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经筵论辩(五)……

    谢祎那一队人的组成很有意思,基本上就是原本一直跟在谢祎身后的那帮人中间的四个。他们的论辩策略也很简单:全都交给谢祎。

    谢祎虽然为人不堪,还镶着一口引人注目的璀璨金牙,但是说起学识之渊博,辩才之犀利,就算是杜确都不敢说真能胜得过他。

    何况他典故、辞章方面的才华在举子之中当真是无出其右的,这样的加成之下几乎无人是他一合之敌。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时辰里,不管是孔孟章句,还是释道墨法,又或是史书钩沉,谢祎都是无人能挡的,妙语连珠,金句迭出,整个经筵论辩几乎就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表演一般。特别是第六道乃是大学中的题目,谢祎雄辩滔滔,刚好上来的对手不擅此道,根本不能撄其锋芒,所以在半个时辰的时间里竟是连续换了四个队伍,各有阐发都没能撼动谢祎分毫。

    此刻已经到了第八道题目,整个杏坛周围已经是鸦雀无声,在场的众人看着台上谢祎的目光都有些耸动。

    虽然大家都知道谢祎才华极高,但是没想到竟然这般了得!陈郡谢氏,果然不愧是魏晋华族!

    台上的谢祎此刻更是志得意满,他这次过来是很憋了一口恶气的,之前文会上先是被杜确讥刺,后来又被云非墨当众羞辱,这对于心高气傲的谢祎来说就像一根长在心间的刺一样,只要一回想他就会觉得钻心的疼!

    谢祎身为华族之后,谢家虽然早已不复两晋时的威风,但是诗书传家,数百年的积累在当地也自有声望,因为姨夫蔡尧的关系这些年更是颇见往日荣光。而谢祎确实也石粉争气,从小就有神童之称,三岁识千字,五岁诵诗文,年未弱冠文名已经传满岭南,号称“小王介”。加上谢祎长相俊美,武功也不错,可说一直以来都是顺风顺水的,他十六岁开始游历各地,拜访各地的饱学名儒,可以说声誉之隆,一时无两。这次到京城准备恩科料来也是手到擒来之事。到了京城之后也确实一切顺利,很快就凭借自身的学识和蔡尧的助力,很快闯出了偌大的名声,成为这次恩科最大的热门。

    虽然也有不少人对自己有些敌意,甚至讥讽自己钻营趋附,斯文沦丧,但是谢祎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世间风气就是如此,既然多在达官显贵门下走动可以提高声望,那么何必故作清高的装模作样?

    这一切本来都很美好,谢祎可以一路高歌猛进的参加恩科,顺理成章的成为状元,光耀门楣,复兴陈郡谢氏的荣光。

    但是这个时候这个云非墨却像是石头里蹦出来一般出现在了世人的视野之中,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无名之辈,借着成德兵变的风浪,居然靠一篇满是大话的檄文弄到洛阳纸贵,俨然成为了洛阳学生的领袖之一。

    这还不算,文会上的讥笑谢祎还能置之不理的话,断齿之事就是完完全全影响自己今后仕途的!这等事情叫谢祎怎么可能过得去?

    原本想着借助汪梓辉和狄羽他们好好给云非墨一个教训,结果没成想最后反倒是自己这边被打的遍体鳞伤,自己还被赶出了国子学,要不是蔡尧做保说项,说不定这次恩科的机会都要被取消。

    这个云非墨,简直就是自己的瘟神!

    谢祎早就从蔡尧那里知道被选进国子学的举子,就是皇帝在众多举子中比较看重的,而自己被剔除出来很有可能会使得自己在恩科中进一步受到影响。

    所幸还有国子学的大考这个机会,只要自己在大考上表现出众,自己的名字还是一样有机会出现在皇帝的御案上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谢祎一改平日的温和谦让,论辩之时务求速胜,就是要在所有在场的亲王大臣心中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个谢祎……真是厉害!”杜确看见谢祎在台上神采飞扬的样子忍不住感叹了一声。本来他刚刚被汪梓辉击败心中还颇有点不服气,尤其是这次还是在李禅的面前输了,这更让杜确心有不甘。

    可是此刻见识了谢祎的手段之后,杜确着实是有些震惊的。杜确再不喜欢谢祎也要承认,自己之前还是小看了这个福建子,看来他能在洛阳如此如鱼得水,还真的不仅仅是靠有一个礼部尚书的后台,外加会溜须拍马而已,单就辩才而言,自己是远远不及了。

    在场的几位考官此刻也是同样的震惊。

    王介是知道谢祎之前被赶出国子学的事情的,但是此人竟然有这样的才学也确实是让他有些意外。

    “王公,这个谢祎……当真了得啊!”汪直凑了过来,“下官听蔡尚书说起过,他这个侄儿在家乡号称小王介,如今看来倒真有王公当年的风范了!”

    王介哈哈笑道:“这可是谬赞了,老夫年轻之时可还没有这等犀利的辩才。蔡尚书有一个好侄儿啊。”

    蔡尧微微扭动了一下身体:“王公过奖了。”谢祎表现的这样出众,他这个做姨夫的当然是脸上有光

    严厉之在一旁微微摇了摇头:“既然是五人一队经筵论辩,那就应当有主有次,有攻有守,他这样一个人全都包办,是有些不妥的。何况辩才虽好,但有些过于咄咄逼人,所谓过犹不及……”

    他这么一说蔡尧可就有些不乐意了,微微哼道:“严尚书说的不错,只不过严大人平日在朝堂就以辞锋犀利著称,此刻这么说别人怕是有点不合适吧?”

    严厉之斜瞥了蔡尧一眼,冷笑道:“蔡尚书说的有理。”

    最边上的薛霖则是不以为然的看着蔡尧道:“学问再好,人品不好也是枉然。”

    这边台上几位考官各含机锋,对面的看台上则是另一番景象。

    这边除了李禅李乐李淳李由四兄弟之外,还有一个仇紫英。

章节目录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一只五丁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581章 经筵论辩(五)-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笔趣阁并收藏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