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先生,又见面了。”
安排完作为质子的段韶进入羽林卫,刘弋笑意盈盈地握住了贾诩的手。
真·握手言欢。
如果不是自己的身边有那么多天子派来随身看守,生怕他跑路的卫士,贾诩都要感动哭了。
贾诩只得苦笑:“看来罪臣与陛下确实有缘,兜兜转转,又回到了陛下面前。”
“可不是嘛!”
不情不愿的贾诩,最终还是落到了刘弋手里。
不过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刘弋,他的境遇可跟两个月前完全不同了,即便如此,出于对这位毒士的尊敬,刘弋还是打算给贾诩一个表现的机会。
披着一件毛色黯淡的旧貂裘的刘弋,攥着贾诩枯瘦的手不放,拉着他入了座,嗯,也就是大号的胡床(马扎)。
“文和先生此番前来,也算是走投无路了?哦不对,还有个张济。”
“陛下莫取笑了。”贾诩抽手失败,干巴巴地说着:“陛下神武,罪臣真心投效尚且来不及,只是一直顾虑自己是祸乱长安的罪人,方才心中忐忑......如今承蒙陛下不弃,定为陛下牵马坠蹬、衔环结草以赎罪孽。”
“嗯...那倒也不必,像文和先生这种智谋之士,朕如何舍得只让你做个牵马坠蹬的马前卒呢?罪臣一称,就休要再提了。”
“陛下。”贾诩现在的话语倒是多了几分真心,“臣是真心投效的。”
“你不恨段煨把你卖了?”
“乱世之中,能收容便是天大的恩德了,况且段将军一直忌惮我在军中颇有影响,生怕我用计夺了他的兵权,如今好聚好散,他日回到长安同殿为臣也好相见。”
贾诩这话说的漂亮,什么好聚好散,什么同殿为臣,俨然就是在不留痕迹地奉承刘弋一定会打败李傕,但话语里偏偏还有几分似有似无地讥诮。
这可能吗?
可能。
可能性大吗?
纸面实力上分析真的不大。
刘弋倒是像是没听出贾诩的意思,反而笑呵呵地说道。
“嗯,看来文和先生能说出这番话,是真的无路可走了。朕正好急缺智谋之士,也正好遇到个难题,还得文和先生帮忙参谋参谋。”
刘弋不怕贾诩泄密,也不怕他跑,身边随时都有一堆人看着,贾诩是没地方跑的。
贾诩本欲推辞,但看到刘弋挂在嘴角的笑容,和毫无波动的眼神,忽然就把推辞的话语咽了下去。
“陛下想问如何击败李傕?”
“不。”
一向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的贾诩,他的神色第一次有了些愕然和意外。
刘弋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说:“毒士贾诩向来喜欢明哲保身,世人皆言——假文和,真乱武,想来这等乱世才是文和先生真正操纵乾坤的棋盘。”
“朕想问文和先生,击败了李傕后,该如何一步一步收拾天下。”
原本神情淡然的贾诩眉头紧锁,他心中暗暗震惊,天子竟然根本不把兵强马壮的李傕放在眼里,而是问他击败李傕之后的事情!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天子甚至没把李傕当成敌人。
难道天子真有什么必胜的计策?
贾诩的心微微颤抖,他此时忽然有了一丝兴奋。
是的,就是兴奋,说出来可能不信,但真的从来没有人问过他,这个天下该如何平定。
向他来寻求出谋划策的人,只会问他如何击败眼前的敌人,如何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兵马,没有人问过他,如何平天下。
可贾诩这种人,又怎么会没想过如何一步步平定天下呢?
“文和乱武”,难道贾诩就真的甘心这种标签贴在身上一辈子?
还不是没遇到逞心如意的明主!
“陛下是真的想听?”
