难图;然犹二十年蹂躏……”
有的评价极为苛薄,把袁崇焕贬得连秦桧都不如。可能是义愤所致,但也确实说明一个问题,袁崇焕有罪。
历史上,直到乾隆年间,弘历夜读史书,突然考证出袁崇焕原来是被冤杀的,是昏君崇祯中了反间计。
皇帝定了调子,所有的史书便都要依此修改。经过数百年的相传,人们就又都相信袁崇焕是明之长城,他死了,明朝才亡了,清军也才得以入关。
可事实上,袁崇焕这位“长城”又有什么对建虏的战功呢?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能拿得出手的也就这两个,不过就是龟缩守城罢了。
至于什么千里回援京师,什么广渠门大捷,什么解京城之围,什么两万破十万,完全是吹嘘而已,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在郭大靖看来,袁崇焕未必卖国,但绝对是个大言欺世的庸才。
从广宁之战后,他跑到山海关考察,说出“予我钱粮,一人独守此”开始。靠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吹嘘,一路升迁。
最后,吹牛成了袁崇焕的习惯,不吹不会说话,可他自己却还不自知。终于,吹牛吹爆了,弄得凄惨结局,又怪得了谁。
“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而弘历为袁崇焕平反,从他的话中便能品出背后的深意。就是衬托出崇祯的昏庸、明廷的腐败,说明明朝的灭亡有其必然性,清朝则有取而代之的正当性。
但现在,皇太极没了,糠稀也没了,更没了狗屁的“考证专家”弘历,袁督师怕是翻不了身,平不了反了。
而京师中的臣民,此时对袁崇焕已经是恨之入骨。更有被建虏烧杀劫掠过的百姓,已经是家破人亡,用恨之入骨都难以表达他们心中的滔天恨意。
“良乡、固安被屠,真是惨绝人寰……”
“别说那么远,京城周边的村镇县城都被建奴蹂躙,死了多少人,烧毁了多少房屋……”
酒客们的情绪又低落下去,有亲戚朋友在城外遭难的,更是咬牙切齿,还有落泪哭泣的。
“听说,袁崇焕为了与建虏议和,还密谋矫诏斩杀毛文龙。”又有酒客提出了新的话题,又掀起了一阵议论。
何贵忠微抿嘴角,似笑非笑地拿起酒杯,轻轻地抿着。
袁崇焕不仅要倒台,还要暗中支持他的朝中大佬,乃至对东江镇打压封锁的登莱道王廷试。
不管换上来的官员是否能给东江镇带来好处,总不会更坏吧?
至于史书上说的,阉党余孽再度窃据朝堂,郭大靖对此却是不屑一顾。阉党怎么了,比道貌岸然的东林党也差不到哪去。
正在此时,外面马蹄声杂沓,轰鸣而过,伴着大声的呼喝报捷。
“迁安大捷,生擒奴酋皇太极。”
“迁安大捷,生擒奴酋皇太极。”
酒客们有的惊愕,有的没听清,嘈杂声一下子安静下来。
何贵忠却是听清了,霍然站起,脸上的神情变幻,突然象疯了似的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边叫喊道:“皇太极被生擒,奴酋被生擒,哈哈哈哈……”
酒馆内哄然一声爆发开来,酒客们被这惊人的消息所震撼,终于缓醒过来,大声说笑,大声议论,碰杯声不绝于耳。
“今日酒水免费,喝,喝个痛快。”何贵忠心中的激动兴奋难以言说,脸色涨红,声音都有些颤抖。
“为东江军贺。”
“为郭副帅贺。”
“为大明贺。”
酒馆内气氛之热烈,达到了顶峰,声音之大,几欲冲破屋顶。
…………………
“好,好啊!”乾清宫内,突然爆发出兴奋激动的声音,那是刚刚接到捷报的崇祯帝。
站在御座前,崇祯的胸膛剧烈起伏,拳头握紧又松开,松开又握紧,忽而咬牙切齿,忽而欲畅快大笑。
尽快先有遵化大捷,排解了心中的郁闷,但奴酋皇太极被活捉,即将押送京师,更如一股春风,让崇祯彻底放开了心胸。
数月前,建虏围攻京城,皇太极是多么意气风发,多么得意骄横,还致书于他,说什么“天不计国之大小,唯论事之是非……大明崇祯帝,更肆意欺凌我,不另制宝,令尔造印与我等语,彼复不从……”
“……我乃愤而发兵至此。至降城居民,凡其诸物,秋毫无犯,唯诛其军士之抗拒者,克其不降城堡。其城堡之不降者,此非我乐於攻之诛之也。皆大明帝妄自尊大,欲和而不从,不啻彼自诛之自攻之耳!”
