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物各有性,性各有用,振纲分目,科学分类,开创先河,怀平生夙愿,查历代典籍,踏万水千山,穿风霜雨雪。

    只求一书而成,转瞬之间,便是芳华已逝。

    李时珍亦是老了,可他之心愿却完成了,本草纲目修成了。

    然,却不得刊印。

    花甲之年,望着一生之心血即将荡然一空,是何等的凄痛?

    望着那记忆之中的李时珍颓然的坐在地上,不知所措,茫然无助的时候,宁安的心略微的颤动了一下。

    谁能想到?后世之流传千古的人物,在当时,竟是如此凄惨,可怜。

    李时珍似乎有所感触,到了伤心处。

    “当时,无人愿意刊印,时珍一度崩溃,后有人提议,若能得到当代大儒王世贞大人作序,必然会有书商争相出版,如此,我便前往了素未谋面的王大人府上求序。”

    李时珍几句话便将事情概括,可没人知晓,当时,这么做,有多难。

    王世贞乃文坛泰斗,李时珍不过区区郎中罢了。纵然略有名气,可又如何?未曾留在京城,显露本事,又有几人知他李时珍姓名?

    就像是如今的一个小主播要去见天王刘德华一样,希望对方给自己谱曲的歌填词。

    花甲之年,怀着平生的夙愿,于对方府邸之外等候。

    那彻骨的寒风,炎炎烈日都在灼烧着,消耗着这位老人的身体,生命。

    可李时珍不撞南墙不回头,为了本草纲目,他拼了,哪怕耗尽余生,也要让其面见世人。

    不为功名利禄,只为天下医道。

    灵芝医书写能成仙,诸多民众信以为真,如此谬论,若不纠正,便是害人。

    三七便是最佳的金疮药,后世之云南白药便含此方。

    过去之医书,前人盖未深加体审,惟据纸上猜度而已。

    诸多错误,药物形状,药效皆记录为错。

    医书,当是救人,不该,是害人。

    李时珍便是抱着这个念头,哪怕多次拜见无果,亦是坚持不悔。

    他此生未求人,唯有从医求父亲三次,而后,便是这次了。

    宁安望着记忆之中不断咳嗽却倔强的那个老头,像极了后世某些可爱的前辈。

    “世上两种书最难写,一种是史书,一种是医书,史书难记,医书难著。您没有想过放弃吗?耗费近三十年岁月,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已经到了花甲天龄,当在家享受呀。”

    谁知当李时珍听到这话,却是轻微摇了摇头,目光之中闪烁着泪花,似有回忆蹦出。

    “父亲临走时,放不下的便是这本草纲目,如若我都放弃了,又会有谁愿意为此书奔波一生呢?那我李家三代之心血,就荒废了。天下万民,再难看到如此全书了。”

    他捂着自己的心口,面容露出了悲泣和悲恸,似乎是勾起了不好的回忆。

    “我只希望不要再有病患于我面前死去,而我无能为力。对方却一遍一遍的呼唤着我的名字。”

    说着,那痛苦的回忆仿佛浮现了出来,一个年轻的壮汉正躺在地上满脸痛苦的望着李时珍,充满了哀求,他的家人跪在地上朝着李时珍磕头,拽着他的衣角,放声痛哭。

    “先生,先生,救救我吧,救救我吧,我不想死,我还有父母妻儿,我若死了,谁来养他们呀,先生,救救我吧。”

    “求求您了,先生,救救我父亲吧,求求您了。”

    李时珍的声音急促了起来,声调也是提高了几分,面容更是红透而出。

    可他的声音是颤抖的,牙齿是碰撞的,面容是羞愧而红的。他呆滞的望着原地,望着记忆中的自己,坐在王府的门口蜷缩着身子等待着模样。

    为何固执?

    “因为,我不想在看到病人于医者面前逝去。不求能求天下众生,但求医术精进一分,那便,万民得利一生。”

    那些因为病痛折磨而死,李时珍束手无策的病人皆是他的心魔呀,是他久久难以平复,此生也终将难以忘却的心结。

    那日一切,他终身铭记。

    宁安无法用词语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官方每五百年编撰一次前人之医书。

    那是动用全国的力量,浩浩荡荡,却依旧存在错误,谬论。

    可本草纲目是以一家之姓,三代之努力,耗费心血和生命而铸就的巨著。

    如此,错误,却是应当的。

    世人却只将眼光放到了他的一些错误之上,却未曾想过,编撰此书的初心和困难。

    屏幕外,许多人忽然恍然大悟了。

    “我突然明白了,或许本草纲目是有不少错误。但,那样的巨著在那个时候,能完成已经是极为不易了。”

    “那个时代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任何资料都要去查阅古籍。更何况,书籍在那个时代昂贵至极。许多记录有误的地方,更是要亲身考察,如此,还不够吗?”

