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经筵论辩(一)……

    转眼时间已经到了午末,再过一刻就是经筵论辩的时间了,云黛等人本来打算提前一点到能占个好位子,可是没想到等来到举行论辩的杏坛前的时候,发现这里面早就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云黛身量在几人中最矮,挤在人群后面就连杏坛的样子都看不清楚了,忍不住咋舌道:“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的学生,加上恩科的举子,还有一些在京的士子,你想想这得有多少人?”薛岳搭手张望了一下,“算了,这么多人是挤不过去的,咱们就在这里吧。”其实要是只有他和狄羽、杜确,真要挤时也不是难事,可是带着云黛就不大方便了。原来不知道云黛的身份也就算了,现在知道她的身份再带着她在人群中挤就有些不合适了。

    就在这时候不知道哪里传来一阵阵叫喊:“云易之!云兄弟!!”

    几人找了半天才看见前面搭起来的木台上有一个人正一边蹦一边对着自己这边不停的招手,不是晋王李乐又是何人?

    云黛看见李乐之后,立时就看见了坐在李乐身边那个长身玉立的男子。

    李禅这个臭家伙明明自己也要来居然都不告诉我!!昨天两人还依依惜别了好久,害自己昨天做梦梦到他不见了,梦里还掉了金豆子。想到这儿,云黛气得牙痒,等回头叫你见识见识云娘子的手段!!

    不过云黛倒真是冤枉李禅了,李禅本来今天一早把云黛送到国子学附近之后,进宫报备一下准备正旦的事情,结果刚进宫就被仇紫英逮了个正着:陛下下旨要求在京的皇子都去参加国子学的经筵论辩,好好给这些未来东宫的青年俊杰们把把关。

    李禅来的路上真是有点哭笑不得,昨天晚上还跟云黛说年前都不能见面了,结果才一个上午就又碰头了,早上送她进国子学的时候心中还如此恋恋不舍,现在想来真是有些太过头了。

    李禅这边因为有些心虚,耳朵又红了起来,更不敢往云黛这边看,也就没有对旁边上窜下跳的李乐说什么。

    可是堂堂一个亲王这么“不体面”,一旁的雍王李淳忍不住扒拉了李乐一下。

    李乐给这么一拽,有些莫名其妙的看向自己七哥:“七哥你拽我干什么?”

    一旁的赵王李由乐呵呵的笑道:“七哥这是叫你收敛点,别丢了皇家的脸面。”

    李乐闻言横了六哥七哥一眼:“合着我蹦一下就有失体统了?这么多人我不蹦云兄弟能看的见我?”

    李淳闻言忍不住摸了摸额头:“老八,这大庭广众的,你这样行为不庄重像什么样子?就不说你这样跟一个举子过从甚密是否妥当了,就算你真要找他,差个人过去叫他一下不就行了么……”

    李乐看了李淳一眼,头摇的拨浪鼓一样:“七哥你说的什么话呀,云兄弟是你和我一起举荐的,当时父皇还说咱们这事干得好,让我们多亲近不是么?至于说叫人传话,这么多人挤不挤的过去不说,我也没那么大架子啊!”

    李淳给李乐说的一阵语塞,憋了半天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最后还是李由过来解围:“老八你这么急着叫那个云非墨干什么?”

    “我叫他过来呀!这里还有位置,他在那么后面等会论辩要上台不是不方便么?”李乐一边说一面指了一下他们所在的木台旁边,因为台上都是天潢贵胄、极品大臣,所以国子学安排了专门的人维持秩序,台下周边显得空一些,“云兄弟,到这边来!!这边还有位置!!”

    虽然云黛没想占这个便宜,但是在李乐这个晋王的盛情之下,很快就有专人把云黛他们给请到了台下,连带着薛岳、杜确他们也都站在了台下。

    这时候他们发现杏坛对面也有一个一样的木台,而台下,赫然站着汪梓辉和谢祎他们!

    “他们怎么……”云黛刚想问,想想自己也是因为冠希这才站到前面来的,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可是旁边的薛岳早就明白了云黛的想法,指了指对面台上的两个紫袍人。

    大理寺卿汪直,礼部尚书蔡尧!

    原来大后台来了,难怪汪梓辉和谢祎吊着膀子镶着牙也要过来!

    云黛愤愤的想了一会,又觉得自己有点好笑,在别人眼里看来,自己恐怕和谢祎汪梓辉之流也没什么区别吧?

    经筵论辩在未初准时开始,狄羽低声对云黛介绍:“云叔,咱们待的这个地方叫杏坛,听说是取自孔圣人当年讲学的地方,这座讲杏坛高七尺二寸,说是暗合了圣人的七十二个门徒。”狄羽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在国子学混了这么多年,对于里面的各种事情当真是如数家珍。

    这个时候作为经筵论辩的主持人的崔衍起身向王介点了点头,朗声道:“经筵论辩,乃国子监成例,为的是学子们能够从于经义辩难中相互学习,增长学问见识。同时也是为了明年的恩科做一次演练。”语毕他拍了拍手,旁边的学官便抬上来一个木质的塔状物,放在论辩台的中央。

    “那个就是万花经塔了!”狄羽指着那做五彩斑斓的木塔对云黛道,“那些签子就是从每层的那个瑞兽嘴里吐出来的!”

    崔衍拍了拍手止住了下面的窃窃私语:“陛下有旨,今年经筵论辩与往年略有不同,三舍混作一处论辩,且在京士子、恩科举子皆得参与。故而我与诸学博士及王大学士商议,采取结队论辩的办法,在场学生可自择队友,每队五人为限,抽签上台,题目还是按照往年的惯例,由这万华经塔来决定,每一题目终了,败者下台,胜者守擂,台下学生也可自择阵营,帮助台上的队伍出谋划策,一共九道辩题。至于胜负的判定,今天两边木台之上共有七位评委,分别是吴王殿下、雍王殿下、王大学士、礼部蔡尚书、大理寺汪大人、刑部严尚书以及兵部薛侍郎做评判,诸位评审也不必一定要等到论辩结束,中间觉得有可取之处就可以举牌示意,两队先得四票者为胜。”

章节目录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一只五丁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577章 经筵论辩(一)-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笔趣阁并收藏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