而面对肆虐京畿的建虏,面对皇太极的威胁,崇祯只能躲在皇宫内,频发勤王诏书,很有些束手无策的尴尬和难堪。
这是什么,这是屈辱,泱泱大明的至尊皇帝,面对猖狂的蛮夷奴酋,竟是如此不堪,极度的屈辱已经深种于崇祯心中。
虽然他没有明说,但这有毒的种子却时时刺激着崇祯,象一根根针似的刺痛他的心。
如今,骄横猖狂的奴酋,竟然被生擒活捉,将被押到他的面前,并在京城中游行,令成千上万的臣民观看,还有比这更令人振奋,更有报仇雪恨感觉的大事吗?
如果不是皇帝,崇祯恨不得上去猛扇皇太极的耳光,一脚一脚地狠踹。让你瞧不起朕,让你恐吓朕……
嗯,要把奴酋千刀万剐,才解朕心头之恨。东江军,郭大靖,干得漂亮,彻底挽回了建虏入寇的恶劣影响,也挽回了朕的颜面。
崇祯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心情才稍微得以平复。
王承恩躬身谄笑着奏道:“皇爷,当命礼部即刻准备献俘礼。”
崇祯微笑颌首,感慨道:“自朕登基,这是第二次献俘礼了吧?”
王承恩答道:“此次当更隆重,要超过万历爷平倭援朝那一回。”
崇祯想了想,沉吟着问道:“朕观史书,万历爷十二岁时,还有一次献俘礼,好象是建州右卫都督王杲被献俘阙下。”
王承恩不是很清楚,赶忙命人去找史官查阅。时间不大,便有了回报。
“万岁精明强记,过目不忘,果然是有此事。”
王承恩拿着史官送来的资料,先恭维了一句,才向崇祯汇报道:“这个王杲亦是建奴,还是老奴的外祖父,是奴酋皇太极的曾外祖父。”
停顿了一下,王承恩又补充道:“当时的王杲也就万八千人马,亦未称汗。可不比奴酋皇太极,有十数万之众。”
建州女真分为左卫、右卫,努尔哈赤家族属于左卫,王杲属于右卫。
据记载,王杲本名阿突罕,是建州右卫凡察的后裔。十六岁时就继承了父业,并以古勒山为基地,扩充自己的实力。
当时,王杲的势力最强,可以压制各部。为了维护建州稳定,明朝极力笼络王杲,给他很多赏赐,但王杲并不满足。
在实力壮大后,王杲于嘉靖末年不断侵扰明朝边境地区。比如嘉靖三十六年,王杲杀死明朝守将彭文洙,掠夺东州、慧安诸堡。
嘉靖四十一年,王杲甚至与蒙古组成联军,侵扰边境,大破明军,并将明朝副总兵黑春生擒,“磔之”。
在十多年的时间,辽东的局势非常紧张,殷尚质、杨照、王治道三大将皆战死,“辽人大恐”。
当时主持明朝政务的是内阁首辅张居正,在他的谋划下,决定对王杲采取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辽东总兵李成梁亲率六万大军进驻抚顺,分兵派将,一举击败王杲的军队。之后,李成梁继续追击,直抵王杲的老营古勒山,王杲溃不成军,被迫逃亡。
万历三年七月,王杲被海西女真部的首领王台献出。之后,王杲被押赴北京,最终被凌迟处死。
历史似乎又重演了,只不过,王杲与皇太极相比,无论在势力上,还是名气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这让崇祯相当地骄傲,因为这功业已经超过了爷爷。万历三大征威名赫赫,但叛明的建虏却几乎占领了整个辽东。
“奴酋皇太极能被献俘阙下,万岁的功业,堪与太祖、成祖相比。”王承恩马屁拍上,让崇祯更加飘了。
“建奴未灭,朕岂敢与太祖、成祖相比。”崇祯摆了摆手,故作谦虚,缓缓说道:“东江军建此奇功,足堪嘉慰。朕赏罚分明,不可令将士寒心。”
如果说之前还有犹豫,现在的崇祯算是下定决心了。这样的功劳不封赏,还怎么激励将士?万一再有类似的危难,谁还肯卖命?
