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在远处渐暗,直至完全墨黑下去后,陈一闻就在图书馆的二楼靠窗位置,看着窗外的学区楼房,道路,逐渐笼罩在路灯的光泽之中。
外面天气是有些凉的,但图书馆内有空调,置身其内很温暖,而且桌子旁边就有充电口,陈一闻可以给自己电子设备充电,他的平板电脑生产商铭牌上印着华星,是世界三大智能设备公司之一,这是他上大学时买的华星公司六代平板电脑,如今最先进的一代,已经是第七代的加强型了。
之所以在大赛之后,陈一闻也仍然保持着呆在图书馆的时间,更多的还是为了了解如今这个时空的基本情况。毕竟他原生记忆里,只有关于自身成长的历程,但对于整个世界更深入的了解,还是不够的。
他的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都是华星公司的,这是这个时空华国的国产品牌,而且如今是世界三大电子巨头之一,大部分国人都买这个牌子,另一方面也是国内价格比国外更便宜。
这个时空在应用科技上比以前的时空更发达,社交网络,物联网,甚至你如今在一台自动贩卖机的电子屏幕上,都能给自己地址下单购买物品。
学校的主干路旁绿道上,会有开辟出路线的无人快递车沿着绿道行驶,这种无人车会按照一定的路线行进,在学校园区几个仓库卸货,而快递到了之后会通过手机APP提醒,甚至能精确到看到物品此时正在哪条线路上运输。
这种事物陈一闻前世的时空里也正出现了,但并没有像是现在这样完全普及。而且这些系统运行起来灵活,快捷,有些无人车外壳的漆都有严重的褪损痕迹,很明显这个世界在进入这样的生活,已经有很多年了,发展到了司空见惯,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地步。
陈一闻有时候在夜里的图书馆看出去,看到那些闪着红光的无人快递车在夜色里沉默的行驶,他才有一种孤独感。
基础科技理论上面,和上个时空大概是相同的,这不奇怪,陈一闻印象中以前关注的科普类文章就说过,人类其实已经达到了自身文明的一个瓶颈期,基础科技的研究已经停滞了很多年,除非诞生出真正的人工智能和掌握可控核聚变,人类文明在宇宙的探索才可能更进一步。
然而现在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所谓的AI智能背后也只是海量的编程,对话程序也是大数据的整合。智能眼镜能提供的虚拟现实技术很可能让人类无心真正探索宇宙,要在太空行走虚拟一段星空就行了,越来越逼真的虚拟现实让人流连忘返。
而这个时空的电池技术走到了前世前面,能提供越来越小的设备,越来越持久的续航,但那也只是电池制造引入新材料后的改良,大概电子设备比前世能够在性能使用峰值上提高一倍的续航。
这个时空的科技也没能做到核能源小型化,所以没有钢铁侠。居然有点失望。
当然,其他的很多东西,大差不差。都能理解。陈一闻看过的重生小说中,那些可以用来赚钱的途径,搞快递,外卖,网店卖衣服,直播什么的,都已经方兴未艾。这个时空应用技术极其发达,这也就意味着这些APP几乎是穷尽你能想到的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任何可能。也不算堵死,可能还是有机会,但不会是什么颠覆性革命性的机遇,仅限于抓住了能赚上一笔的地步。
股票呢。股票这东西自然是更不好预测的,不过也未必没有迹象可循,譬如上个时空里一些会长久增长或者获得收益的类型公司,这个时空有钱了,还是可以关注投资一下,当然还是长期持有为主。在这上面,前世的经验可以带来一定的帮助。这自然也就不是炒股这种玩法了,而是投资一个行业,一种技术,或者一种商业模式。这点陈一闻有前世的另一个社会模型可以参考。
当然,前提还是先有钱。走长线路线,没法短期暴富。
互联网下个风口在哪里还不知道,新技术自己目前要团队没团队,要技术没技术,也插不进去。
所以陈一闻还是把视线放在了目前唯一可能走的娱乐行业上面。通过这段时间更进一步的认知,他发现自己此前还是太武断了。这个时空还是有不少优秀的电影,动漫,虽然追求画面,内容空泛的东西在社会上比比皆是,但也大浪淘沙,总诞生了一些经典。
这段时间里面,陈一闻也找过几部专业网站排行榜上的经典来看。确实不错,放在前世时空,也是好的电影。这是一个好事,这说明了大众的审美,人们对于好的东西的追求还是一致的。
好的东西确实会被奉为精品。如果经典排行榜上出现的是自己看都看不懂,但所有人都说好的东西,那陈一闻可能就真要怀疑自己前世的审美和对于基本价值的判断是不是已经和这个时空脱节了。
那么歌曲呢?
