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三法司会审·萧倩儿(二)……

    在场的都是久历官场,世情洞明的人精,知道这所谓的买卖度牒,从来就不是要卖给那些有心修行的修道之士。愿意花这等巨款来买度牒,自然都是为了一桩事情:避税。

    当时裴济想出卖度牒筹集军费的法子,其实就是透支未来的赋税来解燃眉之急。但是事情解决之后宗正寺还沿袭下来,而且卖得越来越贵就未免有些……众人看向宋璟的目光都变得有些探究了起来。

    宋璟此刻哪里敢说话?这卖度牒的事情本来就是因袭下来的陈规,因为都是下面的操作,李禅都不清楚详细。

    见李禅一脸惊讶,裴耀卿暗地里捅捅他:“这事儿你不知道?”

    李禅一脸茫然,摇了摇头。

    裴耀卿掩嘴小声道:“你……算了算了,你这性子不知道也正常。”

    吴王才华超卓不假,但却是个性子高洁目下无尘的主,加上三年前他的主要精力也都在东宫,这些小事他自然不会知道。

    只听萧倩儿继续说道:“本来售卖度牒每年不过百张,就算都卖到一万贯的天价,那也不过百万贯,这笔钱宗正寺还要上交一大半到户部,这倒也没什么。问题是今年大灾,户部需要调钱买粮,却发现国库里没有钱了。查查账目,发现这几年的赋税还算平稳,虽然西北用兵,可也不应该一点钱也拿不出来。要说是今年因为灾情用钱多些,可调取去年的账册,发现去年国库中就已经缺钱,这就令人费解了,移书太府寺和各地询问,太府寺是说各地征缴不灾情用度过多,地方回报则是说户口减少,税额下降。户部多方查证皆无所获,若要清查各部寺的账目又实在牵涉太广。可巧今年吴王回来就请我们清查宗正寺账目,我们就想着借此机会能看看究竟问题出在何处。”

    她这般娓娓道来,堂上众人却是越听越心惊。虽然还不知详细,可是听萧倩儿的意思,这分明就是说有人在损公肥私,做大夏的硕鼠、蠹虫!

    “那宗正寺账目清查了之后可有什么收获呢?”严厉之寒声道,他刚刚听萧倩儿说到现在,心中已是怒极。

    “也没什么不对,相反,诸般账目都对的十分干净平顺。”萧倩儿摇了摇头,“只不过恰恰就是这个干净却让我起了疑心。”

    严厉之奇道:“账目齐整也不对么?”

    萧倩儿点点头:“要知道,宗正寺不是户部、太府寺,做账并不是专业,三年的出入账目,要说一点错漏之处都没有,全都配平的干干净净,实在叫人难以置信。”

    见众人还是有些不解,萧倩儿叹了口气道:“咱们平日记述账目,都是随有随记,笔误涂改、错漏补记在所难免,且往往难以一人为之,所以交接不及,出入有误乃是常理。这些体现在账目上就是不干净不整洁的,可是这些账目往往却是真的,最后查出来或有小错,整体却是平的。可是宗正寺的账目却是丝毫无措、干净整齐,宛如精心誊写过的公文一般,户部有句话,太过干净的账,等若假账。”

    “原来如此。”严厉之点头叹道,“那这宗正寺的账假在何处呢?”

    “光看宗正寺的账目是看不出假在何处的。而且这套账目与户部的户籍名录也能够对应。”萧倩儿答道。

    汪直忍不住问道:“既然都能对的上,岂不就证明这账没问题?那你还说这账是假的?”

    “朝廷的账目千头万绪,各个部寺衙署之间往往都有联系。做得了一处假,却不能把所有的账目都做好。”萧倩儿笑道,“说起来虽然简单,可若不是大尹这边拿了河南府的户籍收税的底档过来,我也很难找出这账的错漏。”

    汪直惊道:“河南府?!”

    严厉之看向裴耀卿:“裴大尹?”

    “怎么河南府也涉及此事么?”冯谏有点莫名其妙,宗正寺和户部之间的事情,怎么会河南府也掺了一脚?

    三法司之中只有严厉之是做过亲民官的,比起汪直和冯谏来对于庶务要精通的多。

    严厉之思索了一阵:“应当是大尹发现河南府在籍缴税的人数变少,而拿着宗正寺颁发的度牒的人变多了吧?”

    这事儿很好理解:拿着度牒的人多,缴税的人数自然就少了,这样一来自然最后的税收也就少了。

    “严相所言不错。”裴耀卿点头道,“这三年每年河南府持度牒免税者都有数百人之众,大违常理。我们也曾疑心是不是有人拿了已死的僧道的度牒或者干脆作伪,但是每每查验,却都是真正的度牒文书。所以我们怀疑宗正寺有人私自滥发度牒以牟利!”

    宋璟从听到贩卖度牒时就觉得大难将至,听到此刻已经是面如死灰,整个人不由自主的开始打起颤来,他们果然已经查到了!

章节目录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一只五丁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467章 三法司会审·萧倩儿(二)-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笔趣阁并收藏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