“拟旨,晋封毛文龙平西侯,加太子太师……郭大靖晋升总兵,加太子少保,进右都督……”
崇祯其实是有些后悔的,不该封满桂东平侯。如果只是个伯爵,自然也可给毛文龙同等待遇。
可论功劳,现在怎么也不能让毛文龙位列满桂之下了。
7017k
原因很简单,凶悍的建虏在肆虐京畿地区近两个月后,终于被跨海来援的东江军在遵化城外击败,斩首就达一万多,可谓是损失惨重。
同时,这场大战也宣告了建虏入寇的彻底结束。数万勤王军在蓟州、遵化等地驻防,残余建虏已经窜逃出关,不复为患。
值此大捷,便是没有节日,也值得大肆庆祝一番。如今更是双喜临门,数月的紧张压抑一扫而空,终于找到了渲泄情绪的渠道。
酒馆内人满为患,声音嘈杂,酒香肉香弥漫,一派热烈欢悦的气氛。
何贵忠一扫往日的阴霾和愁虑,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欣喜和激动,言谈笑语,不时和酒客们打着招呼,吩咐着伙计。
终于打胜了,郭大靖太给东江军涨脸了。何贵忠恨不得大声宣布,自己就是东江军的一员,赢来所有人的赞扬和艳羡。
“一万多首级,能筑一座大京观,成为京城一景啊!”一个平素温文而雅的酒客,此时面红耳赤,已经喝得微醺,大声说道:“此大捷震慑四夷,彰我大明国威,当浮一大白。”
“待献捷之日,我等既去观看,更当一醉方休。”花白胡子的酒客感慨道:“数年来,东江军接连奏凯,振国威,壮民心。来,为东江军贺。”
酒客们对此毫无异议,一次次的献捷京师,那可都是实打实的人头,比什么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可强得太多。
何况,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不仅虚,还是勾结建虏的袁崇焕指挥的,就更有猫腻了。
“为东江军贺!”何贵忠端起酒杯,在柜台后大声叫着,一饮而尽。
呼出一口酒气,何贵忠又大声说道:“今日酒水半价,献捷京师之日,酒水免费。”
“好啊!”
“何老板大气。”
“多谢何老板。”
酒客们大声说笑着,气氛更加热烈。
再没有比击败外敌更加扬眉吐气的了,数月来的郁闷怨懑一扫而空。平常说的爱国,只有在真正危机的时刻,才会感触得更深。
国强,外敌岂能打到京城?军强,外敌岂能肆虐?
大明终于还是有一支强军,能够力挽狂澜,摧强敌,壮国威。
“老百姓勒紧裤腰带交辽饷,却养了关宁军这帮玩艺儿。”有酒客又发泄着怨懑和不满,“听说袁崇焕这个卖国贼,扣押东江军的粮饷,帮着建虏削弱东江军,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何贵忠目光一闪,没有出言附和,却认出乃是京师的谍报人员,在引导舆论。
袁崇焕的入狱,关宁军的窜逃,几乎坐实了勾结建虏入关的罪名。虽然朝廷未下定论,但老百姓却已经如此认定。
所以,才有广为流传的“抓了袁督师,建虏跑一半”之说。
可以说,自袁崇焕入狱,到被处以剐刑,再到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史书和舆论对他的评价多是负面的。
“袁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着魅魇也。”
“五年灭寇,寇不能灭,而自灭之矣,呜呼!秦桧力主和议,缓宋亡且二百余载。崇焕以龌龊庸才,焉可上比秦桧。”
“……又贼臣杨镐、袁崇焕前后卖国,继丧辽阳、广宁,滋蔓难图;然犹二十年蹂躏……”
有的评价极为苛薄,把袁崇焕贬得连秦桧都不如。可能是义愤所致,但也确实说明一个问题,袁崇焕有罪。
历史上,直到乾隆年间,弘历夜读史书,突然考证出袁崇焕原来是被冤杀的,是昏君崇祯中了反间计。
皇帝定了调子,所有的史书便都要依此修改。经过数百年的相传,人们就又都相信袁崇焕是明之长城,他死了,明朝才亡了,清军也才得以入关。