如今流行榜上的歌,听了一番,还是朗朗上口,旋律是很容易能让人接受的流行音乐,但说实话,论歌词和歌曲的高潮部分,还是差了点意思。和上个时空自己觉得优秀的歌曲对比,还是差一截。
这是如今流行榜上的,那么找找历来的金曲呢。
一听。
不错。好歌,好听。水平算是在线了。
而陈一闻在专业音乐评论网站“乐虎”的金曲100首歌单里,看到了这个点赞数目在二十万,浏览四十五亿人次的歌单下面作者给歌单写下的文案。
“午夜梦回时,总会听一听这些曾经闪耀在我们歌坛的金曲,就像是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只可惜,流行乐坛已经死了十年了。十年时间,再未有一首歌能进入此榜。”
这么多点赞的和无数赞同的评论,想来是有很多人对这个文案产生了共识的。
陈一闻则不亚于发现了宝库。不管怎么说,能听到从未听过的经典金曲,那么多没看过的优秀电影,就像是家里书柜有很多好书正待启封一样。这本身也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
陈一闻一时兴起,也搜索了一下刘启荣的名字,查了查和他相关的事物。毕竟这是最近唯一和他有所牵连的名人了。
而一搜索,就看到了刘启荣的个人百科,有详尽的目录,介绍他的个人生平和成就,还有一些相关的新闻报道。
看了他的介绍才知道,原来他等于是半路出家,以前是个工人,负责铁道的维护,自己想拍电影,靠着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考上了电影学院,但出来是当摄影师,那还是资源站和影视制作工具没有广阔发展起来的年代,他第一部参与拍摄的片子得了最佳摄影奖,而后自己独立制片,靠着举债拍了当导演的处女作《在云端》,以唯美的摄影镜头和凄美的故事一举斩获当时的多项大奖,从此刘启荣的作品就以鲜艳的色调,壮美的镜头感而出名。此后制作的动画电影,色彩和技术的运用也首开先河。动画和文艺片,让刘启荣近乎于震动过一代人,曾经几乎已经是触顶,成为那一个年代华国导演界跺跺脚地都会震一震的大佬。
不过。那也就是“曾经”。
迈入新时代后,资源站,视频工具,新技术在影视领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而刘启荣的几部片子拍下来,口碑还不错,然而更新的技术带来的视觉轰炸,让刘启荣极具自身特色的镜头表现,都能被新技术整合进视频工具里,也就再无独创性,而后再加上刘启荣背靠着的公司也面临国内新市场开放后更多境外的巨头影视公司入国门带来的冲击,院线收缩,几部电影票房都不太理想。
刘启荣在这种情况下曾一度想背水一战,拉拢了不少投资人搞了一部大制作,结果遭遇种种问题折戟沉沙,让投资人亏掉了八个亿。那之后刘启荣就再也没有导演作品,而反倒好像成了一个制片投资人的角色。
现在的网络上面,针对他这种情况,也是有很多的负面报道,“刘启荣大片的落马,似乎预兆华国第五代导演,已经江郎才尽!”
“一代华国动画电影开创者和文艺片之父刘启荣,似乎再无重操导演行业的雄心……不得不说,刘启荣自《千鸟之路》后,再无拿得出手的作品。”
“方兴未艾的电影市场需要更快节奏的刺激,仍然抱着以往的拍摄手法,擅长慢悠悠讲故事的刘启荣这一代导演,兴许走上投资制片这样的路,才是明智之举……”
陈一闻又想到了刘启荣对于自己《陈大锤》的点评。想来那辛辣的点评背后,也有他自身境遇的映照在其中吧。
自己的《陈大锤历险记》,大概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触动了他的神经。让他产生了共鸣,才会给自己的作品一个亲自下场的评价。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情况。陈一闻又把刘启荣公认评价最高的《千鸟之路》拿来看了一遍。
《千鸟之路》画面明丽,节奏明快,而且带着反转,整体看下来后,有一些精巧的构思。以陈一闻的眼光,也算不错的作品,如果以前世的眼光来个打分的话,可能在7分左右。陈一闻的认知里,8分,9分就是前世所看过的好影片,奥斯卡之流。
7分到8分影片之间,其实还有不少的距离。
这勉强可以给个7分作品的《千鸟之路》,在这个时空的专业网站里,评价是8.7分。
嗯。
这可能是历史地位在那里,倒也很正常。
====
感谢“云游之子”“月落辰心”“沉睡玄音”“子曰学而”“书友20200201131538233
”“书友20200215123440432”“月亮亮不亮”“书友20201231111938606”“醉里挑灯弹琴”“小喵喵向前衝”“哈雷199”“癫狂的日志”“快乐就哈哈哈”“引题”书友们的打赏!
