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城内出了大事(三)……

    “某与韩相公相识日久,知道韩相公行事素来谨慎持重,他这份制书之所以迁延了这么久,想来就是因为如今国家多事,国家积储不足,用钱之处又多,所以究竟如何配给尤为艰难。”萧慎叹了口气,“但是河朔之事关系朝廷法理纲纪,不可不为,所以即便未能确定数额,相公还是署上了名字。我今日前来,就是希望能和薛大人商议一个合适的数字出来,了了韩相公的遗愿。”

    薛霖听完之后一脸的为难:“萧尚书……你我身为大臣却在府中私议国事,这怕是不合规矩吧?”韩胄身为首相在公文上打白条已是不妥,现在还要在自己府中私议国事,调用国帑?韩胄现在是死了,要是他还活着就这一条也够他罢相还乡的了!

    萧慎面色一窒,旋即笑道:“薛大人,确实是不合规矩。可是如今朝廷银根吃紧,皇上限期五日清查太府寺,还不知道到时候是何等光景。就算是太府寺缗钱充足,朝廷能够如期和买,买回来的粮食又要赈灾,又要发放俸粮,还有朝廷定额的储备,到时候能分到兵部用来征河朔的能有多少?我知道薛大人还想着太子回朝能带回来的金银牛羊,可是某提醒大人一句,西征大捷,还朝之后定然是要大赏赐的,太子带回来的钱够用多久?”

    薛霖迟疑了片刻:“此事兵部和南北衙多有计议,想来省着些用……”

    “劳师远征,粮饷岂能俭省?薛大人武将世家,应当比萧某这个文官更清楚打仗粮饷意味着什么。”萧慎正色道,“萧某不谙军事,读兵家所谓以己之不可胜待敌之可胜,以逸待劳之论,究其道理,无非早为之备,以待非常。既然眼下有机会能早些把河朔军用粮饷确定下来,又何苦到时候为难呢?”

    “终究是不妥!”薛霖沉默片刻还是摇了摇头,萧慎越是说的情真意切,他心中越是惊疑,萧慎跟自己政见相左亦非一日,今天突然百般为自己打算,岂非咄咄怪事?所谓事异于常,必有妖异,薛霖此刻已是打定主意,不管这个老狐狸今日怎么舌灿莲花,自己总要咬死不松口才是。

    “薛大人,萧某今日打开天窗说亮话。”萧慎笑道,“这份制书用的是国帑,买的是军粮,钱不入我手,粮不进我腹,萧某特地前来,一则是为了完成韩相公的遗愿,一方面也是深感河朔之事动摇国本,若不处置,国朝威严何存?诚如薛大人当日所言,王廷安若不罪之,朝廷日后如何节制天下藩镇?”

    “萧尚书,若我为我之政见,而坏国朝制度,此举与王廷安又有什么差别呢?”薛霖目光炯炯的看着萧慎,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薛霖不知道萧慎过来找自己究竟有何用意,可是两人一直政见不和,又有什么好说的?

    萧慎似乎被学林的目光灼伤了一般,略略偏了一下头:“既如此,是某思虑不周了。那今日之事就说到这里。”

    萧慎今天过来本来就是想借着韩胄新死的空挡,游说兵部预先分走未来和买粮食的一大部分,最好能多拿一些,如此一来朝廷的银根紧张,诸多事情就无法展开,城外的灾民之患不能清除,以此为掣肘,兵部就算有了粮饷也是难以出兵讨伐王廷安。

    这样一来朝廷乱局不休,殿下那边也就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机会了。至于什么韩胄生前的最后一封制书云云,不过是个托词罢了。这东西韩胄早就签了,只是韩胄不懂钱粮庶物,对这些数目没有概念所以才会空白着交到萧慎手上,萧慎一直压着不发。

    如今韩胄身死,正好借口此事过来引薛霖入瓮,没想到这个薛霖居然并不上当。

    一招没有起效,萧慎也不过多缠磨,岔开了话题:“对了,某记得之前薛大人说起过,这次恩科中有一个是河东薛氏出身的?”

    薛霖一怔,心说怎么突然就开始拉家常了?连忙道:“尚书说的是薛岳吧?他是我的侄儿,这次乃是淮南节度使推荐的,蒙陛下恩典,眼下也在国子学随班就读。”

    “哦?淮南节度使是薛雱吧?内举不避亲,当真是有古人之风!”萧慎哈哈笑道,“我听说令侄薛岳除了在国子学读书,在洛阳城里还有一点生意是吧?”

    薛霖心中警惕,口中笑道:“我那兄弟无意宦仕,又有兼济天下之念,所以就做了一些关系民生的买卖,薛岳这次上京赴考,顺便打理一下洛阳的生意,等到后面家人来到也就脱手了。”

    “薛大人误会了,我可不是过来指摘令侄从事商贾之业的。商贾搬有运无,于民生大有裨益,似陶朱漪顿身在商场而心怀天下,又似吕不韦更有相秦之功,世人囿于流俗以其为贱业,实不足一哂!”萧慎笑道,“只不过有件事情某还是想提醒一二。”

    “请尚书大人赐教。”

    “我听说令侄此次进京,从南方运了不少粮食入京,前段时间在南市大肆贩卖,后来更是一次就卖出粮食十余万石,牟利达数十万贯?”萧慎含笑问道。

    “唔,当时粮价高企,据我所知薛岳卖粮的价格比市价低了两成不止,当时平准署的孙雨鲁还特意传唤过。”薛岳卖粮的事情薛霖当然知道,他只是不明白萧慎提起此事的用意是什么,要说薛家与民争利?这未免也太过愚蠢了。

    “这我当然知道。南方米价至贱,不少地方都上书请求朝廷平价收粮,以防伤农,令侄运米上京,还能稍解洛阳缺米之忧自然是好事。”萧慎敛起笑容正色道,“可是据我所知,粮商们向令侄买粮的那一笔钱,其实是通过柜坊,私用的国库银钱!”

章节目录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一只五丁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531章 城内出了大事(三)-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笔趣阁并收藏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