可事实上,袁崇焕这位“长城”又有什么对建虏的战功呢?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能拿得出手的也就这两个,不过就是龟缩守城罢了。
至于什么千里回援京师,什么广渠门大捷,什么解京城之围,什么两万破十万,完全是吹嘘而已,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在郭大靖看来,袁崇焕未必卖国,但绝对是个大言欺世的庸才。
从广宁之战后,他跑到山海关考察,说出“予我钱粮,一人独守此”开始。靠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吹嘘,一路升迁。
最后,吹牛成了袁崇焕的习惯,不吹不会说话,可他自己却还不自知。终于,吹牛吹爆了,弄得凄惨结局,又怪得了谁。
“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而弘历为袁崇焕平反,从他的话中便能品出背后的深意。就是衬托出崇祯的昏庸、明廷的腐败,说明明朝的灭亡有其必然性,清朝则有取而代之的正当性。
但现在,皇太极没了,糠稀也没了,更没了狗屁的“考证专家”弘历,袁督师怕是翻不了身,平不了反了。
而京师中的臣民,此时对袁崇焕已经是恨之入骨。更有被建虏烧杀劫掠过的百姓,已经是家破人亡,用恨之入骨都难以表达他们心中的滔天恨意。
“良乡、固安被屠,真是惨绝人寰……”
“别说那么远,京城周边的村镇县城都被建奴蹂躙,死了多少人,烧毁了多少房屋……”
酒客们的情绪又低落下去,有亲戚朋友在城外遭难的,更是咬牙切齿,还有落泪哭泣的。
“听说,袁崇焕为了与建虏议和,还密谋矫诏斩杀毛文龙。”又有酒客提出了新的话题,又掀起了一阵议论。
何贵忠微抿嘴角,似笑非笑地拿起酒杯,轻轻地抿着。
袁崇焕不仅要倒台,还要暗中支持他的朝中大佬,乃至对东江镇打压封锁的登莱道王廷试。
不管换上来的官员是否能给东江镇带来好处,总不会更坏吧?
至于史书上说的,阉党余孽再度窃据朝堂,郭大靖对此却是不屑一顾。阉党怎么了,比道貌岸然的东林党也差不到哪去。
正在此时,外面马蹄声杂沓,轰鸣而过,伴着大声的呼喝报捷。
“迁安大捷,生擒奴酋皇太极。”
“迁安大捷,生擒奴酋皇太极。”
酒客们有的惊愕,有的没听清,嘈杂声一下子安静下来。
何贵忠却是听清了,霍然站起,脸上的神情变幻,突然象疯了似的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边叫喊道:“皇太极被生擒,奴酋被生擒,哈哈哈哈……”
酒馆内哄然一声爆发开来,酒客们被这惊人的消息所震撼,终于缓醒过来,大声说笑,大声议论,碰杯声不绝于耳。
“今日酒水免费,喝,喝个痛快。”何贵忠心中的激动兴奋难以言说,脸色涨红,声音都有些颤抖。
“为东江军贺。”
“为郭副帅贺。”
“为大明贺。”
酒馆内气氛之热烈,达到了顶峰,声音之大,几欲冲破屋顶。
…………………
“好,好啊!”乾清宫内,突然爆发出兴奋激动的声音,那是刚刚接到捷报的崇祯帝。
站在御座前,崇祯的胸膛剧烈起伏,拳头握紧又松开,松开又握紧,忽而咬牙切齿,忽而欲畅快大笑。
尽快先有遵化大捷,排解了心中的郁闷,但奴酋皇太极被活捉,即将押送京师,更如一股春风,让崇祯彻底放开了心胸。
数月前,建虏围攻京城,皇太极是多么意气风发,多么得意骄横,还致书于他,说什么“天不计国之大小,唯论事之是非……大明崇祯帝,更肆意欺凌我,不另制宝,令尔造印与我等语,彼复不从……”
“……我乃愤而发兵至此。至降城居民,凡其诸物,秋毫无犯,唯诛其军士之抗拒者,克其不降城堡。其城堡之不降者,此非我乐於攻之诛之也。皆大明帝妄自尊大,欲和而不从,不啻彼自诛之自攻之耳!”