节日快乐。
推荐票。
外面天气是有些凉的,但图书馆内有空调,置身其内很温暖,而且桌子旁边就有充电口,陈一闻可以给自己电子设备充电,他的平板电脑生产商铭牌上印着华星,是世界三大智能设备公司之一,这是他上大学时买的华星公司六代平板电脑,如今最先进的一代,已经是第七代的加强型了。
之所以在大赛之后,陈一闻也仍然保持着呆在图书馆的时间,更多的还是为了了解如今这个时空的基本情况。毕竟他原生记忆里,只有关于自身成长的历程,但对于整个世界更深入的了解,还是不够的。
他的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都是华星公司的,这是这个时空华国的国产品牌,而且如今是世界三大电子巨头之一,大部分国人都买这个牌子,另一方面也是国内价格比国外更便宜。
这个时空在应用科技上比以前的时空更发达,社交网络,物联网,甚至你如今在一台自动贩卖机的电子屏幕上,都能给自己地址下单购买物品。
学校的主干路旁绿道上,会有开辟出路线的无人快递车沿着绿道行驶,这种无人车会按照一定的路线行进,在学校园区几个仓库卸货,而快递到了之后会通过手机APP提醒,甚至能精确到看到物品此时正在哪条线路上运输。
这种事物陈一闻前世的时空里也正出现了,但并没有像是现在这样完全普及。而且这些系统运行起来灵活,快捷,有些无人车外壳的漆都有严重的褪损痕迹,很明显这个世界在进入这样的生活,已经有很多年了,发展到了司空见惯,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地步。
陈一闻有时候在夜里的图书馆看出去,看到那些闪着红光的无人快递车在夜色里沉默的行驶,他才有一种孤独感。
基础科技理论上面,和上个时空大概是相同的,这不奇怪,陈一闻印象中以前关注的科普类文章就说过,人类其实已经达到了自身文明的一个瓶颈期,基础科技的研究已经停滞了很多年,除非诞生出真正的人工智能和掌握可控核聚变,人类文明在宇宙的探索才可能更进一步。
然而现在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所谓的AI智能背后也只是海量的编程,对话程序也是大数据的整合。智能眼镜能提供的虚拟现实技术很可能让人类无心真正探索宇宙,要在太空行走虚拟一段星空就行了,越来越逼真的虚拟现实让人流连忘返。
而这个时空的电池技术走到了前世前面,能提供越来越小的设备,越来越持久的续航,但那也只是电池制造引入新材料后的改良,大概电子设备比前世能够在性能使用峰值上提高一倍的续航。
这个时空的科技也没能做到核能源小型化,所以没有钢铁侠。居然有点失望。
当然,其他的很多东西,大差不差。都能理解。陈一闻看过的重生小说中,那些可以用来赚钱的途径,搞快递,外卖,网店卖衣服,直播什么的,都已经方兴未艾。这个时空应用技术极其发达,这也就意味着这些APP几乎是穷尽你能想到的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任何可能。也不算堵死,可能还是有机会,但不会是什么颠覆性革命性的机遇,仅限于抓住了能赚上一笔的地步。
股票呢。股票这东西自然是更不好预测的,不过也未必没有迹象可循,譬如上个时空里一些会长久增长或者获得收益的类型公司,这个时空有钱了,还是可以关注投资一下,当然还是长期持有为主。在这上面,前世的经验可以带来一定的帮助。这自然也就不是炒股这种玩法了,而是投资一个行业,一种技术,或者一种商业模式。这点陈一闻有前世的另一个社会模型可以参考。
当然,前提还是先有钱。走长线路线,没法短期暴富。
互联网下个风口在哪里还不知道,新技术自己目前要团队没团队,要技术没技术,也插不进去。
所以陈一闻还是把视线放在了目前唯一可能走的娱乐行业上面。通过这段时间更进一步的认知,他发现自己此前还是太武断了。这个时空还是有不少优秀的电影,动漫,虽然追求画面,内容空泛的东西在社会上比比皆是,但也大浪淘沙,总诞生了一些经典。
这段时间里面,陈一闻也找过几部专业网站排行榜上的经典来看。确实不错,放在前世时空,也是好的电影。这是一个好事,这说明了大众的审美,人们对于好的东西的追求还是一致的。
好的东西确实会被奉为精品。如果经典排行榜上出现的是自己看都看不懂,但所有人都说好的东西,那陈一闻可能就真要怀疑自己前世的审美和对于基本价值的判断是不是已经和这个时空脱节了。
那么歌曲呢?