“文和先生请讲,朕洗耳恭听。”刘弋认真说道。
逼到了这份上,贾诩有些真正万金不易的话,却是要半推半就地说出口了。
贾诩的神色变得庄重而肃穆,他整理衣冠,沉思了片刻后开口。
“自董卓之乱以来,天下豪杰纷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计数。然其中对于朝廷来说,却要区分敌友。”
“所谓敌人,便是如陛下大宴所说的国贼一流,袁绍、袁术,及其附庸者如曹操、孙策。”
“所谓友人,首先便是以四位刘姓州牧为首,至少在名义上还接受朝廷指挥,并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愿意给朝廷提供物资帮助的诸人,如徐州牧刘备、扬州牧刘繇、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
“文和先生说的是。”刘弋听得微微颔首,“不管四位刘姓州牧心思如何,论迹不论心,终归还是听朝廷中枢诏令的,毕竟再怎么说,大汉朝廷也是他们权力合法性的来源。”
贾诩见天子少年聪慧,能一瞬间就想明白为何自己要先说刘姓州牧,心中也是微微感叹,这位天子真的远胜恒、灵不止一筹。
“再往下,便是如陈王刘宠、河内张扬、河东王邑,这三家在洛阳周围的势力,也是朝廷打败李傕掌控关中后可以就近争取到的。”
“除此之外,敌人之敌,便是友人。”贾诩继续分析,“诸如公孙瓒,虽然有袭杀幽州牧刘虞的罪行,但其在北方幽冀之地能与袁绍抗衡,便也是可以划到友人之列。而吕布也是这般情况,其人虽品行不佳,但究其行为,还算是汉室忠臣。”
“至于其他边角之地,依靠山川形胜固守一方的,如汉中张鲁、辽东公孙度、陇西马腾韩遂、交州士燮、扬州严白虎王朗,便是眼下既不算敌人也不算友人。他们日后是敌是友,得由他们的行事来决定。”
世间智谋之士,果然有大智慧。
若是论起这种涉及到整个天下的大局观,刘弋手下的这些谋臣文士,还真没有能如贾诩这般,纵览天下的。
谈笑间天下局势便清晰地摆在了刘弋的眼前,刘弋看着开始上道的贾诩,直接吩咐道。
“老王,把地图拿过来。”
王越点了点头,出帐,很快就拿了一副珍贵的大汉十三州地图来。
分析完了各地诸侯,贾诩微微摩挲地图,开口继续说起了具体步骤。
安排完作为质子的段韶进入羽林卫,刘弋笑意盈盈地握住了贾诩的手。
真·握手言欢。
如果不是自己的身边有那么多天子派来随身看守,生怕他跑路的卫士,贾诩都要感动哭了。
贾诩只得苦笑:“看来罪臣与陛下确实有缘,兜兜转转,又回到了陛下面前。”
“可不是嘛!”
不情不愿的贾诩,最终还是落到了刘弋手里。
不过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刘弋,他的境遇可跟两个月前完全不同了,即便如此,出于对这位毒士的尊敬,刘弋还是打算给贾诩一个表现的机会。
披着一件毛色黯淡的旧貂裘的刘弋,攥着贾诩枯瘦的手不放,拉着他入了座,嗯,也就是大号的胡床(马扎)。
“文和先生此番前来,也算是走投无路了?哦不对,还有个张济。”
“陛下莫取笑了。”贾诩抽手失败,干巴巴地说着:“陛下神武,罪臣真心投效尚且来不及,只是一直顾虑自己是祸乱长安的罪人,方才心中忐忑......如今承蒙陛下不弃,定为陛下牵马坠蹬、衔环结草以赎罪孽。”
“嗯...那倒也不必,像文和先生这种智谋之士,朕如何舍得只让你做个牵马坠蹬的马前卒呢?罪臣一称,就休要再提了。”
“陛下。”贾诩现在的话语倒是多了几分真心,“臣是真心投效的。”
“你不恨段煨把你卖了?”
“乱世之中,能收容便是天大的恩德了,况且段将军一直忌惮我在军中颇有影响,生怕我用计夺了他的兵权,如今好聚好散,他日回到长安同殿为臣也好相见。”
贾诩这话说的漂亮,什么好聚好散,什么同殿为臣,俨然就是在不留痕迹地奉承刘弋一定会打败李傕,但话语里偏偏还有几分似有似无地讥诮。
这可能吗?
可能。
可能性大吗?