而面对肆虐京畿的建虏,面对皇太极的威胁,崇祯只能躲在皇宫内,频发勤王诏书,很有些束手无策的尴尬和难堪。
这是什么,这是屈辱,泱泱大明的至尊皇帝,面对猖狂的蛮夷奴酋,竟是如此不堪,极度的屈辱已经深种于崇祯心中。
虽然他没有明说,但这有毒的种子却时时刺激着崇祯,象一根根针似的刺痛他的心。
如今,骄横猖狂的奴酋,竟然被生擒活捉,将被押到他的面前,并在京城中游行,令成千上万的臣民观看,还有比这更令人振奋,更有报仇雪恨感觉的大事吗?
如果不是皇帝,崇祯恨不得上去猛扇皇太极的耳光,一脚一脚地狠踹。让你瞧不起朕,让你恐吓朕……
嗯,要把奴酋千刀万剐,才解朕心头之恨。东江军,郭大靖,干得漂亮,彻底挽回了建虏入寇的恶劣影响,也挽回了朕的颜面。
崇祯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心情才稍微得以平复。
王承恩躬身谄笑着奏道:“皇爷,当命礼部即刻准备献俘礼。”
崇祯微笑颌首,感慨道:“自朕登基,这是第二次献俘礼了吧?”
王承恩答道:“此次当更隆重,要超过万历爷平倭援朝那一回。”
崇祯想了想,沉吟着问道:“朕观史书,万历爷十二岁时,还有一次献俘礼,好象是建州右卫都督王杲被献俘阙下。”
王承恩不是很清楚,赶忙命人去找史官查阅。时间不大,便有了回报。
“万岁精明强记,过目不忘,果然是有此事。”
王承恩拿着史官送来的资料,先恭维了一句,才向崇祯汇报道:“这个王杲亦是建奴,还是老奴的外祖父,是奴酋皇太极的曾外祖父。”
停顿了一下,王承恩又补充道:“当时的王杲也就万八千人马,亦未称汗。可不比奴酋皇太极,有十数万之众。”
建州女真分为左卫、右卫,努尔哈赤家族属于左卫,王杲属于右卫。
据记载,王杲本名阿突罕,是建州右卫凡察的后裔。十六岁时就继承了父业,并以古勒山为基地,扩充自己的实力。
当时,王杲的势力最强,可以压制各部。为了维护建州稳定,明朝极力笼络王杲,给他很多赏赐,但王杲并不满足。
在实力壮大后,王杲于嘉靖末年不断侵扰明朝边境地区。比如嘉靖三十六年,王杲杀死明朝守将彭文洙,掠夺东州、慧安诸堡。
嘉靖四十一年,王杲甚至与蒙古组成联军,侵扰边境,大破明军,并将明朝副总兵黑春生擒,“磔之”。
在十多年的时间,辽东的局势非常紧张,殷尚质、杨照、王治道三大将皆战死,“辽人大恐”。
当时主持明朝政务的是内阁首辅张居正,在他的谋划下,决定对王杲采取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辽东总兵李成梁亲率六万大军进驻抚顺,分兵派将,一举击败王杲的军队。之后,李成梁继续追击,直抵王杲的老营古勒山,王杲溃不成军,被迫逃亡。
万历三年七月,王杲被海西女真部的首领王台献出。之后,王杲被押赴北京,最终被凌迟处死。
历史似乎又重演了,只不过,王杲与皇太极相比,无论在势力上,还是名气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这让崇祯相当地骄傲,因为这功业已经超过了爷爷。万历三大征威名赫赫,但叛明的建虏却几乎占领了整个辽东。
“奴酋皇太极能被献俘阙下,万岁的功业,堪与太祖、成祖相比。”王承恩马屁拍上,让崇祯更加飘了。
“建奴未灭,朕岂敢与太祖、成祖相比。”崇祯摆了摆手,故作谦虚,缓缓说道:“东江军建此奇功,足堪嘉慰。朕赏罚分明,不可令将士寒心。”
如果说之前还有犹豫,现在的崇祯算是下定决心了。这样的功劳不封赏,还怎么激励将士?万一再有类似的危难,谁还肯卖命?
“拟旨,晋封毛文龙平西侯,加太子太师……郭大靖晋升总兵,加太子少保,进右都督……”
崇祯其实是有些后悔的,不该封满桂东平侯。如果只是个伯爵,自然也可给毛文龙同等待遇。
可论功劳,现在怎么也不能让毛文龙位列满桂之下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