    “忽然想起来了刚开始的一幕,李时珍先生探寻山丛之中,遍布大江南北。他不是不想全面,不是不想全对,而是他没有时间了。”

    “他临死前,也不过是想看到本草纲目能够利于万民罢了。为什么,一定要盯着先生那一丁点的错误,不放呢?”

    “平日里偶像明星发个动态,字都能打错。各种洗白,医学之深奥却容不得半分错误。这些人,可真棒。”

    便是连许多医学生,都是一改之前观念。

    原来,他们乏味不屑一顾的晦涩难懂医书,是别人一生之心血。

    画面之中,李时珍终于得见了王世贞。

    王世贞愿为其作序,可他要仔细品读本草纲目。那个时代,替人作序便是担下了保证,名声远远高于性命的明朝,作序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闹着玩,随口一说的事情。

    而这一等,便是十年岁月。

    十年,整整十年,李时珍终于等到了他的序。

    “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

    王世贞将这本书捧到了天上,称之天下巨著。

    当记忆的镜头最终对准了那本草纲目四个大字的时候,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消散一空。

    宁安和李时珍都是恍然回神,犹若大梦一场,将李时珍的一生看了个清清楚楚。

    李时珍感慨了起来,望着宁安。

    “后人竟有如此手段,时珍仿佛又重新活了一遍,本以为此书刊印遥遥无期,未曾想临死之前竟能见到,甚好,甚好。”

    李时珍知晓自己的身体,他早应该步入尘土,却是心中牵挂着本草纲目,便在这世间,多停留了几年。

    可以今日之刊印速度,他知晓,此生怕是无望。

    但,后人捧着那本草纲目出现的时候,便成了他李时珍唯一的光。

    随后,李时珍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

    “阁下,此书我制作所费心神巨大,然却终究有限,虽耗费三十年时光,却远远不够,书中存在诸多错误,还望后人能够仔细鉴别,斧正我的谬误。莫要让此书,成为了害人之书。”

    他急切的抓住了宁安,露出了殷切,期盼。

    如今,谁还能说李时珍先生是为了名?是为了千古流芳?

    若是如此,他大可以只留下撰写正确的,将未曾考验过的剔除出去,依旧能青史留名,还能博得一个专精,严谨的名头。

    花甲年迈,却固执加入,为何?他知晓,古之典籍容易丢失,若不记,后人或许就再也难以看到这一方药剂了。

    起码要自他后五百年后内,先贤之所记,民间之药方能够流传,而不丢失。

    那都是先人的智慧和血的教训呀。

    宁安轻轻地握住了李时珍的手,感受到了其中岁月的沧桑和蹉跎,满是褶皱和干枯,毫无水分,却常年握笔,显得有力。

    “先生放心,后世早已经整理典籍,做了典藏,书中所记,若无论证正确,是上不得药房的。”

    当听到这话之后,李时珍彻底的放下心来了,他的身躯逐渐佝偻了起来,浑身像是没了力气一般,疲惫的坐在了案牍之前。

    他这一生,为了本草纲目耗费过多,能够吊着一口气,也是因为本草纲目。

    如今,心愿已了,再无牵挂。

    李时珍,到了大限了。

    李时珍吃力的抬起头,颤颤巍巍的看着宁安,露出了一抹笑容。

    “多谢阁下,让……让时珍心愿……完成,后人,后人甚好……”

    所有人的心都是被吊了起来,许多人甚至都在暗骂宁安。

    见证了秦始皇逝世还不够,竟还要让我们看到药圣离去,混蛋,混蛋,就知道骗眼泪。

    然而,就在此刻,宁安走近,对着李时珍说了一句话。

    只此一句,李时珍瞬间立马精神起来,刚才的颓废全然消散,无力感如潮水一般退却,再也见不到丝毫痕迹。

    他如同回光返照一般,满是激动的看着宁安。

    “当真?”

    宁安轻轻地点了点头,铿锵有力的回答道。

    “当真,绝不敢妄言。”

    李时珍已经难以表达自己此刻激动的心情了,他浑身颤抖,泪于老目之中纵横,满是恳切的看着宁安。

    “若是如此,时珍纵然是死后坠入地狱,也是无怨无悔了。”

    “此番,全然指望阁下了。”

    说罢,李时珍竟朝着宁安深深地弯下了腰拜了下去。

    这一下,让宁安吓得连忙搀扶起来了李时珍,苦笑着说道。

    “先生,晚辈当不得,都是晚辈分内之事,如此,我们便去了。”

章节目录

典籍华夏:直播古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苏知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02章 史书难记,医书难著-典籍华夏直播古今,典籍华夏:直播古今,笔趣阁并收藏典籍华夏:直播古今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