纸面实力上分析真的不大。
刘弋倒是像是没听出贾诩的意思,反而笑呵呵地说道。
“嗯,看来文和先生能说出这番话,是真的无路可走了。朕正好急缺智谋之士,也正好遇到个难题,还得文和先生帮忙参谋参谋。”
刘弋不怕贾诩泄密,也不怕他跑,身边随时都有一堆人看着,贾诩是没地方跑的。
贾诩本欲推辞,但看到刘弋挂在嘴角的笑容,和毫无波动的眼神,忽然就把推辞的话语咽了下去。
“陛下想问如何击败李傕?”
“不。”
一向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的贾诩,他的神色第一次有了些愕然和意外。
刘弋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说:“毒士贾诩向来喜欢明哲保身,世人皆言——假文和,真乱武,想来这等乱世才是文和先生真正操纵乾坤的棋盘。”
“朕想问文和先生,击败了李傕后,该如何一步一步收拾天下。”
原本神情淡然的贾诩眉头紧锁,他心中暗暗震惊,天子竟然根本不把兵强马壮的李傕放在眼里,而是问他击败李傕之后的事情!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天子甚至没把李傕当成敌人。
难道天子真有什么必胜的计策?
贾诩的心微微颤抖,他此时忽然有了一丝兴奋。
是的,就是兴奋,说出来可能不信,但真的从来没有人问过他,这个天下该如何平定。
向他来寻求出谋划策的人,只会问他如何击败眼前的敌人,如何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兵马,没有人问过他,如何平天下。
可贾诩这种人,又怎么会没想过如何一步步平定天下呢?
“文和乱武”,难道贾诩就真的甘心这种标签贴在身上一辈子?
还不是没遇到逞心如意的明主!
“陛下是真的想听?”
“文和先生请讲,朕洗耳恭听。”刘弋认真说道。
逼到了这份上,贾诩有些真正万金不易的话,却是要半推半就地说出口了。
贾诩的神色变得庄重而肃穆,他整理衣冠,沉思了片刻后开口。
“自董卓之乱以来,天下豪杰纷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计数。然其中对于朝廷来说,却要区分敌友。”
“所谓敌人,便是如陛下大宴所说的国贼一流,袁绍、袁术,及其附庸者如曹操、孙策。”
“所谓友人,首先便是以四位刘姓州牧为首,至少在名义上还接受朝廷指挥,并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愿意给朝廷提供物资帮助的诸人,如徐州牧刘备、扬州牧刘繇、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
“文和先生说的是。”刘弋听得微微颔首,“不管四位刘姓州牧心思如何,论迹不论心,终归还是听朝廷中枢诏令的,毕竟再怎么说,大汉朝廷也是他们权力合法性的来源。”
贾诩见天子少年聪慧,能一瞬间就想明白为何自己要先说刘姓州牧,心中也是微微感叹,这位天子真的远胜恒、灵不止一筹。
“再往下,便是如陈王刘宠、河内张扬、河东王邑,这三家在洛阳周围的势力,也是朝廷打败李傕掌控关中后可以就近争取到的。”
“除此之外,敌人之敌,便是友人。”贾诩继续分析,“诸如公孙瓒,虽然有袭杀幽州牧刘虞的罪行,但其在北方幽冀之地能与袁绍抗衡,便也是可以划到友人之列。而吕布也是这般情况,其人虽品行不佳,但究其行为,还算是汉室忠臣。”
“至于其他边角之地,依靠山川形胜固守一方的,如汉中张鲁、辽东公孙度、陇西马腾韩遂、交州士燮、扬州严白虎王朗,便是眼下既不算敌人也不算友人。他们日后是敌是友,得由他们的行事来决定。”
世间智谋之士,果然有大智慧。
若是论起这种涉及到整个天下的大局观,刘弋手下的这些谋臣文士,还真没有能如贾诩这般,纵览天下的。
谈笑间天下局势便清晰地摆在了刘弋的眼前,刘弋看着开始上道的贾诩,直接吩咐道。
“老王,把地图拿过来。”
王越点了点头,出帐,很快就拿了一副珍贵的大汉十三州地图来。
分析完了各地诸侯,贾诩微微摩挲地图,开口继续说起了具体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