如今流行榜上的歌,听了一番,还是朗朗上口,旋律是很容易能让人接受的流行音乐,但说实话,论歌词和歌曲的高潮部分,还是差了点意思。和上个时空自己觉得优秀的歌曲对比,还是差一截。
这是如今流行榜上的,那么找找历来的金曲呢。
一听。
不错。好歌,好听。水平算是在线了。
而陈一闻在专业音乐评论网站“乐虎”的金曲100首歌单里,看到了这个点赞数目在二十万,浏览四十五亿人次的歌单下面作者给歌单写下的文案。
“午夜梦回时,总会听一听这些曾经闪耀在我们歌坛的金曲,就像是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只可惜,流行乐坛已经死了十年了。十年时间,再未有一首歌能进入此榜。”
这么多点赞的和无数赞同的评论,想来是有很多人对这个文案产生了共识的。
陈一闻则不亚于发现了宝库。不管怎么说,能听到从未听过的经典金曲,那么多没看过的优秀电影,就像是家里书柜有很多好书正待启封一样。这本身也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
陈一闻一时兴起,也搜索了一下刘启荣的名字,查了查和他相关的事物。毕竟这是最近唯一和他有所牵连的名人了。
而一搜索,就看到了刘启荣的个人百科,有详尽的目录,介绍他的个人生平和成就,还有一些相关的新闻报道。
看了他的介绍才知道,原来他等于是半路出家,以前是个工人,负责铁道的维护,自己想拍电影,靠着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考上了电影学院,但出来是当摄影师,那还是资源站和影视制作工具没有广阔发展起来的年代,他第一部参与拍摄的片子得了最佳摄影奖,而后自己独立制片,靠着举债拍了当导演的处女作《在云端》,以唯美的摄影镜头和凄美的故事一举斩获当时的多项大奖,从此刘启荣的作品就以鲜艳的色调,壮美的镜头感而出名。此后制作的动画电影,色彩和技术的运用也首开先河。动画和文艺片,让刘启荣近乎于震动过一代人,曾经几乎已经是触顶,成为那一个年代华国导演界跺跺脚地都会震一震的大佬。
不过。那也就是“曾经”。
迈入新时代后,资源站,视频工具,新技术在影视领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而刘启荣的几部片子拍下来,口碑还不错,然而更新的技术带来的视觉轰炸,让刘启荣极具自身特色的镜头表现,都能被新技术整合进视频工具里,也就再无独创性,而后再加上刘启荣背靠着的公司也面临国内新市场开放后更多境外的巨头影视公司入国门带来的冲击,院线收缩,几部电影票房都不太理想。
刘启荣在这种情况下曾一度想背水一战,拉拢了不少投资人搞了一部大制作,结果遭遇种种问题折戟沉沙,让投资人亏掉了八个亿。那之后刘启荣就再也没有导演作品,而反倒好像成了一个制片投资人的角色。
现在的网络上面,针对他这种情况,也是有很多的负面报道,“刘启荣大片的落马,似乎预兆华国第五代导演,已经江郎才尽!”
“一代华国动画电影开创者和文艺片之父刘启荣,似乎再无重操导演行业的雄心……不得不说,刘启荣自《千鸟之路》后,再无拿得出手的作品。”
“方兴未艾的电影市场需要更快节奏的刺激,仍然抱着以往的拍摄手法,擅长慢悠悠讲故事的刘启荣这一代导演,兴许走上投资制片这样的路,才是明智之举……”
陈一闻又想到了刘启荣对于自己《陈大锤》的点评。想来那辛辣的点评背后,也有他自身境遇的映照在其中吧。
自己的《陈大锤历险记》,大概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触动了他的神经。让他产生了共鸣,才会给自己的作品一个亲自下场的评价。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情况。陈一闻又把刘启荣公认评价最高的《千鸟之路》拿来看了一遍。
《千鸟之路》画面明丽,节奏明快,而且带着反转,整体看下来后,有一些精巧的构思。以陈一闻的眼光,也算不错的作品,如果以前世的眼光来个打分的话,可能在7分左右。陈一闻的认知里,8分,9分就是前世所看过的好影片,奥斯卡之流。
7分到8分影片之间,其实还有不少的距离。
这勉强可以给个7分作品的《千鸟之路》,在这个时空的专业网站里,评价是8.7分。
嗯。
这可能是历史地位在那里,倒也很正常。
====
感谢“云游之子”“月落辰心”“沉睡玄音”“子曰学而”“书友20200201131538233
”“书友20200215123440432”“月亮亮不亮”“书友20201231111938606”“醉里挑灯弹琴”“小喵喵向前衝”“哈雷199”“癫狂的日志”“快乐就哈哈哈”“引题”书友们的打赏!
节日快乐。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