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富贵人家,天气渐渐凉了下来,便可取出那绫罗绸缎织就的华丽长袍添上,让自己走出门去,身上的贵气又增上不少。

    若是天有大雪,更是好极,还可捧着自己那镶金带玉的手炉。

    与其他富绅相遇之时,就可与他好生说道说道,自己这手炉上的雕文刻镂珠光宝气都是出自哪家名匠之手。

    而对于穷苦百姓来说,每年的冬季都像是在闯那鬼门关,稍不注意,便会化作风雪的一部分,在来年开春时消失了踪影。

    只能尽力的捡拾些柴火,再就是祈求今年的三九隆冬没那么熬人。

    初雪还未落,但北莽草原的寒风已然南下,叫太康的北部各州郡都凉了一大截。

    看着黑瓦上的白霜,有经验的老人都知道,北方又要战乱了。

    辽东大营的帅帐中,一个面带胡茬的魁梧大汉正大马金刀的坐在首座之上,看他有些浑浊的眼神,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只是举手投足不经意间显露出的威严都叫一旁的偏将都静若寒蝉。

    但帐中却没有哪个将领敢轻视这位有些心不在焉的大帅,甚至连上报军情都有些唯唯诺诺,生怕自己的那个地方礼数不周,冒犯了这位太康的国柱。

    虽然拘束,但那些将士的眼中并非为恐惧,而是溢于言表的敬仰。

    毕竟如今的太康,也只有他巫秋白在这辽东之地,才震慑的住北莽的胡人,叫那些凶蛮之徒不敢轻举妄动。

    也就是如今太康军国力衰弱,想那武帝在位之时,曾拨了巫秋白二十万大军,令他挥师北上,而巫秋白仅用三个月,便将北莽胡人逼退至草原腹地,甚至兵临北莽王城之下,逼得他北莽大王只能遣人请降。

    届时的巫秋白不过弱冠之年,正是风华正茂。

    如今的太康着实有些日薄西山了,举国也不过养着五十万募兵,怎么可能轻易便许他二十万大军北征。

    况且如今的太康内忧更重于外患,便是打疼了北莽胡人,太康的江山离崩溃也不远了。

    “禀大帅!探子来报,有胡人哨马游曳与北关数里外!”

    北关为太康东北之域最北的大关,依山而建,夹于两山之间,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是北莽胡人自东线南下的必经要道。

    巫秋白头也不抬,只是轻轻点头应了一声。

    自武帝驾崩,每年秋冬之际,北莽的胡人总是会或多或少的派出军队,用以袭击太康边城,劫掠粮草棉衣等过冬之物。

    巫秋白镇守辽东十余年,北莽胡人南下劫掠过无数次。

    初时因胡人皆是骑兵来去如风,叫太康吃了不少苦头,之后巫秋白才受凤歌皇命,于北疆镇守边关。

    有巫秋白坐镇,这十余年内少有胡人能攻破边寨城池,也使得北疆的百姓安稳了不少。

    如今北莽虽依然在派兵南下,但每回人数都不过一二百,只当是个传统旧习罢了。

    不过一时三刻,又有斥候推开帅帐大门前来汇报。

    “禀大帅,北莽袭军被我军弓箭手逼退!”

    依旧如之前一样,守关将士不过几轮挽弓齐射,便将这些马前卒射杀的七七八八了。

    但巫秋白的脸色没有丝毫喜意,依旧是漫不经心的翻看着岸上的文案,似乎真正令他思索的并不是这几百个有来无回的北莽胡人。

    其实早些年前,巫秋白就察觉到这天地间多了些许肃杀的意况,天地的环境正在朝着一个不怎么乐观的方向变化着。

    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每年的冬季越发的寒冷了。

    巫秋白担心再过几年,也许入冬后的北莽之地根本就待不了人,而到那时,太康与北莽必会有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与之相比,眼下这些胡人哨骑的骚扰真可谓是无关痛痒了。

    北莽不比西域,单是人口便与太康不相上下了,想像当年那般一战定西疆,太康属实心有余而力不足。

    若北莽的胡人真的被严寒赶着南下,那太康面对的将是一群无后退之路的困兽,想到这里,巫秋白也不禁有些头疼。

    他虽为宗师,但北莽同样有通天武者,况且凭他一人之力,如何能挡得住数百万的北莽大军。

    国运之争,必有一方功败垂成,而代价便是国破山河碎,百姓沦为奴隶受尽屈辱。

    “禀大帅,又有一支千人骑军在北关出现!”

    怎么,还没完了?

    巫秋白横眉一皱,浑身的威压叫两旁的将军都不得不提起内力相抗。

    “去北关。”

    “是!”

    帅帐中的一行人修为最弱的都是通脉八层,脚程自然远胜常人。

    巫秋白抓住那个上报军清的斥候,不过盏茶功夫,便到了北关的城墙上。

    城外正立着数千人马,但看他们队中还有不少妇孺老人,怎么也不应该是北莽王庭的军队,反倒像是一个部落的流民。

    “杀。”

    巫秋白下了令,便转身回营了。

    北莽不似太康,他们的百姓多成一个个部族在草原上放牧为生,所以除了少数贵族常居王城,大多数百姓都是追寻水草丰渥,过着四处奔波的生活。

    在草原上,如果不会骑马,便无法生存下去,且胡人凶残,不光南下劫掠太康百姓,遇上同族之人,若见其牛羊遍野,也会出手抢夺。

    所以弓箭便成了这些力气不足的妇孺最佳武器,少有胡人孩童时不会骑马射箭。

    因而与中原骑军以军阵冲锋不同,胡人骑兵多为弓骑兵。

    北关外虽有不少妇孺,但若有适当的武器,他们杀起人来可丝毫不会留手。

    不过已经开始了么。

    巫秋白不由在心中一叹,之后可能每日都会有北莽的流民南下叩关,这个冬季不安稳了。

    多事之秋啊!

    南境多地反叛,虽伤不了太康筋骨,但也给世人穿出了一个信号,耀如天日的太康朝,似乎开始衰落了。

    数数日子,也差不多三百多年了吧,一国气运该绝了!

    王朝更替诸王并起,当在史书中留下重重一笔,然百姓何辜。

    巫秋白摇摇头,这般言说只能在心底想想,若是被人落了口实,定要在朝堂上纠缠许久。

    当年平定西疆凉州,大破西域金叶国,让太康西线享百年安稳的孙景城,最后不也平白落得个辞官归隐的下场么?

    或许是英雄相惜吧,他对孙景城这个平定凉州战乱的能人有些好奇。

    当年之乱,满朝百官束手无策,自己虽寄去请战书,但也不过是新帝登基后的表态,不可能真的抛下辽东前去凉州。

    便是孙景城这个自己未曾听过的一介文臣临危受命,解了太康燃眉之急。

    新帝刚刚即位,有这样一位文武全才被发掘,本应是君臣同乐之事,但仅因一个尚在襁褓的遗孤,便将孙景城逼得辞官,叫巫秋白也好一阵唏嘘感叹。

    也许太康是该亡了!

    巫秋白眼中精光一闪而逝,脸色重归宁静,只是种子已然埋下,就看何日能破土发芽了。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话说那片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风落成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十九章 国柱-一片云彩一片天下一句,话说那片天下,笔趣阁并收藏话说那片天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